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秦國奉獻了畢生強秦之才華的商鞅,張儀、範睢、呂不韋等,為什麼沒有好結局呢?

大侃歷史


秦朝的前身,只是一個小小的西陲弱國,秦國沒有高貴的先祖、沒有富庶的土地、沒有安定的環境,但能躋身前列,在戰國後期成為“虎狼之國”,其餘山東六國皆不敢小覷,依靠的不僅是秦國國君的勵精圖治,還有賢臣良將的忠心陪伴,而為秦國奉獻了畢生才華的商鞅、張儀、范雎,呂不韋為什麼沒有一個好結局?

秦國國君禮賢下士,從秦孝公到秦始皇,每一任都得到一位當世之才的相國輔佐。例如商鞅在秦國的變法,讓秦國的實力大大提升,為以後秦統一六國奠定基礎;張儀兩為秦相,憑藉其“三寸不爛之舌”,遊說諸國橫強而瓦解了六國合縱攻秦;范雎幫助秦昭王加強王權、剪除四貴,並且提出了遠交近攻的策略,以圖東出;呂不韋在秦國任相,穩定了主少國疑的情勢。這幾人為秦國的強大功不可沒,但是他們的下場卻不是那麼盡人意:商鞅慘遭車裂、張儀被逼走、范雎抑鬱而終。他們都將自己畢生的才華全部貢獻給了秦國,他們雖然都不是秦國人,但為了秦國嘔心瀝血,結果最後卻落到了如此結局。難道真的是秦國刻薄寡恩嗎?

一、孝公既沒,大秦只知商君而不知新主。

秦國自立國以來,國勢起起伏伏,而秦孝公時期可以說是秦國最重要的轉折點。那時秦國衰弱,被鄰居魏國欺負,不僅被佔據了老祖宗拼命換來的河西之地,還時常遭受侵擾,其餘山東諸國像對待夷狄一樣對待秦國,秦孝公繼位後以恢復秦穆公時期的霸業為己任,廣施恩德、救濟孤寡、招募戰士、明確論功行賞的法令,並在國內頒佈了著名的求賢令,說到:

“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商鞅正是應了這份求賢令而來,提到“聖人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其變法之策與孝公不謀而合,這對君臣也成了“最鐵”搭檔。在孝公的全力支持下,商鞅重修法律,“徙木立信”,為秦國變強可謂是真的竭智盡力。但可惜的是,新君秦惠文王登臺後,沒有念及商鞅的功績,而是直接以謀反的罪名將其處死,可憐商鞅最後的下場卻是車裂分屍,株連全家。

二、張儀為橫,反覆無常而為武王所憚。

惠文王既立,繼承孝公遺志,慧眼識珠、任賢用能、甄拔人才,不僅重用自己的母族兄弟,也重用大量外籍能臣,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張儀了。秦惠文王重用張儀連橫破合縱,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亮點。對張儀,嬴駟求之,試之,任之,信之,在秦與到列國間複雜的邦交鬥爭中,多次逆轉危勢,擊潰五國滅秦之兵,繼孝公用商鞅之後譜寫了又一頁君臣合璧華彩篇章。

同樣,張儀遊說六國,以橫強破合縱,在返回途中,還沒走到都城咸陽,秦惠文王就去世了,秦武王即位。武王重武好戰,有問鼎中原之志,於是不喜“只逞口舌之力”的張儀,在武王繼承王位後,許多大臣進言:“張儀不講信用,反覆無定,出賣國家,以謀圖國君的恩寵。秦國一定要再任用他,恐怕被天下人恥笑。”不過張儀也早早想好“退身之策”,離秦使魏,下場要比商鞅好得多。

三、應侯睚眥必報,可惜盛衰無常。

應侯范雎,助秦昭襄王掃除四貴、加強皇權,進獻遠交近攻之策:“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遠攻,不亦繆乎?”秦昭襄王評價:“昔周文王得呂尚以為太公,齊桓公得管夷吾以為仲父,今範君亦寡人之叔父也。”得到君王的支持,范雎也是如魚得水,剪除四貴加強王權、獻言獻策破解合縱,成為秦國的丞相登上了權力的巔峰。

范雎雖然不是一個小人,不過也不是一位君子,他睚眥必報,得勢後百般打壓曾經欺辱過自己的人,甚至連一些功臣都不放過;但他有秉承“受人滴水之恩應當湧泉相報”,凡是給過他一頓飯吃的小恩小惠他是必定報答的,而瞪過他一眼的小怨小仇他也是必定報復的。也正是這樣的待人處事害了他,因妒忌武安君白起而向秦昭王進言殺了他,推舉的鄭安平、王稽也都犯下大錯,他也越來越惶恐,最後辭去相位,抑鬱而終。

