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十四阿哥不支持雍正,而支持八阿哥?十四阿哥和四阿哥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啊?

驴博士LvBoss


关于九子夺嫡,大家都有个疑问,那就是老十四和老四雍正是真正的亲兄弟,同父同母。但是大家一定发现了,老十四不帮助哥哥,反而去投靠老八,成为”八爷党”中的重要一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得先要了解一点历史背景。

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当时康熙皇帝活下来成年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九个儿子分别是:胤禔、胤礽、胤祉、胤禛、胤禩、胤禟、胤䄉、胤祥、胤禵。最后四阿哥胤禛胜出,成为雍正皇帝。

其中他们大致又分这几个集团。老大是一个集团,老二是太子,有自己的一党,称为”太子党”老三和自己的那些书生为一伙。其中老八老九老十和老十四是最大的一党,也是最厉害的一党,称为”八爷党”。老十三和老四本来也是太子的一党,但是随着太子被废,太子党瓦解,老四老十三最后成为一党。虽然他们大致分这几个利益集团。但他们作为皇子,其实每个人都想当皇帝。而且大家都是有机会的。

那么老十四为何选择了老八集团呢?很简单,首先,老大,太子发生事情倒台之后,老八集团的势力最大,可以说是一呼百应,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次,老八集团并不团结,老八有天生的劣势,那就是出身低贱,可以说争位的可能极小,老九基本上以老八的意志为主,老十是个草包,也就是出身好一点,被老八看中,觉得对自己争位有利,所以把他拉了进来。但是老十四在康熙晚年一直掌管兵部,手中握有兵权,所以老十四加入老八集团,看似增强了老八集团的实力,其实老十四是看中了这点,想利用这几位哥哥成就自己。

第三,要知道老十四也想当皇帝啊,但是老十四知道哥哥老四是个厉害的人物。要知道,老四胤禛在康熙年间是出了名的”冷面王”而且办事能力极强,要加入他的话,最终肯定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这为他人做嫁衣的事情,老十四做不出来。

最后一点,也就是最重要的,虽然老十四和老四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但是他们的关系并不好,因为他们虽然都是由德妃所生,但是老四雍正是佟佳氏带大的,而老十四是生母德妃养大的。雍正和生母关系不好,但是老十四备受生母的喜爱。母亲不怎么疼自己,在加上从小就和这个弟弟分开,所以他们关系一点都不好,甚至可以说是”有仇”。

不过当老四胤禛最终胜出,成为雍正皇帝后,对昔日的政敌进行了残酷打压,但是对老十四还是没有下狠手,只是将他圈禁。从这点来看,雍正还是心里有他这个弟弟的,毕竟是真正的亲兄弟啊,最终老十四被圈禁,直到乾隆登基才将这位十四叔放出来,那时,昔日的”大将军王”早已是战战兢兢。




坚强的浩浩


是的,十四阿哥和雍正是一母同胞,但他就是不支持雍正;不仅不支持雍正,而且还是和雍正誓不两立的死敌。为什么呢?小崔说历史LanyaLanya来简要回答一下这个让不明就理的人感到很纠结的历史问题。不妥之处敬请各位看官提出批评意见,以和小崔说历史LanyaLanya共同进步。

首先,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要归结于当时清廷皇室子女抚养制度。十四阿哥和雍正的亲生母亲是康熙皇帝的孝恭仁皇后,但孝恭仁皇后生育雍正的时候不仅还没有被册封为皇后,而且其身份还没有升级到妃嫔的位置。按当时清皇室制度,雍正的生母乌雅氏这时候是没有资格来抚养皇子的,亲生的小皇子只能由妃嫔以上级的(康熙的其他)女人来抚养。所以,雍正一生下来,就由当时有资格抚养皇子的佟佳氏——即后来的孝懿仁皇后抚养,这么一抚养就长达十一年之久。

而反观十四阿哥,乌雅氏生育十四阿哥的时候,其身份已经升级到了妃嫔(被册封为德妃)的位置,也就是说这时候的乌雅氏具备了抚养皇子的资格,乌雅氏抚养十四阿哥一抚养就抚养了几十年。俗话说,生母没有养母亲,生恩没有养恩大。雍正自幼就一直在佟佳氏身边长大,自然就和佟佳氏亲近,反而与生母德妃乌雅氏的感情却十分的疏远。而十四阿哥呢,自幼在德妃乌雅氏的身边长大,自然也就和德妃乌雅氏十分的亲近。但这种生疏关系再怎么着也不至于使十四阿哥和雍正的关系紧张到成为仇敌的地步啊。

