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見了呂布破口大罵,關羽見了呂布為什麼還要叫他一聲呂將軍?

_________冷顏丶


關羽和張飛在三國當中兩個性格比較鮮明的人物,都是被後世人稱之為英雄的人物,行事光明磊落,做人頂天立地!

關公

現在說一下三國中最受非議的一個人物呂布,關於他的長相,史學家是用了最美的詞兒,人中呂布!關於他的武功,史學家也給了一個詞,叫天下第一,關於他的坐騎,也給了一個很拉風的詞兒,馬中赤兔!但是在呂布的做人上,史學家卻沒有給出一個具備善意的詞兒。

呂布劇照

現在來說一說,關二哥和張飛對待呂布的態度為什麼截然不同?張飛敢罵呂布三姓家奴,而關羽卻稱呂步為將軍?為什麼有如此大的差異呢?

這不得不從關羽和張飛的性格上說起,首先從張飛說起,張飛是三國中一個有趣的人物,在三國演義電視劇當中,張飛被描繪成了一個五大三粗,滿臉絡腮鬍子,第一印象他就是一個粗人,莽夫的形象!



但其實不然,張飛在武功上的造詣和呂布應該是旗鼓相當的,後世人關於三國的武將戰力排名,張飛的排名排在第6位,他沒有任何異議,無論怎麼排名,他都穩穩當當的,排在第6位。這用實力證明了他的地位。



但是在正史中,張飛絕對不是一介莽夫,純粹就是一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人,而是一個很詼諧的智將,劉備帶領三兄弟佔領荊州之後,張飛、趙雲、關羽兵分三路,分別攻佔荊州其他地區,只有張飛帶領的部隊,採取的是勸降的方式,用智力贏得城池,沒有訴諸於武力,證明了張飛的戰略和智力。

現在迴歸正題,張飛為什麼敢罵呂布為三姓家奴?

主要以下原因:

一是張飛的戰鬥能力,跟呂布不相上下,他具備和呂布戰鬥的能力,因此他罵呂布三姓家奴是有恃無恐,他具備這樣的實力。三國中記載的張飛和呂布的三次戰鬥就證明了張飛的實力。

二是張飛看不起呂布的為人。張飛是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對於忠誠是有深刻認識和見地的,對於呂布這樣屢次反水,而且都每次背叛的價碼都非常的低,為了一匹馬,殺了丁原,為了一個女人,殺了董卓,

殺董卓

最後為了活命,甘願認曹操為自己的義父,完全沒有道德準則可言。這種人,張飛是非常看不起的,所以罵他為三性家奴。

基於以上2點,張飛罵呂布的三姓家奴,一是實力所致,二是自己的性情使然。

說起關羽,這被後世人尊稱為忠誠的典範,因為忠誠,被一路封神封佛,

神關羽

但是從整個三國的故事中來看,關羽屬於使冷箭下黑手的人,殺顏良文丑就是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別人沒有做好任何準備的前提下,直接出手,斬對手於馬下。

但是他對待呂布的態度,就不同於張飛,其原因有三個:

關羽是一個冷傲的人,對待比自己能力強的人,都是比較尊敬的,但對不如自己的人,都是不屑一顧的。

高傲的關羽

隆中對之後,關羽看不起諸葛亮,只是一個舞文弄墨的文人,因此很不情願諸葛亮的召喚,但是經過火燒赤壁之後,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徹底佩服,才完全臣服於諸葛亮的手下,就充分證明了關羽對待自己能力的強的人很是佩服。關羽稱呂布為將軍,證明他的武功,和呂布還有一定的差距,在作戰能力上還是比較信服呂布,所以稱它為將軍。

對待能力不如自己的人,就是不屑一顧,如東吳的孫權,準備讓自己的兒子迎娶關羽的閨女,被關羽一頓臭罵,並留下了一句千古名言叫虎女豈能嫁權子?



從這一點上來看,關羽對呂布是比較佩服的。

綜上所述,這就是為什麼張飛敢罵呂布為三姓家奴,而關羽要稱呂布為將軍的原因吧。

以上是一家之言,不足之處敬請指正。


少華聊史


大家好,我是歷史漫談君。

張飛見了呂布,總是暴跳如雷,動不動就喊呂布三姓家奴。關羽見了呂布兩人表面上還是和氣的。下面讓我來解析其中的原因。

首先從兩人的性格著手分析。 三國演義一開場的桃園結義和怒鞭督郵,就在全書中為張飛的性格定下了基調。

張飛脾氣火爆,容易認死理,同時又很看重義氣和忠誠,並且有除暴安良,懲惡揚善的江湖豪俠的作風。

按張飛這套行事模式,他看不慣呂布這樣兩面三刀,唯利是圖的小人,就叫他三姓家奴。劉呂關係不好,而在張飛心目中,大哥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敵人。而他又沒有劉備的複雜心機,情感常常自然流露,於是見了呂布就破口大罵。