四、呂不韋“奇貨可居”,可不懂君主之心

呂不韋靠著“投機倒把”起家,家纏萬貫,投資秦異人可以說是其一生最聰明的決定。在秦莊襄王死後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為相邦,尊稱“仲父”,權傾天下。呂不韋的口才可以說是極好的,每次他都正中游說對象的下懷,都能夠使對方欣然接受。然而其難逃商人本質,貪戀權位,幫助太后與下人私通暴露後,還不懂得低調而被秦王嬴政忌憚,最後服毒自盡也是咎由自取。

幾位秦國的相國,都經歷過人生的大起大落,早年都不受重用,但都能得到秦國在位的國君的支持,對於他們而言,秦國就是自己第二個母國,自然全力輔佐之,甚至身敗名裂也在所不惜。秦惠文王殺商鞅,但商鞅的變法並沒有被廢除,可以說商鞅的努力並沒有白費;張儀離秦,獻上最後一策,既是保命,何嘗不念及舊情?范雎雖睚眥必報,但對王上可謂盡心盡責;呂不韋雖然“重利”,但他對秦國的穩定有著不可否認的功績,只可惜世事難料,雖然都沒有安享晚年,但秦國也無愧四人。


鄧海春


商鞅輔佐秦孝公、張儀輔佐秦惠文王、范雎輔佐秦昭襄王、呂不韋輔佐秦莊襄王和秦王政,最終使秦國奮六世之餘烈,歸天下於一統,商鞅、張儀、范雎、呂不韋這些秦國功臣功不可沒,他們最終的結局如何呢?

衛國人商鞅從公元前359年入秦輔佐秦孝公,到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的當年,被秦國貴族誣陷謀反,商鞅迫於無奈舉兵造反失敗後被殺,屍體被車裂於秦都咸陽,商鞅侍奉秦國21年,到頭來落得個謀反車裂的結局,可以說算是結局最壞的秦國功臣了。

魏國人張儀從公元前328年入秦輔佐秦惠文王,到公元前311年因為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即位,導致張儀失寵,一失寵就有無數的秦國大臣向秦武王詆譭張儀,張儀通過計策離開秦國來到魏國,以躲避來自秦國的迫害,最終在第二年,老死於魏國,張儀原本就是魏國人,侍奉秦國17年,死時回到魏國,雖然離開了權力中心,但落葉歸根也不失為一種較好的結局,並不算壞。

魏國人范雎從公元前266年被秦昭襄王拜為丞相,到公元前255年因病在秦國去世,范雎侍奉秦國也有11年,范雎是因為他所推薦的兩個人鄭安平與王稽在秦國犯了法而受到牽連,而被迫辭去相位的,因為秦國法律規定所推薦之人犯法,推薦人要承受同樣的處罰,不過由於秦昭襄王的刻章庇護,范雎沒有遭受同樣處罰,但也被迫辭去相位,鬱鬱而終,不久就病死了,范雎的結局應該算不錯了,如果沒有秦昭襄王的庇護,可能會被誅殺三族。

衛國人呂不韋原本是個商人,因為發現了秦始皇的父親贏異人是奇貨可居,因此以商人身份大力投資贏異人,通過運作將贏異人推上秦國太子之位,贏異人成功當上秦國國君後,呂不韋因為居功自偉,被封為秦國丞相,封十萬戶侯,贏異人只當了三年秦王就去世了,秦王政就成為秦國國君,呂不韋因為長期把持秦國朝政,同時帶來了嫪毐之亂,遭到秦始皇的逼迫而服毒自殺,呂不韋算是間接被秦始皇逼死的,結局也算不太好。

商鞅、張儀、范雎、呂不韋這些秦國功臣的最終結局,與他們一生的經歷和所作所為是分不開,雖然每個人的結局不同,並且造成此結局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四個人至少有一點是相同的,這一點也是造成他們結局的重要原因之一,這就是:四個人曾經都處於權力高峰,而在權力鬥爭中失敗才導致最終的結局。

自越王勾踐賜死功臣文種,被范蠡稱為: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後,國君與功高蓋主的權臣之間似乎有了一種無法調和的矛盾,這個矛盾就是君權與相權之爭,同時圍繞著權力爭鬥,同僚之間、上下級之間、國與國之間都有著不同程度的權力之爭。

