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社会性--《动物王朝》书评

【品·鉴】

关于讲解动物的书有很多,不过那些书大多围绕着动物的习性阐述的,今天会有一本书另辟蹊径,从社会性角度去上讲述动物的故事,这本书就是来自于中信出版社的《动物王朝》。

动物的社会性--《动物王朝》书评

这本书的作者是冉浩,他在书中坦言自己研究的对象是真社会性昆虫。那么什么叫做真社会性昆虫?按照百科的解释是:指由不同世代个体组成、营高级群体生活、成员间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群体各项工作的社会性昆虫。

简单一点理解,像白蚁这类群聚类的昆虫,它们会共同育幼、有专门负责生殖的,也有专门负责劳动的,同时有两个以上世代生活重迭共同为群落工作的,叫做真社会性动物。之所以作者会对这个角度感兴趣,我觉得可能和他的生长环境有关:他作为家里的独生子,几乎整个成长过程中都是在动物陪伴下长大的,所以和动物有关的事情都很感兴趣,而动物社会性的兴趣,在他写第一本书时候就有了,后来在编辑刘小鸥的鼓励下,终于完成了目前的这本《动物王朝》。

动物的社会性--《动物王朝》书评

这本书总计14.2万字左右,分为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概括性的讲述了动物是以什么样的形式生活在一起,以及有哪些生存的优劣势,第二部分讲的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动物社会性故事,从主题也可以看出,第二部分是整本书的重点章节。

而在第二部分里,排序也很有意思,作者将社会化程度高的动物放到了偏后的位置,用了大量的篇幅去介绍。这让第一章的各种动物生活文章,显得短小精悍。所以如果想要具体的了解动物的社会化表现,可以重点看后面的内容。

接着来说一下这类书的写作难度,从社会性角度去讲解动物,需要对整个动物界从宏观上有整体的把控,同时也需要随时通过最新的研究成果来推翻旧观念。在这本书里,作者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而且写书态度非常严谨,比如蜜蜂对距离的判断,早期研究认为,蜜蜂是通过体内能量的消耗来判断距离,但最新的研究发现“光流”才是最有可能的因素。作为一个动物观察者,必然对动物抱有深深的热爱之情,这一点从字里行间就可以感受到,但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可以用科学家的严谨态度来正确认知热爱和科学的界限,比如作者认为虽然有一部分动物非常聪明,但是不能将人的情感和理念带入到动物的行为中,否则会引起极度的危险。这一点是其他很多动物类书籍很少见到的。

书中有很多有意思的内容,这里简单的聊一个印象深刻的话题。

作者认为,动物世界里,为了繁衍而导致的奇特行为。比如雌性动物的偏好,会塑造雄性的行为和外貌。书中列举了一种萨克森风鸟,这种鸟雄性的头上有两根常常的羽毛,类似于齐天大圣头上带的翎羽,这种鸟自己的身体只有20厘米,但是头上的翎羽足足有50厘米长。

之所以出现这么奇特的现象,是因为这种羽毛可以吸引雌性的萨克森风鸟,而且雄鸟会故意在雌鸟面前表演羽毛舞蹈,以此展现自己性感的一面。

其他鸟类也有很多类似的行为,有的时候这些倾向性会带来生命的危险,比如雄性的尾巴太大了、羽毛太艳丽了,很可能导致自己暴露在捕食者视野里。但是对于雌性来说,她们的逻辑是:他的羽毛那么显眼,而且还活下来了,一定足够的优秀,今晚就翻他的牌了!

随着有显眼特征的雄性获得更多的交配机会,最后导致后代也有了同样的特征,于是没有这类特征的同类逐步的退出了生态圈。

动物的社会性--《动物王朝》书评

而另一种有意思的现象,是来自于杜鹃鸟的案例。在义务教育课本上,曾经提到杜鹃鸟将自己的蛋下在别人家巢里的故事,书中对这个案例补充的更加详细:杜鹃可以将蛋偷偷的塞到125种以上的鸟类巢穴里。但最重要的是,要完成寄生的目标,杜鹃需要先确认目标鸟类的卵会和自己的娃差不多同时孵化出来,至少不能比杜鹃孵化出来的早。接着小杜鹃孵化出来后,大杜鹃还需要亲自喂食一段时间,这是杜鹃鸟的必经阶段,也挑战了大杜鹃的特工能力。最后,寄生鸟的食性要和小杜鹃差不多,这样才不至于因为食谱不同而饿死小杜鹃。

当小杜鹃长大到一定阶段之后,就会展现生存的残忍:将其他正主的鸟儿推出巢穴摔死。

和杜鹃有类似行径的还有很多鸟类,其中有一种非洲鸟类更加的狡猾,雏鸟的鸟嘴部位带有尖锐的钩子,直接将养父母家的后代啄死,然后钩子会脱落掉。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动物世界里,为了繁衍生息,每个动物都在竭尽所能,他们的行为和道德无关,体内只存在生存的本能。

书里面还有很多有趣的动物行为,比如动物界的霸凌者虎鲸如何欺负幼小的鸟类,而座头鲸又是如何从虎鲸的魔抓下拯救弱小的海豹、海狮,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翻翻看这本《动物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