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1年內成為機關公文寫作骨幹?

銀振冰


想盡快成為機關公文寫作的骨幹,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學習和實踐:一是要對本機關的各項工作有深入的瞭解,每個機關有每個機關的工作性質和工作任務,有屬於這個機關的專有詞彙和專門的語言,機關公文用語必須用自己機關的專屬書面語言。二是多要向機關有經驗的大手筆或寫作骨幹求教,自己寫出的公文可拿給他們指導,讓他們提出修改意見。三是要研究本機關以前印發的正式公文,從格式、語言等方面用心領悟。四是要熟悉機關當下工作開展情況和上級對這些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增強所寫公文對工作的指導性和實用性。當然,要寫好公文,平時還要多讀書多練筆,練就紮實的文字功底。相信,從這幾個方面下功夫,一定會讓公文寫作水平有明顯的提高,儘快成長為機關的寫作骨幹。


驛路快馬


機關寫作最多的是公文,要在一年內成為機關寫作骨幹,不下苦功夫是不行的。俗話說得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曾在機關工作8年,多少有點經驗。

第一,儘快熟悉公文種類和格式

根據《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中辦發〔2012〕14號)的規定,公文種類有(15種):決議、決定、命令(令)、公報、公告、通告、意見、通知、通報、報告、請示、批覆、議案、函、紀要。格式要求則按照《黨政機關公文格式》( GB/T 9704—2012)執行。熟知種類和格式要求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熟讀文件,並把機關保存的歷史文件拿出來對照並背記。

第二,善於積累有價值的素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素材是寫不出好文章的。對上級的指示精神、單位領導的意圖要很熟悉;對基層的情況要多聽、多問、多記。要寫好公文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必須做到“嘴勤、耳勤、眼勤、手勤、腦勤”。同時,還要多讀書,多積累公文用語,包括成語、典故。

第三,巧用“拿來主義”

作為新手,最快的辦法是:當你接受擬寫任務之後,首先要考慮的是什麼種類的公文,然後從文件檔案櫃中找出相同的歷史文件進行研讀,直接參照它的結構模式進行套寫就行了。用這種方法練多了,以後自然就不用再這樣做了。

第四,反覆修改

在一定程度上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王安石改詩的故事應該聽過吧?“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他最初寫的是“春風又到江南岸”,後來圈去了“到”改為“過”,又圈去“過”改為“入”,再後來又改為“滿”,最後才確定為“綠”。一個“綠”字就把景色寫活了!

改的方法:一是自己反覆看,從標點符號、遣詞造句,到謀篇佈局;二是請他人看,特別是領導。

公文寫作特別要注意的是不能用錯了文種,不能使用文學語言,不能套錯了格式等。只要下功夫學習和練習,一年內成為機關寫作骨幹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歡迎大家討論並提出自己的看法。東澤話職場即黃洋,退役空軍中校,職業培訓師;專注於職場那些事,樂於解答職場疑惑,希望能夠幫助到更多需要的人。要了解更多可關注@東澤話職場

東澤話職場


本人機關從事公文寫作十年,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僅供參考。

一是,熟悉文體。機關公文寫作是從事機關工作的一項強大技能,包括工作總結,工作計劃,實施方案,領導講話,新聞通訊等等。公文寫作有一定的格式,套路,最基本的入手應該熟悉各類文體的格式,行文要求等,這僅僅是理論基礎。

二是,多寫多練。公文寫作也是要不斷的寫,在寫作中突破自己,最好找單位一名或者行業的筆桿子帶帶,及時指點出自己的不足和問題。再加以改成提升。

三是,心態要好。作為機關公文寫作,說實話,一年想成為骨幹,這得看本單位這方面的人才多不多,如果不多,你得努力會比別人先進一步,你突出求進,領導感覺你還能寫點東西,慢慢的給你任務,你在這個過程中就歷練了自己。如果單位有幾把寫作大拿,你要想一年成為骨幹,火候還不夠,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有的人本身就有文字功底,寫作天賦,這類人上道就快。有些人就很慢,與自身基礎也有關。

四是,相信自己。公文寫作是每個人都可以學會的一項技能,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公文寫作有套路,只要努力,多問,多寫,多悟,肯定能學會,加上經驗積累,肯定會提升。雖然不一定能夠達到多年的老寫手爐火純青,但完全可以勝任一般公文材料。多學習,多積累,多練習,多請教,多思考。

祝你早日成為機關筆桿子!


