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釵和林黛玉都是表妹,遠近親疏一樣,賈元春為何選寶釵當弟媳?

累麼--


薛寶釵是賈元春的表妹,林黛玉是賈元春的堂妹,若論親疏黛玉和賈元春的關係更近,但是這並不是左右元春選誰做弟媳的唯一標準,元春看中她們兩個姑娘,可是為什麼最後選了寶釵而沒選黛玉,其中還有很多的厲害關係。

第一,若論性格,元春自然更喜歡黛玉,正如她喜歡齡官

雖然元春貴如皇妃,可是她回家仍然還有當初的任性。作為皇家的媳婦,元春不能夠說皇宮不好,可是元春公然說那是一個不得見人的地方。元春六次動情的大哭,都說明她是一個性情中人,她可不是那種回到家還要藏著掖著的人。

對於這一份坦率和直接,元春和黛玉很像,寶釵受到的禮教讓她永遠不可能做到這種地步。哭都是一個人的事,寶釵活得很壓抑和理智。

齡官是和黛玉從各方面都非常相似的姑娘,可是元春對齡官就十分偏愛,不僅欣賞她的才華,還喜歡她的任性,元春喜歡的是有個性的女孩,黛玉顯然更合她的脾氣。

第二,若論家世,黛玉也比寶釵更合適嫁給寶玉,可惜林如海早逝林家敗落


林家和薛家想比,林家比薛家好得多,若論家世,黛玉比寶釵強了不是一星半點。林家是世代書香,賈母最寶貝的女兒賈敏都是嫁到林家,可知林家的門庭顯耀。

可是反觀薛家,本來就處於四大家族的末端,如今更是敗落。所以最開始黛玉到賈府的時候,她就是賈府公認的寶玉的妻子,如果不是林如海早逝,這門親事寶釵壓根都無法高攀。也有隻是林家無人,黛玉的婚事才被擱置,不然除了賈府黛玉也有更多的選擇。

第三,若合拍程度,寶玉也更喜歡黛玉

在古代的婚嫁其實從不考慮當事人的感受,講究的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是賈寶玉和寶釵、黛玉從小一起長大,他們正好有了接觸的條件,長輩在考慮兒女婚事時都會參考他們之間的情誼。

寶釵和寶玉之間只像姐弟毫無cp感,可是黛玉和寶玉卻很合拍。最開始黛玉和寶玉是愛吵架,但是後來兩個人度過了那段時間更多的都是恩愛和諧,這是寶釵永遠都不可能和寶玉達到的狀態,他們最多相敬如賓。

長姐如母,元春其實更像寶玉的媽媽而不是姐姐,所以她為寶玉選擇配偶的時候也會考慮寶玉的心意,寶玉對黛玉的喜歡誰都看得出來,元春自然也會知曉。

第四,若論孝順,元春也會遵從賈母更多於王夫人

黛玉是賈母主張的寶玉的妻子人選,寶釵得到王夫人的全力支持,所以對寶玉妻子的人選對元春而言也是兩難的選擇題。元春是賈母撫養長大的,雖然她尊敬王夫人,但是按理她對賈母的親近程度會超過王夫人,所以她在選擇的時候也會更多偏向黛玉。

若論孝順,元春也該先尊敬賈母再到王夫人,這是一件很合理的事兒。

總之,綜合寶釵和黛玉的性格、家世、與寶玉的合拍程度、以及元春的孝順程度,實在找不到一個可以讓元春放棄黛玉而選擇寶釵的理由,元春更多的會選擇黛玉而不是寶釵。



小說紅樓


賈元春和林黛玉是姑表姊妹,和薛寶釵是姨表姊妹。按道理說,遠近親疏是一樣的。可是,從賈元春的媽媽――王夫人那裡說的話,那就大不一樣了。


薛寶釵的媽媽――薛姨媽,是王夫人的親妹妹,二人是一母同胞,關係很近。而林黛玉的媽媽――賈敏,和王夫人則是嫂子和小姑的關係,沒有一點血緣關係。也許賈敏未出嫁時,還和王夫人多少有過摩擦,也說不定。

民間有三不親的說法,即姑父姨父舅的媳婦。王夫人和林黛玉的關係,就比薛寶釵遠,她見了薛寶衩,還是比較高興的。可是,她見了林黛玉,也就一般,沒有表現出怎麼高興的樣子。

