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是什麼讓“黑水”深不見底?

出於良知,以一人之力挑戰世界工業巨頭的真實事件,這樣一個故事其實有著太多可以聚焦的高潮,然而身為導演的託德·海因斯在《黑水》中卻並沒有帶入一絲刻意的煽情。沉穩剋制的情緒表達,以及沉鬱灰暗的風格渲染,使電影所想做的遠不止是塑造一位英雄。


《黑水》:是什麼讓“黑水”深不見底?


在電影伊始,羅伯特·比洛特是一位家庭幸福,又剛剛晉升為律所合夥人,專門為化工企業提供辯護的律師。出於鄉情,他幾乎義務的接下了牧農泰南特控告杜邦公司汙染河流,造成牛群大量死亡的案子,然而隨著案件的步步深入,真相卻越來越讓人觸目驚心,一種被應用於各個領域,讓杜邦公司賺的盆滿缽滿的人造塗層“特氟龍”,其實含有巨大致癌隱患。而明明早就知道真相的杜邦,卻刻意隱瞞的做法,則使更多人因此深受其害。

當我以為羅伯特將真相公之於眾,便可還所有被害人以公道時。這起案件卻遠遠沒有因為真相的揭露而因此結束,手握金錢與聲譽的杜邦,一次次的用法律手法,拖延審判時間,而從1998年到2015年,17年的時間裡羅伯特雖然從來沒有放棄,然而面對無賴的杜邦使用渾身解數的拖延,羅伯特不但再也接不到一起企業辯護案子,失去了優渥的薪酬,自己的健康情況和家庭關係也每況愈下,甚至每天的生活也是提心吊膽。


《黑水》:是什麼讓“黑水”深不見底?


與傳統的黑幕電影不同,《黑水》將所有的焦點都放在了羅伯特一個人的生活和情感上,而馬克·魯弗洛精湛的演技與電影考究的灰暗氛圍,則讓觀眾更為切身處地的走進了孤助無援的主人公的內心世界,以及他在這段漫長煎熬的歲月裡作為律師信仰的崩塌,而正是這一點使這部電影在令世人看到了一位可敬英雄的同時,也借羅伯特之口道出了號稱民主的美國體制,在資本主義操控下一個殘酷的真相。

“整個體制都被人操控了,他們想讓我們認為體制會保護我們,但那就是個謊言,是我們自己保護自己,沒有別人,公司企業靠不住,科學家靠不住,政府靠不住,國家靠不住。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的農民,提醒過我這一點,從一開始他就知道這點,我還覺得他瘋了。難道不是嗎?”


黑水之所以能成為“黑水”,便是有權人為電影中這潭金錢的汙水附加上了一層深不見底的黑色。在電影最後,杜邦迫於輿論壓力向3535名受害人支付了6.707億美元賠償,這個看似不菲的天文數字,其實對於工業巨頭杜邦來說不過九牛一毛。而一個更為讓人觸目驚心的數據是,如今99%的人類的血液當中已經帶有了致癌的“特氟龍”,但今天的杜邦仍然還是那個世界工業巨頭。


《黑水》:是什麼讓“黑水”深不見底?


在《黑水》中,羅伯特英雄的行徑固然讓人感動,然而當一個體制如若只有金錢至上,那麼這能吞噬人性良知的黑水,便永遠也不會斷絕。

個人評分:8.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