关键的问题在于皇帝这一高高在上的位置——所具有的一统天下的那种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诱惑。皇帝只有一个,可是想当皇帝的人太多了:大阿哥想当,二阿哥想当,三阿哥也想当,四阿哥(后来的雍正)更想当,八阿哥就更不用说了,比谁都想当,十四阿哥也一样。因而,四阿哥在“进军”皇位的路上不仅时时防着其他的阿哥,也同样处处防着一母同胞的十四阿哥,不仅如此,而且是能打压则打压,能算计则算计。所以,兄弟两个渐渐地由关系疏远变为了相互仇视。

十四阿哥性格火爆,脾气直率,但有一点长处,就是有自知之明,尽管自知在夺镝的斗争中不是雍正的对手,但因素来与雍正不睦,甚至互为仇人,却也不愿意对雍正俯首称臣;即便俯首称臣也要在八阿哥面前俯首称臣,才符合“我老十四素来的脾气与性格”。道理分析到这里,我们就基本明白了:十四阿哥和雍正虽为一母同胞,但却不支持雍正,反而是铁了心的支持八阿哥的原因和道理了。民间普通人家有的亲兄弟为了一点经济利益和微不足道的财产还要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打得不可开交,进而成为仇人呢,何况是皇室兄弟为了争夺皇帝大位?

问答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小崔说历史LanyaLanya


亲兄弟也会反目,更何况是皇家。

雍正皇帝胤禛排行老四,在他出生时母亲乌雅氏只是一个普通宫女,没有扶养皇子的资格,于是雍正被皇贵妃佟佳氏收养,一直到成年,胤禛都与生母没有什么接触,更谈不上感情了。

而十四阿哥胤禵则是在乌雅氏被封德妃以后才生的,此时的乌雅氏已经有了扶养孩子的权力,因此十四阿哥便在其身边长大。

兄弟二人自小没有什么亲密接触,再加上四阿哥胤禛从小离开母亲,性格孤僻,导致德妃不喜欢,而十四阿哥是德妃最小的儿子,倍受宠溺,这一疏一亲,导致兄弟二人不但没有情分,反而有着一定的嫌隙。

胤禛在成年后进入朝局,早早的就成了太子党的骨干成员,而小他十岁的胤禵在成年后,本来就对哥哥没啥好感,自然不会与胤禛为伍,此时除了太子党,八爷党势力也十分庞大,于是胤禵便投入其中,成了与同母哥哥胤禛的政治敌人。



明离子认为,兄弟自幼分离,母亲的偏私导致两人进一步感情不睦,是两人走入歧途的最初原因。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明离子


就像是罗老先生的三国演义带偏了三国的原貌一样,二月河先生的文学创作也篡改了很多史实,但问题本身不在此,最大的问题出在很多人把文学作品当史书看,这才是荒唐的。

一、清朝的皇子多是子以母贵。

生母的地位不高,生下来的孩子都会让身份高的妃子扶养,估计怕日后母以子贵,外戚专权吧?

太子的生母是索尼的孙女,索额图的侄女,贵为皇后,这是典型的子以母贵;再有就是四阿哥被佟佳氏扶养,佟佳氏贵为皇贵妃,后册封皇后,比生母乌雅氏地位高很多;至于九子夺嫡的其他阿哥而言,除十阿哥外(这也可能是雍正没有杀他的原因),生母的地位都不高,想染指大统困难重重。

二、纠正几个被电视剧带偏的史实

1、太子被废确是咎由自取,复立太子的原因很多,例如:夺嫡之争,萧墙祸起等,其中可能还有一个,太子有一个很优秀的儿子,康熙可能真的看不上这些儿子,就看哪个孙子好,就把皇位传给他爸爸。这也是广为流传的雍正是因为弘历才当的皇帝。

2、雍正皇帝不是继位,也不是篡位,应该是与隆科多合作自立的,哪有传位诏书在皇帝登基之后才拿出来的?康熙在弥留之际一天三次召见胤禛可能有意传位,但确实是千古之谜。

3、弘历与康熙真正接触是在康熙六十年,那年他11岁,要是像电视剧所说在康熙47年就和皇帝对答如流那就是穿越时空了,他还没有出生。

4、对雍正登基出力最大的应该是隆科多和十七阿哥允礼。

5、大阿哥应该没太参与夺嫡之争,还保举过八阿哥。

6、雍正登基后第一个处理的是三阿哥。

7、接下来处理的是八爷一党,应该是在雍正三年,根本没有朝会逼宫一事。

8、雍正没有杀弘时,是过继给八阿哥后郁闷而死的。


老衲虚空


导语

十四阿哥和雍正虽然是亲兄弟,但这亲兄弟关系却并没有那么的亲。

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胤礽因结党营私被康熙以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的理由废了他的太子之位。