比如商鞅,秦孝公在世一天,商鞅就存在一天,秦孝公一死,商鞅立即就倒臺,為什麼?你可以說一朝天子一朝臣,但歸根結底還是權力之爭,商鞅在秦國變法21年,秦國上上下下的人都知道商鞅而不知道秦王,秦國大大小小的官吏大多出於商鞅的提拔,商鞅在秦國的存在就變成了掩蓋君權的威脅,不在乎商鞅是否有這個意識,而在於剛繼位的秦惠文王就是這麼想的,所以商鞅之死就成了必然,在秦國群臣對商鞅群起而攻之時,秦惠文王冷眼旁觀的態度本身就說明了態度。

張儀同樣如此,秦惠文王在位時,張儀就沒事,而且還受到重用,執掌秦國相國十餘年,秦武王一即位,就對張儀那一套不感興趣,固然有秦武王的性格特點,更多的是秦國國內對張儀不滿的大臣趁機陷害張儀,才讓張儀想法逃到魏國,為什麼要陷害張儀呢?因為張儀僅僅憑一張嘴就獲得重用,讓這些人不服氣,有些人嫉妒,有些人是因為權力之爭,不過張儀的智慧還是讓自己終老一生。

范雎更是經典,范雎的上位本身就是掀起了一場權力鬥爭,范雎設法讓秦昭襄王驅逐秦國掌權已久的四貴:穰侯、華陽君、高陵君、涇陽君和宣太后,罷免了秦相國魏冉,范雎才被秦昭襄王拜為相國,成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尊崇地位。

沒有人能永遠待在權力的高位,范雎也是如此,因為范雎所推薦的兩個人鄭安平和王稽犯了法,而受到了秦國很多權貴的指責,秦昭襄王起初下令不準議論此事,想借助君權保下范雎,但事情越鬧越大,兩個推薦人一個投敵叛國,一個私通諸侯,都是誅三族的死罪,秦王終究無法保全范雎,范雎只得主動辭職,只要丟掉權力,范雎就是安全的,這也是范雎能夠自然死去的原因。

呂不韋也是如此,在成功輔佐異人成為秦國國君後,呂不韋獲得了巨大的收益,不僅成為秦國丞相,而且還有史上最大規模的封賞:封十萬戶侯,這種封賞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呂不韋也成為秦國最有權勢的人,從出身低微的商人到戰國最強國秦國的丞相,呂不韋就是一個傳奇。

可惜呂不韋在權力頂峰不懂得收斂,不僅敢私通太后,而且其家養門客上萬人,掌控秦國朝政20多年,勢力遍佈秦國與天下,即使被秦王政免去相國之位,家中依然是賓客如故,人流如雲,這種權勢對於年輕的秦王政來說,就是一種極大的威脅,所以逼死呂不韋就成了秦王政的選擇。

簡單地說,商鞅和呂不韋屬於相權與君權之爭,與國君爭權或者功高蓋主,是沒有好下場的,所以商鞅被車裂,呂不韋被賜死,張儀和范雎是屬於同僚之間的權力之爭,是秦王默許的,結局相對來說好一點,所認張儀和范雎都能自然死亡,但無論是商鞅、張儀、范雎、呂不韋,決定他們命運的只有秦王,而不是他們自己。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簡要言之:

商鞅得半世孝公支持變法,傷及舊有貴族勢力,待孝公薨,惠文王即位,被瘋狂反撲。

張儀得秦惠王支持拜相,因縱橫術霸之,秦武王立,失寵而逃魏國。

範睢得秦昭王支持拜相,後失寵病故。

呂不韋得秦莊襄王支持拜相,後流放途中飲鴆自盡。

若是按奉獻論,此四人不可淪為奉獻,而是貢獻,畢竟為其自身生前皆獲得了無上之榮耀。若說為何沒有好結局,其實也不必憤恨不平,此四人皆人中龍鳳,哪個不是奇巧專營之士。所謂狡兔死走狗烹,下場又有何感慨。自古謀士多無甚好下場,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你讓帝王怕了。用你時,你為師傅,不用你時,你就是砧板上的肉。

切莫感慨,歷史是本讀不盡的書,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見解,於每個人都有可以參考的,所以沒有對錯,只要能吸取有益的便可。


八級鉗工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改革者的下場比起征戰沙場的將軍而言,更為悲慘。原因無他——你動了別人的奶酪。

商鞅改革,動了改革前秦國貴族的奶酪——原本世襲的貴族,若沒有軍功,只能雖富不貴,逼迫貴族們和平民站在相同的起跑線去競爭,不殺商鞅,秦國舊貴族氣難平。

張儀的盟魏親楚策略,雖然可以讓秦國破解齊楚魏三國聯盟策略,但秦國國內存在著一股對楚國不信任的勢力。在秦楚爆發衝突時,張儀竭力讓秦楚結盟,這不符合秦國那些想要奪取楚國土地的勢力的利益。