再說,女孩一般都和媽媽親,聽媽媽的話。賈元春也不例外。再加上黛玉經常和寶玉鬧情緒,寶玉一會兒摔命根子――通靈寶玉,一會兒氣得要死要活的。

王夫人作為媽媽,肯定心疼兒子,不喜歡黛玉。她的這種意向肯定會傳給女兒賈元春。元春也很愛自己的弟弟,長姐如母啊。她也不希望自己的弟弟以後受委屈。

再一個,薛寶衩會勸說寶玉讀書學習,謀個好的前程,比如參加科舉考試,弄個一官半職。


黛玉則不會,她也不喜歡仕途經濟,她和寶玉互為知己,彼此心有靈犀。否則寶玉是不會喜歡她的。所以王夫人不會要自己的兒子娶林黛玉。

元春是支持寶玉走仕途經濟的,她本身就為了家族利益,走向了皇宮,她也會希望自己唯一的親弟弟,有個美好的前程的。

因此,不管是從血緣方面,還是從工作方面,元春都會選擇寶釵。


飛雪迎春666


元春的選擇就是王夫人的選擇。試想,元春一年到頭生活在深宮裡,她能知道多少家裡的事情,選誰不選誰不過是聽王夫人的意見。

關於薛寶釵和林黛玉,可能就只在省親那一回元春見過,也只對她們兩個人的詩作發表見解。見解之中也是同等印象,並無二意。有言為證:“終是薛林二妹之作與眾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

但是何以到了小說第二十八回,端午節到來的前夕賞節禮的時候,元春賞了寶玉和薛寶釵一樣的禮物,而黛玉卻和探春姊妹一樣?這明顯是在表明自己對賈寶玉配偶人選的立場!我想元春之所以有此一舉,一定是王夫人授意的。



因為對於寶玉配偶,當時有兩個一蹴而就的人選,一個是黛玉,一個是薛寶釵。對於薛寶釵,無論從寶釵的相貌、性情、能力及親屬關係,都對王夫人的路數。可以說王夫人對寶釵十分中意,是不二人選。我們都知道王夫人對寶玉十分寶貝,不容他有一分差池,對寶玉的愛已經到了想要控制的地步。我們看她對寶玉身邊丫鬟的處理就知道了,連四兒這樣的小丫頭都不放過,簡直到了草木皆兵的程度。所以王夫人是一定要寶玉娶寶釵的。對於黛玉,賈母最最疼愛的外孫女,尤其是寶玉很喜歡的人,王夫人叫不準賈母會不會自作主張把黛玉許配給寶玉,反正她是非常不喜歡黛玉的。怎樣能定下薛寶釵,使王夫人頗費了一番心思。

對於寶玉的妾的人選,王夫人尚且把老太太選的晴雯退掉,誣陷晴雯得了女兒癆。對於寶玉的正妻,王夫人是無論如何不能由著賈母選擇。她在地位上沒有賈母權高位重,爭不過賈母,但她有“尚方寶劍”元春。就像賈母王夫人等見了晚輩元春,反而先要行禮一樣,是要遵循先國後家的禮儀的。


小說十六回,元春省親那時起,皇上特別開恩,每月逢二六日期,準其椒房眷屬入宮請候看視。也就是說,每月逢二、六這樣的日子,比如初二、初六、十二、十六、二十二、二十六,王夫人等元春的眷屬是可以去皇帝后宮探視元春的。這樣以來王夫人就有很多機會和元春交代她的私意,而女兒是母親的小棉襖,自然從感情上會幫著王夫人了。

所以王夫人利用了元春,以皇家的立場來指派薛寶釵為寶玉成親的對象,這樣賈母就得考慮考慮了。

雖然最終在賈母綜合考慮下,在權衡利弊下,不出意料地定下了薛寶釵,但不得不說,賈元春其中的參與起了不小的作用,是賈母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


流年書瓶


林黛玉是姑表親,薛寶釵是姨表親,在元春眼裡一樣親。

而且二人吟詩作對,才情相當,一個孱弱,一個豐腴,都有別樣的美。

為什麼在寶玉的終身大事上,做為長姐的元春,選寶釵而棄黛玉?

