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之来历

为什么把从事贸易的人员称为“商人”?把贸易活动称为“商业”?

追溯“商”的本义,既是地名,又是朝代名、族名。

地名

商,原义是位于东、南、西、北四土之中的国土。《诗经·商颂·玄鸟》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里的“商”指商契。商以玄鸟(燕子)为图腾,以子为姓。至契时,商已是黄河中下游一个强大的部落,其世系开始以父子相承,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尚书·序》载:“自契至于成汤八迁。”契之孙相土迁于商(今河南商丘南);在承继商族首领后,东逾泗水,在泰山下建立东都。契六世孙冥迁于殷(今河南安阳),大力排除水患,是地位仅次于契的商代先祖。

朝代名

公元前16世纪左右,商灭夏。夏王桀无道,商汤灭夏,是为商朝。“商”成为朝代的名称,即“夏商周”之“商”代。商王成汤迁于亳(今河南商丘北)。亳,本高台之意,与邑、京均谓都城、宗庙或盟地之所在。

商朝从公元前16世纪初成汤立国到公元前11世纪中叶帝辛(纣)亡国,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共历17代31王。

族名

商又是一个民族的族名。商族有做买卖、经商、重商的传统。王亥驾着牛车,用帛和牛作为交换物,在部落间做买卖。周公在《酒诰》中对康叔说,可以要殷遗民“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管子·轻重戊》说:“殷人之王,立帛牢,服牛马,以为民利,而天下化之。”

因而可以认为,“商人”“商业”“经商”的“商”字,最早指商族人从事贸易活动,以后就演化为这种职业、行业的名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