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三国,你喜欢哪个人?

沙沙小观园


闲谈三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礁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引子

长江之水,滔滔东流,不息不止。江水卷起的浪花,曾经调弄过多少英雄好汉,然而英雄已逝,浪花依旧。功过是非,已止息为历史长河中一颗颗卵石,沉眠于江底。山似青松,万古长青,依旧屹立。最美不过夕阳红,又有几人还在欣赏?在不知不觉中添上许些银鬓的渔夫,还在江边披星戴月,对皎洁秋月、和煦春风也习以为常,却不觉同样的秋月春风在历史上曾涤洗过一场英雄争风。在相遇的日子里,喝着家乡甘醇的浊酒,从古到今许多事,也只是在笑谈中无了踪迹……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讲了黄巾起义之后,东汉政府的反击,出现了刘备,曹操等英雄,而东汉政权也快灭亡了。董卓之乱是讲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从何进与十常侍对战到少帝逃出京城,结果被董卓救驾.董卓入京后收买了猛将吕布,又废少帝,立献帝,大权独揽,实施暴政,逼得群雄联军伐董卓,虽然后来联军失败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吕布所杀。群雄割据是讲董卓死后,中原诸侯群龙无首,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互相厮杀,最主要分为三个战区,即北方的袁绍与公孙瓒,江东地区孙策的崛起,中原地区曹操,刘备,吕布,袁术之间的战争。再后来的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我就不一一细说了,最主要的我想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如《易中天品三国》,还原真实曹操,替周瑜辩诬,正说诸葛亮,重评司马懿。纵论天下,闲话三分。细品是非功过,总结成败得失。

三国,对于对于错,应该也没有几个人能说的清楚,历史就是历史,早就没有它的背景。每件事情,你要是站在他的角度,确实有他的对的地方。对于三国演义,因为是小说,不免就会为了个主题或者作者的喜欢去描述。

我认为,诸葛孔明也不是那么神机妙算,曹操也不是那么疑神疑鬼,周瑜也不是那么气度极小。

在书中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如鲁迅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感觉,巧借东风,真的太神化,只能说是小说的一种手法。例子:周瑜想找个借口杀了诸葛亮,命令他三十天造十万支箭,不料诸葛亮说战争将即三十天会误了大事说只要三天并立下军令状。周瑜派鲁肃去察看,诸葛亮让鲁肃给自己一条船不让周瑜知道。第一天在睡觉,第二天在弹琴,直道第三天夜里江面大雾弥漫,诸葛亮带着鲁肃去取箭。两人坐在船中,让士兵击鼓,曹操由于江面大雾弥漫看不清东西,只好命令弩手放箭。此时,诸葛亮稳坐舟中饮酒而鲁肃吓得浑身颤抖。过了一会,江面大雾快散时,诸葛亮命令一边返回,一边大喊“谢曹丞相赠箭!”等到曹操要追时,已经晚了 。

接下来,聊曹操。他真的疑神疑鬼吗?或许,他这样不能信任人,怎么能登上历史这样高度的舞台?例子:曹操七万大军对阵袁绍十余万大军,此刻,曹操几乎倾尽全部力量在官渡一带和袁绍对峙,此时的曹操胜则功成名就,一统河北;败则身败名裂,生死难料,他只有一条路:战胜袁绍,这是其一。其二:官渡之战,决定性的一役乃火烧乌巢,此计乃袁绍谋士许攸之策,也就是袁绍军内部有问题。这个问题,如果曹操不能相信敌方投靠的谋士许攸,也就不会有闻名一世的官渡之战。

还有,周瑜真的很小气吗?我感觉未必,所谓三气周瑜,我个人感觉只是为了塑造才智几近天人的诸葛亮形象,不惜牺牲一代帅才,用三次斗智失败而被活活气死来描绘周瑜。这个问题,从周瑜出身名门,家教甚好,少年得志,能统观全局,是难得的帅才,所以才有孙策的“外事不决用周瑜”之托。可见周瑜必定是心胸广博之人,程普周瑜之争更是体现了周瑜之大度。由此可见周瑜之大度丝毫不逊于司马懿,诸葛亮寥寥数语根本不会刺激到周瑜,更何谈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而且从他“气死”时还推荐和诸葛亮较有交情的鲁肃,更可看出他的心胸宽广,决非小肚鸡肠之人。那么他到底是怎么死的吗?凡成大事者,有几个那么容易动怒。如《孙子兵法》火攻篇: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至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上。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既然周瑜也是个儒士,必饱读诗书,怎么可能不懂其中道理呢?