學公文寫作


機關公文骨幹的成長週期一般需要兩年左右,一年完成兩年的進程,有難度,尤其是對剛進入機關的新人來說更是如此,但只要具備環境條件、客觀條件、主觀條件,也是能成功做到的。

職覺朋友當年初接觸文字工作,對於工程專業的我,面對高強度的材料寫作壓力,用了半年多時間完成了從適應到勝任的過程。

當時朋友工作的科室人數少,事務多、材料多,要求每個人都是一頂一的好手,如果吃不消、幹不好,就只能到其他輔助科室去。需要負責起草的文稿包括領導講話稿、各種運轉公文和會議紀要。領導對文稿要求高,從結構、內容、文字水平、新的觀點等各方面都要上高度,而且往往時間緊任務急。大會用的講話稿,只有兩天左右的起草時間;一般講話稿是上午下任務下午交稿,或者下午下任務頂多第二天早上上班就要交稿;會議紀要是往往是上午開會,下午上班送審。

面對這樣的壓力,不得不逼自己提高、逼自己適應,半年多下來就勝任了崗位要求。總結了下,有環境條件、客觀條件、主觀條件三大因素,從自己的感受來講,三大因素的佔比為4:3:3

一、環境條件

回過頭來看,當時能儘快提高公文寫作水平的首要原因是壓力,有了巨大壓力,不得不下苦功提高自己。俗話說:有了金剛鑽,攬得了瓷器活。但金剛鑽還沒煉成時,也要幹瓷器活。怎麼辦,只能加班加點提高技藝,白天事務多,沒有時間完成文稿,就晚上加班,哪怕碼字到凌晨三、四點也不叫苦、不服輸,只為了第二天早上上班能得到領導的認可和肯定。

點評:環境條件是迅速成長的條件,以前沒在文秘崗位上工作時,也想著要提高自己的文字水平,但沒有壓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材料成果也得不到上級評價,也不知道真的有沒有進步。

二、客觀條件

還有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身邊有位好老師。當時朋友科室有位同事,文字能力很強,既可以參照學習他起草的文稿,也可以請他指點自己文稿的不足,半年堅持下來,已經能與他並肩同行了。

點評:身邊有老師,能少走彎路,像中長跑比賽一樣,前面有領跑的,只要跟上領跑的節奏就不會掉隊。

三、主觀條件

強烈的學習願望和不怕苦不怕累的學習勁頭。這個不用多說,如果自己沒有強烈的上進心,沒有不怕苦不怕累的幹勁,是不可能成為公文寫作骨幹的。

點評:要想成功,必先磨礪筋骨,錘鍊意志,不吃苦不受累就難以超過別人。職場中,優秀的人往往更努力。

此外,在方法上,要多學習別人的優秀公文,從結構到文字,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具體到每篇公文寫作包括材料收集、提綱確定、內容組織、文字打磨等過程。收集相關材料,並不是要抄別人的內容,而是為公文寫作輸出做準備,只有吃透了相關內容,才能在此基礎上有新的思考、產生新的觀點。就像自媒體創作一樣,要學習,有輸入,才有持續有質量的輸出。

結語

要在短時間內成為公文好手,需要一定的文字功底,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態度,只要自己願意寫、想寫好、吃得了熬更守夜的苦,有了目標,朝目標去努力,就會有收穫。

--End--

『20年職場歷程原創呈現 分享職場乾貨 請關注@職覺視點


職覺視點


談點自己的體會,或許有些啟發。我認為,首先從基本功上下功夫,平時要多讀書,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博覽群書,豐富知識,擴大知識視野。打個比方,知識就像錢存銀行那樣,零存整取。讀書多了,腦海中存的知識就多,用時就能隨時取之,不會捉襟見肘了。其次要積累專業詞彙。公文不同於一般文章,有一定的專屬詞彙,術語。要多讀有關方面的文字,學習掌握公文的寫作格式。苦練寫作基本功。(立意,佈局,開頭,段落,結尾)等。用語力求精確,簡煉(言簡意賅)。不用套話,不打官腔,平易近人,語氣柔和,接地氣。還要注意語境,稱謂等。實際證明,只要肯下功夫,基本功紮實了,就能寫出理想的文章的。


步蘭香407


如果你只是想成為寫手,好好琢磨公文的套路。

如果你想成為能給領導寫材料的人,那麼你要好好琢磨琢磨你們單位過去領導講話的風格、公文的套路等。

如果你想成為大拿,你一定要有上面的關係。

因為,學習領會上級意圖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有上面的關係,你就能夠第一時間瞭解上級的思路和部署,最好能弄到文稿,領導只會更加倚重你,不能失去你。


談笑閣


如果你愛好這行,公文入門只需要三個月。

想成為箇中高手,需要3-5年。


德龍說


案頭碼字基本功,

望聞問切洞悉時。

套路出牌一二三,

邏輯輸出才是真。

察言觀色明時境,

路析路透最可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