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談三國,你喜歡哪個人?

沙沙小觀園


閒談三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礁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引子

長江之水,滔滔東流,不息不止。江水捲起的浪花,曾經調弄過多少英雄好漢,然而英雄已逝,浪花依舊。功過是非,已止息為歷史長河中一顆顆卵石,沉眠於江底。山似青松,萬古長青,依舊屹立。最美不過夕陽紅,又有幾人還在欣賞?在不知不覺中添上許些銀鬢的漁夫,還在江邊披星戴月,對皎潔秋月、和煦春風也習以為常,卻不覺同樣的秋月春風在歷史上曾滌洗過一場英雄爭風。在相遇的日子裡,喝著家鄉甘醇的濁酒,從古到今許多事,也只是在笑談中無了蹤跡……

《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黃巾之亂是從桃園三結義開始,講了黃巾起義之後,東漢政府的反擊,出現了劉備,曹操等英雄,而東漢政權也快滅亡了。董卓之亂是講董卓入京前後的故事,從何進與十常侍對戰到少帝逃出京城,結果被董卓救駕.董卓入京後收買了猛將呂布,又廢少帝,立獻帝,大權獨攬,實施暴政,逼得群雄聯軍伐董卓,雖然後來聯軍失敗了,但是董卓最後也被呂布所殺。群雄割據是講董卓死後,中原諸侯群龍無首,為了擴大自己的地盤互相廝殺,最主要分為三個戰區,即北方的袁紹與公孫瓚,江東地區孫策的崛起,中原地區曹操,劉備,呂布,袁術之間的戰爭。再後來的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我就不一一細說了,最主要的我想談談自己對三國演義的一些認識和看法。

如《易中天品三國》,還原真實曹操,替周瑜辯誣,正說諸葛亮,重評司馬懿。縱論天下,閒話三分。細品是非功過,總結成敗得失。

三國,對於對於錯,應該也沒有幾個人能說的清楚,歷史就是歷史,早就沒有它的背景。每件事情,你要是站在他的角度,確實有他的對的地方。對於三國演義,因為是小說,不免就會為了個主題或者作者的喜歡去描述。

我認為,諸葛孔明也不是那麼神機妙算,曹操也不是那麼疑神疑鬼,周瑜也不是那麼氣度極小。

在書中雖然突出了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業等的積極方面,但又把它無限誇大,把他描寫成智慧的化身、忠貞的代表,並將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如魯迅說:“狀諸葛亮之智而近於妖”。感覺,巧借東風,真的太神化,只能說是小說的一種手法。例子:周瑜想找個藉口殺了諸葛亮,命令他三十天造十萬支箭,不料諸葛亮說戰爭將即三十天會誤了大事說只要三天並立下軍令狀。周瑜派魯肅去察看,諸葛亮讓魯肅給自己一條船不讓周瑜知道。第一天在睡覺,第二天在彈琴,直道第三天夜裡江面大霧瀰漫,諸葛亮帶著魯肅去取箭。兩人坐在船中,讓士兵擊鼓,曹操由於江面大霧瀰漫看不清東西,只好命令弩手放箭。此時,諸葛亮穩坐舟中飲酒而魯肅嚇得渾身顫抖。過了一會,江面大霧快散時,諸葛亮命令一邊返回,一邊大喊“謝曹丞相贈箭!”等到曹操要追時,已經晚了 。

接下來,聊曹操。他真的疑神疑鬼嗎?或許,他這樣不能信任人,怎麼能登上歷史這樣高度的舞臺?例子:曹操七萬大軍對陣袁紹十餘萬大軍,此刻,曹操幾乎傾盡全部力量在官渡一帶和袁紹對峙,此時的曹操勝則功成名就,一統河北;敗則身敗名裂,生死難料,他只有一條路:戰勝袁紹,這是其一。其二:官渡之戰,決定性的一役乃火燒烏巢,此計乃袁紹謀士許攸之策,也就是袁紹軍內部有問題。這個問題,如果曹操不能相信敵方投靠的謀士許攸,也就不會有聞名一世的官渡之戰。

