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恐懼不解決,可能會伴隨我們一生

作者

恐懼是人類最基本的情緒之一,恐懼反應幫助我們為逃離危險情境做好準備。我們童年城成長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學會如何克服恐懼。

常見的恐懼有:害怕黑夜,怕高,怕去幼兒園等等。我們會發現小時候害怕的事情如果沒有很好的解決,會伴隨我們一生,最典型的就是恐高症。

那麼,如何幫助孩子擺脫恐懼,獲得迎接挑戰的信心?這一重要任務,就落在了家長、老師身上了。

小時候的恐懼不解決,可能會伴隨我們一生

恐懼常常帶來身體的“不舒服”

因為小孩子的表達能力有限,他們往往會說“媽媽,我感覺不舒服”來表達自己恐懼焦慮的情緒。要知道和大人一樣,身體會對恐懼作出最直接的反應,例如心跳加速、呼吸加快,心口發緊,痙攣、出汗或者胃部震顫。而這時候,你要觀察孩子的不舒服,其實是因為心裡的害怕、壓力、緊張造成的。而不是真正的疾病。

除了上述生理反應之外,他們也會表現出嘮叨、抱怨,變得激動或者沮喪,拉著父母的手尋求安慰……

小時候的恐懼不解決,可能會伴隨我們一生

害怕,可能來自於孩子的想象?

研究發現,學齡前孩子口中害怕的對象,常常來自於他們看過的動畫片、玩過遊戲的情節。由於大腦邏輯思維的發展還不成熟,他們有可能會因混淆,產生想象中的恐懼。

而到了小學階段,他們會逐漸對未來會發生的事情,產生擔憂、恐懼。例如害怕考試成績不佳,引起的可怕後果。同時,他們會更重視別人的反應,害怕社交中,遭受不喜歡。

通常來說,“內向”的孩子會更容易表現出焦慮,如果你的孩子總是喜歡“黏”在你的身邊,並且不願意和陌生人交流,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他們的粘人、聽話、乖——可能是出於社交的恐懼。

小時候的恐懼不解決,可能會伴隨我們一生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依靠對象”

首先,判斷他們的恐懼來源,可以參照下面的表格。找到孩子的反應表現,再找到你的應對技巧。這些只是參考,孩子是豐富的個體,更多的瞭解他們,有助於你的判斷。

其次,充分的安慰,先讓他們的恐懼情緒,得到宣洩和舒緩。例如,你可以多多和他們交談,“聽起來你有點擔心......”,“你感覺有點害怕,是嗎?”告訴他們哪怕是成年人也會害怕,這是人類正常的情緒。

最後,鼓勵他們克服恐懼,去嘗試做那些曾讓他們害怕的事情。例如,對於害怕社交的孩子,可以鼓勵他們去商店,購買自己喜歡的文具。通過鼓勵他們和陌生人溝通交流,來逐步消除他們的恐懼心理。

小時候的恐懼不解決,可能會伴隨我們一生

孩子們學會有效地管理恐懼離不開成人的支持和指導。承認和確定孩子的恐懼是這個過程中至關重要重要的第一步。幫助孩子瞭解恐懼如何影響他們的身體和思考是幫助孩子管理恐懼的第二步。父母和照顧者在向孩子們展示如何運用有效應對技能減少恐懼方面也起著重要作用。

關注我們,投資孩子從投資自己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