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發銀行: 新一代信息系統工程建設


工程介紹

隨著業務規模的不斷增長和新業態、新技術的飛速發展,上海浦東發展銀行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組織開展新一代信息系統工程建設。目標是建設全新的信息技術支撐體系,構建符合業務發展、管理提升和風險防控要求的業務和管理系統,通過科技鑄造核心競爭實力。

在浦發銀行戰略目標指導下,融入移動互聯網思維,新一代信息系統工程基於“開放銀行”+“高績效銀行”的建設理念對IT架構進行重構,形成一個生態開放模式、一個業務架構、四大技術架構、四大模型,並積極探索引入開放生態、彈性樞紐架構、產品體系、基於全局流水號的交易完整性等技術思路,全面提升信息科技實力。在重構信息系統架構、提升IT能力的基礎上,新一代信息系統工程瞄準業務痛點,將先進架構與業務實踐相結合,將先進理念轉換為現實生產力,統籌推進了一系列企業級業務及管理系統建設,實現了服務智能開放化、產品配置化、價格差異化,以及生產標準化、跟蹤全程化、核算分離化、管理精細化,有力支撐了重點業務能力提升,提升客戶滿意度,積極踐行服務實體經濟和普惠金融的社會責任。

新一代信息系統建設工程在既要保障現有業務高速發展,又要支持業務形態轉變的複雜前提下,很好地實施了IT架構的全面開放重構,規模化將傳統架構與開放架構有效融合,構建了生態開放、跨渠道協同、產品創新、客戶差異化服務、精細化管理等能力,全面支撐銀行戰略深化,為經營決策和業務發展提供強勁動能;同時通過大型項目的錘鍊,形成了一套企業級的自主研發體系和研發工具,積累了實施經驗資產,鍛鍊了人才隊伍,為浦發銀行數字生態銀行持續深耕奠定了基礎。


工程架構

新一代信息系統工程從“高績效銀行”邁向“開放銀行”,以戰略及業務目標所需能力入手,規劃業務架構藍圖、目標能力及模塊組,再層層分解至IT架構建設中的系統功能(見圖1)。

實戰 | 浦發銀行: 新一代信息系統工程建設

圖1 “高績效銀行”向“開放銀行”邁進

整體設計特點為生態開放化、外部差異化、內部精簡化和管理精細化。業務功能架構將銀行的整體能力圍繞以客戶為中心,從生態、分銷、樞紐、生產和企業管理能力,重新組合劃分業務功能。通過對業務功能的合理劃分,形成了以客戶為中心,面向服務的、松耦合的目標應用架構;建立對企業數據全生命週期管理的數據架構,全面提升產品創新、營銷管理、客戶分析、精確銷售能力;結合業內資源池、雲計算等互聯網創新技術,構築高效彈性、開發靈活、安全可靠的技術基礎架構,搭建基於自主可控的安全架構體系,有力支撐信息安全和業務連續性。

一是基於“開放銀行”理念,構建面向生態的開放式架構,解除對外的信息壁壘。搭建開放的API架構,基於互聯網連接,降低原有第三方系統連接的難度和成本,使銀行服務以更加簡單的方式傳播給合作方和用戶,打破銀行服務的門檻和壁壘;締造全新的服務模式,增拓業務加載渠道,加快業務創新、場景化服務使用戶獲得流暢、個性化的使用體驗;構建全渠道協同的互聯架構,為數字生態場景下的通過第三方進行銀行產品銷售及服務提供跨渠道的平臺支撐。

二是基於“高績效銀行”理念,構建面向服務的、“分銷-樞紐-工廠”邏輯分離的松耦合彈性應用架構,實現外部差異化、內部標準化。面向服務的松耦合架構,運用組件化思路,對各系統功能進行應用分層和組件化邊界劃分,提高整體架構的複用性、可擴展性和靈活性,實現應用靈活集成,提升業務創新支撐能力;面向編排的服務化架構,在內部精簡化的基礎上,將多變的業務邏輯從產品工廠“前移”至業務樞紐,在支撐規模化運營的同時實現靈活配置和組裝,快速響應客戶服務需求,提升客戶體驗;全面融入微服務技術,支撐移動互聯網高併發處理要求;松耦合下基於全局流水號的數據一致性和指揮控制機制,保障開放生態下端到端、跨系統的協同和交易完整。

