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说古代的皇族里很难出现刘秀,刘备这样的人?

光之国总教官泰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大家看抗战的资料,发现日本军队有个比较奇怪的现象:高级军官年龄偏大。

日军的师团长,也就是中国的军长,基本清一色都是50多岁的人。

大家都知道,军人服役一般最高年龄是60岁,之后就要退伍,因为体力和脑力都受不了这种生活了。

那么,为什么日军要让一群就要退役的老头子,担任师团长如此重要的职务呢?

这同古代的皇族里很难出现刘秀,刘备这样的人,是一个道理。

这就是日军非常强调经验,尤其是实战经验的作用。

日军的军官首先必须进入陆军士官学校,毕业以后就是见习少尉,也就是我们的见习排长职务。

这一点同其他国家有些区别。一些国家的高级军官并不需要去低级军官学校学习,而是服役(比如做参谋)若干年后,直接进入高级军官学校学习。

日军让每个军官都去从低级军官学习,就是强调他们必须有基层的经验,对基层作战的一切都要了解。

日军认为,如果缺乏基层经验的军官,是不可能做一个好将军的。

而日军军官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以后,通常要在基层干上多年,才有机会进入陆军大学学习。

陆军大学是日军高级军官学校,毕业以后基本就是校级军官。

但这些军官仍然需要长期的锻炼,一般在50岁左右才会被任命为师团长的职务。

这主要是日军高层的惯例,他们认为不在军队摔打20年,根本就没有资格成为统帅2万人的师团长职务。

所以,日军绝大部分师团长就职的时候,已经七老八十。

其实,也不是日本一家如此,其他很多国家也都是这样。

比如美军、英军等等,对于将军年服役年限是有要求的。

那么,问题来了,古代的皇族里很难出现刘秀,刘备这样的人。

很简单,这些鸟人缺乏刘秀、刘备这样的磨练。

以刘备为例,可谓几十年磨一剑。从剿灭黄巾贼起家,刘备算是身经百战,几次被人打裸奔九死一生,多次在袁绍、曹操等人麾下效力,在鸡蛋上跳舞稍有不慎就得死。

可以说,刘备处于这种环境下,只要一二十年没死,肯定就是很牛逼的人了。

至于古代皇族,国家好吃好喝的养着,为什么要去拼命吃苦?

皇族平时吃喝玩乐,妻妾成群,享受享受生活也就足够了。即便有几个能力比较强的皇族,因缺乏上面说到的那种常年的磨练,能力仍然是有限的。


萨沙


在历史长河中像刘备、刘秀这样能够从皇族底层重新上位乃至获得至尊之位的确实非常少见,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情况的特殊性造成的。

首先,刘备和刘秀都属于皇族,这一点在历史上是非常特殊的。历史上虽然很多开国之君像刘邦、朱元璋等也是从底层爬到至尊之位的,但因为他们本身属于地地道道的草根这点同刘备和刘秀是不同的。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第十九代玄孙”,刘秀是汉高祖九世孙,他们都是有皇族血统的。而历史上每一个朝代末期皇族子孙折腾的很多,但能够重新上位的基本就他们二位了。


其次,刘备和刘秀本身都是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他们的独特社会经历使他们拥有其它一些亡国皇族子孙所不具备的不畏艰险,不怕失败,吃苦耐劳的性格。由于他们出身底层所以对百姓疾苦比较了解。这点也决定了他们在以后的征战过程比较容易考虑百姓的利益,这也是他们后来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而一些亡国皇族虽然也积极想着复国,但是没有关注普通百姓的利益,使得他们最终没有走到最后。


再次,社会大环境的因素使得刘备和刘秀的成功具有不可复制性。刘备和刘秀起兵征战时都是处于国家混乱,群雄并起的特殊历史环境时期。刘备起兵时虽然自身条件不好只有关张二人辅佐,但当时社会大环境下天下,豪杰并起的这段时间给了刘备充裕的时间笼络人才发展自己的力量。