還有,周瑜真的很小氣嗎?我感覺未必,所謂三氣周瑜,我個人感覺只是為了塑造才智幾近天人的諸葛亮形象,不惜犧牲一代帥才,用三次鬥智失敗而被活活氣死來描繪周瑜。這個問題,從周瑜出身名門,家教甚好,少年得志,能統觀全局,是難得的帥才,所以才有孫策的“外事不決用周瑜”之託。可見周瑜必定是心胸廣博之人,程普周瑜之爭更是體現了周瑜之大度。由此可見周瑜之大度絲毫不遜於司馬懿,諸葛亮寥寥數語根本不會刺激到周瑜,更何談周瑜是被諸葛亮氣死?而且從他“氣死”時還推薦和諸葛亮較有交情的魯肅,更可看出他的心胸寬廣,決非小肚雞腸之人。那麼他到底是怎麼死的嗎?凡成大事者,有幾個那麼容易動怒。如《孫子兵法》火攻篇: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至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上。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說,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君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既然周瑜也是個儒士,必飽讀詩書,怎麼可能不懂其中道理呢?

我挑了其中三個主角聊聊,未必說《三國演義》寫的有缺欠,只是1000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為能說孰好孰壞,只是說各抒己見,言之有理就好。讀書,不必要太多框架,畢竟書不是教義,歷史製作只是讓大家明白歷史的智慧,思索歷史的軌跡。

還有,我感覺,讀三國,真的是受益匪淺。比如說,舍軍保帥,有時候,為了得到些什麼,就要失去些什麼。人生不可以魚和熊掌兼得。就如,現在很多同學看到自己的高中同學在社會中有30000左右的工資,真的很羨慕,感覺讀書好像沒有用似的,認為出去不也是為了工作於賺錢嗎?既然別人不讀大學都可以賺到,為什麼還要讀呢?我感覺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你付出4年時間,在其中學習到很多知識,雖然沒有多少社會知識教授,但我認為大家出去,在以後的發展前景一定會比沒有讀大學的好(這裡不討論特殊例子)。人生有得必有失。

時間問題,就不多閒聊。三國演義,這一兩千字是沒法詳盡聊盡其中的春。因為三國是一個風雲變幻,滄海橫流,英雄輩出,令人神往的時代,不知多少蓋世英雄在那裡大顯身手,叱吒風雲,正可謂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哥哥影影


姜維吧。

天水誇英俊,涼州產異才。

系從尚父出,術奉武侯來。

大膽應無懼,雄心誓不回。

成都身死日,漢將有餘哀。

九歲的時候,年幼無知,我仰慕的對象是勇冠三軍無人匹敵的呂布,年輕勇猛,一手方天畫戟無人能敵。

再大一點偏愛周瑜,雄姿英發,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從容瀟灑地在說笑閒談之間,八十萬曹軍又能如何?

十五六歲的時候,青澀熱血。俯首於諸葛武侯鞠躬盡瘁,三分天下游刃有餘,翻雲覆雨天下如棋。

即將二十歲的現在,學會了理解姜維,生不逢時又如何?只要有半分希望,便用盡萬分之力、只要不曾身死魂消,一身熱血便永遠燃燒。


陳壽說他“玩眾黷施”(耗費民力國力)

胡三省責備他“屢敗而不止, 為亡蜀張本”(屢次北伐失敗而不停止,導致蜀國被曹魏滅亡)。

說個題外話,我不喜歡胡三省這個人,宋亡時他也只是閉門寫字罷了,憑什麼指責一個為蜀漢付諸生命的姜伯約?

後世對姜維的點評大概只看到了他的剛戾自用與所謂的窮兵黷武,人們總是喜歡忽略時代去評價一個人的好壞,卻不看當時局勢的好壞。蜀漢末期的時局,天下大勢盡歸曹魏,你姜維一人又能如何?執念再深又能如何?

大敵當前,蜀漢朝堂內部卻黨爭不斷。有姜維這樣的人繼承諸葛武侯遺志,一心北伐;也有諸葛瞻張翼這樣提倡防守的人;也有譙周這般益州人士,只關心益州本土會不會被燒火燒掠。

姜伯約算不上諸葛亮唯一的繼承人,但他絕對是承武侯遺志,一心北伐恢復中原最堅定的那一個人。

姜維崇拜儒家學說,儒家學說信仰“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翻譯一下就是“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在鄧艾偷渡陰平蜀漢亡國的關頭,他表現得比劉禪更像個君主,以一個降將的身份說出:“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這般的言語。

姜維死,漢亡。


蟬鳴八月


既然是閒談三國,喜歡的三國人物是哪個,那麼我想,就從一名男人的角度來說,三國之中,最喜歡的人,其實是卞夫人!