秦昭王時期秦國大幅奪取楚國土地,就是秦國國內反對張儀勢力的結果。秦惠王信任張儀,用張儀聯合魏國、楚國的策略去和齊國競爭。但秦武王即位後更關注秦國土地的擴張,而非秦齊競爭局勢,因此才有秦楚爆發大規模戰爭和秦國奪取韓國益陽等蠶食戰爭。

範睢的遠交近攻策略,是秦國擴張後迷茫的一種糾正;範睢更大的作用是提議秦昭王廢除宣太后等楚貴族權力,再次提升秦國國王的專制權力。

呂不韋最大的作用是為秦國一統制造聲勢,通過編寫《呂氏春秋》來宣稱和描述未來秦國一統治理模式。

商鞅是因為內鬥而戰死,不算慘死,死後被五馬分屍,不能因此說商鞅死得悲慘——因為他是戰死,不是被五馬分屍而死;

張儀是被驅逐回魏國——算是強制退休;

範睢是舉薦蔡澤替代自己後,申請退休——是急流勇退,當然也有說法是範睢是被秦昭王處死;

呂不韋是因為太高調、威脅到秦王政的唯一權威而被迫自殺——呂不韋如果在被罷免丞相後低調生活,秦王政不會逼他自殺——否則被罷相的呂不韋比國王的秦王政權威還高,秦王政如何有效治理秦國?

事實上戰國時期並非秦國名人才有悲慘結局:

1、在楚國變法的吳起,在楚王一死,立即被追殺,比商鞅更慘;

2、幫助吳國強大的伍子胥被賜死;

3、春申君被李園刺殺;

4、李牧被趙王處死。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商鞅的死是歷史的必然,為什麼呢,商鞅變法的核心就是廢分封,開郡縣。然而秦國變法大成之後,商於之地被封為商鞅的封地,這明顯有悖於秦法。面對胸懷大志的秦惠文王商鞅必須得死。

張儀在秦惠王時期憑三寸不爛之舌合縱連橫鬥諸侯,為秦國東出立下汗馬功勞。然而秦武王繼位後,秦國經過孝公,惠文王兩代治理國力已經很強大了,此時秦武王認為列國伐交只憑秦劍,張儀伐交呈口舌之利已經不適合現在的秦國了,所以張儀黯然落幕也是必然的。

範睢幫助秦昭王推倒“三貴”,讓秦昭王真正掌權,後期又提出遠交近攻的策略,打垮了六國,深得秦王信任。然而自“長平之戰”之後白起的威望已經對秦昭王產生威脅,此時的六國已經無法再和秦國抗衡了,所以秦王的焦點從國外轉移到國內。不管是範睢還是白起一個是自己對內維護統治的工具,一個是對外擴張的工具,此時打壓白起才是秦昭的當務之急,範睢自然是秦王打壓白起的馬前卒。對於秦軍在“邯鄲保衛戰”中慘敗,秦昭王把一切責任都怪罪到白起身上,白起一死豈容範睢一家獨大。所以範睢的落幕也是必然的。

呂不韋本來就是奇貨可居的一個商人,帶著不純的目的來到秦國,更兼他和始皇帝生母趙姬說不清的關係,始皇帝為了證明自己純正的秦人血統必須剷除呂不韋。


寧靜的心699


“有功於前,不為損刑。有善於前,不為虧法”,這是每一個沒有善終的秦國功臣悲劇根源。是否真的違法並不重要,關鍵在於君主是否認定他們違法,這是每一個秦國功臣無法逃避的陷阱。在秦國崛起及統一的過程中,商鞅、張儀、魏冉、范雎、呂不韋、李斯等大才名相,對秦國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甚至是關乎成敗的決定性作用,說他們為秦國奉獻了畢生的才華一點也不為過,若沒有他們,縱然秦人再是英雄善戰,也不能建立巍巍赫赫的大秦帝國。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些為秦國立下不世奇功的名相們,結局竟然都很淒涼,商鞅、范雎、呂不韋等連姓名也沒保住,這是什麼原因呢?

一、商鞅

商鞅因秦孝公《求賢令》入秦,這對明主強臣將秦國由一個偏居西陲,被魏國打的幾無立錐之地的窮弱小國,變成令諸侯色變,人人畏懼的虎狼之國。商鞅是秦法的締造者,是秦國崛起的根源,也是秦國強大的保障。然而,秦孝公死後,商鞅的威望威脅到了秦惠文王的威嚴,這讓他打壓過的貴族看到了復仇與復辟的希望,所以僅用了一句“商君欲反”就擊垮了商鞅。不管商鞅是否真的謀反,至少秦惠文王認定了他反,而秦法之中,對待反者就是要誅族車裂,“有功於前,補位損刑”,商鞅的功勞,不能減免他該受的懲罰。