刘秀起兵时的社会状况没有像三国时期那样混乱,但好在刘秀开始就得到了当地世家大族的极力资助,这使得他的力量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得到极大的发展,从而可以迅速把握住天下局势。而另一些企图光复前朝的皇族子孙面对的社会情况却是:要不就是已经有相对强大的支配力量掌控住了天下大势,要不就是社会经过短时间动荡就基本稳定,这样就造成他们根本没有像刘备和刘秀那样的时间和机会去发展自己的力量完成自己的大业。



因此像刘备和刘秀这样的皇族子孙能够重新登上皇帝的宝座除了他们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才华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所处的社会大环境给予了他们能够成就一番伟业的特殊机会。


锦鲤小毛球


其实这个观点不怎么正确。

一、两汉是特殊情况

无论是刘秀,还是刘备,都是仰仗宗族力量获得起点,刘秀是南阳豪强,拥有的资源就不说了。刘备得同宗资助拜至大儒卢植门下,才能够得到师兄公孙瓒的支持。

最重要的是,两汉时期刘氏深得民心。正因为汉武帝独尊儒术政策,儒家子弟才效忠于刘氏政权,比如王莽篡位后,暴动者都是打的刘氏名义,比如刘盆子、刘玄乃至刘秀。而刘备也是吃的祖宗遗泽。只是世家膨胀之后,很多不再支持刘氏,刘备难以在北方获得成功。

二、富贵不过三代人

其他朝代,短命王朝不说,唐代皇室子弟飞鹰走狗,骄奢淫逸,也就李隆基好一点。宋明皇族则都是当做猪养活。

需要说明的是清代。

入关之后,哪个皇族子弟很出色?

无外乎九子夺嫡也。

这又有啥用?

失败的八个阿哥,大、二、三、五、八、九、十、十四,个个躺在了雍正的屠刀下,反抗意识都没有。玩政治、争皇位,是一把好手,治理国家全都是废柴。算有啥本事呢?

整个清朝皇族子弟,也就只有恭亲王奕欣稍微好看一点点。可这也是被咸丰当替罪羊抛出来和列强谈判的,恭亲王才算因为眼界开阔深受触动而与众不同。

所以,刘秀的成功不可复制,刘备的一半成功也不可复制。还因为刘秀刘备出于基层,知道民间疾苦,能够坚韧不拔才获得成功。


四川達州


问题很笼统。按照楼主意思,可以拆分为两个问题:

1、为什么皇族后代很难出现优秀的人才?

2、为什么刘秀、刘备以没落的皇室后裔,成为开国之主?


答案如下。

第一个问题:

1、皇族的后代并非没有栋梁之才,只是在大一统时代,不需要他们发挥多大的能力,也没有空间施展。间或有一些野心家想要实现自己的称霸天下的愿望,大多数失败了,像朱棣这样的成功者太过稀少。

2、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教育,千万不要轻视贵族子弟,认为他们都是膏粱子弟。其实不然,大多数贵族子弟都是能文能武,他们虽然不是皇帝,但却能够左右国家的大政方针,在自己的领地上也享有生杀予夺之权。《大学》说,齐家治国平天下。诸侯之家才能成为家,因为他们背后往往有一个集团甚至是一个王国。


第二个问题:

1、刘秀、刘备的兴起,个人才能固然不容小视,更多的是时势造英雄。

2、刘秀的兴起,是因为王莽乱政,各地盗贼蜂起,朝廷无法平乱,这才趁机而起。他的哥哥刘演是济世之才,可惜被人嫉妒而死。刘秀的才能主要体现在眼光和政治方面,他深谋远虑,能够联合各地豪族和利益集团,共治天下。

