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婚,雍正含泪赐死儿子,才知父皇为何不对九子夺嫡下死手,你怎么看?

张天承


因为这个很简单,有些事情在自己没有经历过的时候永远都不会懂得。



就像是为人父,为人母。当然,肯定在世界上有着一些负面的消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的人在那一刻来临的时候就已经是不一样的了。责任,义务等等。


没有面临抉择的时候,一切都是简单的。这个可能比前面的内容要更加容易理解一些。但是时间的流逝却会使得这个抉择面临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到了末了,无非也就是这样,破釜沉舟,破罐子破摔,逃避,还有妥协。

其实,对于这一件事情,康熙还是选择了一定程度的妥协了。至少比起雍正皇帝的坚决,康熙终究没有过了自己的那一关。


那么,为什么雍正可以做到。怎么说呢?他作为一个父亲,可能不想让自己走的路,在儿子身上再次发生一样。就像父母不希望孩子走自己的路一样。他很清楚的知道,要乾隆对自己的亲兄弟下手,比自己这个父亲对他的兄弟下手要更加的痛苦。

因为这些东西,他雍正都是亲身经历过的。


是阿维啊


首先我想讲一下,正史中雍正没有赐死他的任何一个儿子。

在雍正皇帝的一生当中一共有十位皇子,这十位皇子的结局是:

1、皇长子:爱新觉罗·弘晖,1697年出生,到了1704年的时候去世,去世以后被雍正皇帝追封为端亲王。

2、皇子:爱新觉罗·弘昐,1697年出生,但是在出生两年后也就是1699年的时候就已经因为夭折去世。

3、皇次子:爱新觉罗·弘昀,1700年出生,在十岁的时候也就是1710年因为生病去世,年仅十岁。

4、皇三子:爱新觉罗·弘时,1704年出生,因为自己的品行不端被雍正皇帝削去宗籍,最终在1727年的时候因为抑郁而死。

5、皇四子: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出生,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在还是皇子的时候被封为宝亲王,雍正皇帝驾崩以后继承皇位改年号乾隆,在1799年因为生病去世。

6、皇五子:爱新觉罗·弘昼,1711年出生,曾经与乾隆皇帝一起被雍正分为和恭亲王,因为是乾隆皇帝的弟弟,所以深的乾隆皇帝的喜爱,在1770年的时候因为生病去世。

7、皇子:爱新觉罗·福宜,1720年出生,出生一年后去世,夭折。

8、皇子:爱新觉罗·福惠,1721出生,在七岁的时候因为生病夭折去世。—1728年),追封怀亲王,生母敦肃皇贵妃年氏。

9、皇子:爱新觉罗·福沛,1723年出生,在出生不久后就夭折。

10、皇六子:爱新觉罗·弘曕,1733年出生,在乾隆皇帝继位以后被封为果郡王,在1765年自己三十二岁的时候去世。

题主的问题估计是基于某一部电视剧来问的,清宫戏很多,最著名的雍正赐死自己儿子的桥段应该出现在《雍正王朝》那么就这部电视剧,我来聊聊雍正为何要赐死弘时,他赐死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大家都知道“九子夺嫡”是雍正王朝中最经典的一段戏,雍正登基以后,弘时和弘历争权夺位,其实也是九子夺嫡的一个简单映射,因为其中依然有着八爷胤禩的参与和幕后助推。科考舞弊案弘时出卖考题,导致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璐被问斩。后来三阿哥弘时被八爷硬是抓住了小辫,因为张廷璐死前将真相告诉了八爷。从此弘时就走上了一条由八爷助推下的夺嫡之路。八爷逼宫,弘时中帮助八爷,让关外铁帽子王的将军共管了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企图实现八王议政。最后在十三爷,五阿哥弘昼,张廷玉的帮助下,雍正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综上来看,对于“弘时”的死,我觉得就6个字可以概括:自作孽不可活。

按照雍正杀死弘时时候说的话,他觉得弘历没有弘时的心狠手辣,没有弘时的心机,弘历斗不过弘时。雍正想想刚刚结束的逼宫,当初就是因为自己的一念之仁,为自己埋下了如此巨大的祸根。弘时太像胤禩,为了避免弘历重蹈自己的覆辙,雍正决定做那一个残忍的父亲,替弘历背负不好的名声。

虽说自古皇家无亲情,但是虎毒还不食子,雍正大概也能明白康熙不忍下手的苦衷了吧。


吾悦唯尘


乾隆大婚,雍正含泪赐死儿子,才知康熙如何不对九子夺嫡下死手,这问题有因果关系吗?