我挑了其中三个主角聊聊,未必说《三国演义》写的有缺欠,只是1000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能说孰好孰坏,只是说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就好。读书,不必要太多框架,毕竟书不是教义,历史制作只是让大家明白历史的智慧,思索历史的轨迹。

还有,我感觉,读三国,真的是受益匪浅。比如说,舍军保帅,有时候,为了得到些什么,就要失去些什么。人生不可以鱼和熊掌兼得。就如,现在很多同学看到自己的高中同学在社会中有30000左右的工资,真的很羡慕,感觉读书好像没有用似的,认为出去不也是为了工作于赚钱吗?既然别人不读大学都可以赚到,为什么还要读呢?我感觉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你付出4年时间,在其中学习到很多知识,虽然没有多少社会知识教授,但我认为大家出去,在以后的发展前景一定会比没有读大学的好(这里不讨论特殊例子)。人生有得必有失。

时间问题,就不多闲聊。三国演义,这一两千字是没法详尽聊尽其中的春。因为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沧海横流,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不知多少盖世英雄在那里大显身手,叱咤风云,正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哥哥影影


姜维吧。

天水夸英俊,凉州产异才。

系从尚父出,术奉武侯来。

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

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

九岁的时候,年幼无知,我仰慕的对象是勇冠三军无人匹敌的吕布,年轻勇猛,一手方天画戟无人能敌。

再大一点偏爱周瑜,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又能如何?

十五六岁的时候,青涩热血。俯首于诸葛武侯鞠躬尽瘁,三分天下游刃有余,翻云覆雨天下如棋。

即将二十岁的现在,学会了理解姜维,生不逢时又如何?只要有半分希望,便用尽万分之力、只要不曾身死魂消,一身热血便永远燃烧。


陈寿说他“玩众黩施”(耗费民力国力)

胡三省责备他“屡败而不止, 为亡蜀张本”(屡次北伐失败而不停止,导致蜀国被曹魏灭亡)。

说个题外话,我不喜欢胡三省这个人,宋亡时他也只是闭门写字罢了,凭什么指责一个为蜀汉付诸生命的姜伯约?

后世对姜维的点评大概只看到了他的刚戾自用与所谓的穷兵黩武,人们总是喜欢忽略时代去评价一个人的好坏,却不看当时局势的好坏。蜀汉末期的时局,天下大势尽归曹魏,你姜维一人又能如何?执念再深又能如何?

大敌当前,蜀汉朝堂内部却党争不断。有姜维这样的人继承诸葛武侯遗志,一心北伐;也有诸葛瞻张翼这样提倡防守的人;也有谯周这般益州人士,只关心益州本土会不会被烧火烧掠。

姜伯约算不上诸葛亮唯一的继承人,但他绝对是承武侯遗志,一心北伐恢复中原最坚定的那一个人。

姜维崇拜儒家学说,儒家学说信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翻译一下就是“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在邓艾偷渡阴平蜀汉亡国的关头,他表现得比刘禅更像个君主,以一个降将的身份说出:“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这般的言语。

姜维死,汉亡。


蝉鸣八月


既然是闲谈三国,喜欢的三国人物是哪个,那么我想,就从一名男人的角度来说,三国之中,最喜欢的人,其实是卞夫人!