而關羽雖然有不少優點,但他頗為自傲,甚至有點目中無人。

比如關羽蔑視黃忠,認為他是老卒,自己與他一起同為五虎上將會玷汙自己的身份。關羽覺得馬超也不過爾爾,竟然能夠得到那麼大的關注,就準備跟馬超單挑。幸好諸葛亮寫了一封言辭謙卑的信給關羽,說馬超雖然勇猛,但是也只能與張飛等人並駕齊驅,沒有趕得上你這樣絕倫超群,關羽這才作罷。有這兩件小事,關羽的性格可見一斑。

但是,關羽雖然自傲,但對於強大的對手,還是看的起的。呂布武藝在三國中排的上第一,還曾獨戰劉關張三人,所以關羽也就對他有些禮節性的表現。

然後我們再從謀略方面分析。 自從董卓被殺後,呂布就成了喪家之犬,全無往日威風,落得四處流亡作戰。而劉備在創業前期也是十分分艱辛。先後依靠過陶潛,公孫瓚,曹操,袁紹等人。

兩人可以說是難兄難弟,都被曹操打的到處跑。雖然當初互相爭鬥,這時面對共同的敵人曹操,也只得暫時合作,維持表面上的和睦。雖然在其中兩人也互相算計,面和心不和。

曹操得知兩人聯合的消息,非常緊張,說道,“劉備屯兵徐州,自領州事;近呂布以兵敗投之,備使居於小沛:若二人同心引兵來犯,乃心腹之患也。”

許褚曰:“願借精兵五萬,斬劉備、呂布之頭,獻於丞相。”荀彧曰:“將軍勇則勇矣,不知用謀。今許都新定,未可造次用兵。彧有一計,名曰二虎競食之計。今劉備雖領徐州,未得詔命。明公可奏請詔命實授備為徐州牧,因密與一書,教殺呂布。事成則備無猛士為輔,亦漸可圖;事不成,則呂布必殺備矣:此乃二虎競食之計也。”

荀彧所出的這驅虎吞狼之計,就是想讓呂布和劉備二人自相殘殺。可劉備也很快識破了這事條計策,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就收留了呂布。


劉備解釋說曹操想要使我們自相殘殺,他卻從中獲利,我為什麼要為曹操所驅使呢? 關羽雖然知識水平不高,但好歹是讀過幾年春秋的人,懂得些計策,聽了劉備這話,就明白劉備只是暫時和呂布聯合以求自保,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就把這口氣嚥了下來,與呂布表面上裝出和氣的樣子。

但張飛不一樣,張飛不懂劉備的一片苦心,無論劉備怎樣勸他,他總是說,我就是要殺了他,永絕後患。其實劉備關羽恨呂布也恨得牙根兒癢癢,不過,張飛這種完全不懂得偽裝的表現,也是讓劉備頗為頭疼。

關羽過於自傲,常常忽視人際關係建設,又無防人之心,所以最後被無名小輩陸遜用計攻破荊州,落得敗走麥城的下場。張飛脾氣暴躁,不懂得收斂,最終被部下割了頭顱去。

性格決定命運,誠然是也!


歷史漫談君


呂布是三國第一猛將,張飛三國唯一敢與呂布叫板單挑的猛將。許多人在三國猛將排名中把呂布排第一意見一致,第二以後眾口不一,把張飛甚至排到第六七的位置。依我看,猛將第二非張飛莫屬。三國演義中張飛與呂布有五次交手,這可能是三國演義中互相交手最多的兩個人。第一次大家熟悉,三英戰呂布,張飛先出與呂布大戰五十餘合,不分勝負之後關劉才先後助戰的。試問還有誰敢說在呂布面前大戰五十合。第二戰,是張飛喝醉了酒,打了呂布的老丈人,呂布偷襲徐州,書中說張飛酒醉不能力戰,呂布知張飛勇猛,也未追趕。呂布老丈人想打蹭拳,欺負酒醉張飛,被張飛殺了。第三次張飛截了呂布購買的一百五十匹馬,呂布興師問罪,與張飛大戰一百餘合,不分勝負。第四次呂布率軍分別攻擊劉關張營寨,呂布親自率軍攻張,張飛軍潰敗走。第五次是呂布部將高順與飛交戰,不能取勝,呂布親自交戰。正鬥間,又有大部隊到來,呂布料難抵敵,引軍東走。看三國呂張交戰,張飛並未站下風,而呂布也未有明顯上風。敢罵呂布,是因為有罵的本錢,沒這個本錢就得客氣點啦。