3、刘备是枭雄之才,他有很多机会可以投靠明主,共取天下,实现天下太平,但他孜孜不倦,想要称王称帝。奋斗了三十余年,夺取益州后才勉强站稳脚跟。只因他是汉代后裔,史书上才将三国并立。否则以魏、晋传承的眼光看,蜀国和吴国不过是割据一隅,对抗天下,类似于西汉末年的隗囂、公孙述之流了。


瞎掰老故事


题主说的不正确,皇族出人才的几率远大于其它家族

皇族作为天下第一家,享受的资源得天独厚,而且还是战略资源,除了些烂泥扶不上墙的、呆傻的,都能成为人才。所谓资源,比如书籍、老师、历练场所等,皇族之人,比其他家族更容易得到良好教育、成长空间,在资源的堆集下,就算是中人之资,也能比寻常人家的孩子来的更优秀

每个朝代能延续,都得益于皇族人才支撑,诸如汉朝的刘家,晋朝的司马家,大唐的李家,大明的朱家,大清的爱新觉罗家等都是如此

说皇族难出人才,因为相比于王朝广大的人口,皇族人也仅仅是一个家族罢了。你大汉刘家能出刘备、刘秀,可能我王家出不了、李家出不了、张家出不了,但是他曹家能出曹操啊,他袁家也能出袁绍哦……

也许题主意思是改朝换代时,皇族精英为什么没能像刘秀那样力挽狂澜,也少有能像刘备那样割据一方吧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由内部矛盾以及外部压力带来的改朝换代,已然不是一家一姓所能缓解的了的,因为它涉及了资源再分配。在这种状况下,讲的是群雄逐鹿,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作为旧时的势力代表皇族,首先被群起而攻……

与天下为敌,在厉害的精英,也干不过啊

汉朝刘家、唐朝李家、明朝朱家、清朝爱新觉罗家,都这么没落的

宋朝的赵家例外,他们家是奇葩,玩文人士大夫共治天下,亡于外敌……

以上


灵石蕴珠宝


关于这个问题,个人认为要看皇族的政治基因。中国历史上的皇族也就那么几十个,唯独刘氏皇族时间最长,人口基数最大,出现一些出类拔萃的人才也比较正常,况且这二人在皇族中并不算特别优秀的尖子生。



一、刘氏皇族成功的原因

这要脱胎于两汉王朝400余年悠久的历史。两汉王朝实行郡国并行,以儒治国。刘氏皇族占据天下的各种资源,培养出来的人才不断更新换代,也一点也不足为奇。在400余年的时间里,皇族人口不断壮大,可谓是当时第一家族。

虽然老刘家第一代是泥腿子出身,但后期对皇族子弟教育十分严厉,对诸侯王的行为管制也比较严格,两汉有很多诸侯王因为礼仪问题被废为平民。优秀的皇族子弟可以参与朝政,也可以著书讲学,这种良好的风气不是其他皇族可相比的。



刘氏皇族诞生了诸多历史名人,刘秀和刘备都是匡扶汉室江山的代表性人物。中国古代皇帝中,两汉贤明的皇帝最多,开朝之祖刘邦从草根崛起,结束秦末以来的乱世,建立了第二个多民族统一的中央王朝。

文帝、景帝开启文景之治的盛世,武帝、昭帝、宣帝北击匈奴,开拓进取。光武帝中兴汉室,明帝再进一步。西汉十二帝在政治上占据绝对地位,东汉十二帝进入中后期已经沦为被支配的地位。记载于史书上有才能的皇族子弟多达百位。



两汉地方皇族有兵有权,在中央皇族危急时刻可以挺身而出,恢复汉室江山,或者割据地方延续皇族香火。难能可贵的是,刘秀、刘备都是出身于远支皇族,地方话语权不高,名声不显。

刘秀的出身比刘备稍微好点,毕竟刘备都沦为卖草鞋的商贩。他们有两大法宝,一是成为为数不多的读书群体,二是顶着皇族的帽子更有号召力和民心。他们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功进击统治皇族。