三国之中,出场的美女众多,有名列中国四大美女之列,有羞花闭月之称的貂蝉,有铜雀春深锁二桥的大乔小乔,有擅于卜易,忍辱负重的孙诩之妻徐氏,有被称之为洛神的甄宓,还有文武双全的孙尚香等等。

可是,貂蝉的八卦太多,大乔小乔的老公命短,徐氏只能够敬重,甄宓太过悲惨,孙尚香空守活寡,这些美女,都只适合远远地看一眼,便够了。总是不适合在一起的。

卞夫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作为一名男子良配美眷首选。

首先,卞夫人出身歌者舞伎,想来外貌不会太差,但是和貂蝉、大小乔、甄宓这些美女比起来,又不会太漂亮。所谓娶妻在德不在美,找一个漂亮又不绝色的美女做老婆,可以心安。

同时,虽然卞夫人出身歌者舞伎,难免抛头露面,在古代是一种卑贱的职业。可是,当今之世,谁不以抛头露面,以有歌舞技艺的能力为荣,要不然,抖音、快手什么的,也不会这么繁荣,明星网红,也不会成为许多小女孩心中的理想职业。

卞夫人以卖艺为生,四处飘零,实在是生活所迫,迫不得已,她的职业,却又要比许多人高尚出许多了。

而且,找这样有才有艺,有闯南走北,很有见识的女人做伴侣,人生便不会索然无趣,生活也不会平寡清淡。

其次,卞夫人还是一名贤内助。

当初,曹操在外创业,袁术觑觎曹操的地盘和资源,造谣说曹操已死的消息,弄得曹家上下一篇混乱,曹府内外的人纷纷想要散伙。这时候卞夫人就挺身而出,走出来对将要散去的部丛进行劝说:“曹君的生死不能光凭几句传言来确定。假如流言是别人编造出来的假话,你们今天因此辞归乡里,明天曹君平安返回,诸位还有什么面目见主人?为避未知之祸便轻率放弃一生名节声誉,值得吗?”众人佩服她,都愿意听从她的安排,曹操的后方大营也因此而安稳;

而且卞夫人为人贤能豁达,比如曹操姬妾众多,有一些人留下年幼的孩子早逝,可是卞夫人代行养育之责,都能尽心尽意抚养教育,即使是曹操的最早的丁夫人,卞夫人也能够对她以礼相待。

当然,卞夫人这种女子,也是个很会持家的人。她推崇节俭,生活简单自然,不会因为自己是曹操的老婆,一天到晚想着 “买”、“买”、“买”,她穿的衣服简洁大方,身边的饰物也不追求什么珠玉金宝,家里的家具也不用彩漆绘画,追求名贵家具,只要搭配得当,看着用着方便就可以。有一次曹操在外头得到了几副精美的耳环,拿回去让卞夫人先挑,卞夫人的选择出乎意料——她只拿了其中一副中等档次的。曹操很奇怪,问她为什么?卞夫人淡淡地说:“如果选最好的那是贪心;如果选最差的就是虚伪;所以我择其中者。”

最后,卞夫人在子女培养上还很有一套。

卞夫人生有曹丕、曹植、曹彰、曹熊四个兄弟。这四个兄弟的才能,不要说是曹家兄弟,就算是和天下英雄如刘备、孙权、刘表、袁绍、刘焉这些人比较起来,都是出类拔萃的。除了曹熊死的比较早之外,曹丕文武双全,他的才思不在曹植之下;曹植是三国第一才子,谢灵运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 古及今共分一斗”;曹彰虽然在文学上没有出众,可是在军事上也取得不错的成绩,他以霍去病为榜样,被曹操称为“黄须儿”。

有才有貌、有德有能、能生会养,像卞夫人这样的三国第一女子,又怎么会让人不喜呢?


文士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时期的历史英雄可以说比比皆是,有人喜欢运筹帷幄的诸葛亮;有人喜欢惟贤惟德的刘备;也有人将乱世枭雄曹操奉若上宾,但是对我来说,真要选择一个自己比较欣赏的人物,我会选择孙权,理由大致有以下几点:

胆智过人

新版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段—孙权九岁当使者,伶牙俐齿惊众人。历史中孙坚带传国玉玺回江东,路遇刘表手下黄祖埋伏,不幸中箭身亡,尸体也落入刘表手中。古人重忠孝,为拿回孙坚尸体,江东需要孙策镇守,而讨回尸体的重任何人能担?没有人吱声,只有时年九岁的孙权毛遂自荐,一身胆气,即便面对刘表的轻视追问,依旧能够言语缜密,利用黄祖换回孙坚尸体,虽说电视剧为显示孙权的优秀,有夸张的成分,但不可否认的是,电视剧要突出的不就是孙权的胆气与智慧过人之处吗?如此年纪就能够说服一方诸侯议和,并且达成目的,试问有多少人穷其一生才能达到如此人生巅峰?