二、張儀

“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張儀在惠施、公孫衍等人拉開合縱大幕之後登上歷史的舞臺,為秦國帶來了連橫之法。在縱橫的大潮中,秦國能安然無恙,甚至能在縫隙之中攫取巨大利益,張儀功不可沒。秦惠文王死後,張儀的結局相對於其他幾位要溫柔一些,縱然他與秦武王存在情感和政見上的裂痕,但終究是靠著自己的才能全身而退,相對優雅的退出秦國的政治舞臺,回到魏國,雖不免淒涼,終究得以保全。

三、范雎

范雎入秦,為秦昭襄王提出了“遠交近攻”的大策,為秦國走向統一指明瞭方向,使秦國蠶食三晉、鯨吞楚國時沒有了齊、燕的後顧之憂。另外,在范雎的謀劃之下,秦昭襄王擺脫了以宣太后、魏冉、華陽君為首楚系外戚勢力的控制,成為一個乾綱獨斷的君王。關於范雎的結局,《史記》之中說他辭官歸隱,而《雲夢秦簡》中說他和王稽一起被殺,個人比較傾向於第二種。在秦法之中,舉薦非人,當以其罪罪之,范雎舉薦的鄭安平、王稽所犯的都是死罪,所以它本身當難逃秦法制裁。

四、呂不韋

呂不韋號稱“買國鉅商”,在他“立國之主,獲利無數”的夢想下,用金錢與指揮將一個與君位毫無關聯的嬴子楚推上王位,立下擁立之功。除此之外,呂不韋還曾親自率兵攻滅東周,奪取了趙國、漢國的大片土地,為秦國設立了三川郡、太原郡、東郡等,為秦始皇的統一打下堅實的基礎。隨著秦王嬴政長大,呂不韋變成了他親政的障礙。終於,在嬴政平定嫪毐之亂後,奪取牽扯其中的呂不韋的權力將其遷往洛陽,隨後又將其遷往巴蜀。呂不韋不堪其辱,飲鴆自殺。

有意思的是,自商鞅變法以後,秦國的文臣之首也就是相國或者丞相,都沒有比較完美的結局,而武將的結局都相對較好,當然白起除外。同樣的,以客卿身份入秦的六國名士,在秦國為相的結局都不太好,但秦國宗室之中的丞相結局一般不錯。戰國之世,丞相開府理事,權柄極大,若不能得到國君的支持與信任,自然會面臨極大的危險。“有功於前,不為損刑。有善於前,不為虧法”,在嚴苛的秦法面前,一旦被君主認為有罪,無論之前做過多大的貢獻,下場難免悽慘。


歷史花布雨


其實不僅是秦國,中國曆朝歷代的君主都容不下功勳卓著的功臣。秦國曆代的君主確實殺了不少的功臣,但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卻沒有誅殺功臣。功臣功高蓋主,嚴重影響了君主的權威,為了自己的統治,秦國的君主誅殺了很多的大臣,我們就來具體看看。

秦昭襄王時期的大將白起,擔任秦國大將30多年。幫助秦國打敗了楚國,攻陷了楚國首都郢城,後來又在與趙國的長平之戰中,打敗了趙國,坑殺了40多萬趙軍。因為白起的功績,他被封為武安侯,可後來因為功高蓋主,得罪了秦昭襄王的舅舅,被賜死於杜郵。秦始皇的大將王翦,率領大軍攻克趙國,統一了三晉。隨後又帶領60萬大病,滅了楚國,實乃嬴政統一六國的最大功臣。可王翦為了避免和白起落得一樣的後果,無論秦始皇怎麼挽留,都堅持告老還鄉,不問政事,才落得一個好結果。

秦孝公時期的商鞅變法,帶領秦國走向了富強,卻因為變法觸及了國內貴族的利益,最終被車裂而亡。呂不韋是秦始皇父親從趙國回到秦國的最大功臣,嬴政繼位以後,呂不韋被封為丞相,權傾天下。可後來呂不韋卻因為秦國內亂受到牽連,不僅被罷官,還在流亡途中飲酒自盡。

其實,總的來說,秦國並沒有怎麼殺功臣,很多官員和大將最終都得到了善終。相比於朱元璋和劉備,在對待功臣這一方面,秦始皇可謂是相當仁慈。


時針


古代的大秦帝國能一統天下,橫掃六國,離不開一系列的人才為秦國效力,比如商鞅、張儀、呂不韋等人,都曾為大秦帝國出謀劃策,可以說秦國的強大離不開這些人的添磚加瓦。但是這些為秦國奉獻了畢生才華的能人異士們卻都沒有得到好下場。

雖然在我們看來,他們這些人沒有得到善終,可能是秦國人過河拆橋的行為,但是當我們換一個角度來想問題的話,可能就是另外一種結果。

說實話為何這樣的人才在他們自己的國家當中得不到重用呢?