太子被废之后,各位皇子就开始打皇位的主意了,先是大皇子胤禔主动向康熙献殷勤。在大皇子胤禔心里,自己身为长子,太子理应是自己,只是康熙偏心才立了二皇子胤礽为太子。然,现在胤礽太子之位被废,那么下一个太子肯定是自己。



于是,大皇子胤禔就不断在康熙面前说二皇子胤礽的坏话,甚至还自做聪明的猜测康熙的心思,以为康熙想杀了二皇子胤礽,但碍于情面不好动手。于是在康熙面前说,“自己愿意代劳解决太子,不让皇阿玛费心”。

然而,康熙根本没这个意思,反倒是一听这话,直接把胤禔骂了一顿。不久之后,又有人向康熙举报说大皇子胤禔想害二皇子胤礽,于是,康熙就把大皇子胤禔囚禁了起来。大皇子在这次皇位争夺中率先出局。

大皇子胤禔出局后,参与皇位争夺主要还剩下三大集团。既以老八为首的,老九,老十,老十四的这一党,被称之为“八爷党”;然后就是以老四,老十三为代表的“四爷党”;以诚亲王胤祉、陈梦雷、李绂为代表的“三爷党”。

这个三个党派中,最具有势力的自然是八爷党,而最具有威胁的则是雍正的四爷党。

在这里我们可能有疑问,老四和老十四是亲兄弟,为何在皇位争夺中属于两个不同的队伍呢?

一:两人虽是亲兄弟,但是却没有什么感情

雍正和十四阿哥都是由孝恭仁皇后所生,虽然是亲兄弟,但命运却是不同。这一切都归咎于清廷皇室子女抚养制度。按照规定,在皇宫内,只有嫔妃才有资格扶养皇子,而孝恭仁皇后在生雍正的时候只是一个贵人而已,故没有资格扶养自己的孩子。

因此,雍正出生之后就带给了佟佳氏扶养,这一扶养就养了十一年之久。

雍正被送走十年后,雍正生母孝恭仁皇后又生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十四阿哥。和雍正不同的是,此时的孝恭仁皇后已经是嫔妃了,既“德妃”,有资格扶养自己的孩子。所以,十四阿哥自小就跟在母亲的身边。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雍正和十四阿哥虽然是亲兄弟,但却没有生活在一起,再加上雍正年轻时不喜欢说话,所以,在这个偌大的皇宫内,雍正和十四阿哥没有太多的交集,自然也就没什么感情。

二:雍正对十四阿哥是有讨厌的情绪的

雍正自小就离开了母亲身边,可以说从小就没有得到太多的关爱。反观十四阿哥,从小待在的孝恭仁皇后身边,集一身宠爱于他。

雍正在面对十四阿哥时是有讨厌情绪的。在雍正看来,为何你能待在母后身边,而我却不可以。同时,孝恭仁皇后对成年后的雍正和十四阿哥态度也是有很大差别。


在一次孝恭仁皇后生日时,雍正和十四阿哥同样送了礼物,孝恭仁皇后面对雍正礼物时,根本没任何表情,只是看了一眼,而面对十四阿哥礼物时,孝恭仁皇后是非常喜欢,爱不释手。可以说孝恭仁皇后对十四阿哥是很偏心的。

亲生母亲的态度也加剧了雍正对十四阿哥的讨厌情绪。两个人互相看不上眼,自然也就不会相互支持。

三:十四阿哥有野心,想借八阿哥势力来夺位

九子夺嫡中最有野心和实力的就是“八阿哥”“十四阿哥”以及“雍正”。不同于八阿哥张扬,雍正和十四阿哥都是低调做人,根本不让人知道自己有夺位的野心和实力。


在八爷党中,十四阿哥虽然一直支持八阿哥争夺皇位,但他在暗地里也是在不断算计八阿哥,不断把八阿哥推到九子夺嫡的风口上,甚至十四阿哥还建议在推荐新太子时叫大臣联名推荐八阿哥,而这一行为也让康熙看到了八阿哥结党营私的这个事实。最终,风口浪尖上的八阿哥被康熙打压,再加上康熙大寿,八阿哥送康熙死鹰,直接给了康熙机会把八阿哥踢出了局。

