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歷史文化常識:歷史上有名的醫學家


2020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歷史文化常識:歷史上有名的醫學家

巢元方巢元方,隋代著名醫學家。在隋朝,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醫學教育“太醫署”,這也是世界文明史上最早見於記載的、規模宏大的官辦醫學教育。巢元方就曾任太醫署的太醫博士、太醫令。同時在大業六年,奉詔主持編撰《諸病源候論》五十卷,分67門,1720論,是一本論述疾病病因和證候的書籍。在隋朝之前,我國古代的醫書一般記錄的是中國醫藥學方面的,沒有專門記錄疾病起源的書,而《諸病源候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專述病源和證候的書,書中雖沒有記載治法和方藥,卻記錄了許多疾病的起源和治療方法,如寄生蟲病、疥瘡病、過敏等,為後來的醫者瞭解疾病、治療疾病提供了極具價值的資料。

孫思邈孫思邈,京兆華原(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人,唐代醫藥學家、道士。因寫了對後代影響深遠的《千金要方》,亦稱為《千金方》被後人尊稱為“藥王”。除了個人成就外,孫思邈還與政府合作開展醫學活動。比如在唐高宗顯慶四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唐新本草》。

2020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歷史文化常識:歷史上有名的醫學家

歷史上對於孫思邈的記載很多,比較有名和能體現其技藝高超的是懸絲診脈。貞觀年間,太宗李世民的長孫皇后懷孕已十多個月不能分娩,臥床不起。雖經不少太醫醫治,但病情一直不見好轉,有人向太宗推薦孫思邈,孫思邈召進了皇宮。由於在在封建社會,有“男女授受不親”的禮教束縛,孫思邈一面叫來了皇后身邊的宮娥采女細問病情,一面要來了太醫的病歷處方認真審閱。他根據這些情況,作了詳細的分析研究。然後,他取出一條紅線,叫采女把線系在皇后右手腕上,一端從竹簾拉出來,孫思邈捏著線的一端,在皇后房外開始“引線診脈”了,也叫“懸絲診脈”。這種診脈方法一直在後來的醫學上運用。

李時珍李時珍,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其著述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本草綱目》等,但其中被我們最熟知的就是《本草綱目》,這本書也被後世稱為“東方醫藥巨典”,也因此,李時珍被尊為“藥聖”。

歷史上關於李時珍有一個有趣的記載。一天,李時珍見一群人正抬著棺材送葬,而棺材裡直往外流血。李時珍上前一看,見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鮮血,於是趕忙攔住人群,讓抬棺材的人停下來,眾人聽了,面面相覷,不敢相信。李時珍反覆勸說,終於使主人答應開棺。先是進行了一番按摩,然後又在其心窩處紮了一針,不久,就見棺內的婦人輕輕哼了一聲,醒了。不久之後,這名婦女又順利產下一個兒子,原來這名婦女是因難產而陷入假死。這被後人稱為“死人診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