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藏】林芝桃花赋


●杨辉麟/散文

【走西藏】林芝桃花赋


【走西藏】林芝桃花赋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当我来到林芝桃花沟的时候,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唐朝诗人唐旭的这首《桃花溪》风景诗。

【走西藏】林芝桃花赋


你看,那山间路旁溪畔,红的白的粉的花朵,着实招人。她烂漫芬芳像厚积的红云,她轻轻的摇摆着像浩渺的霞波,她盈盈的闪动着像泼了油彩一般,那样泛红那样醉人,与婆娑的绿柳相映,使得高原春光倍增明媚。

【走西藏】林芝桃花赋


置身桃花丛中,你会觉得她汪汪洋洋仿佛徜徉在浩渺的花海之中。望不见的桃花像滚滚流淌的江水,轻舒漫卷泻荡千里,有节奏地拍打着两岸青山拍打着我的心房……

【走西藏】林芝桃花赋


桃花粉红艳丽,如云如霜,一派淡雅素净的色调。不仅花色逗人喜爱,花气尤其袭人。我停立在花丛里,轻轻吸一口气,那浓郁的清香直往人心里钻沁人肺腑。那会儿,我好像就要醉倒在桃花下,感到痛饮甘露似的陶醉清爽。我的心飞了脚步变得轻捷起来……

【走西藏】林芝桃花赋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有我可爱的故乡。

桃树倒映在明净的水面,

桃花环抱着秀丽的村庄。

啊!

……

【走西藏】林芝桃花赋


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藏族姑娘正在桃树下捻羊毛呢!你看,那欢笑的脸上,不正散发出生活的芳香么!这芳香,正如桃花一样,飘荡在高原也飘荡在我的心田……

【走西藏】林芝桃花赋


我不由对着桃花沟遐想起来。哦!多么美丽的桃花,多么美丽的姑娘哟!

【走西藏】林芝桃花赋


人们爱桃花,不仅因为它“艳之夭夭,灼灼其华”,而且还由于它有祛病美容的奇妙功效。据《本草述钧元》(清杨时泰著)记载:一妇女滑泻数年,久治无效,疑为阴伤有积,取桃花和面做饼煨熟食之,米汤送下,不一二时,泻下如倾,六七日至百次,后饮凉水而平息。由此,我想起了“桃花治病”的故事——

【走西藏】林芝桃花赋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女子死了丈夫,得了精神病而“发狂”,家人把她锁在屋里。夜间她把窗棂折断爬到桃树上,把一株树上的桃花都快吃光了。到了天明,家人发现后将她从树上接下来,她的病竟然好了!

【走西藏】林芝桃花赋


从“桃花治病”的故事,又联想到“人面桃花”的传说:唐人崔护清明节到郊外春游,在一个村子里见到一位美貌的姑娘倚在桃树旁。崔护因酒后口渴,向姑娘讨水喝。因萍水相逢,“对花无语”,崔护喝完水便怅然离去。翌年清明,崔护又来到这里,但是双门紧闭,不见那姑娘,便在门上题诗一首: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走西藏】林芝桃花赋


又过数日,他再次登门拜访,谁知那姑娘因思念他而绝食身亡。崔护悲悔不已,在尸体旁大呼:“崔护在此!崔护在此!”姑娘竟有所感动须臾又复活过来。于是,他俩便结为夫妻……这个美丽的传说,形容了男女邂逅钟情。

【走西藏】林芝桃花赋


其实,桃花不仅能治病,还能美化生活。藏族人民今天的香甜生活,就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1950年,解放军在桃花沟摧毁了封建农奴制;之后,桃树又以魁梧的身躯掩护着解放军平息了叛乱……战斗进行了多少次,谁也说不清。人们只知道,这些蟠枝虬干的桃树,留下了一眼眼弹孔;一朵朵深深浅浅的花朵上,浸染了先烈们的热血。是的,解放军用鲜血保卫了西藏,用生命装点了边疆。

【走西藏】林芝桃花赋


昔日荒凉的桃花沟,如今大变样。你看,那满山遍野的桃树,色如凝霞;公路上,汽车在歌声和欢笑声中奔驰;在那桃林深处,掩映着一幢幢洁白的建筑物,那是新建的学校、医院、伐木厂、水电站……目睹这巨大变化,饮水思源,谁能忘却先烈们血染的诗篇呢?谁又能忘却那些给生活带来芬芳的英雄呢?

【走西藏】林芝桃花赋


桃花沟里清风拂拂,使人感到生活也染上了醉人的清香。此时,我更亲切地感到,先烈们撒播在高原的种子,如今早已在高原生根开花。于是,才有了这桃树这桃花,春天的象征;才有了这笑语笑容,甜润的歌声……

【走西藏】林芝桃花赋


【走西藏】林芝桃花赋


杨辉麟,藏族朋友取名玛米多杰(ma-mi-rdo-rje,是金刚兵的意思),西藏军旅作家,作协会员。已出版《西藏东南角》等书17部,有作品被收入《西藏军旅文学选粹》等多种文集。


【走西藏】林芝桃花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