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掌握科學育兒觀,建立和諧家庭教育氛圍

午餐時候,同事阿杰提及他2歲的小寶貝就滔滔不絕,說這個小傢伙已經會跟著大人有樣學樣了。同事們都誇耀說孩子聰明。但阿杰也有一個憂慮,就是不知道應該怎樣教育這小小的人兒。

可不是嗎,從一個小生命的降臨到他長大有自己的思想個性之前,它就是一張白紙,你在上面繪出什麼模樣,孩子就會長成什麼模樣。初為父母,父一輩的經驗早就是昨日黃花了,經驗的缺乏,讓很多父母都很迷茫。很多父母對孩子期望值又很高,孩子小也不太好溝通,怎麼引導、怎麼教育成了最急切的問題。 如果這時有了指明燈來指導父母怎麼做,那就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小七老師是知名的兒童早期教育專家,也是風趣幽默超級育兒師,從事早教理論與實踐研究7年,從事培訓授課工作10年,曾在北京、廣州、上海、西安、長沙、大連等40多個城市巡迴講座和培訓200多場,指導父母養育寶寶,深受家長們的喜愛和熱捧。

本書就是小七老師的經驗之作。《小七老師育兒說》以現代發展心理學理論為基礎,結合作者多年在早期教育一線工作和授課的經驗,針對早期教育的五大關鍵板塊—親子溝通、社交能力、生活習慣、科學早期教育和藝術體驗,特別針對家長關心的一系列育兒問題,給出了獨特而富有成效的解讀。希望所有翻開這本書的家長都能因此獲益。

輕鬆掌握科學育兒觀,建立和諧家庭教育氛圍

一、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龍應臺在《目送》中寫道:“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在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中漸行漸遠。”

一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三種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而這其中基礎和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它幾乎影響孩子的一生。對於0~6歲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模式是否正確,對孩子影響至關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說,0到6歲孩子的家庭教育重要的有兩件事:一是讓孩子的人格發展健全,二是構建良好的親子關係。

很多父母認為,家庭教育就是開發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讓孩子從兩三歲開始背唐詩,四五歲學英語……其實,作為父母,最驕傲的莫過於培養一個有健全人格的孩子。健全的人格可以讓人不斷認識自我、提升自我,大大地提高一個人適應社會的能力。如果一個孩子缺乏法治教育,缺少對生命的認知,一遇到挫折就產生輕生的念頭,不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緒的,不懂是非黑白,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怎麼能夠成才呢?

輕鬆掌握科學育兒觀,建立和諧家庭教育氛圍

讓孩子樹立樂觀向上的心態,會感恩,懂得寬容,還有直面挫敗的勇氣,讓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養,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義。而教育存在的最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讓每個人都“做最好的自己”。

在親子關係當中,孩子是否得到了認可、是否得到了尊重、是否知道如何和人相處,決定了他將來在面對其他社會關係的時候能否得到尊重和信任。如果在一段親子關係當中,孩子得到的是批評、仇恨、嘲笑、羞辱,那他學會的東西就是詛咒、爭鬥、害羞和內疚;如果在一段親子關係當中,孩子體驗到的東西是寬容、鼓勵、讚揚、公平,那他學會的東西就是耐心、自信、欣賞和正義。

二、建立良好家庭教育觀念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就是要為孩子選擇正能量的場,打造正能量的場,這就是對孩子愛的表現。一個家庭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一個正能量的生活環境,才會培養出來一個有健全人格的人,有人生價值的人。

前一陣她帶寶貝兒子壯壯到我家裡來做客,吃飯時候,壯壯看到桌上有一道爆炒蝦仁,還沒等其他人坐穩,他就直接把那道菜端到了自己面前,拿起筷子就吃,根本不管其他人。小珍笑盈盈的看著,卻什麼也沒有說。我很驚訝小珍居然這樣溺愛孩子,一點也沒覺得他兒子的行為是不對的。我也沒辦法說什麼,但是以後除非必要,我想我不會再邀請壯壯來做客了,這種自私的習慣對他自己不好,我也怕影響到我兒子。

不關懷他人,以自我為中心,凡事只替自己想,這種行為就是自私自利。任性不是個性,自私也不是自信。奧黛麗.赫本說得好:“若要姿態優美,走路時要記得行人不是隻有你一個。”

輕鬆掌握科學育兒觀,建立和諧家庭教育氛圍

好的家庭氛圍一定是要尊重、互助、友愛的。絕不可以因為愛他們,就讓世界繞著他們轉。因為一旦走出家庭這個小世界,自我中心的孩子生活起來就會感到不被關注,不受寵愛,到時候他反過來還會抱怨我們的,為人父母應該在基礎教育上就有所警惕,不要忽略小事所反映的價值觀或態度,以免有一天反受其害。

父母若要孩子禮貌待人,首先自己要做表率,我們對孩子的影響最直接、最深刻。父母的身教是對孩子最生動、最實際的教育,並通過我們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使幼兒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中,逐步形成禮貌待人的品德,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我們要求孩子要做到的事情,我們也應該做到。

父母的一舉一動。甚至細小的行為,都可能對子女產生深刻的影響。如果在子女面前不注意約束自己,就等於無意中教唆子女學壞。

輕鬆掌握科學育兒觀,建立和諧家庭教育氛圍

臺灣作家蔡穎卿說:“我一直把培養自己看得比培養孩子更重要。在期待孩子有任何能力之前,我得先深刻體會或學習過那種生活,在培養出一個有趣的孩子之前,我想先做一個有趣的母親。”

小七老師也說: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賦! 沒有一個天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教育出來的。每個孩子都需要早期教育,每個爸爸媽媽都應該掌握科學育兒觀,讓孩子得到充分的發展機會!

《小七老師育兒說》是一本幫你解決問題的書,而不是你聽過無數遍的心靈雞湯。書中大量真實的問答案例,讓我們學著有路徑、有方法的輕鬆解決育兒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