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電力人 第一部分:時間往事(03)

我在那個分廠工作的時間並不是很長,很快我就選擇了一次冒險行動,這是後話我們以後會談。在三個月的時間裡,我的成長還是很快的。雖然工作的機組不是很大,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想學的東西都會學到。我們那個廠設備比較落後,前文中我也說過我們的很多設備都不能實現在DCS系統內控制。有一些設備是因為前期就沒有設計,比如我們的凝汽器補水調節閥,就是個手動門。我們看到水位太低的時候,就去現場把它開大一些。

可笑的是,當時我們汽機運行專業根本沒有配備對講機,所以現場操作就會很麻煩。不過,辦法總比麻煩多。當時控制室的北牆是一塊大的落地窗,我們一個同事在就地操作閥門,一個同事站在窗外通過手勢與DCS監盤的同事進行呼應。當水位差不多的時候,大家做個手勢,算是一次操作成功了。

我後來幹了熱控後,之所以會動自動調節感興趣,很大程度上是當年心靈受到的創傷。不過,在那個時候我以為那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一邊是覺得好玩,一邊是感覺自己又幹成了一件事。當時其實還有很多記憶深刻的故事,比如我們鍋爐0米的撈碎渣機,一不開心就罷工歇業。導致的結果就是我們會在中班安排同事去用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發明之一的鐵鍁去手動除渣。那個工作比較辛苦,所以只要參與了那個工作的人都可以提前幾個小時下班,大家每次為了名額爭得不亦樂乎。

我記得當時有位管安全的同事,是後來搬到的我宿舍,東北人,具體叫啥名我忘了。他比我大六七歲,工作和生活經驗比較豐富。那年我過生日,恰好趕上南非世界盃,我倆就去鎮上的燒烤店喝扎啤。我記得很清楚,我們一人要了一桶,醒來的時候我躺在宿舍,他不知去向。這個哥們跟我一共處的時間不到一個月,沒想到之後就再也沒見過面,至今不知道他過的怎麼樣。

說起南非世界盃,那年七月,北方正熱的時候我去北京。那是我的第一次北京之旅,當時是在學校參加了某國企的校招。我平生第一次出山東,買了火車票就去了北京,當時住在距離鬼街不遠的如家。我記得當時在賓館,北京體育頻道直播了巴西與荷蘭的比賽,當時巴西隊先進的球,我跟一起住的哥們說巴西隊有點懸,果不其然被荷蘭2:1逆轉。

對了,與我同住的那個哥們是在濟南35路公交上認識的。沒想到是校友,更沒想到的是他也跟我一樣參加了那家企業的校招,於是我倆結伴而行。那天我們在賓館住下後,去一家麵館吃飯,七個人一人一碗麵,服務員用可以戳穿我們脊樑的眼光目睹我們吃完了炸醬麵。後來我們才知道,原來很多其貌不揚的“麵館”,在皇城其實是低調奢華的大飯店。

說起那個哥們,我對他印象比較深的一件事,當時我們排隊在外等待面試。有一個面試官出來了,這哥們恭恭敬敬的走上去鞠了個躬,遞上自己的簡歷。結果,被負責我們的人事給批評了一頓。不過我挺佩服他,我沒有那種心眼,更沒有那種勇氣。

經過幾天的捶打,筆試+面試,我們都失去了耐心。於是在一個夜黑風高的夜晚,我去了一趟天安門,感受了一下皇城的威武雄壯,然後在北京站買了一張回濟南的站票。要說是站票,那可不是一般的站票,我上車的時候,廁所都擠滿了人,我在人縫中擠了七個小時,平安落地,回了東營。

我記得那天晚上是英德大戰,德國隊4:1血洗了英格蘭,我記得詩人賀煒的那段解說詞:在這個時刻,可以想象,在慕尼黑,在漢堡,在科隆大教堂外,無數的德國球迷興高采烈的慶祝;在泰晤士河畔,在倫敦,無數的英格蘭球迷黯然神傷。但令我感到溫暖的是,在這個精彩的人生節點,我與億萬球迷一同度過,我是幸福的。

那是我的第一次北京之旅,後來北京也陸陸續續去了幾次,但是記憶都沒有那麼深刻了。後來選擇在南方發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那次失敗的北京之行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我記得鬼街的盒飯特別貴,記得飯店二十塊錢一碗的炸醬麵,記得花了700塊錢買了個相機拍了二十張照片就沒電了。我還記得那個夏天特別熱,我更記得北京站擁擠的人群中,我像一粒螞蟻一樣苟活。記得站廣場上那些打地鋪的農民工,沒想到有一天我會混的不如他們。

之後我回到東營,繼續在原來的公司實習。只是回去的第二天,我就踏上了去東營新廠的路,那是一個距離大海只有幾里路的地方,是我這輩子的第一段至暗時刻。我曾想過這輩子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但是沒想到大學畢業第一年就會如此蹉跎,這是我始料未及的。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