首先,元春為貴妃,常居宮中,但她在府內絕對有眼線,所以各人平時為人咋樣她基本瞭解。

其次,他跟母親王夫人走得近,母女倆共同語言多,王夫人的金玉良緣的思想,深深地影響元春的判斷。

再次,黛玉在眾人心目中,說話尖酸,不善籠絡人心。

而寶釵藏智守拙,有著與自己年齡不相稱的圓滑世故。

丫環婆子小廝皆認為黛玉高冷,不好相處。

寶釵隨和大度,廣得人心。元春不止一回聽到眾人對兩人天差地別的評價。



最後一點,從優生學角度看,黛玉瘦而體弱多病,似不是長壽之相。

而且不是善於多生會養的那種女人。

寶釵就不同了,身體健康而豐滿,屬於那種會生多養的女人。

做為長姐,元春必須為唯一的弟弟寶玉做嚴肅認真而長遠的考慮。

這些,都是元春優先選擇寶釵的主要原因。

在她們一廂情願之下,做主寶玉娶了寶釵。

最後的結果,是所有人沒料到的。這場婚姻無一人是贏家。

黛玉投湖自盡,寶玉思念黛玉出家,寶釵終未破瓜。

而且她在那個雪夜,為了救賈寶玉而哀求賈雨村,在非分要求下,用一隻金簪自盡。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曹公滿懷悲憤,泣紅悼紅。


文史常青樹


林黛玉和薛寶釵同為表妹,為什麼元春支持寶玉娶寶釵?

一,元春完全是為家族考慮,沒有個人的喜惡在裡面。林如海已逝世,林家對賈府的榮辱興衰影響已經不大了。而寶釵的薛家是皇商家族啊,與官場的人脈仍在,對賈府仍然有助力。而且薛家是金陵賈王史薛“四大家族”之一,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賈薛聯姻,就是為家族的興衰考慮。

但元春沒有想到,自己一死,四大家族仍然象“雪崩”一樣敗落了。

二,從二個表妹來看,黛玉注重愛情,寶釵側重於男人的仕途。從時代的侷限性來看,當時的人都重於仕途經濟和榮華富貴,連皇帝都無法避免,如順治都傳說為此出家了,更不要講一般家族。元春當然也無法免俗。

黛玉葬花即顯得多愁善感,寶釵勸寶玉多讀書博取功名,就能證明這點。




南雷霆峰


因為林黛玉的家產已經被賈家得到了。而薛家的家產還在薛姨媽手中。薛家呆霸王又不頂事,取了薛寶釵,薛家的家產自然也就容易弄到手了。



熊十


我是國風。我來試答這個問題

古人有一句話叫先入為主,我想紅樓的很多讀者大概都犯了這個毛病!


我想問,這位提問者,您從哪看出來元春不支持寶黛愛情而支持了釵玉連姻?哪一版的紅樓元春曾直面談論過這個問題?想來翻遍整部紅樓也不會找出來罷!


您這個問題的依據大概可能僅僅就是元春歸省後賞賜的東西寶玉和寶釵的一樣多。而黛玉僅僅和三個妹妹的一樣!就以此為據先入為主的判斷賈元春支持寶玉和寶釵的婚姻,而反對寶玉和黛玉的愛情!


國風覺得這根本不值當作為依據!

第一,此時,寶玉年紀尚小,根本沒有論及提親的議程,元春這樣賞賜,可能僅僅是為了照顧薛姨媽的面子。

第二,可能把薛家當成客人,所以要更加客氣一點,賞賜厚上一層。而林黛玉當成自家人,自家的妹妹多點少點無所謂!至於寶玉為什麼多,因為他是的嫡弟!


第三,可能更看中薛寶釵的文品,依據文章的好歹賞賜!不知道賈寶玉的文章是林黛玉代寫的!所以他兩個人的文章算是一等,賞賜的禮品也是一等!

總之,對樓主這個假設,我覺得缺少成立的依據,更多是後來讀者的揣度!就像我的配圖一樣,您會為這麼大的孩子謀劃將來的婚姻嗎?而且僅僅是姐姐,不是父母!真實的紅樓夢,元妃省親的時候,寶玉和大觀園諸姐妹的歲數最多也就只到這個程度!


國風1974


薛寶釵,長的豐滿,氣質看上去有富貴相,朝氣蓬勃的。

林黛玉,長的柔弱,氣質看上去病怏怏的,死氣沉沉的。

元春是皇上的老婆,寶玉是他的弟弟,從傳宗接代等各方面理解,都不會選林黛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