三國之中,出場的美女眾多,有名列中國四大美女之列,有羞花閉月之稱的貂蟬,有銅雀春深鎖二橋的大喬小喬,有擅於卜易,忍辱負重的孫詡之妻徐氏,有被稱之為洛神的甄宓,還有文武雙全的孫尚香等等。

可是,貂蟬的八卦太多,大喬小喬的老公命短,徐氏只能夠敬重,甄宓太過悲慘,孫尚香空守活寡,這些美女,都只適合遠遠地看一眼,便夠了。總是不適合在一起的。

卞夫人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都是作為一名男子良配美眷首選。

首先,卞夫人出身歌者舞伎,想來外貌不會太差,但是和貂蟬、大小喬、甄宓這些美女比起來,又不會太漂亮。所謂娶妻在德不在美,找一個漂亮又不絕色的美女做老婆,可以心安。

同時,雖然卞夫人出身歌者舞伎,難免拋頭露面,在古代是一種卑賤的職業。可是,當今之世,誰不以拋頭露面,以有歌舞技藝的能力為榮,要不然,抖音、快手什麼的,也不會這麼繁榮,明星網紅,也不會成為許多小女孩心中的理想職業。

卞夫人以賣藝為生,四處飄零,實在是生活所迫,迫不得已,她的職業,卻又要比許多人高尚出許多了。

而且,找這樣有才有藝,有闖南走北,很有見識的女人做伴侶,人生便不會索然無趣,生活也不會平寡清淡。

其次,卞夫人還是一名賢內助。

當初,曹操在外創業,袁術覷覦曹操的地盤和資源,造謠說曹操已死的消息,弄得曹家上下一篇混亂,曹府內外的人紛紛想要散夥。這時候卞夫人就挺身而出,走出來對將要散去的部叢進行勸說:“曹君的生死不能光憑几句傳言來確定。假如流言是別人編造出來的假話,你們今天因此辭歸鄉里,明天曹君平安返回,諸位還有什麼面目見主人?為避未知之禍便輕率放棄一生名節聲譽,值得嗎?”眾人佩服她,都願意聽從她的安排,曹操的後方大營也因此而安穩;

而且卞夫人為人賢能豁達,比如曹操姬妾眾多,有一些人留下年幼的孩子早逝,可是卞夫人代行養育之責,都能盡心盡意撫養教育,即使是曹操的最早的丁夫人,卞夫人也能夠對她以禮相待。

當然,卞夫人這種女子,也是個很會持家的人。她推崇節儉,生活簡單自然,不會因為自己是曹操的老婆,一天到晚想著 “買”、“買”、“買”,她穿的衣服簡潔大方,身邊的飾物也不追求什麼珠玉金寶,家裡的傢俱也不用彩漆繪畫,追求名貴傢俱,只要搭配得當,看著用著方便就可以。有一次曹操在外頭得到了幾副精美的耳環,拿回去讓卞夫人先挑,卞夫人的選擇出乎意料——她只拿了其中一副中等檔次的。曹操很奇怪,問她為什麼?卞夫人淡淡地說:“如果選最好的那是貪心;如果選最差的就是虛偽;所以我擇其中者。”

最後,卞夫人在子女培養上還很有一套。

卞夫人生有曹丕、曹植、曹彰、曹熊四個兄弟。這四個兄弟的才能,不要說是曹家兄弟,就算是和天下英雄如劉備、孫權、劉表、袁紹、劉焉這些人比較起來,都是出類拔萃的。除了曹熊死的比較早之外,曹丕文武雙全,他的才思不在曹植之下;曹植是三國第一才子,謝靈運說“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 古及今共分一斗”;曹彰雖然在文學上沒有出眾,可是在軍事上也取得不錯的成績,他以霍去病為榜樣,被曹操稱為“黃鬚兒”。

有才有貌、有德有能、能生會養,像卞夫人這樣的三國第一女子,又怎麼會讓人不喜呢?