  • 历史上康熙大帝就是因为没有处死儿子之心才造成了九子夺嫡的局面,说是考验,更是无可奈何之局无可奈何之心!
  • 雍正为了避免九子夺嫡的惨剧重现设置了秘密立储的制度。书写两张谕旨,一由皇帝亲藏,另一放于“正大光明”匾后;先皇驾崩之时两张渝旨对照无误确立继承人。

雍正含泪赐死儿子自然无从谈起,只是电视剧《雍正王朝》为了丰富剧情而作的设定情节,表现皇家权位之争的残酷,以及对雍正狠辣无情的形象再塑造。

《雍正王朝》赐死的儿子叫弘时,弘时做了件自寻死路的事,就是与雍正囚禁的兄弟们亲近!

弘时同情囚禁的叔父们,时常在雍正面前替叔父们讲些好话并且还和未囚禁的八叔、九叔联系和走动,这明显是走胤禩的老路,要以和善的形象收买人心,并在雍正面前留下知礼至孝贤王的印象,这心思打算了算盘,正触及了雍正心底之痛。

这种行为在雍正看来就是老八指导弘时做出的套路,在儿子们埋下夺嫡的种子,挑起手足相残的祸端,以报当日之仇。

不管弘时牵涉有多深,夺嫡胜出的雍正马上作出了应对,因为雍正知道当初夺位有多惊险,绝不能让事态重演,置己身于危机之中。只有将夺嫡的种子消亡于萌芽,除掉兄弟还存在的幻想,消灭叔侄勾结的可能性,这样才能威慑人心,使政局稳定。

雍正当即剥夺胤禩“廉亲王”的爵位,免除总理事务官职,削去宗籍,进行圈禁,赐名“阿其那”,意喻猪狗不如,可想而知雍正对这个诱导儿子的兄弟有多恨!

同时圈禁老九,再囚禁弘时,将夺嫡之祸消弥无形之中,也在警告拉帮结派的大臣,明知故犯,罪责难逃,皇子犯法,同罪!


弘历大婚一日,雍正痛苦作出了决定,为了弘历的顺利登基之路,自己做了黑手,除掉老八的影子弘时,态度鲜明地表示支持弘历这个未来的储君,要给弘历留一个无纷争安定的基业。

《雍正王朝》的情节讲完了,再看下真实历史是怎样的。

弘时自作聪明之举酿下了苦果,触动了雍正的心里禁忌而被剥夺了继承权,过继给老八胤禩实则断绝了帝位的争夺的权力。

弘时确实是个有点叛逆的人,对弘历立为太子非常的不满,认为传统长者为先,自己能力并不不比弘历差,因此有意无意把雍正和老八胤禩当初的事搬出来,言外之意应该兄弟竞争,胜者上位。

这好比在雍正心头上挑刺,把曾经企图掩盖的事实又翻出来,而雍正的皇位又来得很多疑点,雍正对于儿子弘时的挑刺认为是对自己威严的挑战,一怒之下将其过继给老八胤禩为子,既然喜欢提你八叔,你就去做个伴吧!

雍正把儿子当做一步监视的暗棋派在老八身边,但这一布局彻底打击了弘时的信心,失去皇位继承权的机会无疑让心高气傲的他无法面对现实,随着老八被削爵赐名“阿其那”,明白自己成为了雍正的弃子,于此郁抑而终,年仅24岁。

弘历即位,才为弘时正名,重新写入皇家宗祠,一句“年少放纵,行事不谨”,道破了玄机,雍正为了避免儿子同室操戈,骨肉相残才断了弘时的前程,因为弘历是康熙钦点的继承人,是稳定当时局势、平衡各方势力的关键。

弘时的举动成为了雍正清理旧势力的借口,于是彻底把老八打入了深渊,但雍正没想到这一狠手也埋葬了自己的儿子。如果说雍正流泪,恐怕流的是后悔之泪,是自己断送了弘时的一生,应了那一句老话,“最是无情帝王家”!


