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帛动人心。金庸、梁羽生等武侠小说中武林高手挡不住的宝藏情结

跟宝藏有关的文艺作品,可谓多如牛毛,反正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中的宝藏了,这让少年的我无数次在陷入幻想。

再后来就是读《基度山伯爵》时,里面的基度山伯爵也是因为找到了宝藏,才实现了自己的复仇计划。在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中,宝藏也多次出现,像金庸的小说《连城诀》,还有梁羽生的小说《萍踪侠影》都是围绕宝藏展开的故事情节。此外,像《碧血剑》《鹿鼎记》中也有类似的情节。

财帛动人心。金庸、梁羽生等武侠小说中武林高手挡不住的宝藏情结

钱财动人心

这些藏宝、寻宝、夺宝的情节很好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同时也便于作者描写和刻画人物,表现人性的阴暗面,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宝藏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不仅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还让小说中那些本来已经身价不菲的武林高手费尽心力、拼死夺宝呢?甚至为此丧心病狂,失去人性,原形毕露呢?

我觉得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一、人的贪欲是无止境的。

面对金钱,尤其是数量巨大的财富,很多人是挡不住贪婪的欲望的。

我们大家可能听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渔夫在大海边救了一条金鱼,金鱼为了报答他,愿意答应他的任何要求。

渔夫的妻子听说了,先要了一只小木盆,然后要了一座木房子。

当她看到自己的愿望真能实现时,她的欲望开始膨胀了,不仅要当贵妇人,最后还要当海上的女霸王,要金鱼亲自来伺候她。

金鱼生气了,收回了给她的一切,她又变成了一个贫穷的渔妇。

这个故事形象地表现了人对金钱和权力的欲望是没有穷尽的。

同样,中国人在这方面也有深刻的认识。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了金钱,人们是宁肯付出生命的代价的,现实生活中这类要钱不要命的事例也比比皆是。

在名著《红楼梦》中,有一首《好了歌》,里面对钱财有这样的一句描写: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这几句诗道出了世人对金钱无尽的追求,更多的金钱是许多人穷其一生追求的目标。

所以,在武侠小说中,这些本来已经身价不菲、生活优裕的武林高手对宝藏的痴迷,只是出于人性的贪婪,这种贪婪是人的本性,是可以理解的。

就算是我们普通人,面对大量的金钱,能做到毫不动心吗?

我们现实生活中,不是还有很多人为了寻宝、捡漏、发财而上当甚至送命的例子吗?这些例子就是贪婪这个亘古不变的人性最好的诠释。

财帛动人心。金庸、梁羽生等武侠小说中武林高手挡不住的宝藏情结

最美丽的颜色

二、人性中的攀比心理。

这些武林高手的确已经很有钱了,但是他们认为自己还不够有钱,比别人强不到哪里去,所以需要更多的金钱来压别人一头。

他们对金钱的渴求已经不再是生活的需要,而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了。

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富豪排行榜,虽然没有富豪说自己对这个很在乎,但是登上富豪榜巅峰的满足和骄傲恐怕是每个富人都想品尝一下的吧!

即使富如“二马”,恐怕他们哪一个也不肯甘居人后,更不愿被别人一个个地超越吧?

有很多普通人会说:我要是有个几千万,我就知足了。

可是当你真的拥有了几千万,你可能就有了更高的目标,你对比的对象恐怕就是那些亿万富豪了,你的人生目标恐怕又要被更远大的目标,更多的金钱代替了吧!

三、是实现人生理想的需要。

很多理想的实现都需要金钱的支撑。

小到一顿饭,大到购买游艇和飞机,再大呢,也可以去造福全人类啊!

在这些武侠小说中,有些武林人士夺取藏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的。

在梁羽生的小说《萍踪侠影》中,瓦剌的汉人丞相张宗周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复国梦而不择手段地寻找宝藏的。

在金庸的小说《碧血剑》中,温青青和袁承志寻找宝藏就是为了资助闯王起义。

财帛动人心。金庸、梁羽生等武侠小说中武林高手挡不住的宝藏情结

纸醉金迷


总之,对金钱的渴求是人性中最难撼动的部分,这是人的贪婪的本性使然,也是人的攀比心理的一种体现,有时也是实现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的需要。

财帛动人心。金庸、梁羽生等武侠小说中武林高手挡不住的宝藏情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