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一歲孩子相處的技巧

如果說和一歲孩子相處有什麼最佳技巧的話,那一定是

順從和迎合。雖然一歲孩子的思維和行為完全沒有發育成熟,但正是因為這種狀況,他們對一切都無能為力,會把父母當成依靠。作為孩子最親密的家長,只有順從他,迎合他的需求,才能養成他們對事物和人的安全感。


本階段孩子的主要表現

很多人也許不知道,與一歲到兩歲的孩子相處和與其他年齡的孩子相處,有著很大的區別,這其中蘊含著很多學問。

在孩子一歲左右的時候,你大概還沒有意識到如何管教的問題。你會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日常起居上,喂他吃飯、哄他睡覺、陪他玩耍以及滿足他的各種需要,並使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快樂。一些孩子可能會比較容易照料,但絕大多數健康的孩子都希望得到大人更多的關注和鼓勵。總的來說,你還不必為管教孩子的技巧和方法發愁,在這一階段,他只是需要你時時處處的細心看護。

其實,從孩子蹣跚學步、張開手接觸這個世界起,我們就已經在向他發出種種“不可以”的信號了。也許你沒有注意到,就連日常的飲食也是有章法可循的,我們往往會從一開始就按照一定的時間表來安排孩子的餐飲。事實上,我們已經在通過這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幫孩子建立起一種自律的觀念,慢慢地,他便會意識到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行不通,有些則需要先忍耐。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很難注意到曾在這些小傢伙身上使用了什麼管教技巧。很多大人都會直觀地認為只有大孩子才需要真正的管教。然而,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你會發現事情並不像你想的那樣。當他的個子越來越高,力氣越來越大,並且硬是不肯聽你的話,你將如何處理?等他再大一些,你們的意見難免會出現分歧,到那時你想讓他聽你的話,就更難了。

一般來說,一歲左右的孩子往往沒有什麼安全意識,更很少涉及面子問題。所以,如果你對他們使用詢問的語氣,比如:“我們這樣行不行?”“……好不好?”跟這個階段的他去商討,基本上是不會有什麼效果的。

也就是說,當孩子處於這個階段的時候,我們不能一味地去滿足、服從他,而是要先大概估計他的能力(生理和心理兩方面)已經達到什麼程度,他到底能做到多少;你所提出的要求應該儘量在他的能力範圍之內。日常生活中,不少父母通常會高估孩子的能力,覺得孩子會說話了,也能自己走動,那麼如果對他說“過來”,他自然而然就會(或者應該)乖乖過來的。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稍有經驗的父母就會知道,孩子很可能不會按照你的話去做。這個時候,也許你會想:“他這麼不聽話,得好好管教一下了。”但換個角度來看,其實是你沒有使用適合孩子成熟度的方法來正確地引導他。假如你用的方式恰到好處,且你的孩子個性隨和,你便有了五成的勝算,他會照你的話去做。當然,也不排除另外五成失敗的概率。

接下來,我們會分兩個部分來討論與孩子相處的方法:第一部分,一歲三個月到一歲半;第二部分,

一歲半到一歲九個月。這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重複的地方,但還是希望你能參考我們的意見順利度過這麻煩多多的一年。


與一歲孩子相處的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