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理论研究的发展

我们在上文中对“文革”结束后的钢琴音乐创作的发展做出了探讨,想必每位读者已经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下面,我们就这一时期的钢琴理论研究的发展进行具体的阐述。

钢琴理论研究的发展


我国钢琴理论研究在这一时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979年3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廖乃雄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音乐论丛》上发表了题为《试探钢琴教学的几个环节》的论文,标志着我国钢琴教育理论研究的开端。

钢琴理论研究的发展


之后,许多钢琴教育工作者对钢琴的音乐表现力、演奏方法、动态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结合自身的实践与外国先进理论,发表了许多相关论文。

卞萌经过长期对中国钢琴文化的研究,于1996年出版了《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一书。

这是我国首部中国钢琴文化历史发展的学术著作。

钢琴理论研究的发展


同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钢琴艺术》创刊,标志着中国钢琴音乐理论研究翻开了新的篇章。

改革开放也为中国引进了许多国外钢琴理论研究的经验和成果。

如埃·格尔曼的《钢琴踏板的使用及标记法》、克·格·哈密尔顿的《钢琴演奏中的触键与表情》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