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肫难剥,人心难测:比病毒更可怕的,是那些精致利己主义者

近日,河南郑州郭伟鹏事件一度成为人们的热点话题。


3月11日,河南省郑州市新增报告一例,也是河南首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这一病例,打破了郑州19天确诊病例零增长的局面。


鸭肫难剥,人心难测:比病毒更可怕的,是那些精致利己主义者


当事人郭某鹏,从意大利返回郑州后隐瞒境外旅居史,不仅不居家隔离、不主动申报实情,还像个没事儿人似的乘坐公共交通上班、外出工作、接收快递……


警方打电话问郭伟鹏是不是去过国外,他拒不承认。直到警察上门察看,才发现他满头大汗,一查果然确诊。


鸭肫难剥,人心难测:比病毒更可怕的,是那些精致利己主义者

从3月1日开始,郭伟鹏7天跑了2.4万公里,相当于绕了地球半圈,行迹遍布全球4个国家,5个城市。


鸭肫难剥,人心难测:比病毒更可怕的,是那些精致利己主义者

一人狂欢的背后,是每一个城市里中无数个家庭的胆战心惊,其行为更对郑州全城的防疫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郭伟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把"利己"看作人的自然天性,把个人利益看作高于一切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


通过媒体对郭伟鹏的报道,我们可以看出,其"利己"价值观的形成与其家庭教育密切相关。


当警察打电话询问郭伟鹏母亲时,其母不仅帮助他蓄意隐瞒事实真相,到后来甚至拒接警察的电话。


教育始于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而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受家庭的影响最大。


出生伊始,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颗向善的、利他的种子。想要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就需要有人耐心浇灌。


为人父母,我们要有意识的培育这颗种子茁壮成长的土壤,营造这颗种子茁壮成长的温床。


01 "巨婴"式的精致利己主义者有多可怕


郭某鹏并不是全国唯一一个"毒王"。疫情期间,各地"毒王"层出不穷。他们不但成为疫情的传播者,更让几个月以来所有人的努力付之一炬。


鸭肫难剥,人心难测:比病毒更可怕的,是那些精致利己主义者

鸭肫难剥,人心难测:比病毒更可怕的,是那些精致利己主义者

……

屠格涅夫曾说,世上有三种利己主义者:


一种利己主义者是自己要活着,也要让别人活下去;另一种利己主义者是自己要活着,却不让别人活;最后一种利己主义者是自己不想活,也不让别人活……


鸭肫难剥,人心难测:比病毒更可怕的,是那些精致利己主义者


这些"巨婴"式的利己主义者,不仅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更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生命和财产的威胁。


02 什么样的家庭容易培养出"巨婴"式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19世纪意大利思想家,爱国志士马志尼说:利己主义由于受环境的影响,在家庭中过于频繁和严重地起着主宰作用……


1.过分关注孩子分数的家庭,容易产生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前几日,一条中学生的朋友圈令许多人在震惊之余,倍感忧心和痛心。孩子的文字冰冷,自私冷酷,隔着屏幕都让人不寒而栗。


鸭肫难剥,人心难测:比病毒更可怕的,是那些精致利己主义者

在孩子的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得到孩子的努力。可是,在他的眼里,所有与成绩无关的事,都成为了他学习道路上的障碍。


截止目前,全球因新冠肺炎疫情死亡的人数已有5400多人,14万余名确诊患者在与病毒斗争,每一个冰冷的数字背后,都有一个承受着巨大痛苦的家庭。


受疫情影响,我们国家大大小小的企业受到波及,损失惨重;无数的逆行者,奋战在疫情一线,牺牲和殉职的消息适时传来。


鸭肫难剥,人心难测:比病毒更可怕的,是那些精致利己主义者

可是这些,在这个孩子心里,没有拥有一个长假,用来安静学习、弯道超车重要。


让每个父母和家庭悲哀的是,牺牲全家人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出一个不懂得热爱生活、感恩生活的孩子;牺牲全家人的快乐,培养出一个不快乐的孩子。


我们要知道,一个人能走多远,不取决于他是否从小成绩优秀,而是他在某一天,忽然明白了学习的意义,对知识饱含热情,对世界充满责任。


2.过分宠溺孩子的家庭环境,容易塑造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前几日,石家庄一名少年,外出时不服从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管理,和防疫点的工作人员发生了冲突。少年叫嚣:"我爸是县委的,打我呀!"吵完后,一脚踹坏了防疫站点的栅栏。


