結腸癌發出的5大信號,你注意到了嗎?


結腸癌發出的5大信號,你注意到了嗎?


結腸癌是一種發生於結腸部位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好發於直腸與乙狀結腸交界處,多發於40-50歲。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飲食、生活習慣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偏好重口味、高糖高脂飲食、飢飽失常、飲食不潔、熬夜,使結腸癌的發病日趨於年輕化。

結腸癌特異性症狀不明顯,發生、發展隱秘,通常難以察覺,嚴重時侵犯周邊或遠處組織。但早期結腸癌治癒率較高,所以能夠在早期身體向我們發出“求救信號”時就發現疾病至關重要。那麼結腸癌向我們發出了哪些信號呢?

大便異常改變

結腸癌大便的異常改變通常表現為便秘或腹瀉,便秘是由於結腸癌的腫塊造成的腸道局部狹窄,糞便難以排出。而當腫瘤及其分泌物刺激腸管,導致腸道發生局部浸潤、糜爛、潰瘍時,患者就會出現腹瀉,一些人還會伴隨矢氣增多、噁心、嘔吐等症狀。因此,長期慢性腹瀉不僅會造成脫水、營養不良,還可能是腸道癌症重要的早期信號。如果無明顯誘因出現持續數週的腹瀉、便秘或二者交替發生,則需要格外警惕結腸癌。

結腸癌發出的5大信號,你注意到了嗎?


左半結腸腫瘤多為浸潤型,易引起環狀狹窄,可阻塞腸管,導致大便通過時不暢,導致大便變細。腫塊型的結腸癌組織會導致大便在腸腔內受到擠壓而發生變形。當出現便次增多,便量減少,大便形狀變細變扁時,就可能是結腸癌在向你發出信號了。

腹痛、腹脹等消化道激惹表現

幾乎每個人都有過腹痛的經歷,能夠引起腹痛的疾病也很多。結腸癌引起的腹痛表現為腹部隱痛、右側有腹飽脹感,部分伴有噁心、嘔吐,多於進食一段時間後、或排便前加重,有些患者還伴有食慾不振、大便性狀改變等。

便血

絕大多數情況下,便血多見於痔瘡。痔瘡出現便血是由於排便運動造成脆弱的直腸末梢血管破裂而導致出血,這種血的顏色較為鮮豔,可附於糞便表面,或便後點滴而下,若伴排便時、便後肛門劇烈疼痛,也考慮肛裂可能,但不能排除結直腸腫瘤可能。

結腸癌發出的5大信號,你注意到了嗎?


痔瘡與結腸癌的都可能出現便血,因此要明確診斷後方可治療,建議到正規醫院或診所進行檢查,切不可自行診斷,以免耽誤治療。如果出現深棕色、黑色血便,或排出不成形,混有粘液、膿血的大便,則需要格外注意排除腸道腫瘤、胃出血等病變可能。需要特別提醒的是,食用紅心火龍果、西瓜或添加紅色染色劑食物等亦可引起紅色血樣便,一定要注意分辨。

持續性便 意

有些人在排便後仍有不盡感,或持續、反覆出現便意卻沒有真正排便,這也是個結腸癌的向你發出的重要信號。當腫瘤組織阻滯腸道,導致腸道無法排空時,滯留在腸道中的糞便就會持續刺激腸道,使人持續產生便意。

體重無誘因明顯下降

體重下降對於減肥人士來說可真是個好消息,但是對於普通人而言,體重出現無誘因的明顯下降,就需要警惕是否有糖尿病、甲亢甚至惡性腫瘤的可能。惡性腫瘤的生長會消耗身體的大量營養,因此許多惡性腫瘤患者會出現消瘦、乏力、貧血等諸多消耗性疾病的症狀。


結腸癌發出的5大信號,你注意到了嗎?


不論以上症狀是否由於結直腸癌症直接或間接引起,但是這些症狀反覆或持續出現都是的身體向你發出的重要信號,一定要及時就醫,配合醫生進行腸鏡、腫瘤標記物篩查等相關檢查。

結腸癌雖然可怕,但是早期發現的治癒率還是很高的,早期治療對該疾病的康復和預後是有極大好處的。退一步而言,即便並非結腸癌,而是結腸炎症、腸息肉等疾病,能夠在發現後得到有效、積極的治療,就意味著很大程度上防止疾病進一步進展,也是預防了結腸癌的發生。

但需要強調的是,結腸癌發生的具體表現與癌腫部位、病理類型及病程長短都有密切關係,該疾病的發生、發展都較為隱匿,並非所有的結腸癌都會出現以上較為典型的臨床表現。最保險的結腸癌預防方法,就是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定期腸道檢查,尤其是對於早期結腸癌手術術後,結腸癌家族史,結腸炎、腸息肉反覆發作、久治不愈者,更加需要關注自己的飲食和腸道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