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姑姑是白蓮花?其實他才是深諳道學管理思想的人

這幾天,熱播劇《安家》落幕,孫儷再一次交出了滿意的答卷。這部劇講述了買房、賣房那些事兒,因為十分貼合大眾生活,所以情節經常拿來被觀眾討論,並屢屢登上熱搜。


為方便那些沒看過電視劇的讀者閱讀本文,我有必要簡單地介紹下人物關係和劇情設置。


徐姑姑是白蓮花?其實他才是深諳道學管理思想的人

故事發生在名為"安家天下"的房屋中介裡,徐文昌是這裡的土著店長,下面有五個性格迥異的店員。徐仁昌與人為善,從不苛責員工,甚至還天天帶著他們"開演唱會",所以被下屬親切地喚作徐姑姑。


但是有一天,店裡友善和諧的氛圍被一個侵略者打破,原來店裡新來了一位店長,名叫房似錦,是總部派下來頂掉徐姑姑的人。作為一名管理者,房似錦的管理方法是非常典型的"教科書式":門店要以業績為優先,沒業務就出去找業務,誰也不許閒著。並且她十分看不慣徐姑姑"懶散"的管理風格,強制性地把每天早上的"演唱會"改成早會。


新來的店長打破了原有的生態平衡,員工自然怨聲載道。但房似錦也不是吃素的,除了標準的管理方法外,她的個人能力非常強,尤其是銷售能力,完全值得再開一篇文章去研究。


徐姑姑和房似錦代表了兩種管理和為人處世的風格,他們共同處理房屋交易事項,應對各種"妖魔鬼怪"。甚至房似錦一度因為她的業績及專業度,被觀眾們嘖嘖稱讚。


和房店長相比,徐姑姑就顯得優柔寡斷地多。首先在個人問題上,前妻出軌,徐姑姑卻像個受委屈的小媳婦,默默從家中搬離,還不定時遭受前妻騷擾,毫無招架之力。


徐姑姑是白蓮花?其實他才是深諳道學管理思想的人

門店的管理上,徐姑姑就是員工最想擁有的那種領導,有單子全都分給下屬,閒人也可以養著,還經常帶著大家吃喝玩樂。


業務上,徐姑姑不是什麼生意都做。在這點上他十分有道義,買房給情婦的訂單不接,善意提醒被兒媳婦敲詐的老人,自己被保安隊長"揩油"卻默不作聲。


於是,觀眾紛紛把"男版聖母"、"白蓮花"的稱號賜給了他,甚至在這點上,劇中的房似錦就能很好地反駁:"我們是賺錢做生意的,不是做慈善的。"


可是徐姑姑真的錯了嗎?在後面的劇情中,他慢慢向觀眾展現了自己的軟實力,後來連房似錦都尊他為師,直言本來想收了他,結果最後被他給收了。


其實徐文昌很聰明,他深諳道學精髓,並能把道家"無為而治"的思維運用到極致。看似吃了虧,其實該得到的都得到了。


1. 我無為,其民自化


人人都聽過老子的無為而治,但很多人都曲解了它的意思。無為而治並非不作為,而是"無為而無不為",順應事物發展規律,要有所作為,但不能胡亂作為。


這裡徐姑姑對朱閃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什麼都沒做,只是留下了朱閃閃,團隊就慢慢自化了。


房店長剛來到安家天下,就把朱閃閃當成了眼中釘。其他人再不守規矩,總歸知道要掙錢的。可朱閃閃無心工作,保持美麗和嫁個好人是她唯一醉心的兩件事。房似錦無論如何都不理解為什麼要將這種人留在門店,可徐姑姑義正言辭地力保朱閃閃:"別動她,她可是我們門店的吉祥物。"


徐姑姑是白蓮花?其實他才是深諳道學管理思想的人

這個理由聽上去很可笑,一個你爭我奪拼業績的地方,憑什麼白白養一個"吉祥物"?


可是瞭解了門店其他人的情況後,才發現,朱閃閃這個人對門店來說是多麼重要。


首先我們分析下其他四個人的性格和來歷。


徐姑姑是白蓮花?其實他才是深諳道學管理思想的人

"爺叔",老油條一個,拖家帶口需要錢,來門店就是為了和徐姑姑偷學老洋房。爺叔可不算安分的人,當初把老大難的宮蓓蓓問題甩給房似錦,等著看笑話,就知道這個人絕對是攪局的一把好手。


徐姑姑是白蓮花?其實他才是深諳道學管理思想的人

王子健,能力不俗,可以說是門店裡業務能力僅次於房似錦的人,腦子靈活,儀表堂堂,還頗諳客戶心理,有絕對的競爭優勢。不惹事也不好惹。


徐姑姑是白蓮花?其實他才是深諳道學管理思想的人

小婁,窮苦出身,對錢的渴望僅次於房似錦。初期曾小小得出賣徐姑姑,向房似錦拋出橄欖枝,還有一系列吃剩飯、借車損壞不吭聲等行為,能看出他底線並不是很高。儘管有善良的本質,但屬於牆頭草風格,環境如何他就如何。


