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边境管理支队深入推进边境管控力量建设


自从全国移民管理工作会议召开以来,西藏林芝边境管理支队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移民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结合网格化、精细化、动态化管理工作,按照“全线设防、全域布警、动态用警”的思路,深入推进边境管控力量建设。

“各相邻大队、所站和警务室之间要加大协同,定期互相通报重大专项工作,建立突发情况互相支援制度,对重要通道加大两端共管,减少警力交叉和工作重复,在确保管控力度的基础上提升服务水平……”林芝边境管理支队党委书记朱金水在边境管控工作会议上安排部署到。


林芝边境管理支队深入推进边境管控力量建设


林芝边境管理支队民警在景区走访治安哨

建强一个点 建强网格化警务室

该支队将网格化警务室作为边境管控工作的桥头堡,按照“全线设防”的要求,根据辖区各边境县乡区位特点和职能,对各边境派出所辖区进行任务分解,按照辐射范围和职能作用确定网格点,优化网格点布局,建成一批覆盖辖区全境的网格化警务室,集成治安管理、矛盾调解、群众服务、游客救助等实际工作,实现警务室职能综合化、效率最大化,极大提升工作效能。

支队坚持警力下沉、重心前移,为网格化警务室配强警力,由各基层派出所副职专项负责各网格警务室工作,对各项工作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并选派政治素养高、工作能力强、业务技能精的民警到警务室定点工作,锻造一批宣传员、救助员、调解员和治安管理能手。

加大治安巡逻管控,各辖区立足网格区实际,分别成立摩托车、自行车和观光车治安巡逻队,利用摩托车、自行车和旅游观光车在网格区内开展治安巡逻和安全排查等工作,提升工作机动性、灵活性和便捷性,不断丰富提升见警率的形式,因地制宜提高边境地区综合管控力度。

抓牢两条线 将边境管控工作融入日常

该支队不断加强对辅警和护边员的队伍建设,加大岗位技能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持续提升工作能力、强化工作责任,严格日常管理,细化8小时外的工作内容,对常见工作进行归类和部署,不断丰富两支队伍的职能作用,将边境管控工作融入日常生活,做好边境管控体系中的监督员、排查员,有效延伸警务室工作触角,弥补网格民警在时间、空间上的不足,扩大网格化警务室的区位优势。

立足“全域布警”,各网格化警务室将辅警和护边员分散部署在辖区各村,按照就近原则,为各辅警和护边员划分边境管控责任区,针对责任区内人员情况、舆情动向和治安状况,进行实时排查、监督和汇报,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上报情况,提升边境管控的响应速度和精度。

整合N个管控力量 实现区各点之间管控无缝隙

该支队加强内部力量整合,将边境地区各大队、各派出所、各网格警务室有机整合,建立相邻大队、所站、网格警务室的点对点对接方式,立足管控一体化目标,对区位相邻、任务重叠的单位,基于任务进行力量整合,尤其突出派墨通道、丙察察线和机场等几个关键点位的协同,从通信调度和行动部署进行跨辖区联动,实现辖区各点之间管控无缝连接。

进一步深化联防联控机制,该支队各级单位主动向驻地党委汇报工作,与各级政府部门对接边境管控工作,建立与对应层级政府多部门的通联渠道,及时掌握辖区大项工作、活动情况,了解辖区群众整体思想动态,做好各类情况防范应对,同时加大与一线军队的协作,强化各对外通道的联合管控,建立严格的边境管理区管控体系。

努力加大群防群治力量建设,各网格民警广泛宣传群众和发动群众,依托村“两委”和辖区企业党委建强村治安巡逻队、企业治安巡逻队,依托各景区保安员建立治安流动哨,增强群防群治力量,同时加强对群防群治力量的正面引导,确保群防群治力量有引导、有支持、有管理、有监督,促进各群防群治力量依法依规开展治安巡逻工作,全面提升辖区社会面管控力度。

3月以来,林芝边境管理支队围绕边境管控体系建设,实现了“点线面”的有机统一,确保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的管控力量得到高效发挥,促进整体管控力度的统筹,全力确保了边境辖区绝对安全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