文士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時期的歷史英雄可以說比比皆是,有人喜歡運籌帷幄的諸葛亮;有人喜歡惟賢惟德的劉備;也有人將亂世梟雄曹操奉若上賓,但是對我來說,真要選擇一個自己比較欣賞的人物,我會選擇孫權,理由大致有以下幾點:

膽智過人

新版三國演義中有這麼一段—孫權九歲當使者,伶牙俐齒驚眾人。歷史中孫堅帶傳國玉璽回江東,路遇劉表手下黃祖埋伏,不幸中箭身亡,屍體也落入劉表手中。古人重忠孝,為拿回孫堅屍體,江東需要孫策鎮守,而討回屍體的重任何人能擔?沒有人吱聲,只有時年九歲的孫權毛遂自薦,一身膽氣,即便面對劉表的輕視追問,依舊能夠言語縝密,利用黃祖換回孫堅屍體,雖說電視劇為顯示孫權的優秀,有誇張的成分,但不可否認的是,電視劇要突出的不就是孫權的膽氣與智慧過人之處嗎?如此年紀就能夠說服一方諸侯議和,並且達成目的,試問有多少人窮其一生才能達到如此人生巔峰?

心態成熟

孫權的心態成熟不僅表現在九歲即能出使議事,還表現在面對滿朝文武他能夠遊刃有餘的處理好關係。古之成大事者皆有貴人相助,什麼聚賢堂,英才閣,不在乎拉攏人才為幾用,孫權便是其中佼佼者,他自幼跟隨父兄參與大臣議事,並且均有獨到見解。他能因為淩統重傷親自為他更衣,淩統死後視其子女為己出;摒棄眾人想法,重用俘虜潘浚,潘浚從此忠心耿耿,試問如此心態成熟之人如何大業不成?

帝王之相

古史記載劉備是身長七尺五寸,雙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觀耳。世間皆依次描述起帝王之相,而孫權也不弱之,史書描述孫權:“生來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碩大口。”除此之外,孫權知人善任,從諫如流,對待部下足夠真誠,能夠依據自己的經驗之談勸誡呂蒙讀書,所以才有士別三日已非吳下啊蒙之佳話。相比於劉備怒摔阿斗,白帝城託孤之虛偽,孫權或許更受人們擁戴,吳國雖滅,卻勝於蜀國,和孫權的帝王魅力是分不開的。

因此,若論個人因素,最喜歡孫權。


江湖蓑衣客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蘇東坡追憶羽扇綸巾的周瑜,辛棄疾感嘆生子當生孫仲謀。我卻比較欣賞那幾位軍師,曹操的荀彧,孫權的魯肅,尤其是劉備的諸葛亮。

每每想起孔明的《出師表》,心中總是感慨萬千,世上難得的君子啊。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有人說,諸葛亮後期迷戀於權力,特別是劉備臨終囑咐的一段話“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讓後人對諸葛亮的忠心有諸多懷疑,原來劉備對諸葛亮早就戒備,又不能明言,直到臨終時才敢試探他。所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指的猜疑諸葛亮的那些人啊。

司馬徽說過,“臥龍雛鳳,二人得其一,便可得天下”。兩人皆有曠世之才,然而志向卻不一樣啊。臥龍願埋名於阡陌之中,而雛鳳則求有朝一日聞名於諸侯。

正是因為諸葛亮不想出仕,才有了劉備的三顧茅廬。如果他真的想要追求功名利祿,又何必讓劉備三顧,而且又何必追隨窮困潦倒的劉備呢?

反觀與他齊名的龐統,為了成名,到處毛遂自薦,而且先到孫權處,後被冷落才改投劉備。

諸葛亮投奔劉備之時,劉備寄居於劉表之新野,兩手空空。是他建議劉備聯合東吳,合力挫敗曹操,才能據有荊州的數郡之地。龐統來投奔劉備之時,劉備已經有了一定的名聲和地盤,也算是一方諸侯了。從這個角度來說,諸葛亮投奔劉備是為了名利嗎?我想是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吧。因此,才有了下一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曹操三代皆懷疑司馬懿,司馬懿父子不負眾疑,最後篡奪曹魏江山。劉備臨終之前召來諸葛亮,他面對奄奄一息的劉備和年幼無知的劉禪,卻不為劉備的讓國之舉所動心,聲淚俱下地表達自己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輔助劉禪之決心。