西游梦红楼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就有这样的场景描述,弘时雇凶刺杀弘历,后刺杀未遂,被雍正发现,雍正为了防止当年自己的夺嫡悲剧再次上演,故赐死弘时。这一剧情看似合情合理,其实只是编剧为了剧本创作的需要。俗话说的好虎毒还不食子,历史上的弘时并没有被雍正直接赐死。

真实的历史上,弘时对弘历被立为太子的事情十分不满。自古都是“立长不立贤”,并拿自己老爸雍正帝和自己的八叔胤禩争夺皇位的事情作为自己的理由。雍正帝本就对当年那段争夺皇位的事情闭口不谈,奈何自己的亲身儿子还反复提起,这一点深深的刺痛了雍正帝的心,气愤之下将弘时过继给当时身为廉亲王的胤禩。而后雍正帝为了巩固地位,消除异己,将廉亲王胤禩从皇室族谱中除名并加以软禁,而作为名义上 “儿子”的弘时自然也是不可幸免。再之后没多久,年仅24岁弘时突然死了。直到乾隆帝继位后,才称这个同父异母的兄长是“年少放纵,行事不谨”,把他重新写入皇室宗祠当中。

对于弘时的死因,史书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关于雍正杀子的说法,也都是人们的猜测,个人觉得,父亲杀害儿子这个不至于,因为雍正成年的儿子并不是很多,而且雍正刚登基的时候和弘时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中国历史秘闻轶事


康熙皇帝可以称得上是清朝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平定三番,收复台湾,平定葛尔丹叛乱,开启了康乾盛世。康熙不仅是一个君王,而且还是一个慈父。康熙总共24个儿子,并且并没有对他们区别对待,每个皇子到了最后都变得十分优秀,所以最后谁继承皇位成为了一个大问题。

面对最后九子夺嫡的尴尬局面,康熙也是十分的头疼。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皇帝只能够有一个,总不能九个儿子都当皇帝。康熙皇帝为了避免兄弟之间为了争夺皇位而手足相残,请出了清朝祖制,对皇子们进行了带有惩罚意味的圈禁。

但是康熙的这个圈禁可不是关在大牢里面,而是有一个专门的住处,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只是当做放松一下心情。但是因为一些皇子的做法实在是过于过分,康熙也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将他们圈禁起来,到最后没有一个皇子死在康熙自己的手中,康熙仁慈确实是实至名归。

但是他们这些皇子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将会死在自己亲兄的手上。雍正获得皇位的过程十分的惊险,以至于有些人认为雍正是因为篡改了遗诏才获得了皇位,所以他对之前与他争夺皇位的兄弟丝毫不留情面。

  1. 二阿哥即废太子胤礽:被雍正禁锢在咸安宫,派重兵把守,雍正二年(1724年),胤礽被囚禁致死。

  2. 三阿哥胤祉:本没有参加争夺皇位,但雍正以以“胤祉与太子素亲睦”为由,命“胤祉守护景陵”,胤祉发了一句牢骚,被雍正夺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1732年),胤祉死于幽静处。

  3. 五弟胤祺、八弟胤禩、九弟胤禟、十弟胤誐,所有康熙的皇子基本都被雍正软禁,不知康熙泉下有知会作何感想。


不过题主所说的雍正赐死儿子,这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七七谈历史


我认为这段出现在电视剧《雍正王朝》的描写雍正与弘时矛盾的剧情,基本上是符合历史史实的。但是同样也是有所夸大描写的。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雍正在弘历结婚的那一天,含泪赐死了弘时。用这种虽然不想杀掉自己的儿子,但是又不得不将弘时杀掉的矛盾展现在观众的面前。

那么雍正为什么要将弘时杀掉呢?

原因其实非常简单。

第一:弘时与八王爷走的太近。



当年雍正正处于“九子夺嫡”的风暴之中,面对着八阿哥、十四阿哥的联合打压疲于应付,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弘时也不支持自己,还时常向着老八,雍正也是非常伤心。

后来雍正做上了皇帝,准备清算那些政敌时,弘时依旧没有眼力见的亲近老八,还经常说他们的好话。

雍正无法容忍身边出现了一个心怀异志的儿子,愤怒的将弘时过继给了允禩。

第二:弘时与弘历的皇储之争。



作为从“九子夺嫡”之乱中走出来的皇帝,雍正深深的明白皇储之争对于清朝会产生多大的伤害。为了防止自己的后代再次重现这次政治斗争,雍正便建立了秘密立储的制度。

可是虽然说是秘密立储,雍正却让弘历代替自己去景陵祭拜,这便立马被人看穿雍正究竟想要立哪位皇子为储君。

弘时也明白这个道理,深知皇位继承无望,便愈发与允禩走的近。

总结:



雍正厌倦了皇子们对皇位的争夺,看到弘时对皇位不死心时感到深恶痛绝。而且弘时虽然说是雍正最为年长的儿子,但是和政敌允禩走得太近,更加令雍正无法容忍。

于是在雍正四年,弘时被革除宗籍,与允禩同时废为庶人。次年弘时病死。

虎毒终究不食子,电视剧《雍正王朝》还是夸大描写了的。

各位读者大大,如果您愿意的话能不能点开我的头像,给我点个关注呢! 不方便的话,感谢您能点开看我的回答!