“谕诸皇子允禩因伊母二周年往祭,事毕、理应趋赴行在,乃允禩于朕驻跸遥亭之次日,以将毙鹰二架、遣太监一名、亲随人一名、来请朕安,言伊在汤泉等候回京……”

送康熙死鹰这件事是不是八阿哥做的还是一个疑问,毕竟没人会笨到在自己父皇大寿上送死鹰。但,事实是怎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康熙认为是八阿哥送的就行了。


八阿哥一出局,其十几年的心血直接被十四阿哥接管了。

总结

十四阿哥不支持雍正在于他自己也想做皇帝,在十四阿哥看来,雍正的势力没有八阿哥强,借八阿哥更能增强自己的势力。

奈何,十四阿哥低估了雍正的实力,雍正趁着他在外领兵时,趁着康熙去死的机会,直接做了皇帝,根本没给十四阿哥再争皇位的机会。

参考文献:《清史稿》、《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


历史发报君


为什么十四阿哥不支持雍正

虽然十四阿哥和四阿哥都是出自同一个母亲,但是他们并不是同一个母亲抚养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介绍清朝的祖制,养母抚养制。即如果后宫女子生育皇子时位分过低就不能亲自抚养皇子,而要由皇帝指派高位分的后宫妃嫔抚养。

四阿哥和十四阿哥的生母乌雅氏,在生育四阿哥时并没有史料记载她的位分,可见地位不高,因此四阿哥从小被,送到当时无子的贵妃佟佳氏抚养。这对四阿哥显然是非常有利的,因为佟佳氏死后被追封为皇后,她还有个历史上很出名的弟弟,隆科多。

十四阿哥出生时,乌雅氏已经被封为德妃,具有了抚养皇子的权利,因此就把十四阿哥留在了自己身边抚养。这样四阿哥和十四阿哥从小并不在一起长大,感情就和一般的皇子之间没有区别了。

图:乌雅氏

性格上,四阿哥性格高冷,心机深沉,而十四阿哥性格十分直率,两人完全不对路,因此尽管有血缘关系在,但是感情并不好。而八阿哥为人谦逊,重情重义,素有贤名,和十四阿哥也是志趣相投,两相对比 之下,十四阿哥支持八阿哥也就不足为奇了。


九龙夺嫡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四阿哥笑到了最后,成为了雍正皇帝。在外作战的十四阿哥回到京城,见到雍正皇帝一开始并不愿意下跪,还是在八阿哥的劝说下才下跪。

雍正当然也对这个藐视自己的亲弟弟没有好感,先是罚他为康熙守陵,后又削去郡王的爵位,改为幽禁,直到乾隆继位才把这个亲叔叔放出来了。但是对比其他夺嫡失败的兄弟,十四阿哥的结局还算可以了,这可能还是雍正多少看了一点血缘的面子上。

顺便说一句,四阿哥的生母德妃也很不喜欢自己的长子,在四阿哥继位后,她的反应是“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吾梦想所期”,更是宁愿给康熙殉葬也不愿意当太后,不久就郁郁而终。


小熊猫看历史


历史上的“九子夺嫡”就是因为康熙没有早日立下储君,这才让自己的儿子们为了太子之位,搞出了无数的风波。其中主要争夺太子之位的是四阿哥与八阿哥,而十四阿哥身为四阿哥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不支持四阿哥,却转过头去支持八阿哥,这是为何呢?

说实话大清的皇子们,看似都是同一血脉的亲兄弟,但是却因为母亲的原因,再加上太子之位的诱惑,于是这些所谓的亲兄弟,就变成了苦大仇深的敌人。

所以对他们这些皇子们来说,只有跟自己是同一个母亲的兄弟,才是真正的亲兄弟,其他人都是敌人罢了。

但是很多时候总有一些意外,比如说四阿哥跟自己的弟弟十四阿哥之间就是如此。

从表面上来看,四阿哥跟老十四都是因为脾气不对路才反目成仇,可实际上这一切的根缘依然还在康熙的身上。

原本太子没有被废的时候,这两个亲兄弟的关系还算是比较融洽,可是随着太子之位被废,其他几位皇子的蠢蠢欲动,他们两人的关系也慢慢开始有了隔阂。

要知道康熙是一个对权力掌控欲望相当强烈的这么一个人,从他八岁登基,却在十六岁的时候就掌握了朝中大权就能看得出来。

在位的几十年时间里,几乎就是说一不二,不论朝中大臣们的职位高低,谁敢跟康熙闹情绪。

所以当康熙的太子已经长大之后,麻烦事就来了,太子已经成年,但是康熙的身体依然生龙活虎,从他的身体状况来看,再干个几十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事实上康熙的年纪也算是长寿之人了,想想自己当年十六岁就已经掌控了整个大清的权势,而太子已经三十来岁了,他的心里能不着急吗?