說白了就是古代的制度問題,春秋戰國時期的大多數國家,都是由上層貴族所組成,一些有才華的人才雖然滿腹經綸,但是卻因為自己出身不高的原因,所以遲遲得不到重用。

而這些人才能在秦國受到重用,就說明秦國對於人才的使用是不拘一格的,對於大秦來說,只要你有能力就行,秦國不會管你什麼出身。

但問題也來了,在沒有成功之前,誰知道你有沒有能力,或許只是一個江湖騙子而已,所以秦國所實行的策略就是能者居上。

也就是說只要你有能力,不論你的方法是什麼樣的,你都可以得到重用,但是當別人的能力超過你的時候,你就一定要被打壓。

這就是典型的叢林法則,能者上、弱者下。最初的商鞅為秦國變法,確實讓大秦帝國提高了自己的實力。

但是之後的問題就是讓這些改革的內容實行下來,可以說這個人選並非商鞅也是可以執行下去的,到了這裡我們會不會發現一個問題。

就是計劃的提出者,在整個計劃正式實施的時候,就可以靠邊站了。

說實話商鞅說白了就是一個普通人而已,在執行改革方案這個任務當中,可能還不如一些普通的貴族給力。

我們前面也說了,秦國所實行的規則就是叢林法則,當你的作用已經不明顯的時候,或者說你的才能已經被榨乾的時候,也就到了被別人取代的時候了。

如果說商鞅之後還有新的辦法來提高秦國的國力,哪麼秦國依然還會重用商鞅,只可惜之後的商鞅已經江郎才盡了,或者說他的一輩子都在為這個變革所努力。

當大家已經學到了他的方法後,這個想法的原創作者也就到了退位讓賢的時刻了,因為秦國所要求的人才是一直在進步的人才,當你原地不動的時候,也就意味著倒退。

所以商鞅也就到了出局的時刻了,因為他對於之後的大秦帝國已經沒有什麼用了,正好秦國內部的各種聲音也都暴露了出來,於是商鞅就只能被當成平息眾人怒火的存在。

同樣的道理,張儀、呂不韋等人也是如此,也許最初的時候,這些人給予了秦國巨大的幫助,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的作用越來越小。

當某一天這些人才活著的意義還不如死了之後更大時,大秦帝國就會毫不猶豫將這些人全部處理掉,以此來得到更大的價值。

說白了當時的秦國就是一種為了追求實力強大的一種理念,只要是為了秦國強大,不論什麼樣的人才,他們都會吸收,並加以利用。

當利用完了之後,卻又因為秦國這種快節奏的方式,這些人才直接被歷史所淘汰,因為秦國需要更加強大,而這些人一成不變的思想已經阻礙到了秦國的發展。

所以這些看似為秦國奉獻了畢生才華的商鞅、張儀、呂不韋等人就開始因為種種的原因,從秦國的高層慢慢退出,當然了就算到了此時,秦國依然還要把他們的最後一絲作用榨乾,比如說商鞅的死可以為秦國的穩定帶來極大的效果,於是商鞅被車裂了。

可以說這些人才最後都沒有得到善終,就是因為到了最後他們的用處已經體現不出現了,但是這些人才卻依仗著自己曾經的功勞,想要在秦國呼風喚雨。

只能說秦國太現實了,當你們能讓秦國強大的時候,各種的高薪聘請都不是問題,當你們沒有用的時候,秦國扔的比誰都快。


虎頭山小妖


戰國時代的名士為了理想,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只要國家需要他們會死不旋踵!秦國的崛起,有賴於全國君民的奉獻:文臣不惜死,武將不貪生,秦軍將士浴血沙場,秦國百姓勤耕農田。功成身退,棄國保身不是名士們的立身之道,因此商鞅以身殉秦!張儀是功成身退了,範睢犯國法當處死,當秦國沒有殺他。呂不韋犯國法亦當處死,秦王政沒有處死他,他自己畏罪自盡了。

商鞅變法強秦,得罪了老世族的利益,儘管秦國富強了,但是秦國的社會撕裂了,造成了新老階級的嚴重對立。所謂新階級就是農民,他們從奴隸變成平民,獲得了土地,耕田出色有農爵,作戰有功有軍爵。所謂老階級就是老世族、貴族,他們從世襲制變成了軍功制,無功者不得繼承祖上爵位。新老碰撞十分激烈,擁護商君的人多,想殺商君的同樣多。