刘秀与刘备走上两条不同的道路。西汉末年,中央刘氏皇族大多选择投靠王莽,沦为新朝的走狗。而刘秀家族参加农民起义,兼并群雄,后来居上,刘秀选择了入主中央,成为新的统治皇族。

东汉末年,中央刘氏皇族先后成为了外戚、宦官、军阀、权臣等各方势力的傀儡。地方上的刘氏皇族势力先后被歼灭,刘备数十年颠沛流离,只能选择入主巴蜀,偏安一隅,成为地方上新的统治皇族。



二、中原皇族的局限性

对比其他皇族,第一个皇族秦朝赢氏家族先后被秦二世和项羽屠戮一空,早早地湮灭于历史的尘埃中。东吴孙氏、魏国曹氏、南宋刘氏、南陈陈氏等昙花一现,后劲不足,家族孱弱。统治者与皇族相互猜忌与攻伐,不能够团结皇族力量,家族凝聚力极差。而皇族建立者往往都是权臣走篡位的道路,口碑和人心自然不算好。在中央上权臣强于宗室,在地方上豪强强于中央,世家门阀现象达到了顶峰。



晋朝司马氏(河内郡)、齐梁萧氏(兰陵郡)、隋朝杨氏(弘农郡)、唐朝李氏(陇西郡)等都是来自世家大族,轮流上演更替,皇族只是世家选出来的代言人。风水轮流转,王与司马共天下。所以说,这一类皇族只是稍微强大的世家门阀。但它们依旧是世俗的代言人,文化的代言人,内部人才造血机制非常发达。

由于南北朝玄学、佛学盛行,皇族人才并不热崇于政治,而是投身于文化事业和化学事业。练丹、嗑药、清谈、文化沙龙、书法、绘画、游山玩水等成为了他们的日常活动。那个寿命短暂的时代,连搞文化事业时间都不够,更何况于去做刀光剑影,废死脑细胞的政治。



李唐皇族胡风混乱,皇族成为了天下的笑柄。前期被世家大族压制,中期被权臣外戚篡权,后期被藩镇一脸嫌弃。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不仅屠戮了中原上各地的世家大族,断绝了世家大族登上皇位的通道,而且也压垮了李唐皇族。中原成为了藩镇军阀与归化胡族较量的战场。

世家消亡后,小地主、小商人、农民等各个阶级争夺通往皇族的捷径。军人世家出身的赵匡胤通过走兵变的道路登上皇帝宝座,与前面的王朝如出一辙。他开启了真正的中央集权时代,由于重武轻文,又有弱化皇族倾向,赵宋皇族在整个历史上弱不禁风,自私自利,人才可塑性极差。



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建立起大明皇族,其后代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又进一步规范皇族的各种行为,把皇族当成猪圈养。所以老朱家的皇族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废物的皇族,从农民起义、南明争权可见一斑。对标同是农民出身的刘邦,朱元璋的计划成为了空中楼阁,皇族有所作为、有真才实学的人时刻被锦衣卫和地方政府监视,都闷闷不乐,郁郁而终。

三、入主中原的外族皇族命运

五胡乱华,入寇中原,先后建立十几个弹丸国家,大多并不值得一提,说它们是皇族有点高估了。值得一提的是北魏王朝,王朝的建立者是鲜卑族的拓跋家族,后期孝文帝改革,把自己家改成元家。



这一时期,皇族有点外强中干,本来就拗不过盘踞在北方数百年的汉人世家,在胡汉通婚后把整个民族都搭了进去。北魏分裂灭亡后,北魏元家、北齐高家、北周宇文家三大皇族成为了关陇集团的世家代表之一,李唐之后湮灭于历史,辉煌也不过百年时光。

辽、金、元、清四大王朝的皇族都是第二、三、四轮扣关成功,入主中原的外族代表。王朝的建立者都是各族最强大的部落首领。这些持续百年的王朝的皇族经过数代后便会分家,成为新的贵族,但本质上大家都是皇族,只是血缘远近问题。他们都拥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国家大权被皇族把持,外姓权臣很难通过兵变或夺权等方式改朝换代。