徐姑姑是白蓮花?其實他才是深諳道學管理思想的人

"九八五",出身985名校,卻懷揣一身理想抱負進入地產中介行業,想在上海立足有所成就,是個比較有野心的人。


也就是說,以上四個人絕對能組成一個"虎狼之窩"。


從事銷售行業的都知道,銷售團隊中哪怕有一個如狼似虎的人,都會把整個團隊風氣搞得焦慮緊張,更別提四個。試想如果沒有朱閃閃,徐姑姑可能每天都要忙於應付他們的競爭官司。幾個人很大程度上都會心懷鬼胎,毫無凝聚力的,這與徐姑姑以人為本的初衷不符。


可朱閃閃的出現,恰恰平衡了這種雄性競爭帶來的劍拔弩張,徐姑姑也提到,朱閃閃善良單純,真誠地關心同事,極具感染力。把這樣一個沒有競爭力的漂亮女孩兒放在團隊中,會或多或少卸下大家的防備。


正所謂"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也就是說,善為道的人不是教人虛偽狡詐,而是讓他們忠厚朴實。人心齊,什麼事情都好辦。幾個人形成了以徐姑姑為核心的凝聚力,並且能做到一致對外,這是一個管理者深得人心的標誌。


2. 將"小國寡民"運用到團隊管理


徐姑姑是把"小國寡民"用到極致的團隊管理者,團隊六個人,每個人都有清晰的定位,主觀能動性很強,還能在團隊中發揮作用。

這是多麼理想的團隊模式。


老子提出的小國寡民政治思想,本意指國家小一點,人口會變少,百姓有兵器不用使用,不必遷徙,沒有坐車乘船的必要,軍隊也沒有存在的必要,只需要吃飽穿暖,活得安穩舒心即可。


我認為,老子不是強調國家要多小才好,而是強調了每個人都能衣食無憂、精神富足,把修養化成自身一部分的自然狀態。


在這一點上,莊子曾有很好的理解。他認為的理想社會是:仁義禮智信的忠告都成為多餘,因為這已成為每個人的本能,無需標榜,那些所謂的先進事蹟都已雁過無痕。


按照莊子的思維,最理想的管理團隊應該是:不必賞罰分明,也不必樹立先進個人,因為先進已經融進每個人的血液,如同呼吸、吃飯一樣正常。


這時候就不用費心管理了,也可以說,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用管理(無為)。


可以說徐姑姑很接近了。他從不在紀律上做文章,始終秉承著人性管理。


在人性管理上,徐姑姑做了這麼幾件事:


首先,他把自己的單子都分給下面的人去做,讓大家都有肉吃。這麼做有三點好處:


第一, 都有肉吃就不會引發激烈的爭奪,團隊和諧,一心對外;


第二, 吃到了甜頭,體會到掙錢的快樂,大家會自謀去賺更多錢,也為團隊帶來收益;


第三,肉是徐姑姑給的,團隊的主心骨自然就豎起來了,大家都以徐姑姑為絕對權威,團隊也好管理。


徐姑姑是白蓮花?其實他才是深諳道學管理思想的人

其次,他熟悉每個人的情況,能對症下藥。比如爺叔的家庭情況,徐姑姑一早就知道,二話不說地給予幫助,所以老油條會以他馬首是瞻。

再比如,小婁劃壞了他的車,徐姑姑並未言明。其實從飯桌上大家奚落小婁,小婁傷自尊的表情可以看出,他是很要面子的。如果徐姑姑挑明,傷害小婁的自尊心不說,以小婁的經濟條件來看,讓他賠又不現實,還會徒增隔閡,所以說出來一點好處都沒有。


銷售團隊最忌諱的兩件事:內訌和業績上不去。徐姑姑都搞定了,他只要在大事上給點建議和方向即可,其他時間員工們都能"自治"的很好,並且還能"互治"。


之所以能達到小國寡民的理想團隊狀態,他的關鍵步驟在於,成為了團隊的權威和支柱,大家自然遵守徐姑姑的做事風格——以人為本,有底線地賺錢。這也是團隊規則,已經深入每個人的骨髓,無需多言。


3.通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這句出自《道德經》的話,意在言明,只要順應事情的發展規律,不要妄加改變,一切都會回到其應有的狀態。


《安家》中有個情節,我認為是沒有表現完整的。房似錦初到靜宜門店,看到小區的物業經理讓徐姑姑買下2萬塊錢的粽子禮盒,其實這2萬塊是用來公關的,房似錦還真的去和物業經理要禮盒。於是物業經理給了她一記下馬威,阻撓她帶客戶進小區看房,兩個人的樑子就此結下。