可以说康熙只要想想当年的自己是如何夺权的,就可以想到太子现在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于是就各种敲打太子。

说实话,也就是现代人因为独身子女的原因,或者说自己的孩子数量太少的缘故,所以才会对孩子各种的宠爱,哪怕自己爱伤,也不会让孩子受到一点点的委屈。

但是在古代,说实话孩子们的地位跟现在是没法比的,只是因为数量太多了,就好像你最心爱的一件东西或一个人是一样的。

如果这件东西,或者说这个人是唯一的,你或许可以拿自己的生命来守护,但是当这件物品或者说这个人不在是唯一,而是几个或者几十个的时候,你还会拿自己的生命来维护吗?

要知道康熙可是有好几十个孩子,所谓的亲情到了他们的眼中,只是一个传承而已,再加上皇家的种种麻烦事,所以这些天子们根本感受不到抚养孩子的辛苦,于是孩子在他们心中的分量就更轻了。

也正是这样的原因,虽说太子也是康熙的亲生骨肉,但是关系也不见得有多亲密。

而且很有可能会随时因为权势的原因来谋夺自己的地位,所以防范之心越来越重。

为了自己地位的稳定,康熙只能找到理由将太子之位给废掉了。

太子之位废掉了,然后就要有新的太子出现了,这个时候就是大家打出狗脑子的时候了,四阿哥跟八阿哥之间各种的明争暗斗。

但是十四阿哥却在其中看到了一些机会,因为康熙想让自己的位置坐的更久一些,所以新的太子人选就要从年龄最小的当中来找。

为何十八阿哥死的时候,康熙会如何伤心,就是因为他的年纪最小,正是自己最佳的太子人选。

所以十四阿哥就有了机会,明面上十四阿哥在支持八阿哥,实际上却是自己暗中发展。

毕竟自己所争的也是太子之位,跟自己的亲哥哥是相互冲突的,就算自己能拉拢大量人才,但是大家最后依然还会归到四阿哥身上。

因为四阿哥当时的优势比十四阿哥强太多了,所以十四阿哥才会转头去支持自己哥哥的敌对方八阿哥,只有这样自己才有机会浑水摸鱼。

十四阿哥不支持雍正,而支持八阿哥,就是想要火中取栗而已,其实他谁都不想支持,只想支持自己,但是却也因为自己的年纪太小,根基不太稳,所以只能跟在八阿哥身后占占便宜而已。


虎头山小妖


这里的十四阿哥指的是康熙的第十四子胤禵(雍正登基后名允禵),四阿哥指的是康熙的第四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他们当然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他们的父亲是康熙帝,母亲是康熙的妃嫔德妃乌雅氏。

康熙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子嗣非常多的一位皇帝,而且他的儿子们个个能力非凡。康熙帝只有一名嫡子,就是他的第二子胤礽,母亲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胤礽满周岁便被立为太子,最得康熙帝的疼爱和重视,所以虽然康熙有很多儿子,但早期并没有谁敢觊觎太子之位。可是众多出色的兄弟让胤礽颇为忌惮,所以他做出了一些不合时宜的举动,再加上晚年的康熙帝多疑又猜忌,所以太子的地位便岌岌可危了。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帝第一次废太子,拉开了九龙夺嫡的残烈竞争。


康熙帝大皇子胤禔文武双全,又是大皇子,非常得康熙疼爱。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太子刚被废,利令智昏的胤禔居然向康熙帝提议杀掉太子,康熙帝大为愤怒,又查到他早先魇咒太子胤礽,谋夺储位,所以被削爵囚禁,没有了竞争资格。

其后的储君之位的竞争,便在八阿哥胤禩和四阿哥胤禛之间展开。八阿哥的支持者有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和十四阿哥胤禵;四阿哥的支持者有十三阿哥胤祥。四阿哥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禵是同母所生,按理来说两人应该更亲近才对,那么胤禵为什么支持胤禩而不支持同母的胤禛呢?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胤禛和胤禵虽说同母所生,但是并不亲厚,这其中原因也很多。

