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形成立體化生態環境監管體系

酒泉市形成立體化生態環境監管體系


2018年底,酒泉市“互聯網+智慧環保”應用平臺系統上線投入運行,通過一年半時間的建設,目前已基本建成了全市統一的環境信息數據中心和環境管理應用平臺。初步形成了“天上有衛星、空中有飛機、地面有人員、網上有平臺”的立體化生態環境監管體系,階段實現了“一朵雲、兩門戶、三體系、六功能、九應用”的設計目標。


酒泉市形成立體化生態環境監管體系

酒泉市形成立體化生態環境監管體系


據介紹,酒泉市“互聯網+智慧環保”應用平臺包含企業現場視頻監控系統、機動車尾氣遙感監測系統、機動車尾氣綜合監管系統、重點排汙單位自動監控系統、環境監測實驗室管理系統、大氣環境質量預警預報系統等監管系統,同時接入和使用國家及省上配發的各類環境管理、執法監察系統10餘個,有效緩解了生態環保隊伍人員不足造成的工作負荷和壓力,做到了信息資源共享,實現了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工作從“人防”到“技防”的轉變。

酒泉市形成立體化生態環境監管體系


目前已納入酒泉市大氣網格化監測網絡體系建設項目的生態網格化監測,屬於酒泉市“互聯網+智慧環保”建設運營一體化項目的子項目,在全市現有2個國控和10個省控站點周邊新架設48套大氣網格化監測設備,可實現全市區域高時間分辨率、高空間分辨率和多參數的實時動態監測,準確反映整個城市的空氣質量整體狀況和變化趨勢,為酒泉市大氣汙染防治提供充分的數據支撐。通過平臺及時發現環境汙染事件或突發問題,縮短監管部門環境異常事件的響應與處理時間,結合現有的監管手段形成一套集監測、預警、指揮、執法、管理五位一體的環境監管方式。

酒泉市形成立體化生態環境監管體系


來 源:酒泉日報社

見習記者:易雅晨

編 輯:王曉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