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

未曾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

魯迅,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

未曾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

未曾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

——魯迅

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魯迅

未曾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

在中國的天地間,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艱難極了。

——《朝花夕拾》

人世間真是難處的地方,說一個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話,但說他“深於世故”,也不是好話。

——魯迅

未曾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

現在的所謂教育,世界上無論哪一國,其實都不過是製造許多適應環境的機器的方法罷了。

——《兩地書》

社會上崇敬名人,於是以為名人的話就是名言,卻忘記了他所以得名是那一種學問和事業。

——魯迅

未曾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

在行進時,也時時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頹唐,有人叛變,然而只要無礙於進行,則越到後來,這隊伍也就越成為純粹、精銳的隊伍了。

——魯迅

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裡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來調和,願意開窗了。

——《無聲的中國》

未曾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

中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韌性的反抗,少有敢單身鏖戰的武人,少有敢撫哭叛徒的弔客;見勝兆則紛紛聚集,見敗兆則紛紛逃亡。

——魯迅

我每看運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後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的競技者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樑。

——魯迅

未曾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

中國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兩種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點也不管,罵人固可,打人亦無不可,在門內或門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網的蜘蛛一般,立刻毫無能力。其二,是終日給以冷遇或呵斥,甚於打撲,使他畏葸退縮,彷佛一個奴才,一個傀儡,然而父母卻美其名曰“聽話”,自以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他們外面來,則如暫出樊籠的小禽,他決不會飛鳴,也不會跳躍。——魯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