心态成熟

孙权的心态成熟不仅表现在九岁即能出使议事,还表现在面对满朝文武他能够游刃有余的处理好关系。古之成大事者皆有贵人相助,什么聚贤堂,英才阁,不在乎拉拢人才为几用,孙权便是其中佼佼者,他自幼跟随父兄参与大臣议事,并且均有独到见解。他能因为凌统重伤亲自为他更衣,凌统死后视其子女为己出;摒弃众人想法,重用俘虏潘浚,潘浚从此忠心耿耿,试问如此心态成熟之人如何大业不成?

帝王之相

古史记载刘备是身长七尺五寸,双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观耳。世间皆依次描述起帝王之相,而孙权也不弱之,史书描述孙权:“生来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硕大口。”除此之外,孙权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对待部下足够真诚,能够依据自己的经验之谈劝诫吕蒙读书,所以才有士别三日已非吴下啊蒙之佳话。相比于刘备怒摔阿斗,白帝城托孤之虚伪,孙权或许更受人们拥戴,吴国虽灭,却胜于蜀国,和孙权的帝王魅力是分不开的。

因此,若论个人因素,最喜欢孙权。


江湖蓑衣客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苏东坡追忆羽扇纶巾的周瑜,辛弃疾感叹生子当生孙仲谋。我却比较欣赏那几位军师,曹操的荀彧,孙权的鲁肃,尤其是刘备的诸葛亮。

每每想起孔明的《出师表》,心中总是感慨万千,世上难得的君子啊。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有人说,诸葛亮后期迷恋于权力,特别是刘备临终嘱咐的一段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让后人对诸葛亮的忠心有诸多怀疑,原来刘备对诸葛亮早就戒备,又不能明言,直到临终时才敢试探他。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指的猜疑诸葛亮的那些人啊。

司马徽说过,“卧龙雏凤,二人得其一,便可得天下”。两人皆有旷世之才,然而志向却不一样啊。卧龙愿埋名于阡陌之中,而雏凤则求有朝一日闻名于诸侯。

正是因为诸葛亮不想出仕,才有了刘备的三顾茅庐。如果他真的想要追求功名利禄,又何必让刘备三顾,而且又何必追随穷困潦倒的刘备呢?

反观与他齐名的庞统,为了成名,到处毛遂自荐,而且先到孙权处,后被冷落才改投刘备。

诸葛亮投奔刘备之时,刘备寄居于刘表之新野,两手空空。是他建议刘备联合东吴,合力挫败曹操,才能据有荆州的数郡之地。庞统来投奔刘备之时,刘备已经有了一定的名声和地盘,也算是一方诸侯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诸葛亮投奔刘备是为了名利吗?我想是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吧。因此,才有了下一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曹操三代皆怀疑司马懿,司马懿父子不负众疑,最后篡夺曹魏江山。刘备临终之前召来诸葛亮,他面对奄奄一息的刘备和年幼无知的刘禅,却不为刘备的让国之举所动心,声泪俱下地表达自己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辅助刘禅之决心。

行动是言语最好的证明,诸葛亮有没有违背自己的誓言呢?南征益州各郡,北伐曹魏,诸葛亮这一生未尝有半点怠慢之心。

记得刘备拜访诸葛亮时,诸葛亮提出隆中对战略。据有荆州、益州,一旦时机成熟,则挥师北伐,恢复汉室。

诸葛亮出山不久,便助刘备据有了荆州的一席之地,之后刘备得益州之后,眼看着一切皆按计划进行,如果加以时日,那么光复汉室并非不可能。

这时,关羽为了逞一时之英雄,贸然北进,结果丢失荆州,还搭上了性命。然后,刘备又为了泄心头之愤,撕毁吴蜀联盟,不但没有夺回寸土之地,还搭上了益州的大部分家底。

刘关兄弟潇潇洒洒出口气、轰轰烈烈地走了,留下一片狼藉给诸葛亮。关键刘备临终之前,还不忘提醒诸葛亮“终定大事”,什么大事,光复汉室。诸葛亮这个巧妇有多难,几乎再度回到初次见刘备的情形。