这些外族王朝过了开拓进取的时代后,也会像中原王朝那样从内部开始腐朽堕化,最终走向灭亡。马背上的英雄变成了拉不动弓的狗熊,比如清朝皇族最后沦为不学无术的八旗子弟。


慵懒国王


刘秀是东汉开国皇帝,刘备是蜀汉开国皇帝,两人都是功业卓著的英雄,同时也都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远派子孙。


也就是说,刘秀、刘备同样也是皇族子弟,但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并没有沾上皇族的多少光,刘秀家本来就没了爵位,只是一个小官,而且在王莽建新之后,更是没有益处,需要自我奋斗;刘备则是父亲早逝,跟着母亲编草席为生,一步一个脚印。

按照题主的说法,刘秀、刘备这样的皇族子弟,是皇族里的特殊人,其他皇族子弟很难取得一番成就,但在悦史君看来,情况恰恰相反。


我们不否认,王朝中后期的皇帝,以昏聩享乐居多,也可以看到很多宗亲藩王整天游手好闲,沉迷酒肉山林,但皇族高贵的地位,和享有的优越物质条件,却是他们事业起飞的加速器。

无论是汉代,还是后来的唐、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不少贤王,有的政绩可嘉,有的著书立说,有的医术精湛,有的琴棋书画……可以说,他们人生的丰富多彩,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大部分人。

当然,皇位只有一个,皇族子弟尤其是近支,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从而蹉跎了岁月,使得人生变得无可奈何。

最后,悦史君的结论就是,如果以刘秀、刘备的成就来看,皇族子弟囿于身份,没有特殊际遇无法完成,但要想取得一番成就,皇族子弟当然是有先天优势,其他人根本没法比。


历史这样说


为什么古代皇族里很难找出刘秀、刘备这样的人?

刘秀和刘备,有太多的相同之处,同样的皇族后裔,同样的落魄,同样的成为皇帝,同样的国号为汉,但如果只是因为太多的相同之处,而显得与众不同,也太牵强了

小编觉得,之所以“很难找出”,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政权相对稳定

汉光武帝刘秀,汉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之后,于公元25年,建立东汉,至公元220年东汉灭亡,国祚195年

汉昭烈帝刘备,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蜀,是魏国为了天下正统叫出来的)263年灭亡,国祚43年

当然,相对于东汉来说,蜀汉的国祚确实短的很多,但纵观历史会发现,很少有皇族成员在灭国之后复国,或者说复国之后是所建立的政权极不稳定,蜀汉虽然时间不长,但相对于五胡乱华的十六国、后唐的五代十国,来说比较稳定(最起码本土战争、内斗不多)

第二,靠自己建立政权

刘秀,9岁丧父,成为孤儿,公元22年,十月,打着“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旗号,从宛城起兵,一步步建立以自己为主的东汉政权

刘备,织席贩履为业,公元184年,参与镇压黄巾起义,之后,一路颠沛流离,是什么官都做过,才建立了蜀汉

两人的建国历程虽然相似,但与别的皇族后裔区别很大,别人主要是靠功勋贵臣,或是世家豪阀,所建立的政权极不稳定,后期矛盾没办法解决,导致政权易主、架空的事很多,反观两人,大权在握

第三,都与蜀地有着不解之缘

公元30年,经过近六年的东征西讨,刘秀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的东方,只剩西北陇右和巴蜀,此时也形成了刘备时期的“三国鼎立”局面

公元32年(陇右平定后),对益州展开攻势,至公元36年,才平定蜀地,自此全国统一(西汉时期的全国)

蜀地是刘备的大本营,公元263年,魏军五路伐蜀,一战就灭了蜀国

刘秀得到蜀地统一天下,刘备得到蜀地惨遭灭国,可见蜀地,不是“龙兴之地”

总结一下:刘秀和刘备,一个坐天下望蜀地,一个坐蜀地望天下,虽然结果不同,但他们所建立的“汉朝”,都是自己出生入死建立的稳定政权。只有那事实说话,才能表现得与众不同,不然的话,各个王朝的王爷都有相同之处

  • 如果觉得小编说的挺对,就关注转发一下呗!