鸭肫难剥,人心难测:比病毒更可怕的,是那些精致利己主义者

众多网友认为:这个14岁少年的父亲还只是县委工作人员,就这么大的官威,从小被骄纵宠溺长大的孩子太可怕。


电影《误杀》中的素察就是从小在母亲娇惯下长大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素察从小为所欲为,经常欺负同学。他将一个男孩的眼睛戳瞎,母亲拉韫用自己的职权和金钱摆平,从未责骂,只是一味的宠溺。


在夏令营时,素察用迷药迷奸了平平,并拍下视频,以此要挟平平。可是素察,也因此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鸭肫难剥,人心难测:比病毒更可怕的,是那些精致利己主义者

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就满足他的所有需求,会让孩子以为父母对他的爱是必须的,对他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


这样的孩子,难以在心灵上长大,他们在温室里,所有的人都围着他团团转,从而轻蔑他人的生命和利益,不择手段满足自己的需求。


过分宠溺是使孩子成为"巨婴"式的精致利己主义者的第一口毒药。


03 不要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新的一批"巨婴"式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说: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一切行为,都从利益出发,没有超越一己私利的大关怀、大悲悯,没有责任感和承担意识,不关心也不屑于关心世界上其他阶层的人,个人的私欲是他们的唯一追求和目标。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教育需要找到合适自己家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但避免孩子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离不开如下三方面的教育。


1. 懂得付出,让孩子学会给予。


管理学将人分为三种:giver、taker和matcher。

鸭肫难剥,人心难测:比病毒更可怕的,是那些精致利己主义者

社会中,大多数的精致利己主义者都属于taker和matcher,taker只知索取而不知付出,而matcher则精心选择,无利不起早。


研究表明,在这三种人中,只有giver才能获得最高的成就。这种成就,不仅仅指金钱或地位上的成功,更宽泛的是对人类的贡献等。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了什么。


3月11日下午,家在重庆的高先生牵着一个小孩走进了重庆市慈善总会,说明来意后,高先生将10万元划到市慈善总会的账户上,定向支援湖北孝感。


高先生还让孩子拿出压岁钱一起做善事。高先生说,现在的小孩子都以自我为中心,希望这件事能够让他学会帮助他人,所以我们就让他出100块,尽一份自己的心意。


鸭肫难剥,人心难测:比病毒更可怕的,是那些精致利己主义者

成为一名给予者,就需要我们帮助孩子,明辨是非的底线,明确道德的界限,帮助他人,关爱他人。


2.坚持原则,不把孩子作为家庭的中心。


孩子只是家庭的一份子,孩子应该在成长的不同时期,承担起应尽的家庭责任,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这样,才不会养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者。


李玫瑾教授曾分享自己的育儿之道,看完受益匪浅。


有一天,李教授女儿提出了一个购物需求,她拒绝后,女儿便大哭大闹。任凭女儿怎么哭闹,她也没有动摇自己的原则,坚持把女儿带回了家。


回到家后,她陪着女儿待在房间里,对女儿的哭闹依旧不予理睬,一直女儿哭得筋疲力尽。


孩子看见妈妈的态度丝毫不放松,便也作罢。从那以后,再也没有提出过任何无礼的要求。


鸭肫难剥,人心难测:比病毒更可怕的,是那些精致利己主义者

一些国家的幼儿园给父母的备忘录上写道:


鸭肫难剥,人心难测:比病毒更可怕的,是那些精致利己主义者

爱孩子,是我们的本能;坚持自己的原则,让他成长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则是我们的责任。


3.摒弃"唯分数论",让孩子的视野更加开阔。


《银河补习班》里马皓文有一句台词:我希望他学的不止是知识。光明的人格、高贵的品格、广阔的视野、开阔的格局才是最重要的。


近日,人民日报《这个冬天突然长大的小孩》视频,爆红网络,大家都为在这个冬天成长的孩子感到骄傲。


影片以孩子的视角看到有一群人逆着人流的方向努力奔跑;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奔赴在防疫一线上,尽管一个人很怕,但是答应过爸爸、妈妈,自己会很乖;看到这些无畏风险的人,定位未来的理想……


鸭肫难剥,人心难测:比病毒更可怕的,是那些精致利己主义者

我们生活之中,有许许多多高尚的品德,是在学习中学不到的。它需要孩子用内心去感受,用心灵去触摸。


北宋大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才是对孩子学习意义的最好的定义。


当孩子置身于国家和社会之中,才会看到我们的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的思想,才不会培养出有违时代发展的"巨婴"式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们。


鲁迅先生说过: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请让我们的孩子,在需要他的时候,勇敢地做一个听到"远方的哭声"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