就为了这一声嘱托,诸葛亮殚精竭虑,最后病死在战场之上。并非诸葛亮不知道失去荆州之后,北伐的可行性有多低,他是为了刘备的遗愿在拼命啊。否则凭他的谋略,余生安守益州绰绰有余,又何须担上穷兵黩武的质疑呢。

结语:

他从南阳阡陌中来,感三顾茅庐之恩,舍苟且偷生之安,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果君子也。


读春秋思无忌


最喜欢的人是周瑜,当然是历史上的周瑜,可不是小说里那个能被诸葛亮气死的周瑜。

历史上的周瑜这得算是一个和诸葛亮一样近乎完美的人,先说周瑜出身于庐江周氏家族,是当时江南一带的名门望族。

再说长相,周瑜是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史书中都有明确记载,周瑜身材魁伟,斯文儒雅,仪容俊美,肤白俊美的让女人都嫉妒,论长相周瑜估计比现在的影视剧偶像男星还得帅。

再来说说历史上的周瑜为人品行,历史上的周瑜为人品行非常高雅,完全不似小说之中气量狭小之辈,历史上的周瑜气度恢弘谈吐不凡,当时东吴众臣之中都敬重周瑜,唯独老将程普仗着资历年龄都比周瑜老而深,经常侮辱周瑜,而周瑜气度恢弘,始终自降身份迁就程普,后来程普终于明白了周瑜团结同僚的良苦用心,从此程普越加敬重周瑜,逢人就说“与周郎交往如饮美酒,不知不觉就醉了。”从此后世就多了饮醇自醉的成语,用来形容与宽厚的人交朋友让人心醉,令人敬服。

论能力周瑜文武双全,不仅饱读诗书,且还能骑马开弓上的战场,并且周瑜精通音律,在当时素有“曲有误,周郎顾”之称。

周瑜早起辅佐孙策称霸江东,为孙策孙权兄弟统治江东奠定了基业,后来曹操占领荆州发动赤壁之战,周瑜为大都督统率东吴军马联合当时被曹操追杀的刘备,在赤壁之战中以少胜多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周瑜除了事业上的成功、非凡的能力、俊美的容貌,他还娶到了当时闻名天下的美女小乔,俊男美女,事业成功,婚姻美满,周瑜可以算是三国时期最大的人生赢家,他的人生可以说完美无瑕了。

也正因为周瑜的人生太过于完美,这种事情老天是不允许的,所以才让他英年早逝,周瑜去世时年仅三十六岁。

但是后世人没有忘记周瑜,唐朝开始就把周瑜列为武庙六十四名将之一,到了宋朝更是对周瑜追封有加,宋徽宗追尊周瑜为平虏伯,周瑜在宋代也是武庙七十二名将之一。


小岛知风


小时候读的是三国演义,最喜欢赵云,帅,文武双全,人又好,在演义里面绝对是最完美的人设(诸葛毕竟过度谨慎)。

初中高中读了三国志,资治通鉴,又看了易中天老师的节目,最喜欢的人变成了曹操,狡猾又憨厚,冷酷又性情,理性又感性,东荡西杀又纵情诗酒(色),壮志凌云又有点小家子气,一个矛盾但是可爱到真实的英雄。

刚出社会工作,喜欢诸葛亮,才华横溢的天才,年轻的时候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给几乎不可能解决的问题找到了最优解;中晚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始终坚持初心,真正的伟人和最接近完美的人。

工作不顺,频频跳槽的时候喜欢刘备,虚伪甚至狡猾到卑劣(得荆州益州的手段说白了都不算光彩,而且个人很怀疑刘琦死那么早的原因),但是从现在的角度看,一个人,从摆地摊卖草鞋开始,创业N次破产N次,跳槽至少6家公司,但是仍然坚韧不屈,最后屌丝逆袭,终成霸业,太不容易了。