要彌合新老階級,要分兩步走,其一殺商鞅洩恨,其二將變法中的第一代老世族誅殺。消化老世族主要是將在變法中利益受到最大傷害的第一代殺掉,之後的世族在變法環境中成長起來,就不會反對變法。商鞅的血可以彌合新老階級,讓世族們無話可說,不得不適應變法後的環境。商鞅的死是秦國需要他死,所以他不得不死,並不是因為商鞅謀反了。

張儀在秦惠文王一朝受到重用,他是縱橫家的著名士子。作為大秦第一丞相,張儀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也就是給秦國指出了破合縱的方法——連橫!惠文王死後,秦武王痴迷於武力,他認為秦國軍隊無限強大,完全可以直接攻滅周王室,並取而代之,從而實現秦國王天下的理想。張儀的外交才能用不上了,所以他隱退了,並沒有被秦國處死。秦武王洛陽舉鼎後,才明白九鼎之重,不是滅一個周王室就可以實現的。

範睢犯法了,而且犯了很嚴重的法,雖然不是他親自犯法,但是他推薦的人犯了國法,作為大秦丞相,他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當年範睢被魏國丞相魏齊羞辱,他被當眾打得半死,仍到女廁裡被尿淋。魏齊讓鄭安平將範睢屍體扔到山中喂野狗,結果鄭安平救了範睢,還護送他入秦。範睢能入秦,全靠秦國使者王稽,秦國丞相魏冉在路上查六國士子,嚴禁六國名士入秦,王稽從中打掩護範睢才得以順利入秦。

範睢當了大秦丞相後,重用他的恩人鄭安平、王稽,儘管兩人能力不行,但都身居高位。邯鄲之戰時,範睢推薦鄭安平當將軍,領五萬人支援秦軍,結果鄭安平率軍投降魏無忌的聯軍。王稽作為秦國河東郡郡守,在魏無忌大軍來襲時,也叛國投敵。按照秦國法令,舉薦了官員而被舉薦的官員犯了罪,那麼舉薦人也同樣按被舉薦官員的罪名治罪。這樣應侯範睢應判逮捕父、母、妻三族的罪刑。

秦昭襄王一生鐵血執法,從沒有放過一個犯法之人,包括他兒子蜀侯叛亂也被斬首了。但是秦昭襄王放過了範睢,嚴令任何人談論鄭安平降敵一事。王稽叛國被處死後,範睢覺得自己無臉呆在秦國,就舉薦計然派名士蔡澤當丞相,自己回封地養老。範睢在封地後悔自己推薦鄭安平、王稽,羞憤交加,不久病死了。

呂不韋是秦國四朝老臣,在秦昭襄王喪事、秦孝文王繼位及喪事、秦莊襄王繼位及喪事方面居功至偉。呂不韋主政期間還攻滅了周王室,打敗了六國最後一次合縱,可以說功勞大大的有。呂不韋犯了什麼法?他私通太后,還將大陰人嫪毐獻給太后,導致了秦國王室蒙受了巨大恥辱,被天下列國所恥笑!在平定嫪毐的過程中,他還持觀望態度,甚至因政見不同,有廢除嬴政的行動。嬴政將其罷官,放回洛陽養老,呂不韋還聚集天下名士,諸侯公子議論秦國大政。最終嬴政給了他一封王書,令他遷到秦國腹地巴蜀養老,呂不韋憤而自盡。


大秦鐵鷹劍士


每個人的生死貧富,其實跟這個人一生所作出的事情,是有分不開的關係的。商鞅、張儀、範睢、呂不韋,這四位可以看成是幫助秦國從弱小走向壯大的四位丞相。那麼為什麼他們的結局並不好呢?

商鞅動了太多人的奶酪,當然必死無疑。

商鞅在秦國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他是秦國大良造,掌握軍政大權。秦孝公幾乎把所有的權力都交給了商鞅,希望他能夠通過改革,讓秦國變得強大起來。

  • 商鞅也的確是這麼做的,他著手於改革,不怕得罪任何人,使得秦國的軍力和經濟實力逐漸壯大。不過他在改革的過程中,卻得罪了這麼一幫得罪不起的人。
  • 這幫人就是秦國的貴族們,秦國的這些貴族自古以來都是享受貴族待遇。他們的子孫一出生就已經註定是要在秦國做官的了,所以這些貴族們一個個都心寬體胖,即使國家再弱小,只要他們的子孫能夠做官,那就沒什麼問題。
  • 這種思想跟現在很多弱小的君主制國家很相似,他們明知道君主制度是落後過時的制度,可是掌權者擔心子孫喪失權力,所以寧可不進步,寧可整個國家落後,也不願意選擇改革。一旦改革,皇權一定會旁落,貴族們利益也一定會得不到保障。

