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絡中井滎腧經閤中的腧穴的含義是什麼?

天強叔愛搗騰


腧穴者,病在時取於腧也。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有些按固定時間發作的證狀,可以用腧穴來治療。

這裡的原因離不開經絡流注的原因。我們的經絡為無端循環的狀態,只不過在特定時間會有某段經絡巡行高峰期,這和我們的道路交通上下班高峰期一個道理。

這個時候臟腑有積,這個積,就是裡面有雜質,不通暢。那麼高流量的經絡,在經過狹窄擁擠的通道時,勢必會對臟腑有一個漲滿,擠壓的感覺,通過我們的神經系統傳導到大腦,就會告訴我們,這裡那裡不舒服。

從腧穴的這個腧字來看,自古以來很多寫法,有腧,俞,輸,還有一個古字寫法是穴字頭下面一個俞字。輸入法裡沒有,我拍了照片在下面。這個”俞”字,從形狀看很像房子,古人的觀點,我們人體為器,神之所居,意思寓意是身體就是個房子。腧有輸入的意思,首先就代表著一種經氣的流向。

那什麼東西從腧穴流入我們的正經裡了呢?我認為是血,《標幽賦》講,”體重節痛而腧居”。意思是治療體重節痛取腧穴。但是呢?脾主四肢肌肉,這兩個兩點綜合起來,勾勒一個立體的東西,大家可以思考想象一下,不必非要講出來。

那麼從井穴,滎穴,到腧穴,是不是這個隊伍開始壯大了呢?接下來還有新來的朋友加入。請大家關注一下,看看新同學就是我們的經穴會給我們帶來什麼驚喜。

喜歡這個自問自答,希望您點贊支持關注一下,謝謝您!



天強叔愛搗騰


道理高深奧妙,小篇幅無法答清這個問題。


孟大夫


曾經介紹過經穴,也就是五俞穴,是根據它的經氣流注特徵來說的,經氣由小到大,由少而多,由淺入深地出入、流注,分為井、滎、輸、經、合穴五類。

這裡的“輸”,就是腧穴,也稱俞穴。古醫典中這個字所寫不一,但都是同樣的意思。

正如《靈樞·九針十二原》裡說,“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俞,所行為經,所入為合。”

“井”為初出之意,像水的源頭,比喻脈氣運行起始的部位;

“滎”為小水流之意,像水流剛形成小流而未成大流,比喻脈氣逐漸充盈的部位;

“輸”為灌注、輸送之意,像水流灌注由少向多變化,比喻脈氣運行較盛的部位;

“經”同徑,為直行道路之意,像水在河道中暢行流過,比喻脈氣運行通暢的部位;

“合”為彙集之意,如江河水歸入大海,比喻脈氣運行彙集的部位。

全身十二經各有一個俞穴,又稱“十二俞穴”,其名稱是:肺--太淵,大腸--三間,心包--大陵,三焦--中渚,心--神門,小腸--後溪,脾--太白,胃--陷谷,肝--太沖,膽--(足)臨泣,腎--太溪,膀胱--束骨。

治療髒咳,取五臟之俞穴。每一俞穴均有其特定的功效,髒俞穴者,肺俞太淵,脾俞太白,心俞神門,腎俞太溪,肝俞太沖,因此《素問·咳論》裡又說,“治髒者治其俞”。換句話說,髒咳必與其俞有關聯。

且五臟咳症中多伴疼痛,俞穴對緩解疼痛症狀也是有幫助的,故《難經》上說,“俞主體重節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