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居“雲遊”激活文旅新業態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彷彿按下了暫停鍵,線下實體文旅行業遭受重創。國內業界權威機構統計,僅春節假期,國內文旅業損失就超5000億元。為應對疫情,自1月24日以來,我省有120家博物館、180家文化館、19家美術館等文化場館及數百家A級文化景區閉門抗疫。

  然而,對於宅居在家的大學生魯飛揚來說,他的生活則開啟了另一道精彩。進入公眾號,點擊地域,選中博物館……手指在屏幕上滑動,一件件精美館藏立即呈現眼前——“一眼千年,手指之間。我原來是文博絕緣體,如今變成了博物館迷。”宅家以來,他每天線上逛燕趙大地上的數字展館,虛擬把玩各類3D精品文物,進行AR/VR互動體驗,宅生活過得愜意多姿。

宅居“雲遊”激活文旅新業態

疫情期間,河北博物院數字展館廣受關注。

  超時空新體驗——“雲遊”闖入百姓生活

  “疫情影響下,如何閉館不打烊,繼續給人們提供豐富而高質量的精神食糧,成為當下文旅業所面臨的一個全新課題。”省文旅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長時間閉館,對全國文博業來說並非“超長待機”,而是打響了一次雲端戰役——

  “VR故宮”“全景故宮”……故宮博物院推出線上專題,人們遊紫禁城不用再忍受排隊之苦,在家中輕滑鼠標或手指,即可打卡乾清宮、延禧宮等網紅宮殿。敦煌研究院推出“雲遊敦煌”系列展,人們僅憑一部手機,即可宅家欣賞大漠風情、莫高窟四季美景……

  記者瞭解到,目前全國各省市博物館、美術館紛紛向雲端聚集,相繼推出各式“雲展覽”,人們足不出戶就可遍覽藝術瑰寶。最新數據顯示,僅在國家文物局博物館網上展覽平臺,截至3月1日,就有300餘家博物館、370餘個線上展覽項目在平臺發佈,相關內容還在持續更新。全國範圍內,也有1300餘家博物館通過網站、微博、微信舉辦線上展覽2000餘項。

  “充分敞開資源,向公眾提供海量、安全、便捷的在線文博大餐。”省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李寶才介紹,近期,河北各地博物館積極行動,充分挖掘自身資源,利用線上平臺推出各種展覽,省文物局還專門開闢新渠道,把全省文博資源彙總對接,通過虛擬互動、三維展示,進行整體推廣。

  自2月26日“河北數博”微信公眾平臺上線以來,河北各地博物館網絡瀏覽量隨之激增,人們與文博“雲約會”,居家暢遊歷史文化長河。

  線上“蝶變”——提升實體文旅業抗風險能力

  從線下“門庭冷落”到線上一派繁榮,抗疫期間,整個文博領域逆勢而起,讓人們體驗了“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的新轉變。

  “化危為機的背後,是主動求變、轉型升級。”在石家莊市博物館館長劉茂利看來,文博業能在此次疫情中大放異彩,正是源自近些年全國持續努力推進文博數字化和線上公共文化服務的結果。

  大數據標明發展趨勢。據省文物局相關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底,我省共有依法設立的博物館(院)137家,共舉辦展覽864個,年接待觀眾3265.8萬人次。而根據智研諮詢整理數據顯示,2009年至2018年我國實體博物館參觀人次逐年遞增,在2018年高達10億人次。文博熱、博物館熱,已成為當下人們普遍的深層次文化需求。

  與此同步,近年來,我國文博機構不斷加大投入,持續推進館藏文物數字化採集,打造網上虛擬博物館、智慧博物館、3D博物館、VR展覽館等網絡平臺,推動館藏和展覽展示向線上運行。自2018年起,省文物局實施河北博物館數字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項目,還聯合省內專業院校共同開展《可移動文物數字化採集標準》編制工作,為文物大數據和數字化保護利用奠定基礎,為我省各地博物館數字化工作提供指導和標準支撐。

  我省多家文博單位掌門人深有感觸地表示,以前僅僅關注實體遊客量,此次疫情的影響則提醒我們,以實體參觀遊覽為主的傳統文旅業有著自身的侷限性和短板。而此前長期建設的數字資源,在此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場打破時空限制的數字“蝶變”,讓網上博物館在疫情期間大放光彩,深受宅家一族的喜愛,也為文博行業的抗風險能力提供了保險閥。

  拓展新業態——多維度跨界合作啟航產業新藍海

  “雲展覽”的風生水起,是疫情下的曇花一現,還是業態發展新格局?

  “步入雲端絕不是簡單地挪到網上。線下線上,雖一字之別,卻意味著自我革新、模式升級。”武強年畫博物館館長王玉鵬認為,近年來,文博領域線上業態發展大放異彩,讓業界真正見識到了未來線上文博開發的無限潛力。

  以線上3D博物館為例,參觀者可以在電腦和移動端輕鬆觀展,不僅高清影像配上在線文字和語音解說功能,且AI、3D等技術更是極大提升了體驗感。比如,此次在故宮線上展覽“故宮名畫記”中,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可看清山間的房屋,趙佶的《聽琴圖》人物神態盡收眼底,韓滉的《五牛圖》甚至可以看清牛眼睛上的睫毛……“如此近距離地觀賞稀世珍品,真讓人驚喜。人景交互、人機互動或許將成為文博展覽的發展方向。”王玉鵬說。

  連日來,海量文博資源紛紛向雲端匯聚,且與快手、新浪直播、騰訊等商業平臺合作,以更靈活更新穎的方式在網上呈現。比如,敦煌研究院與騰訊聯合推出首個擁有敦煌石窟藝術欣賞體驗的微信小程序“雲遊敦煌”,在家動動指尖即可觀賞專屬壁畫;國內八大博物館攜手淘寶直播,以“實景直播+主播講解+科普講座+現場賣貨”的形式,與線上2000萬師生一起參觀展覽,為文創產品提供了營銷渠道……

  我省文旅界專家認為,新技術、新理念、新平臺、新產品的背後,意味著內容創新和流程再造,更意味著構造新模式、打造新業態。文博領域的這次嬗變不僅贏在當下,更為今後整個文旅業的深遠發展做了嘗試。

  省文旅廳相關處室負責人認為,從圖文到語音到虛擬現實再到視頻直播,從一條腿走路到線下線上同步,模式變革正在向文旅產業縱深拓展。宅居“雲遊”更應是一項融合多元的新業態,將逐漸影響和進入文博、旅遊、遊戲、影視、文創等行業,未來極有可能創造文旅產業新藍海,貢獻出更大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