徐姑姑是白蓮花?其實他才是深諳道學管理思想的人

後來,小區保安的孩子做手術,物業經理為其募捐,將一部分中飽私囊。房似錦將這件事告訴了保安,保安將物業經理打得頭破血流。


徐姑姑曾勸阻房似錦,不要把這件事告訴保安。房似錦不理解,結合之前的2萬塊錢,決意要給物業經理一個教訓。


我認為劇中未表現的情節在於,以物業經理的性格,他一旦出院,一定會對房似錦實施報復,那麼房似錦也會受到傷害。


可能有人會說,難道房似錦懲治惡人錯了嗎?懲治惡人固然沒錯,但前提是要量力而行,在確保自己可以解決,還能全身而退的情況下。


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總會有物業經理這種灰色地帶。原則上,物業是不允許外人進入小區的,如果物業經理真的恪守職責,那麼門店的生意就不要做了,徐姑姑並不是姑息養奸,而是為了門店利益,做出了妥協。


再說說物業經理與保安之間的糾葛,其實雙方都該各大五十大板,但保安把事情挑明,並且實施暴力,是大錯特錯的。物業經理中飽私囊不假,但如果沒有他,保安是沒有能力募捐到這麼多錢的。正確的做法是睜一隻閉一隻眼,這樣雙方都高興。


可房似錦把這件事戳破,間接地讓好事變成壞事,所以她的強行干預是錯的。


那麼物業經理這種人該如何處置呢?用徐姑姑的話來說便是,"賤人自有天收。"


多行不義必自斃,惡劣行為到達一個峰值時,水亦能覆舟。


比如劇中的"算命大師"假借看風水之名,實則和房屋中介沆瀣一氣,騙取客戶錢財,最終露餡兒,被繩之以法。


還有江奶奶賣房為江爺爺治病,外甥不斷阻撓,最後江奶奶把房子捐獻給了國家,一分錢都沒給外甥留下。


徐姑姑是白蓮花?其實他才是深諳道學管理思想的人

老子提到的"無為而無不為"即是這樣,"無為"是不做力量之外且沒有意義的事,不要強行干預,而"無不為"是但行好事。順應萬物規律,萬物自會化解。


4.上善若水,招攬人脈


我們細數徐姑姑的種種成功,其實都是他的人脈促成的。


和包子鋪的老闆交好,促成他一單生意;幫鄰居阿姨看狗,阿姨賣房子時點名給他;之前幫助闞老闆識別被查封的房源,結果闞老闆帶給他一單又一單大生意。


這還只是很小的方面。老洋房動輒幾個億,開單吃半年,這樣的業務不會找一個普通的中介銷售,最後一定是拼人品。


而徐姑姑是有原型的,正是上海老洋房行業裡的佼佼者,名叫陸偉。劇中很多故事都是根據陸偉的真實經歷改編,據編劇六六說,他本人和徐文昌一樣古道熱腸。


徐姑姑是白蓮花?其實他才是深諳道學管理思想的人

徐姑姑的善良是上善若水的,不帶任何目的。他不是為了促成一件事才去對別人善良,而是善良地對待別人,對方才成全他一件又一件事。


劇中的闞老闆為情婦買房,闞太太知道後千方百計阻止,最後徐姑姑決定不做這單生意。這個行為被批判為"聖母"、"白蓮花"。相比之下,房似錦就顯得專業多,她認為房屋買賣是門店職責,不應考慮客人的私生活。


徐姑姑是白蓮花?其實他才是深諳道學管理思想的人

乍看房似錦說的沒錯,典型的公私分明拎得清,可最後的贏家確是徐姑姑。房似錦偷做這單生意,惹怒闞太太,從此再無交易。


徐姑姑是白蓮花?其實他才是深諳道學管理思想的人

誠然只要不違紀不犯法,賺誰的錢都是天經地義。但我們忘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底線,這個社會到底是講人情的,到最後,大家都會把錢交到有底線的人手裡。


所以一路走來,徐姑姑一直是"收"人的,因為他的為人,大家都願意和他合作共事,連敵人房似錦都變成了最親密的人。


徐姑姑是白蓮花?其實他才是深諳道學管理思想的人

相比之下,他的競爭對手翟雲霄一直在"失"人,共同的室友都和徐姑姑交好,連忠實的房似錦也倒戈了。


徐姑姑是白蓮花?其實他才是深諳道學管理思想的人

悲哀的是,翟雲霄並不太戲劇化,他很像現今社會中的很多管理者,雖然唯才是舉,但同時手握把柄,不是感化你,而是制約你。他們不擇手段地拼業績,也許能更好地適應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會不斷地失去人心。


人們可能會為了眼前的利益同翟雲霄們合作,但是在那些長遠的、真正的大是大非上,都會徹底遠離他們。


上善若水的最大特點就是不爭,水是天下之至柔之物,卻能馳騁天下之至堅。這不就是徐姑姑自在無為,自然而然的大智慧所在嗎?


固然《安家》在劇情上存在一些紕漏,但能在這個浮躁焦慮的社會,樹立起徐姑姑這樣一個淡泊明智的形象,無疑是整部劇最大的價值。


也許"白蓮花"的並不是他,而是我們受功利的洗禮太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