微塵6373273040166


個人的修為不一樣。導致了關羽跟張飛之間的差異。張飛屬炮仗或炸彈💣的。一點就著。而且他還嫉惡如仇。呂布雖然是三國第一武將。但他的毛病是克乾爹。所以,張飛叫他三姓家奴。而且是越喊越爽。碰到呂布的時候。張飛拼命跟呂布打。打得過也打,打不過也敢挑釁。因為有劉備和關羽在。所以,張飛不怕呂布。反正是同生共死,喝過雞尾酒的。劉備關羽為了他們自己不死,自然也不會看著呂布宰了張飛的。說俗一點,張飛惹呂布,是因為有劉備關羽給他撐腰。這也是張飛越來越不像話的原因。這也使得張飛除了劉備和關羽之外,就只喜歡酒這個朋友了。君不見張飛從此後變得欺上(呂布年齡比他大,武藝比他高,也經常受張飛的欺負。)壓下(無辜責打自己的部下,張飛也是因此而喪命的)。在他眼裡,只有劉備。再說關羽,由於他的經歷要比張飛坎坷些,所以關羽在為人處世上要比張飛厚道圓潤一些。再加上關羽熟讀春秋,重情重義。而我們說,關羽為人雖然孤傲,但他是傲上而不欺下。關羽對手下還是比較好的(相對於張飛而言)。所以,關羽真心來講,他敬重呂布的武藝,而看不起呂布的人品。在他心裡,呂布一是一二是二。不像張飛那樣,把呂布不管青紅皂白的一勺燴了。


風雨中的梅雲


《三國演義》中如果說有一個人可以讓呂布頭疼的話,那就一定是燕人張飛張翼德了。為什麼呢?

依亦詩看,原因不外有兩個——

第一個原因,張飛武功不低,每次遇到呂布總是主動應戰,不怯場 ,而且除了虎牢關前第一次“三英戰呂布”張飛是群毆外,後來幾次居然一個人也敢挑釁呂布。更奇怪的是一次還比一次威猛,呂布雖說能保持上風,卻輕易拿不下張飛;

第二個原因,就更令呂布火大,那就是這個張飛殺豬出身,素質不高,張口就是一通髒話,什麼“三姓家奴”、“臭不要臉”,哈哈,什麼難聽罵什麼。


曹豹是劉備手下,和張飛共守下邳,張飛喝多了灌曹豹酒,曹豹仗著女兒是呂布的次妻,不給張飛面子,還說看在我是呂布將軍丈人面上高抬貴手!張飛不聽呂布還好,這下來勁了,當場抽了曹豹五十鞭子。“專打三姓家奴的丈人!哈哈……”

至於關羽,雖然傲慢,但畢竟《春秋》讀的不少,而且也尊重有實力的人,心裡即使不恥呂布行為,但表面還是給面子的。對呂布如此,對張遼、徐晃都一樣尊重!不知道為什麼偏偏不給孫權面子,難道真的是孫權想和自己做兒女親家,辱了自己名聲不成?哈哈,開個玩笑!


白亦詩部落


張飛和關羽用不用的稱呼叫呂布是因為兩人的家庭背景不同

雖然說張飛和關羽都是劉備的結義兄弟,但是兩人的家庭背景不同。

大家都知道,在《三國演義》當中,三兄弟見面的時候,劉備買柴草賺錢,關羽買豆子,而張飛則是一個屠夫。

可以說,跟劉備和關羽相比,張飛是一個十足的富二代,而關羽的家則相對貧困。

這樣的家庭背景讓張飛看不起身份低微的人,而這也是張飛看不起呂布的原因。

別看呂布出現在眾人眼前的時候是武力無雙的不世虎將,但實際上,呂布沒有曹操和袁紹等人的家世背景,是一個十足的普通人。

一個普通人想要成為社會上的眾人認可的上層人世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張飛不瞭解,他只知道呂布是一個無信無義的人,也就給呂布起了一個“三姓家奴”的綽號。

但關羽不一樣,他跟呂布一樣只是一個普通人,在遇到劉備以前,他的生活跟大多數人一樣,只是油鹽醬醋,雞毛蒜皮的小事。

這不是說關羽胸無大志,而是他清楚作為一個普通人,想要有一番屬於自己的成就到底有多麼的困難。

也正是如此,對於呂布這樣的人,關羽或許不會有多少好感,但也絕對不至於鄙視,也正是如此,關羽稱呼呂布為“呂將軍”。


老宋說書


首先呢,張飛脾氣火暴,性子直

我個人挺欣賞張飛的,因為電視劇裡張飛說過這樣兩句話 : “俺老張恨不得殺盡天下惡人惡鬼。。。” “俺老張這輩子不圖那些虛名,只求能殺個痛快。。。 ”