弋北谈古今


在清朝历史上,皇太极、康熙、雍正、乾隆,这几个皇帝是最被人所熟知的。

相对于皇太极的骁勇善战,康熙的文韬武略,乾隆的风流倜傥,雍正给后人留下的印象可能就是“残忍”二字了吧。

康熙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一位皇帝,总共有61年。

同时,康熙也是儿子最多的一位皇帝,总共有35个儿子,活下来的也有24个之多。

儿子众多,烦恼也众多。康熙一生中最大的烦恼可能就是来自于家事,而不是治国大事。


(康熙剧照)

由于康熙在位时间非常长,所以他迟迟没有立储,再加之他对自己的每个儿子都比较宠爱。

这样就致使所有的阿哥都以为自己有成为未来皇帝的可能性。

所以,就出现了历史上让后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九子夺嫡。

在这场斗争中,九位皇子互相残杀,各不相让。这场手足夺权中,四阿哥成为这场兄弟斗争中的胜利者。这位四阿哥就是雍正。


(九子夺嫡)

传言中雍正是通过把圣旨“传位十四子”篡改为“传位于四子”而获得皇位的,其实这应该是后人对他的误解。

众所周知,清朝是满人入关,虽然他们积极向汉人学习,讲汉话用汉字,但是他们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语言文字。

所以,在重要决策时,清朝一般汉文和满文双语同时存在。

立储,这关系到社稷天下的大事,肯定也是满汉文双份的。

所以,即便是能把汉文中的“十”加一笔变成“于”,满文也是无法更改的。


因此,雍正通过篡改圣旨夺位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被人抹黑的)

在这场斗争中,康熙被儿子间的斗争搞得心烦意乱,大为恼火。

于是他对参与其中的皇子采取了圈禁的刑罚,虽为圈禁,但其实就是闭门思过而已,并未对其人身安全完成任何威胁。

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虎毒尚不食子,更何况是人类。

但是,雍正即位后,就开始想方设法得去铲除异己。支持他的大臣年羹尧,自己的舅舅隆科多,都先后被赐死,如果这些尚可理解,但是赐死自己被圈禁的兄弟就未免太过残忍了。


(雍正剧照)

雍正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也是为了对九子夺嫡的报复,雍正把圈禁变成了变相的“死刑”。

先后八阿哥,九阿哥,三阿哥都死于其中。如果你觉得这就叫做残忍,其实更残忍的还在后面。

雍正一生中有十位皇子,然而当他即位有资格去立储的时候,只有四位皇子了。

雍正为了避免出现自己继位时的九子夺嫡斗争重现,所以他明确立储,只不过他这次是秘密立储,这也是历史上首次秘密立储,只有他自己知道哪位皇子是未来的皇位的接班人。


在这次立储中,很多人认为大阿哥弘时(其实应该是三阿哥,前面两位阿哥早早就夭折了)就是未来的皇帝。

于是,这些大臣就千方百计得讨好弘时,为自己寻找未来的靠山,其中就有八皇叔和九皇叔。

在这过程雍正再三警告弘时不要跟八皇叔和九皇叔走得太近。

然而,弘时心直口快,再加之仗着自己可能就是未来的皇帝而有恃无恐,再加之,他时不时就流露出对雍正当年九子夺嫡的不满,并对八皇叔和九皇叔抱有同情怜悯之心。

这些都让雍正极为恼怒。但是,弘时当时已经成年,而且也有了自己的儿子,所以雍正对他一忍再忍,但是内心依然存有芥蒂。


(《甄嬛传》,雍正剧照)

而此时,雍正的另一位皇子,四阿哥弘历因自己母亲为出身卑微的宫女,所以在宫中一直谨言慎行,言行举止异常低调。

虽然他也对雍正参与九子夺嫡的行为深感不解,但是却从来不表现出来,平时对雍正也是宽言相待,所以极得雍正欢心。

(《延禧攻略》,乾隆剧照)

后来,弘时的儿子夭折,雍正对弘时的忍耐之心开始动摇。

这怒火终于在弘历大婚的时候熊熊燃烧起来,雍正赐死了弘时,弘历就是后来的乾隆。

弘时死时年仅24岁。 其实细想,一位父亲怎么会忍心杀死自己的亲骨肉呢?