商鞅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對貴族的世襲制度下手了。沒有軍功的貴族後代,一律不可以繼續擔任官職,這是鐵一樣的紀律。

儘管秦孝公活著的時候,很多貴族對此都嚴重抗議,可是沒有用啊。秦孝公對商鞅是非常信任的,什麼都聽他的。

此外商鞅還推行了嚴格的法制,不管誰犯罪都要受到懲罰,這又傷及到了貴族們的優越權。他們過去犯罪可能給點錢就了事了,但是商鞅上臺以後,必須要懲治這些人。甚至連秦孝公的哥哥也未能倖免。

這兩件事情觸碰的蛋糕實在是太大了,這幫人自然是要找商鞅拼命的。所以秦孝公去世以後,失去保護傘的商鞅,立刻被五馬分屍。

張儀沒有建立強大的團隊,一直都是單幹。

張儀在秦國做丞相,是一件非常特別的事情。因為他不喜歡團隊合作,畢竟個人能力太強悍,所以就算是團隊合作也未必就有他個人行動效率高。

  1. 他的一張嘴皮子,簡直能夠把死人給說活過來,所以深受秦惠文王的賞識。張儀也不辱使命,常常獨自出使各國,為秦國爭取最大的利益。
  2. 尤其是那件著名的欺騙楚王事件,讓張儀一度成為了千年老賴,但是他對秦國是忠心耿耿的。就算是去別國做丞相,那也是為了給秦國爭取利益。
  3. 結果張儀卻被秦惠文王給出賣了,被欺騙以後的楚王,聲稱願意割讓土地來換取張儀。秦惠文王居然眼紅了,主動要把張儀送到楚國接受嚴刑拷打。
  4. 這個時候張儀主動要求去楚國,這才化解了這次的尷尬。其實張儀早就心寒了,自己為秦國如此努力,卻始終敵不過幾座城池。

但是沒辦法啊,他做事情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揮機構,所有事情都是他一個人在思考,一個在做。沒有一個強大的團隊力量作為張儀的後盾,那秦國隨時都可以捨棄張儀。

張儀的可替代性實在是太大了,這才是他真正沒有好下場的原因。怪只能怪掌權者只會考慮自己的利益,絕不會顧及其他。

範睢為了一己私利,自作孽不可活。

範睢也是很有才華的秦國丞相,秦昭襄王時期,範睢提出了遠交近攻的策略,得到了秦昭襄王的認可,成為一統天下的大策。

可見範睢的能力是比較強大的,但是這個人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善於妒忌。當時他已經是丞相了,但是他妒忌白起在軍中的功勞太大。

所以當白起在長平之戰戰勝,直奔邯鄲而去的時候,範睢居然在秦昭襄王跟前說白起的壞話。

目的就是為了把白起從前線給調回來,從而使得白起失去滅亡趙國的天大功勞。

這件事對秦國的殺傷力實在是太大了,如果範睢沒有這麼做的話,那麼秦昭襄王一定可以滅亡趙國,說不定可以提前一統天下,畢竟有戰神白起在。

可惜範睢為了個人的私利,把秦國的利益放在了腦後,這件事徹底觸怒了秦昭襄王。

試想一下,秦昭襄王一旦滅了趙國,那天下就沒有敵手了,他完全可以在這個時候稱帝了。所以是範睢阻擋了他稱帝,他當然要滅了範睢這傢伙。

呂不韋好事多磨,最後把自己給搞死了。

呂不韋是這四個人裡面最特別的一個,他最初是做買賣的出身,所以腦筋非常活絡。但是他心裡有野心啊,為了能夠達成自己的政治目的,他不惜花費重金,幫助秦國公子異人回到秦國。

  1. 等到異人繼承王位以後,呂不韋也水漲船高,成了秦國的丞相。這個時候的呂不韋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但是壞就壞在他的夢想之上,據說他居然想要學習楚國的春申君,把自己已經懷孕的女人送給異人做媳婦兒,結果生了個兒子被立為了繼承人。
  2. 就這麼著秦始皇上臺了,他極有可能是呂不韋的兒子。反正他老媽跟呂不韋前前後後都有不少瓜葛。尤其是嬴政年幼的歲月,呂不韋時常出入後宮趙姬的寢宮,兩個人徹夜長眠的日子數不勝數。
  3. 這件事給了嬴政非常大的心理陰影,他不知道呂不韋可能是自己的生父,他只認為呂不韋侵犯了自己的母親。

所以嬴政長大以後,依舊還想專權的呂不韋,自然是被嬴政不斷打壓。最終呂不韋居然打算要謀逆,結果被賜死也是很正常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