行動是言語最好的證明,諸葛亮有沒有違背自己的誓言呢?南征益州各郡,北伐曹魏,諸葛亮這一生未嘗有半點怠慢之心。

記得劉備拜訪諸葛亮時,諸葛亮提出隆中對戰略。據有荊州、益州,一旦時機成熟,則揮師北伐,恢復漢室。

諸葛亮出山不久,便助劉備據有了荊州的一席之地,之後劉備得益州之後,眼看著一切皆按計劃進行,如果加以時日,那麼光復漢室並非不可能。

這時,關羽為了逞一時之英雄,貿然北進,結果丟失荊州,還搭上了性命。然後,劉備又為了洩心頭之憤,撕毀吳蜀聯盟,不但沒有奪回寸土之地,還搭上了益州的大部分家底。

劉關兄弟瀟瀟灑灑出口氣、轟轟烈烈地走了,留下一片狼藉給諸葛亮。關鍵劉備臨終之前,還不忘提醒諸葛亮“終定大事”,什麼大事,光復漢室。諸葛亮這個巧婦有多難,幾乎再度回到初次見劉備的情形。

就為了這一聲囑託,諸葛亮殫精竭慮,最後病死在戰場之上。並非諸葛亮不知道失去荊州之後,北伐的可行性有多低,他是為了劉備的遺願在拼命啊。否則憑他的謀略,餘生安守益州綽綽有餘,又何須擔上窮兵黷武的質疑呢。

結語:

他從南陽阡陌中來,感三顧茅廬之恩,舍苟且偷生之安,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果君子也。


讀春秋思無忌


最喜歡的人是周瑜,當然是歷史上的周瑜,可不是小說裡那個能被諸葛亮氣死的周瑜。

歷史上的周瑜這得算是一個和諸葛亮一樣近乎完美的人,先說周瑜出身於廬江周氏家族,是當時江南一帶的名門望族。

再說長相,周瑜是歷史上有名的美男子,史書中都有明確記載,周瑜身材魁偉,斯文儒雅,儀容俊美,膚白俊美的讓女人都嫉妒,論長相周瑜估計比現在的影視劇偶像男星還得帥。

再來說說歷史上的周瑜為人品行,歷史上的周瑜為人品行非常高雅,完全不似小說之中氣量狹小之輩,歷史上的周瑜氣度恢弘談吐不凡,當時東吳眾臣之中都敬重周瑜,唯獨老將程普仗著資歷年齡都比周瑜老而深,經常侮辱周瑜,而周瑜氣度恢弘,始終自降身份遷就程普,後來程普終於明白了周瑜團結同僚的良苦用心,從此程普越加敬重周瑜,逢人就說“與周郎交往如飲美酒,不知不覺就醉了。”從此後世就多了飲醇自醉的成語,用來形容與寬厚的人交朋友讓人心醉,令人敬服。

論能力周瑜文武雙全,不僅飽讀詩書,且還能騎馬開弓上的戰場,並且周瑜精通音律,在當時素有“曲有誤,周郎顧”之稱。

周瑜早起輔佐孫策稱霸江東,為孫策孫權兄弟統治江東奠定了基業,後來曹操佔領荊州發動赤壁之戰,周瑜為大都督統率東吳軍馬聯合當時被曹操追殺的劉備,在赤壁之戰中以少勝多戰勝了不可一世的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周瑜除了事業上的成功、非凡的能力、俊美的容貌,他還娶到了當時聞名天下的美女小喬,俊男美女,事業成功,婚姻美滿,周瑜可以算是三國時期最大的人生贏家,他的人生可以說完美無瑕了。

也正因為周瑜的人生太過於完美,這種事情老天是不允許的,所以才讓他英年早逝,周瑜去世時年僅三十六歲。

但是後世人沒有忘記周瑜,唐朝開始就把周瑜列為武廟六十四名將之一,到了宋朝更是對周瑜追封有加,宋徽宗追尊周瑜為平虜伯,周瑜在宋代也是武廟七十二名將之一。


小島知風


小時候讀的是三國演義,最喜歡趙雲,帥,文武雙全,人又好,在演義裡面絕對是最完美的人設(諸葛畢竟過度謹慎)。

初中高中讀了三國志,資治通鑑,又看了易中天老師的節目,最喜歡的人變成了曹操,狡猾又憨厚,冷酷又性情,理性又感性,東蕩西殺又縱情詩酒(色),壯志凌雲又有點小家子氣,一個矛盾但是可愛到真實的英雄。

剛出社會工作,喜歡諸葛亮,才華橫溢的天才,年輕的時候意氣風發,指點江山,給幾乎不可能解決的問題找到了最優解;中晚年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始終堅持初心,真正的偉人和最接近完美的人。