  • 如果觉得小编说的不对,就留言讨论一下呗!


飞哥讲历史


中国古代都奉行厚养皇族的政策,成材率是极低的。


有一个现象不知道有没人注意到,不管是西汉末年还是东汉末年,汉室的近支皇族都没有大作为,甚至能留名的都很少。而当时能在江湖上掀风作浪的人,都是刘秀、刘备之类的草根宗室。也就是跟皇帝的血缘关系很远的,没有爵位的宗室。

就拿新莽时期的诸侯来说,刘秀和他哥哥刘演虽然都是长沙定王刘发的后裔,但他们家族这一支传到他们这一辈时,已经没有爵位了。阶级成分属于小地主,家里有点钱,混的比普通老百姓强一点。但跟真正的皇族比起来,他们只是屌丝。

没有爵位,就意味着刘演、刘秀没资格端朝廷的铁饭碗。他们要靠自立才能更生。他们如果不努力,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迟早会把家业给败完,饿死在田间地头。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刘秀和他哥,从小就有很深的社会阅历。比如窝藏朝廷要犯这种掉脑袋的事情,他们兄弟两人都干过!后来王莽不得人心,搞得天下大乱,赤眉军、绿林军先后起义时。这哥俩英雄有用武之地,在乱世当中也拉起一支人马搞割据。


而当时那些有爵位的近支皇族呢?这些人普遍都有爵位,有铁杆庄稼,吃喝不愁,不需要在社会摸爬滚打,形同废材一般。这样的人在面临大灾大难之时,哪有什么应变能力可言?这些人别说是掀风作浪了,他们能在乱世当中保住自己的小命,都是个奇迹。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朝藩王。明末农民起义的时候,明朝藩王有几个人是有作为的?要么就是像桂王那种一路跑跑跑的废材,要么就是像璐王那种清兵还没来,就直接投降的废材。明朝对藩王确实很优厚,但貌似优厚的有点过头了。把藩王全部养成了废材。



另外,近支皇族难有作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皇帝对皇族约束太严。

中国古代的皇帝,最忌讳的不是外臣,而是自己的近亲亲戚。因为皇位讲究血统,外姓大臣或者草根宗室没有继承权,对皇帝够不成很实质的威胁。但近亲皇族却不同,这些人往往是皇帝的兄弟或者叔伯辈。从血统上来说,现任皇帝能坐皇位,他们也一样有资格能坐!所以皇帝往往都不愿意重用自己的近亲亲属,对他们敬而远之。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魏文帝曹丕。他在位的时候总是一副有歹人要加害的心理,对曹植曹彰这类亲兄弟防的死死的。不让他们私下结党,也不让他们掌握权力。曹丕是宁可把权力赐予司马懿这种外姓大臣,也不愿意让自己的亲兄弟掌握权力。结果等到司马氏篡夺皇位时,没权的曹氏宗亲就只能是混吃等死了。(司马氏又走了另一个极端,对宗亲太过于放权,又导致了八王内乱)

被曹丕篡位的东汉王朝,情况也一样。东汉时期的王爷们,有爵位,有封地,但就是没人身自由。朝廷不允许他们做官,他们只能在封地里混吃等死。



当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东汉桓帝时期的甘陵国王刘忠。他虽然贵为甘陵国王,但他不能插手封国的军政事务。只吃封国的赋税,维持他身为王爷应该有的水准生活。后来黄巾军攻打甘陵国时,刘忠欲哭无泪啊。