这其中可能既与雍正的刚烈的性格有关,也与作为皇帝稳定江山社稷大局有关,当然也与弘时张扬跋扈,有恃无恐的行为有关。

总之,不管原因如何,最终结果都是让世人给雍正冠上了“残忍”的称号。

歪眼小史工作室


刚日读史


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清朝第五位皇帝,在九子夺嫡中胜出,是为雍正皇帝。后人收集雍正在位的13年中朱批过的折子就有360卷。雍正在位期间,“以勤先天下”。


康熙时期的九王夺嫡


康熙在位时间61年,是清朝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年。他智擒鳌拜,平定三藩,统一台湾,驱逐沙俄,大破准噶尔。但是在取得这些骄人战绩的同时,最令他头疼的事是当时的“九子夺嫡”。


(雍正)


康熙子嗣众多,光儿子就有35个。本来,在康熙十四年(1675年),二阿哥胤礽被立为太子,此时,胤礽还是个咿呀学语的两岁娃娃。可是,后来,胤礽开始结党营私,父子关系不好。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以“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的理由,宣布废除太子。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恢复胤礽太子地位。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再次下诏废太子。从此废太子一直被圈禁到死。


之后,众多阿哥们似乎看到了希望,于是开始了对于皇位的觊觎。皇长子胤禔、太子党胤礽,三阿哥胤祉,八阿哥胤祀在首次太子被废后,经过努力看到自己无望成为太子,于是后来转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禵(四阿哥同母弟)。同时,十阿哥附庸八阿哥,九阿哥、十三阿哥胤祥支持四阿哥胤禛。其中四爷党和八爷党竞争最为激烈。



太子第一次被废之后,庶长子胤褆提议八阿哥胤祀,同时又说替父杀掉胤礽,让康熙极为寒心,并严加提防。三阿哥胤祉揭发大阿哥欲加害胤礽之事,康熙将大阿哥囚禁。康熙后把胤祀关押,又释放。四阿哥开始是太子党,太子一度被废时,站出来为太子发声。后来太子二度被废,四阿哥一看太子无望,于是也开始拉班子,窥视储位。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去世,终年69岁。隆科多(步军统领)宣读了康熙的遗诏,宣布皇四子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


2013年,辽宁省档案馆新馆首度展出的“康熙遗诏”,上面写着:


“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雍正秘密立储


雍正登基后,与康熙皇帝一样,非常勤政。他充分吸取了康熙在废立太子时引发的九王夺嫡的教训,开始实行秘密立储制度。


但是,雍正在立储时,只有四个儿子可以参考,因为皇长子和皇次子均早夭:


  • 三子:爱新觉罗·弘时(1704—1727年),生母齐妃。

  • 四子: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即清高宗乾隆帝,初封宝亲王,生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 五子:爱新觉罗·弘昼(1712—1770年),和恭亲王,生母纯悫皇贵妃。

  • 六子:爱新觉罗·弘曕(1733—1765年),果恭郡王,生母谦妃。


其实,虽然民间传说雍正四子弘历最受他的皇爷爷康熙喜欢,12岁时被养在宫中。但是其实,雍正在三子弘时身上也寄予了厚望。由于,雍正的嫡长子和皇次子的早夭,三子弘时已经成了实际上的皇长子了。而且,三子弘时比四子弘历年长七岁,弘时的母亲当时是侧福晋,而弘历的母亲则地位还低一些。


开始,雍正帝继位初,阖家迁入皇宫,已经成婚的弘时亦同住宫内,父子情分尚可。随后,雍正为弘时择师,重点培养他,希望他能有所长进。


(乾隆)


早在雍正帝继位前,弘时对于允禩等人,即有一定好感。弘时与雍正的政敌允禩走得近,自然就不讨雍正的喜欢。雍正即位不久,在康熙帝周年忌辰,雍正帝并不亲至景陵致祭,而是派年仅13岁的弘历代其前往。从中,可以看出雍正已经把弘历当做心中的继承人了。


雍正三年,弘时被逐出宫廷,令为允禩之子,原因是,弘时年少放纵,行事不谨慎。在雍正四年,弘时被黜宗室,交与允裪养赡。


雍正五年(1727年)七月,弘历赐成大婚,与出身满洲名门察哈尔总管李荣保女富察氏结为夫妻 。同年八月初六,弘时被削宗籍。随后,弘时去世,年二十四岁。


但是弘时是郁郁而终,还是被雍正赐死的呢?笔者倾向于后者,虎毒不食子,雍正儿子不多,此时有且只有四个,且弘时已经无力与弘历抗衡,而在一年前,雍正四年,允禩、允禟也已先后故去,已经不会对弘时形成不利的影响。雍正为何要杀他呢?