工作不順,頻頻跳槽的時候喜歡劉備,虛偽甚至狡猾到卑劣(得荊州益州的手段說白了都不算光彩,而且個人很懷疑劉琦死那麼早的原因),但是從現在的角度看,一個人,從擺地攤賣草鞋開始,創業N次破產N次,跳槽至少6家公司,但是仍然堅韌不屈,最後屌絲逆襲,終成霸業,太不容易了。

工作開始穩定了之後,覺得還是劉禪好。人生最長不過百年,功業霸業理想夢想都是過眼煙雲,平安喜樂,啥也不操心,老婆孩子熱炕頭才是一個人最好歸宿。


古書新說


閒談三國,我最喜歡司馬懿。

咱們都知道三國裡的劉備弘毅寬厚,知人待士。曹操反映民生疾苦,政治抱負強烈。諸葛亮神機妙算,一生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孫權反覆無常,引致群下黨爭,唯獨司馬懿磨劍十年,用劍一時。

從這一點,我們就看出各有各的本事,言歸正傳,我們不看他們的過程,就看結果是誰贏了,請問是不是司馬懿?

咱們舉個例子,老一、老二、老三和老四有著同樣的任務,任務就是比比看誰從廣西出發第一個能先到北京。老一在吃完飯準備要啟程的時候,沒想到老二竟然比他提前一步,在他的家門前上了把鎖,讓他出不了門。老一想想辦法,終於破窗而出。老二以為老三和老四肯定沒我這麼聰明,於是趕著去買機票,沒想到走到半路卻被老三挖的陷阱掉下了坑。老三以為這次去到的第一肯定就是我了,萬萬沒有想到,就在自己打的去機場的時候,老四竟做下了梗,提前跟打的司機商量好把他拉到山裡面去。老四最後認為沒啥阻礙了,就在自己得意洋洋趕去機場時,卻接到了老媽的電話說“我被老二拿著刀頂著脖子啦!趕緊回來救我。”……

從這個例子你們看到了什麼?是不是看到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權謀之術?每個人似乎都挺厲害的?但是你厲害歸厲害,我認為能第一個到達北京的人才算最厲害。

話說回來到三國,三國之爭那麼多年,到頭來卻被一個隱藏在曹操底下幹事的司馬懿奪得了天下。所以你們想想,你三國怎麼打的天花地墜都好,你三國沒國的人怎麼聰明都好,但是咱們用結果來評判誰最牛,三國中沒有一國牛,用結果來看的話,最牛的就是司馬懿奪得了天下。


喊我阿林Y


小時候崇拜關羽,單騎驅,千里行,萬人敵。溫酒斬華雄,誅顏良文丑,真是厲害!

後來粉吳國後,慢慢不喜歡關羽的傲氣,也頗為顏良不平(演義裡),還看不起黃忠,還要找馬超單挑,事兒真多。但是真牛啊,又打出個水淹七軍,服了服了,蜀小國耳,名將唯羽。

不過論喜歡,還得再說

我現在很少再通讀三國了,跳著看的時候,有幾處章節是必看的,長坂坡,趙子龍七進七出,斬殺曹營名將五十餘員,曹操在景山上看見子龍威不可當,不讓放冷箭,佩服佩服!子龍死的時候,阿斗還哭了:朕昔年幼,非子龍則死於亂軍之中矣!

還有漢水,一杆槍耍的張合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戰。曹操問當陽長坂英雄尚在,也是震驚。子龍一身是膽,痛快痛快

還有孟德敗走華容道,

卻說當日滿江火滾,喊聲震地。左邊是韓當、蔣欽兩軍從赤壁西邊殺來;右邊是周泰、陳武兩軍從赤壁東邊殺來;正中是周瑜、程普、徐盛、丁奉大隊船隻都到。火須兵應,兵仗火威。此正是:三江水戰,赤壁鏖兵。曹軍著槍中箭、火焚水溺者,不計其數。