他跑又不敢跑(不经皇帝的同意就擅离封地是死罪),只能在封国内等死。黄巾军抓住刘忠后,杀了他的所有儿子,掠了他所有妻妾,抢了他的所有财产,对他百般凌辱。不过好在黄巾军没杀他,朝廷最后拿钱把他赎了回来。但是刘忠却也落下一身病,最后凄凉而死,连给他送终的人都没有。(儿子都被杀了)

这种名为厚养,实为圈禁的政策,和平年代倒还无妨。但假如碰到战乱,这些王爷们简直生不如死。很多王爷在遇到乱世时,都是财产被抢、妻妾被劫,自己挨饿苟活,悲催的惨死在郊野。

(汉末也有像陈王刘宠之类的杰出藩王,但毕竟数量太少了。而且刘宠受制约,他无法像诸侯那样搞兼并,扩大地盘。只能老老实实的待在封国内,始终没有发展。)



而反观当时的草根宗室,比如西汉鲁恭王之后刘表、刘焉,西汉中山靖王之后刘备,西汉齐王之后刘繇,东汉东海王之后刘虞。在当时混的都是风生水起。

这些人有个共同点:他们都是草根宗室,没资格端铁饭碗,但可以凭借自身的努力,出仕做官。

能出仕做官,他们就能担任一州或是一郡的军政长官,能在地方上拉起一支队伍,在地方上掀风作浪。有没有能力先不提,最起码他们有掀风作浪的机会。

所以别看古代的王爷们表面风光,其实在当时那个年代,这样王爷也是很惨的。他们的人身自由受限制,不能出仕当官,不能有任何的政治抱负,不能随意走动。只要一经受封,就只能待着封国内等死。远远不如刘秀、刘备这些草根宗室混的好。


最起码的,像刘秀、刘备这些人,有能力就能混,混到什么程度,看能力和运气。而藩王们别说本身就没什么能力了,就算是有能力也都不行混。混的太好了会犯忌讳,会被皇帝猜忌他们是不是要趁机篡位。一个不留神就会掉脑袋。

其实说实话,中国古代的王朝,也就是汉朝的草根宗室出了刘秀、刘备这种人才。时间越往后走,无论近支皇族还是草根宗室,都是一窝废材。即便是反复强调骑射乃满洲根本,对皇室子弟教育比较重视的清朝,其实到了清末时期,皇族子弟也是一窝废材。一个能挑大梁的人都没有。


Mer86


看这两个人的名字就知道,一个是东汉的开国皇帝,一个是东汉末蜀汉的建立者,两个人都是从草莽之中成为了开国皇帝,并且都是皇室后裔,从建国这一点来说两个人可以说是皇族中的杰出者。那么,为什么皇族之中很难出现刘秀和刘备这样的人呢?

皇族后裔必须碰到乱世才可能出现像刘秀和刘备这样的人

刘秀和刘备都是在朝代末年的乱世之中崛起的。可能碰到乱世的皇族后裔有几个呢?

刘秀是在西汉末年赤眉、绿林起义反抗王莽新朝的乱世之中,和自己的大哥刘演一起起兵,借助和绿林联合,最终扩大了势力,但其最终还是在河北获得了世家大族的支持称帝,才能最终打败绿林、赤眉,经过十二年才统一了全国。

刘备是在东汉末年,诸侯争霸的局面下,几经捻转,最后才抓住机会,拥有荆州这个根据地,最终借住荆州,进入益州,打败了刘璋,这才有了本钱,建立了在三国鼎立时期势力最为弱小的蜀汉政权。

能碰到乱世的皇室子弟基本上都是在王朝没落即将灭亡的时候,可是等到王朝即将灭亡的时候,被杀死的最快的也是皇族后裔,等到天下大乱的时候,不是军阀割据,就是起义烽火遍地,这时候还能有几个皇族后裔存在?即使存在的,大多也是没有什么能力的,有怎么会像刘秀和刘备一样崛起呢?