而比弘历小一岁的,雍正的五子弘昼则不想卷入权利的漩涡中,率性而为,敢于在朝堂上和大臣打架;敢于给自己多次办葬礼;也敢于和乾隆说实话。乾隆对他也关爱有加,对弟弟一些不按照常理出牌的行为也不计较,这都源于弘昼没有对他的皇位造成丝毫威胁的缘故!


而雍正的六子弘曕出生于1733年,比乾隆小22岁,乾隆25岁登基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娃娃。


乾隆的兄弟少,皇位的竞争对手比较少,他自身又很优秀,不想胜出都难。


历史漫谈君


历来史学界对雍正帝三子弘时的死亡问题历来存在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弘时之死是雍正帝下令处死的,有的学者认为其是被父亲削除宗籍后抑郁而亡。

雍正帝

但从我个人角度来看,我倾向于后一种说法,也就是弘时是最终抑郁而亡的观点,而不是雍正帝赐死。因为在弘时被撤去黄带后,由其皇叔允祹约束养瞻。这比允禩亲子弘旺在其父获罪后发往热河充军,继而又被长期拘禁的情况,尚强出许多。这就看出雍正帝对这个儿子还是不忍心处死。



影视剧中的弘时

但为何雍正帝与三子弘时之间关系这僵化呢?实际上,父子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反映出公开实施秘密建储初期,清朝内部因皇权传承问题,引发出父子之间的激烈冲突。这与康熙晚期储位之争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是康雍之际清朝皇位继承制度演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胤禩


在康熙晚年时期发生九子夺嫡之时,作为雍亲王的三子,他是亲眼看到了叔叔之间为了争夺太子之位而发生的种种故事,这里面包括结盟、帮派、互相倾轧,亲情早已不复存在。而在这个过程中,弘时在感情倾向上与自己父亲之间产生了分歧,他倾向于父亲的对立面允禩有了一定的好感,所以才导致雍正帝将其赶出皇宫让其作允禩的养子。


胤祹

而在雍正帝开始实施秘密建储的时候,弘时自然就被排斥在立储之外。而这让父子之间的关系更加的恶化。而且在秘密立储之后,雍正帝对于自己所立储的对象已经表现出很明显的倾向性,外人一眼就能看出来雍正帝秘密立储的对象,这让弘时进一步认清自己根本就没有机会了,自此弘时与允禩走的更近,逐步走到了皇权的对立面。

最终在雍正四年即1726年二月十八日被削除宗籍,由允祹约束养瞻,后于1727年八月抑郁而亡。



乾隆在当宝亲王的时候大婚,雍正皇帝为了给他铺路,而赐死了和他争夺储位的哥哥弘时。这是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里面的片段,不过在历史上虽然不是这个片段,但是雍正皇帝也等于是逼死了自己的儿子弘时。



红石是当时雍正皇帝的长子,在封建王朝继承皇位的时候应该占有比较优势的地位,可惜雍正皇帝对他不感冒,雍正皇帝看中了他的弟弟弘历。虽然没有明着立弘历为太子,但当时弘历早早的就当上了亲王,而弘时还只是一个贝勒而已。事实上从这点看出,雍正皇帝对弘时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太大的指望。



俗话说得好,虎毒不食子,历史上很多帝王虽然非常狠毒,但都对自己的儿子是舍不得的。不过雍正皇帝让人感觉到恐怖的,就是他居然能为了事业,最终把自己的儿子弘时给弄死。虽然不是他直接下的手,但是他将弘时过继给自己最恨的八王爷胤禩,而弘时不久之后就莫名其妙的死亡了。



至于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由于他是把雍正皇帝放在正面上进行歌颂,所以似乎雍正皇帝的一切都是迫于无奈。不过我觉得雍正皇帝还是一个心比较狠的人,别人说血浓于水,可是雍正皇帝可逼死了不少的他的兄弟,也逼死了他的一个儿子,其他的皇帝恐怕很难和他相比。



我是平安读历史,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