不說江中鏖兵。且說甘寧令蔡中引入曹寨深處,寧將蔡中一刀砍於馬下,就草上放起火來。呂蒙遙望中軍火起,也放十數處火,接應甘寧。潘璋、董襲分頭放火吶喊,四下裡鼓聲大震。曹操與張遼引百餘騎,在火林內走,看前面無一處不著。正走之間,毛玠救得文聘,引十數騎到。操令軍尋路。張遼指道:“只有烏林地面,空闊可走。”操徑奔烏林。正走間,背後一軍趕到,大叫:“曹賊休走!”火光中現出呂蒙旗號。操摧軍馬向前,留張遼斷後,抵敵呂蒙。卻見前面火把又起,從山谷中擁出一軍,大叫:“淩統在此!”曹操肝膽皆裂。忽刺斜裡一彪軍到,大叫:“丞相休慌!徐晃在此!”彼此混戰一場,奪路望北而走。忽見一隊軍馬,屯在山坡前。徐晃出問,乃是袁紹手下降將馬延、張,有三千北地軍馬,列寨在彼;當夜見滿天火起,未敢轉動,恰好接著曹操。操教二將引一千軍馬開路,其餘留著護身。操得這支生力軍馬,心中稍安。馬延、張二將飛騎前行。不到十里,喊聲起處,一彪軍出。為首一將,大呼曰:“吾乃東吳甘興霸也!”馬延正欲交鋒,早被甘寧一刀斬於馬下;張挺槍來迎,寧大喝一聲,措手不及,被寧手起一刀,翻身落馬。後軍飛報曹操。操此時指望合淝有兵救應,不想孫權在合淝路口,望見江中火光,知是我軍得勝,便教陸遜舉火為號,太史慈見了,與陸遜合兵一處,衝殺將來。操只得望彝陵而走。路上撞見張郃,操令斷後。

哈哈,徐盛丁奉,蔣欽周泰,陳武潘璋,程普黃蓋韓當,甘寧太史慈,呂蒙淩統,江東全明星啊,直殺得孟德屁滾尿流,痛快痛快

還有逍遙津,跟上面差不多的江東全明星隊,被張遼殺得屁滾尿流,遼來來響徹海內外,江東小兒不敢夜啼,痛快痛快!

不過論戰績還是迅哥兒給力啊,參加了赤壁,濡須口翻盤關鍵,帶頭夷陵弄死對方几十萬,石亭弄死對方几十萬,直接氣死了了一個皇帝,一個大都督,乖乖。出將入相,捨我其誰!

最喜歡的還是丞相,一個人幹了曹操,荀彧,荀攸,馬鈞四個的活,全三國都在給他鋪墊,第一流的人物都得給他低頭(包括上面那個人和司馬懿),到處都是他的傳說,功蓋三分國不是吹的啊!!!賊魏延,不是你打翻七星燈,再給丞相續十年命,天下未可知呢,哭唧唧~





重返歷史的小明


三國時期,最盛產有名的人物,有文采飛揚的,有勇冠三軍的,有神鬼莫測的,有領導才能強的,也有敗家能力強的。

既然是閒談,那麼筆者就用一段原創的劇本來聊一聊三國的人物。

話說,歷史課上,班主任出了一個討論題,那就是你最喜歡三國裡的哪位人物,同學們踴躍發言。

甲:三國裡面,我最喜歡董卓,為權利,敢做不要命的事情,為女人,敢做不要命的事情。

乙:我最喜歡司馬懿,一生中,五分之四在裝傻,十分之一在為僱主效力,十分之一在殺僱主全家。

丙:我最喜歡諸葛亮,一口伶牙俐齒,竟然能把活的說死,讓我更加相信嘴不僅是用來說話,還可以當武器。

丁:我最喜歡呂布,對於自己喜歡的人,就是天王老子擋在身前,我也要去追求。有個性。

戊:我最喜歡劉備,因為我也是一個愛哭的人。眼淚不是用來彰顯我的懦弱的,而是我也要用淚水灑下一片滋潤,孕育一座江山。

己:我最喜歡趙雲,長的帥,活得久,武藝超群,英姿颯爽。三國裡沒有關於他的愛情生活,我很不滿,所以我要幫他續寫情場的傳奇。

庚:我最喜歡關羽,丹鳳眼,臥蠶眉。關鍵是在打鬥的時候有一些特別高逼格的動作,捋鬍鬚,睜著眼。因為我眼睛小,所以我也要效仿他。

辛:我最喜歡孫權,妥妥的富二代,手下有父兄留下的領導班子,自己啥也不用操心。而且老一輩的就算去了,新一輩的還能來個火燒連營七百里的投名狀,太舒服了。

。。。。。。

三國人物,各有特點,如果真要展開了說,就相當於是把三國又看了一遍。

所以筆者留白,歡迎大家評論區裡接龍,一起來談談你最喜歡的三國人物。我預備下期寫一篇讀者們的接龍彙總圖文,希望大家多多幫助哈!!!!

謝謝你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