皇族后裔出身平民又有才能的很少

说皇室后裔出身平民的少,并不是说各朝各代灭亡后皇族就没有人了,各朝各代灭亡后除了被灭族的,总有一些皇族成员沦为平民。这里讲的出身平民是讲在和平时代皇族后裔成为平民的人。刘秀和刘备都是出身平民的皇室后裔,他们之所以成为平民,是由于推恩令的原因。除了汉朝以外,翻遍历史书也找不到像汉朝那样施行推恩令的朝代。因此,在历史上除了汉朝的皇族是朝廷政策原因使皇族成为平民外,其他各个朝代除了被贬为庶人的,根本就没有皇族后裔是平民出身的。


刘秀作为一个平民,就是一个在家种地的又什么才能?一是有文化,二是懂权谋,三是军事才能突出。这几点可能其他的平民皇族后裔可能有的具有其中的一两点,可刘秀却三点都具备了,所以刘秀成功了,这从刘秀的大哥身上就可以反应出来。

刘备一个卖草鞋出身的又什么才能?一同样是有文化,二是交友广阔,和袁绍、公孙瓒、曹操等东汉末年曾经称霸一方的霸主都是旧交甚至是同窗,三是军事才能突出,刘备的才能又有几个同是平民出身的皇族后裔所拥有的?所以刘备成功了。

既然没有几个既是平民出身又有才的,那就不可能出现像刘秀、刘备这样的开国皇帝。等到王朝末年,乱世来临的时候,那些不是平民出身却有才的皇族后裔拥有着巨大的优势,金钱不缺,效忠的人不少,可是为什么没有像刘秀刘备这样的人呢?原因就是这些皇族,拥有这些优势是不错,可是太显眼了,俗话说鹤立鸡群,出头的椽子先烂,这些皇族后裔在那些权臣和起义军的眼中就是首先要清除的目标,权臣是为了把持朝政的需要,可定要清除有才能的皇族成员,起义军本来就是造皇族的反,肯定也是以清除对自己威胁大的目标为先。所以,能像刘秀和刘备这两个皇族成功的就少多了。


皇族后裔中像刘秀、刘备这样拥有丰富的社会底层经验的很少

刘秀在九岁的时候失去了父亲,兄妹三个成为了孤儿,回到了枣阳老家,彻底成为了一个平民。刘秀的大哥又不事生产,只有刘秀种地养家。可以说少年时代的苦难给了刘秀很大的磨练,等长大后又到长安读书,一路的游历和见闻,又开阔了刘秀的眼界。有文化,又接触底层,深知社会现状,这对于丰富刘秀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刘秀才会在起兵后审时度势,联合绿林对抗新朝,在大哥被杀后能够忍辱负重,最终走向了成功。

刘备的家境应该比刘秀好点,但也好不到哪去,不然最后也不会以卖草鞋为生。只是年少时可能家境好点,因此才会师从卢植,由此结交到了公孙瓒,后来又到洛阳游学,结交到了袁绍和曹操这两个公子哥。刘备的底层社会经验并不比刘秀少,相反刘备在更高层面的经验也不少。刘备求学和到洛阳游学结交朋友,是丰富了其上层阅历,为自己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刘备在家乡卖草鞋为生又为其提供了接触底层社会的机会,所以说刘备的阅历经验甚至比刘秀还丰富。刘备前期颠沛流离的时候,之所以能够被袁绍等人接纳,就是其交游的经验帮助了他。而刘备的成功却是因为其在社会底层的经历使其养成了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个性成就了他。可以说刘秀和刘备这两个皇族的成功和其社会阅历是分不开的。

之所以说像刘秀和刘备这样的皇族很少,这是有特定条件的,一是平民出身,二是有才,三是恰逢战乱,四是社会阅历丰富,五是能建国。要符合这样条件的皇族确实是太少了,刘秀和刘备只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两个人物,在其他的历史时期出现像刘备和刘秀这样的人物很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