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丘被封杀:看不到职场“盲点”的人,迟早会“受伤”

盲人一个人走路,很危险,因为他看不到前面的路况,而职场“盲点”则指的是始终没有被自身发现,而仅凭此,便可以决定职场“生与死”的问题,找不到这个问题,个人的就业之路,尽管刚开始或很长时间很顺,但也同样会危机四伏,因为“盲点”可能会随时成为“炸点”,并在一定条件下引爆。

一、底线是块铁,谁碰谁出血

3月4日,据央视总编室知情人士透露,央视前主持人阿丘已被彻底封杀。此前由阿丘作为主持人出镜的某档社会类节目,也做出相应调整。

事情的起因缘于阿丘之前关于国内发生的新冠肺疫情,发表的一段极为不恰当的言论,而正是因为那句话,断送了他的所有前程,因为,这一句话的表述后果很严重,直接穿透了全国人民的容忍底线,进而失去民心也是必然的。

无论丘某人还是之前因言论问题同样遭封杀的毕某人,节目主持风格亲和力强、料子足,语言表达也是能言善辩、左右逢源,此前也很受观众认可,这本是亮点,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却无视事情的是非曲直与黑白,仅为了满足个人所出之言的“快感”,而对要命的严重后果,却始终视而不见,信口开河,显然就很危险了。

阿丘被封杀:看不到职场“盲点”的人,迟早会“受伤”

职场当中不怕有弱点,因为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到哪里都有高手存在,也无所谓你有缺点,毕竟人无完人,谁都会有犯错的时候,但就怕有总是发现不了,还不时强化一下或许会结束个人职场生涯的“盲点”

二、找不到盲点,随时会遭遇职场“碰壁”

职场里不知死活的人士,三国时期的杨修应该算一个,在与曹操相处的几年里,无论是将窄门变阔门,还是将曹操吃剩的酥饼平分给他人,杨本人看来,属于聪明过人,技高一筹,实则他每做出的一个所谓“聪明”的举动,都在不断强化曹操欲除之而后快的决心,最终因为借一个动摇军心的“鸡肋”事件,将自己送上了不归路。

阿丘被封杀:看不到职场“盲点”的人,迟早会“受伤”

当一个人始终没能发现导致“硬伤”的“盲点”时,就好比一个瞎子站在坑前,以为前面还是一马平川,实则却是深浅不定,一脚踏空,很可能会鼻青脸肿

一句话见人品,一句话见性情决定自身职场生涯长与短,有时还真不是能力的事儿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否彻底认识自己,能否主动发现自身光环掩盖下的“死角”,是每位职场人都需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三、自己促成的“盲点”,往往都是“受伤”后才被发现

很多时候,我们过于迷信努力所带来的回报,孰不知,得不到结果的努力,很可能会让自己迷失,并为之付出惨痛的代价

就以职业当中我们或多或少都在从事的副业为例。实际工作中,见过很多职场人,为了搞副业而盲目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看到市面上很多关于副业表现的课程,诸如“写作变现”“打造朋友圈变现”“0基础人脉变现”,一阵疯狂屯课之后,但能产出效果并做成副业的却很有限,更别谈靠副业挣钱变现。

阿丘被封杀:看不到职场“盲点”的人,迟早会“受伤”

背后的原因,是自我能力认知的错位和误判,实际上要么是自己给自己设置“盲点”,要么就是自己固有的”盲点“,没有被发现,即,不清楚自己的问题在哪里,亦不知道做什么好,但这一问题若不被发现与解决,很可能就会导致最终结果的失利。

无论何时何地,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就开始下功夫、使蛮劲,无疑于自己给自己布“坑”下“套”,往往是越努力,越吃力;越投入,越没产出

四、还原真相,让“盲点”曝光

发现“盲点”的一条最主要的原则:澄清真相,水落石出。

首先,解决好自身定位。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其实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优势和目标,然后全力以赴。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做到最大化去除不稳定性,这才是我们发现并解决我们职业“盲点”的首要前提,定位不准,接下来会发生的就可能是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或者是一步错,百步歪。

阿丘被封杀:看不到职场“盲点”的人,迟早会“受伤”

其次,通过现象,认清规律。李嘉诚曾经对于房地产投资就指出过“地段、地段、地段”这种建议,买房的时候选择一个好地段,而不要贪便宜到差地段去买一个更大的房子,因为再漂亮,面积再大也会逐渐贬值,只有好的地段才会升值。这个就是买房当中的一条规律:好地段为王。


同样,职场当中的我们,最不应做的就是被其他假象、虚象甚至幻象所扰,到什么时候都需要抓住最本质的东西,诸如商品的质量、员工的人品等,否则,刚开始或许会很好、很顺,但中途乃至最终结果却往往会出人意料。

阿丘被封杀:看不到职场“盲点”的人,迟早会“受伤”


再次,保持专注,才有深度。聚焦在自己熟悉和擅长的领域,找准位置去深耕细作,远比东一榔头西一棒要省力的多。

类似的,做产品、做服务,很多职场人常常喜欢玩弄一些跨界名头,诸如自诩“产品经理中最会做设计的”“程序员里最会做烘焙的”“文案编辑里最会写代码的”。

这种无厘头的斜杠标签本质上只让自己的能力不断失焦,导致的结果就是个人究竟适合做什么,始终不清楚。而对那些要命的问题,却因浅尝辄止而始终不被发现,最终,可能是看起来什么都会,却什么都做不好。

这对就业本身来讲,就是一大”盲点“,正是因为你的不够专业,很多公司愿意出高价但无人可用,而很多人愿意自降身价却无事可做。

阿丘被封杀:看不到职场“盲点”的人,迟早会“受伤”

总而言之,平时要注意并及时发现易给个人职业造成“硬伤”的“盲点”,及时用合适的方式加以解决,不要让“100个优点-1个盲点=0”这本不应该成立的公式,适用在我们职场当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