工作开始稳定了之后,觉得还是刘禅好。人生最长不过百年,功业霸业理想梦想都是过眼烟云,平安喜乐,啥也不操心,老婆孩子热炕头才是一个人最好归宿。


古书新说


闲谈三国,我最喜欢司马懿。

咱们都知道三国里的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曹操反映民生疾苦,政治抱负强烈。诸葛亮神机妙算,一生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孙权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唯独司马懿磨剑十年,用剑一时。

从这一点,我们就看出各有各的本事,言归正传,我们不看他们的过程,就看结果是谁赢了,请问是不是司马懿?

咱们举个例子,老一、老二、老三和老四有着同样的任务,任务就是比比看谁从广西出发第一个能先到北京。老一在吃完饭准备要启程的时候,没想到老二竟然比他提前一步,在他的家门前上了把锁,让他出不了门。老一想想办法,终于破窗而出。老二以为老三和老四肯定没我这么聪明,于是赶着去买机票,没想到走到半路却被老三挖的陷阱掉下了坑。老三以为这次去到的第一肯定就是我了,万万没有想到,就在自己打的去机场的时候,老四竟做下了梗,提前跟打的司机商量好把他拉到山里面去。老四最后认为没啥阻碍了,就在自己得意洋洋赶去机场时,却接到了老妈的电话说“我被老二拿着刀顶着脖子啦!赶紧回来救我。”……

从这个例子你们看到了什么?是不是看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谋之术?每个人似乎都挺厉害的?但是你厉害归厉害,我认为能第一个到达北京的人才算最厉害。

话说回来到三国,三国之争那么多年,到头来却被一个隐藏在曹操底下干事的司马懿夺得了天下。所以你们想想,你三国怎么打的天花地坠都好,你三国没国的人怎么聪明都好,但是咱们用结果来评判谁最牛,三国中没有一国牛,用结果来看的话,最牛的就是司马懿夺得了天下。


喊我阿林Y


小时候崇拜关羽,单骑驱,千里行,万人敌。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文丑,真是厉害!

后来粉吴国后,慢慢不喜欢关羽的傲气,也颇为颜良不平(演义里),还看不起黄忠,还要找马超单挑,事儿真多。但是真牛啊,又打出个水淹七军,服了服了,蜀小国耳,名将唯羽。

不过论喜欢,还得再说

我现在很少再通读三国了,跳着看的时候,有几处章节是必看的,长坂坡,赵子龙七进七出,斩杀曹营名将五十余员,曹操在景山上看见子龙威不可当,不让放冷箭,佩服佩服!子龙死的时候,阿斗还哭了:朕昔年幼,非子龙则死于乱军之中矣!

还有汉水,一杆枪耍的张合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战。曹操问当阳长坂英雄尚在,也是震惊。子龙一身是胆,痛快痛快

还有孟德败走华容道,

却说当日满江火滚,喊声震地。左边是韩当、蒋钦两军从赤壁西边杀来;右边是周泰、陈武两军从赤壁东边杀来;正中是周瑜、程普、徐盛、丁奉大队船只都到。火须兵应,兵仗火威。此正是:三江水战,赤壁鏖兵。曹军着枪中箭、火焚水溺者,不计其数。

