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個字,高低起伏,跌宕堪比小說


鷓鴣天

晏幾道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五十五個字,高低起伏,跌宕堪比小說


想當年在歌席酒晏上,你身著華麗的舞衣,纖纖素手捧著精美的酒杯殷殷勸酒,我何嘗會有所顧念,直飲得面帶緋紅。樓頭的明月窺見你輕盈的舞步慚愧得漸漸西沉,隱沒在楊柳枝後;溫柔的歌聲使桃花摺扇下流出的和風都失去了飄渺的韻致。

自從分別以後,我總是回憶我們共處的美好時光,多少次在夢裡我又回到從前,又感受你輕盈的舞步和美妙的歌聲,可夢醒後更加孤獨冷清,思之斷腸,直教人刻骨銘心。

未成想今日竟能重逢,我只管手舉銀燈,仔細端詳你的臉龐,不敢相信,這一切都是真實,唯恐我們又一次相逢在虛無的夢境裡……

五十五個字,高低起伏,跌宕堪比小說


晏幾道此闋詞膾炙人口。上片,開篇就描寫歡會時的甜蜜,"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一句,即工且妙。月漸西沉與扇底流風本是身邊自然之事,卻被詞人借來寫佳人舞美歌妙,這種比喻真如神來之筆,既告訴了讀者,當時良辰美景,又極力歌頌了佳人的美好,著墨不在多少,全在巧妙。

除此以外,讀者亦能從隻言片語中窺見環境的優美:精美的酒杯、樓外垂楊、斜月隱現、雅緻的桃花扇……這些符號就如一個個拼圖,將當時歡會的場景逐漸拼起,讀者自行在腦中描繪,達到"酒不醉人人自醉"的藝術效果。

五十五個字,高低起伏,跌宕堪比小說


下片筆鋒急轉,沒有絲毫預兆,"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讀者知道了兩人天各一方,詩人從此陷入了無邊的孤寂中。有一種離別叫"銷魂"——"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江淹《別賦》),有一種相思叫"蝕骨"——"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溫庭筠《南歌子》)。詩人只能藉由夢境來重溫相聚時的歡喜。歡會的美好與別後獨自思念形成鮮明的對比,使讀者不禁惋惜,心情也隨著詩句陷入低落。

五十五個字,高低起伏,跌宕堪比小說


下片最後兩句,又是一個反轉。"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剩",在這裡解釋為"儘管、只管",表示無條件限制。例如歐陽修在《蝶戀花》中的詩句:"老去風情應不到,憑君剩把芳尊倒。" "把",在這裡應為動詞,"拿、抓住"的意思,而非介詞。經過了許久的分別,今宵又相逢,詩人只管手持銀燈,照亮佳人的面龐,仔細分辨,唯恐這一切又是虛幻的夢境。

這最後兩句,將詩人的驚喜、唯恐是夢的心理活動描畫得淋漓盡致,細膩感人。

本詞全篇五十五個字,寫相聚、分別、重逢,結構精巧,詩句優美,帶領讀者從甜蜜到傷心再到驚喜異常,情緒跌宕起伏,掩卷而思,回味不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