首先,在康熙的后宫中,很多皇子都不是亲生母亲扶养的。比如八阿哥胤禩生母良氏出身低微,胤禩便是大阿哥的生母惠妃扶养的。四阿哥胤禛的生母出身包衣,胤禛出生时她的位分还很低,没有资格扶养皇子,所以胤禛是被康熙的孝懿仁皇后扶养的。而十四阿哥胤禵出生时,他的母亲已经是德妃了,有资格自己扶养孩子了。所以胤禛和胤禵虽说同母所生,却不在一起生活,再加上两人年龄相差很大(相差10岁),所以感情并不好。



其次,两人的性格、脾气不同。兄弟之间相处,有时真的是对脾气最重要,同不同母其实他们没那么看中。刘邦就是和他的异母弟弟刘交要好,对同母哥哥刘喜却不怎么感冒。胤禛性格沉稳、内敛,属于那种沉默寡言的。而胤禵个性直爽、重情重义,跟胤禛完全是两个性子。可他对礼贤下士、亲切随合的八阿哥胤禩却非常尊敬和崇拜,所以就跟胤禩走的很近。康熙四十七(1708年),康熙怀疑胤禩结党谋害太子胤礽,胤禵为了八阿哥据理力争,甚至不惜冒犯康熙,可见胤禵是一位正直、重情之人。



其实生在帝王家,感情这东西是最靠不住的。

各皇子之间在暗潮涌动的时候,胤禵年龄还小,没有什么根基,所以他才是胤禩的追随着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因为“毙鹰事件”,胤禩跟储君之位彻底无缘后,深受康熙喜欢和器重的胤禵成为了储君之位有力的竞争者。此时的形势是大皇子被圈禁,太子被废,八阿哥被康熙明令拒绝,其他皇子要么能力不够,要么年龄太小,最有可能成为储君的就是胤禛和胤禵。所以两人无论感情怎样,都走到了对立面。



雍正帝登基以后,胤禵立马被贬去守皇陵,后来整个雍正朝都是被圈禁着。相较于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的残死,雍正对胤禵或许还是有同母兄弟的情义吧!


孔六十三


不是不帮,而是老十四伤心了。雍正始终隐藏的很深,曾经一度让老十四以为自己的四哥要帮助自己夺皇位,没想到雍正却自己捷足先登了。


一:关系好时,两人各为其主

一开始时,四爷和十四爷兄弟二人,一个拥护太子,一个拥护老八,各为其主。关系说不上多好,但是还能做到兄友弟恭,这点从两件事上就可以看出来:

1、雍亲王南下赈灾,家中孩子病重,十四爷和八爷等人,在四爷府照顾了一宿,最后医药费还是老九出的钱。

2、德妃大寿,雍亲王知道自己的这位十四弟粗心大意,肯定拿不出什么像样的寿礼,所以他将年羹尧准备的礼物分给了十四爷一份。



二:最放心的人,却是抢了皇位的人

四爷和十四爷兄弟二人一同给母亲贺寿时,四爷当着皇额娘的面,说出要举荐十四弟做大将军王。老十四听后,那叫一个感激涕零心里别提多温暖了,觉得关键时候还是要靠亲兄弟。

于是十四爷他就对自己的四哥说“如果我真的坐上了大将军王,恐怕八哥一伙儿会托我后腿,所以希望管户部的四哥能够多多支持,另外年羹尧是四哥的人,我想让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这样大军的粮草供应就不用担心了。”

这一刻,天真的老十四真的把四哥当亲人了。可是令他没想到的是,最后抢了皇位的是他的四哥,怕他造反不给他拨送粮草的还是他的四哥。由此,老十四伤心极了、恨极了,他也不可能再帮助雍正了。


毛驴儿谈历史


十四阿哥谋略远不及四阿哥、八阿哥。他认为,若依附亲哥四阿哥,怎么也当不上皇上。依附八阿哥,若康熙不取八阿哥(乱结交大臣),那么他就是香勃勃了。

其实十四阿哥是错误的,因为康熙认识到,若立十四阿哥,权柄必在八阿哥手里,这种情况十四阿哥肯定是上不了位的!

十四阿哥败落很正常,当皇上,要独来独往,天马行空!十四阿哥连独立自主也做不到,完全不合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