三是以客戶為中心的設計思路貫穿整個架構,全面服務於客戶,實現客戶體驗、客戶服務的高度差異化。面向生態的開放式架構,解除對外的信息壁壘,與合作伙伴共同服務於客戶;跨渠道協同架構,提升全渠道一致性體驗,有效支撐場景化模式下客戶服務;統一客戶關係管理和統一客戶視圖,全面保障客戶信息服務能力;基於合約的動態設計模式,靈活應對以客戶為中心的業務發展要求;基於模型驅動的產品和價格創新架構,前瞻性地適應客戶複雜多變的需求;基於大數據的數據/事件驅動架構,深入洞察客戶行為,提升服務水平。

四是以數據治理為核心的數據架構體系,圍繞數據標準、質量、模型、分佈和生命週期開展規範管理,提升數據資產質量,促進數據共享和價值創造。提出科技引領的數據治理機制,並設計出完整的數據治理組織、流程和制度體系,促進了數據治理與信息化建設有效融合;融入信息化全流程的數據治理機制,準確、高效、規範地從業務需求中識別、捕捉數據相關需求,並轉化為包括數據標準、數據質量、數據分佈、數據模型、數據生命週期管理在內具體的數據治理體系需求,提升數據資產質量;構建數據服務應用核心支撐層,提升數據服務能力。

五是高效、彈性、安全、開放的技術架構,為開放生態環境下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體系提供了基礎支撐保障。安全、開放的基礎資源池架構,確保系統安全同時兼顧靈活和彈性;提出了基於雙活決策樹模型的標準化架構分析方法,設計自適應負載的異地雙活架構,極大提升系統業務連續性能力,保障生態環境下全時服務要求;滿足互聯互通和區域安全隔離、高度獨立對等的基礎網絡架構。

六是基於自主可控的安全架構體系,有力支撐信息安全和業務連續性。全行統一的客戶身份認證和授權管理;基於國產密碼算法提供安全的交易處理;基於PKI和數字證書體系提供安全的API接入。


工程成果

在IT架構方面,重構了四大架構,全面夯實了IT基礎:通過企業服務總線的建設,構建了安全可靠的信息高速公路,持續高效集成全行系統,實現7×24小時無性能瓶頸“高速公路”持續保障對外穩定服務;通過指揮控制中心保證了跨系統交易的業務完整性和數據一致性,全程交易還原和定位追蹤,提升了客戶服務水平;通過數據治理,建立了融入到信息化全流程的數據治理機制,提升了數據資產質量和數據服務能力;軟硬件資源池化管理,有效控制了基礎架構建設成本,實現投入產出效能最大化;災備雙活設計中,核心系統雙活支持從上海一鍵切換到合肥,分鐘級完成核心業務全轄切換。

金融服務全面對外開放,與合作伙伴高效協同服務於客戶,同時大幅降低合作成本。基於API金融合作新模式,已通過開放生態場景接入的合作伙伴近90個,共計發佈230個API服務。

在客戶管理方面,全面強化客戶中心價值創造,分銷能力:通過企業級客戶管理系統的建設,統一集中管理全行客戶信息,大幅降低總體建設成本,提高數據質量和管理效能;同時形成了多渠道協同星狀互聯架構,跨渠道協同,提升客戶體驗,提高服務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在營銷管理中,整合大數據及人工智能,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營銷決策體系,密切客戶關係。

在產品創新方面,積極探索產品工廠、模型化設計之路,通過產品模型的設計,提升產品創新能力:形成個性化客戶合約,滿足客戶差異化需求;建立多層次、多維度的價格機制,靈活適應利率市場化的要求,持續滿足客戶個性化計價要求。

在企業管理方面,深化風控及內部管理,提升管理能力:會計核算及總賬系統的建設,達成了多準則、多賬套會計處理能力,可以快速實現海外分支機構財務會計需求;通過核算系統賬戶級的盈利分析數據,可以實現賬戶級精細核算數據;流程化、自動化數字風險管控平臺,提升風控能力、降低運營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