從這兩句話就能看出,張飛是個疾惡如仇的人,不怕死,加上脾氣爆性子直 正好,呂布那些“作為”恰恰就迎合了他這點

其實呂布也沒什麼錯,正常人心裡 ,我們不也經常調侃自己: 要做個俗人,貪財好色 😄

張飛就不這麼想了,看見呂布就來氣,他每次挑戰呂布都是不要命的,寧可自損一萬也要傷你八千 ,所以從心裡角度 :呂布多少還是有一點怕張飛的 ,不是打不過你 。。。。軟怕硬,硬怕不要命的,即使打贏你,自己搞不好也負傷,我呂布可是天下聞名,為了你不值得 。。。

在徐州的時候,張飛能和呂布大戰一百回合,那時呂布是一方霸主,自己創業,又有妻小,所以惜命一點,虎牢關前,那時幫董卓打工,十八路諸侯挑釁,你能不賣命立威?那時張飛無名小卒,呂布不知其勇,正常發揮出了實力

這麼一說,張三爺雖然表面是個脾氣差的粗人,但內心境界還是挺高尚的

關羽比張飛穩重,文武雙全嘛,比較考慮大局,當時小沛危機,紀靈十萬兵馬。。。張飛毛病一犯,管你這個那個誰誰誰的 來!咱兩打

關羽就不同了,顧全大局: 三弟且慢,看呂將軍如何理會,咱們再廝殺不遲

關羽熟讀《春秋》,為人處世也以信義為準, 畢竟讀過書的人嘛,說話多少斯文客氣一點

再有就是,呂布確實有他驕傲的地方,有他的長處,草根出生 武藝第一,這個關羽算是認可的, 呂布還具備一定魅力,趙雲關羽他們孤身一人的時候。。。。說白了,他們只能為將

而呂布從長安城出來時,也是孤身,,但他能短時間拉起一支隊伍,割據一方 ,然後和曹操對著幹,好幾次差點殺了曹操。這從點可以看出,呂布有帥才的, 起碼有人願意跟著他後面幹, 畢竟戰亂年代,大多數普通老百姓還是挺崇尚武藝的




嶽西小毛哥


眾所周知,張飛、關羽都是蜀漢名將。張飛和關羽都被稱為“萬人敵”。張飛性子直,脾氣燥!眼裡揉不進沙子。張飛和呂布單挑時,張飛就脫口罵呂布,三姓家奴!


關羽雖然和張飛是鐵哥們,但性格大不一樣:他性格比較沉穩,為人忠義!有“義絕”之稱。他知恩圖報, 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故事婦孺皆知。也可以說他俱有俠骨柔腸。



呂布雖是三姓家奴,但武藝超群,人又長得帥,“人中呂布”覺非浪得虛名!

兩個萬人敵,加上一個劉備,都沒拿下呂布!關羽雖然心高氣傲,也不由不稱之為“呂將軍”!
呂布武藝再高,但為人太差,見利忘義,是個善變的小人!曹操俘獲呂布後,也憐其才,但想想丁原、董卓,最後還是把呂布殺了。可見:一個人本事再大,為人不行!在社會上混也是不行。唐朝供奉六十四名將,宋朝供奉七十二名將,張飛位列其中,呂布卻無緣上位。

張飛脾氣燥,罵呂布,是因為呂布該罵。但不尊重人,決不是什麼好事!猛張飛沒死在戰場上,死在了自己的部下小卒手裡,實在可惜!怪就怪張飛的暴躁脾氣,對自己的勤衛兵非打即罵!他的部下受不了他的欺負把張飛給殺了!

張飛的部下做得也太過了,但你不善待別人,別人怎麼可能善待你!這倒是真的。

細節決定成敗,小毛病惹大禍!勿以惡小而為之。這話有道理。


今古大觀


三國演義裡對呂布的解說是這樣的:呂布為三國第一猛將,有著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說法,張飛第一次和呂布交戰是在十八路諸侯前來討伐董卓的時候,當時十八路諸侯手下沒有一個將領可以在呂布手下走過十個回合。當時張飛見二哥已經斬了華雄所以就主動請纓出戰呂布。

