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不是不想反,而是沒能力造反


韓信不是不想反,而是沒能力造反

大家都高看韓信了,也就是個職業經理人,沒能力造反!

不少讀歷史的人,都對韓信的死感到很遺憾,一代兵仙死於婦人之手,若是在剛打下齊國的時候,聽從謀士蒯通的計策,直接獨立,說不定就是天下三分,直接稱帝了!其實韓信稱帝基本是個偽命題,因為他就是個空降兵,一個職業經理人,基本不具備造反的能力!

1、個人素質

韓信儘管打仗很厲害,基本是個技術幹部,對於打仗之外的事情懂得並不多。而一個人想自己造反獨立,必須擁有極強的政治能力。這就是對人心,對權力的把控能力。而韓信基本不懂政治,而且內心受到道德的束縛。不然也不會在蒯通勸他造反的時候,他內心感恩劉邦的知遇之恩,後來又輕信蕭何的謊言。這就是他個人素質的最大弱點,不能夠完全站在利益計算的理性之上。

一個人想當老大,必須強調下屬感恩,但是自己卻不這樣做,規則和束縛都是定給別人的。一旦自己做不到無羈無恥,就不能夠完全的理性判斷,也就不能站在客觀的角度來翻雲覆雨,朝秦暮楚。一個重感情的人,基本上是個好的管理者,但絕對不是領導者。

2、團隊建設

韓信是個空降幹部,下面的各個大將都是劉邦的舊部,表面上是聽他的,其實只是因為他的職位而已,並非之間的利益聯盟,所以,劉邦幾次直接到軍營,空手接管了軍隊。而且,他身邊的謀士只有蒯通一個,而且這個人並沒有得到韓信的信任,還有他識人能力有限,不能準確的判斷韓信的能力,基本不是張良、陳平的對手。而且,糧草後勤問題,也沒有一個類似蕭何的人替他操盤。

一個人想擁有權力,這不僅僅自己有極強的業務技術能力就行了,而是還要求有整體的團隊建設能力,這裡麵包含三點,首先,就是建設只聽命於自己的嫡系隊伍。其次,要有完善的團隊結構,必須有自己的將帥、智囊和宰相人才。最後,協調各勢力的能力。韓信全不具備。

3、外部環境

對於一個王者崛起,必須有個外部的環境,韓信唯一的機會,就是在楚漢之爭的時候,幫助項羽,其實這個也只是個猜想而已,因為基本實現不了。首先,齊國並不是韓信是趁著酈食其說服齊王放下防備的時候打下來的,大家內心不服,齊國並不是韓信根據地。沒有民心。而且項羽的死也只是早晚的事情,他比韓信還強,項羽有自己嫡系的八千子弟兵,基本戰無不勝,他都不行,韓信能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