不说江中鏖兵。且说甘宁令蔡中引入曹寨深处,宁将蔡中一刀砍于马下,就草上放起火来。吕蒙遥望中军火起,也放十数处火,接应甘宁。潘璋、董袭分头放火呐喊,四下里鼓声大震。曹操与张辽引百余骑,在火林内走,看前面无一处不着。正走之间,毛玠救得文聘,引十数骑到。操令军寻路。张辽指道:“只有乌林地面,空阔可走。”操径奔乌林。正走间,背后一军赶到,大叫:“曹贼休走!”火光中现出吕蒙旗号。操摧军马向前,留张辽断后,抵敌吕蒙。却见前面火把又起,从山谷中拥出一军,大叫:“凌统在此!”曹操肝胆皆裂。忽刺斜里一彪军到,大叫:“丞相休慌!徐晃在此!”彼此混战一场,夺路望北而走。忽见一队军马,屯在山坡前。徐晃出问,乃是袁绍手下降将马延、张,有三千北地军马,列寨在彼;当夜见满天火起,未敢转动,恰好接着曹操。操教二将引一千军马开路,其余留着护身。操得这支生力军马,心中稍安。马延、张二将飞骑前行。不到十里,喊声起处,一彪军出。为首一将,大呼曰:“吾乃东吴甘兴霸也!”马延正欲交锋,早被甘宁一刀斩于马下;张挺枪来迎,宁大喝一声,措手不及,被宁手起一刀,翻身落马。后军飞报曹操。操此时指望合淝有兵救应,不想孙权在合淝路口,望见江中火光,知是我军得胜,便教陆逊举火为号,太史慈见了,与陆逊合兵一处,冲杀将来。操只得望彝陵而走。路上撞见张郃,操令断后。

哈哈,徐盛丁奉,蒋钦周泰,陈武潘璋,程普黄盖韩当,甘宁太史慈,吕蒙凌统,江东全明星啊,直杀得孟德屁滚尿流,痛快痛快

还有逍遥津,跟上面差不多的江东全明星队,被张辽杀得屁滚尿流,辽来来响彻海内外,江东小儿不敢夜啼,痛快痛快!

不过论战绩还是迅哥儿给力啊,参加了赤壁,濡须口翻盘关键,带头夷陵弄死对方几十万,石亭弄死对方几十万,直接气死了了一个皇帝,一个大都督,乖乖。出将入相,舍我其谁!

最喜欢的还是丞相,一个人干了曹操,荀彧,荀攸,马钧四个的活,全三国都在给他铺垫,第一流的人物都得给他低头(包括上面那个人和司马懿),到处都是他的传说,功盖三分国不是吹的啊!!!贼魏延,不是你打翻七星灯,再给丞相续十年命,天下未可知呢,哭唧唧~





重返历史的小明


三国时期,最盛产有名的人物,有文采飞扬的,有勇冠三军的,有神鬼莫测的,有领导才能强的,也有败家能力强的。

既然是闲谈,那么笔者就用一段原创的剧本来聊一聊三国的人物。

话说,历史课上,班主任出了一个讨论题,那就是你最喜欢三国里的哪位人物,同学们踊跃发言。

甲:三国里面,我最喜欢董卓,为权利,敢做不要命的事情,为女人,敢做不要命的事情。

乙:我最喜欢司马懿,一生中,五分之四在装傻,十分之一在为雇主效力,十分之一在杀雇主全家。

丙:我最喜欢诸葛亮,一口伶牙俐齿,竟然能把活的说死,让我更加相信嘴不仅是用来说话,还可以当武器。

丁:我最喜欢吕布,对于自己喜欢的人,就是天王老子挡在身前,我也要去追求。有个性。

戊:我最喜欢刘备,因为我也是一个爱哭的人。眼泪不是用来彰显我的懦弱的,而是我也要用泪水洒下一片滋润,孕育一座江山。

己:我最喜欢赵云,长的帅,活得久,武艺超群,英姿飒爽。三国里没有关于他的爱情生活,我很不满,所以我要帮他续写情场的传奇。

庚:我最喜欢关羽,丹凤眼,卧蚕眉。关键是在打斗的时候有一些特别高逼格的动作,捋胡须,睁着眼。因为我眼睛小,所以我也要效仿他。

辛:我最喜欢孙权,妥妥的富二代,手下有父兄留下的领导班子,自己啥也不用操心。而且老一辈的就算去了,新一辈的还能来个火烧连营七百里的投名状,太舒服了。

。。。。。。

三国人物,各有特点,如果真要展开了说,就相当于是把三国又看了一遍。

所以笔者留白,欢迎大家评论区里接龙,一起来谈谈你最喜欢的三国人物。我预备下期写一篇读者们的接龙汇总图文,希望大家多多帮助哈!!!!

谢谢你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