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渲染追蹤到中國軍艦,是把印度洋當成“內海”的小人嘴臉


印度渲染追蹤到中國軍艦,是把印度洋當成“內海”的小人嘴臉


近段時間以來,尤其是在我國暴發疫情期間,印度的對華政策用“落井下石”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扣留中方採購的醫療物資,無故扣押我國商船、在中印邊境地區狂建戰地公路、增加軍事哨所等等一系列極端舉措,不斷的向中國發起挑釁。

現如今,在新冠疫情席捲全球的時候,印度也已經從一個隔岸觀火者,變成今天也面臨疫情威脅的國家。即便如此,印度仍然沒有放棄對我國的挑釁行為。據《環球時報》最新報道稱,部署在印度洋的印度海軍軍艦,聲稱“追蹤到巴基斯坦海軍和中國海軍的動向”。

據悉,印度海軍經常使用其軍艦和P-8I反潛巡邏機,密切關注在該海域活動的中國海軍軍艦,而這些中國軍艦長期在印度洋附近海域執行反海盜任務。看明白沒有?中國海軍艦隻在該地區為商船護航,印度卻整天有事沒事的緊盯著人家的動向,這到底什麼心態呢?

眾所周知,印度一直將印度洋當成“印度之洋”,但凡有外國軍艦打哪兒經過,印度都會如臨大敵。說到底,印度之所以有這種小人心態,完全就是忘了印度洋就是一片國際海域,並試圖向外界傳遞這麼一個事實:整個的印度洋都是屬於印度。

不過,印度即便是在印度洋部署再多的飛機和艦船,再頻繁地對他國軍艦進行追蹤,也改變不了印度洋根本就不是印度之洋的事實。所以說,印度海軍如此浪費軍事資源在印度洋跟中國海軍較勁,本身就是在做出一種姿態:印度洋屬於印度的勢力範圍。至於中國認不認可,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反正自己高興就行。

綜合近期印度針對中國所作出的一系列極端舉措,印度此次渲染在印度洋追蹤中國軍艦,足以說明其不僅僅只是將印度洋當成自己的“內海”,同時更突顯新德里對中國的對抗政策還在持續。

事實上,這也不值得我們大驚小怪。畢竟,印度已經放棄自己“有聲有色大國”的尊嚴,死心塌地的登上美國“印太戰略”這艘賊船,充當美國對抗中國的炮灰。所以說,包括此次在印度洋對正在執行反海盜護航任務的中國軍艦的“追蹤”,印度近期所做的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迎合美國政府的口味。

不過,印度針對中國的挑釁行為,最好不要太過火,一旦太過了很容易把自己給燒焦了的。畢竟,無論是國力還是軍力,印度跟中國比,本來就不是一個量級。一旦最終把事情鬧大了玩砸了,對印度的國家安全而言,是絕對沒有任何好處的。

不僅僅只是在軍事方面上玩不過中國,印度的經濟發展命脈也被中國控制著。尤其是在面臨新冠疫情威脅的時候,印度對中國的供應依賴更加嚴重。據觀察者網最新報道稱,印度雖然是世界上最大的仿製藥品供應國,但其藥品原料卻嚴重依賴中國的供應。2019年,印度原料藥進口量佔總需求的70%,某些核心成分進口量高達95%。

由於中國之前受疫情影響,無法滿足印度原料藥市場的需求,導致印度國內的原料藥價格普遍飆升,最高達到50%。所以說,對於號稱“世界藥廠”的印度而言,只要中國那邊打個噴嚏,印度這邊準會得感冒。如果中國出於某種原因中斷對印度原料藥的供應,印度這個“世界藥廠”準得倒閉。

除了原料藥之外,印度其他製造業的原料和零部件,也同樣嚴重以來中國企業的供應。據觀察者網報道稱,目前,印度75%的電視組件、85%的智能手機組件得依靠從中國進口。之前受疫情影響,中國企業無法按時向印度製造商供貨,導致目前印度很多電子產品遲遲未能上架。

綜上所述,印度作為一個在經濟和製造業嚴重依賴中國的國家,現在為了迎合美國的喜好而百般挑釁中國,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舉措。畢竟,新德里的某些政客為了自身政治利益,萬一某一天真把中國給惹火了,在某些供應鏈上按下“暫停鍵”,就能掐住印度的咽喉讓它窒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