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分布最广的地貌

10.喀斯特地貌

十大分布最广的地貌

喀斯特地貌在世界分布较为广泛,其主要分布于波黑的迪纳拉山区,法国的中央高原,俄罗斯的乌拉尔山区,澳大利亚的南部,美国的肯塔基州和印第安纳州,古巴,牙买加和越南的中北部地区。

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高原命名,中国亦称之为岩溶地貌,为中国五大造型地貌之一 。


9.海岸地貌

十大分布最广的地貌

海岸地貌海岸在构造运动 、海水动力、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各种地貌的总称。


第四纪时期冰期和间冰期的更迭,引起海平面大幅度的升降和海进、海退,导致海岸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距今6000~7000年前,海平面上升到相当于现代海平面的高度,构成现代海岸的基本轮廓,形成了各种海岸地貌。


8.河流地貌

十大分布最广的地貌

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包括沟谷、侵蚀平原等河流侵蚀地貌和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研究河流地貌,掌握河流的演变过程,预测河流的变化趋势,对水利、交通、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7.风蚀地貌

十大分布最广的地貌


风蚀地貌,是经由风和风沙流对土壤表面物质及基岩进行的吹蚀作用和磨蚀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形态。风蚀作用形成风蚀地貌。

中国新疆东部十三间房一带和三堡、哈密一线以南的第三纪地层形成了许多风城。在干旱地区,由风和风沙对地面物质进行吹蚀和磨蚀作用所形成的风蚀地貌,在大风区域常有广泛的分布,特别是正对风口的迎风地段发育更为典型。


6.海底地貌

十大分布最广的地貌

海底地貌是海水覆盖下的固体地球表面形态的总称 。海底有高耸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绵延的海岭,深邃的海沟,也有坦荡的深海平原。

纵贯大洋中部的大洋中脊,绵延8万千米,宽数百至数千千米,总面积堪与全球陆地相比。大洋最深点11,033米,位于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超过了陆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8,844.43米)。


5.冰碛地貌

十大分布最广的地貌

冰碛地貌是由冰川堆积形成的地貌,冰碛物堆积的各种地形总称冰碛地貌。它是研究古冰川和恢复古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主要的冰碛地貌有冰碛丘陵、侧碛堤、终碛堤、鼓丘等。


4.冰川地貌


十大分布最广的地貌

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属于气候地貌范畴。地球陆地表面有11%的面积为现代冰川覆盖,主要分布在极地、中低纬的高山和高原地区。第四纪冰期,欧、亚、北美的大陆冰盖连绵分布,曾波及比今日更为宽广的地域,给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遗迹


3.湖泊地貌


十大分布最广的地貌

由湖水作用(包括湖浪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而形成的各种地表形态。湖浪是风力在湖泊表面引起水质点振动的现象。湖浪可以改造河流携带的、湖岸边坡被剥蚀下来的物质,在岸边形成湖泊滨岸地貌。


2.黄土地貌

十大分布最广的地貌

黄土地貌 是发育在黄土地层(包括黄土状土)中的地形。黄土是第四纪时期形成的陆相淡黄色粉砂质土状堆积物。中国是世界上研究黄土地貌最早的国家。2000多年前就有“天雨黄土、昼夜昏霾”涉及黄土地貌堆积过程的记载。


1.丹霞地貌

十大分布最广的地貌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

广东省韶关市东北的丹霞山以赤色丹霞为特色,由红色沙砾陆相沉积岩构成,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在地层、构造、地貌、发育和环境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世界丹霞地貌区中最为详尽和深入。

​在此设立的“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总面积319平方公里,2004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之一” 。


这里是十件趣事,每天为你带来十件有趣的事

喜欢就分享给其他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