張飛出門見了呂布,首先先大罵呂布三姓家奴,原文中是這麼說的:“三姓家奴,燕人張飛在此,張飛之所以會罵呂布,小編在這裡猜測估計是因為張飛在嫉妒呂布吧,呂布不僅人生的俊美而且武藝也比自己高,而張飛呢,人長的不怎麼美而且武藝也比不過呂布,其實這個也是有根據的,在後面呂布轅門射戟的時候張飛就承認了呂布確實比自己強。

而關羽對呂布確實是佩服呂布的武藝,因為關羽清楚自己和三弟的武藝如何,當時三英戰呂布的時候都沒有拿下呂布,所以關羽稱呂布為“呂將軍”再加上關羽雖出身不詳,但從後期關羽作戰時經常的看春秋戰書,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關羽不簡單,而反觀張飛呢?張飛其實在當時只能說是一個土財主吧,從事的產業也是賣豬肉為生。


平安綜合金融oo輝古


呂布是當之無愧的三國頭號猛將,很多人在戰場上見了他都非常害怕,不過在三國同期也出現不少的猛將,這些人實力比呂布要差一些,可差距也沒有那麼大。

因此有很多人就不服他,其中張飛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對呂布可是沒有什麼好感,倆人在戰場上有過不少的交集,他每次一見到呂布,心裡就非常不滿,直接就破口大罵。這主要是由於呂布他不是一個講忠義的人,前後多次換了主子。

張飛是非常注重忠義的,他一生都跟著劉備,從來沒有換過。對換了這麼多主子的呂布,心裡不滿也是很正常的,不過他的二哥關羽,那更是忠義的典範,遠比張飛講究,可他見到呂布,表現得還是非常客氣,一般都是直接尊稱呂將軍。

關羽對他還是非常看重的,同樣的兄弟倆人,對待一個人差距會有這麼大,到底是為什麼呢?

其實張飛這個人也算是非常奇葩,他對呂布是一點好感都沒有,只要倆人一見面,就必然要爆發一場大戰,指望他們倆人和睦相處真的很困難。

這件事也沒有那麼特殊,因為關羽張飛倆人性子本身就存在著不少的差異,關羽這個人非常注重屬下,他對那些出身不好的人,或者是和自己平級的人都是非常好的,可張飛就不一樣,他對那些底層人沒有什麼好感,他對那些處在上層的士大夫們有著不少的好感,張飛就喜歡和這些人相處,比如他在後來對劉巴這些人,都非常看重,也非常有禮貌。他們倆人出身的不同,決定他們倆人看人的不同,偏偏這倆人最後都死在自己的待人處事上。

呂布他雖然能力非常強,但是他的出身不算太好,遠遠算不上是那種士大夫的高層,因此,張飛本身就瞧不上他,可關羽就不一樣,他對呂布這樣的人還是非常看重的。要論能力的話,呂布本身的能力要比他稍稍強一些,關羽本身非常高傲,可他對呂布的能力也是非常認可的,當初他們交手,關羽是為數不多和其他人一起來打呂布一個,這麼做不算什麼光彩的事情,關羽是無法在單獨對抗的時候戰勝呂布的,在天下的這些英雄中,能夠讓關羽看得上的人沒有幾個。

呂布算是其中最出色的人,他的能力非常強,天下已經沒有人能夠打敗他,關羽也非常服氣。不過在面對呂布的時候,還是張飛打得是最出色的,張飛多次面對呂布,倆人有過直接交手,一開始張飛剛剛出道,面對呂布打得是非常艱難,畢竟倆人實力差距非常大,可後來張飛碰到呂布,就越打越有自信。在徐州的時候,倆人竟然在百回合都沒有分出上下,能夠和呂布打成這樣,就連關羽都做不到的,後來呂布見到他也是非常頭疼。

在張飛出來交戰,呂布也是能夠躲就儘量躲,當然他也是看在劉備的面子上。不過還有一點,張飛這個人打起來就根本不要命,張飛是屬於那種打誰都是玩命一樣,根本沒有人願意和張飛打,就算是贏了,也要掉一層皮。況且呂布和劉備是合作的關係,不願意由於他和張飛之間的矛盾,就影響兩家的關係。

關羽情況就不一樣,他在打仗的時候是非常有分寸的,關羽要相對理性一些,因此他沒有和呂布發生過什麼直接衝突。倆人關係也相對好一些,況且劉備和呂布之間是合作的關係,關羽心裡有數,他是不會因為這種小事,就影響兩家關係,因此倆人沒有這麼多矛盾。可呂布這個也確實不怎麼樣,後來還背叛劉備,然而這件事也與張飛有著很大的關係,要不是他過度刺激呂布,也不至於讓兩家鬧成這個樣子,這麼做顯然是給劉備帶來巨大的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