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軍事改革:一場不可能成功的改革,但把中國引進到近代化門檻

19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清王朝面臨一個“數千年未有之變局”太平軍和捻軍的打擊使清王朝搖搖欲墜;兩次鴉片戰爭使清王朝的腐朽無能暴露無遺。為謀求自救之策,清廷中的一些開明之士,開始睜眼看世界,尋求“自強”、“自治”’進行了一場以“禦侮強兵”為目的的軍事改革活動。

從1861年起步到1911年終結,斷斷續續堅持了將近50年。從軍事技術,軍隊編制體制、訓練、軍事理論、國防觀念等方面,進行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晚清軍事改革大體分為前後兩期,前期從60年代初到甲午戰爭結束,但是由於“朝綱祖制”,除裝備若干洋槍洋炮外,其編制體制等基本不改舊軍成規;甲午戰後到辛亥革命清王朝被推翻,清軍改革主要仿照西法,改革軍制創練新軍。


晚清軍事改革:一場不可能成功的改革,但把中國引進到近代化門檻

一、建立軍火工業,改善武器裝備

清朝統治者中的一些王公大臣在兩次鴉片戰爭中看到,洋人的“堅船利炮”比他們祖傳的“金戈鐵馬”厲害得多,特別是在與洋人聯合鎮壓太平軍和捻軍的戰爭中,使他們領略到

“西洋火器之精”、“功效之速”。

於是擁有一定軍事實力的地方官僚集團如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中央王公如奕沂等熱衷於使用和配備洋槍洋炮,以加強軍事實力。從1861年曾國藩在安慶創建第一個以“造船制炮”為任務的軍械所開始,這些被稱作洋務派的人先後在上海等地創建了20多個軍用企業,規模較大的有:江南製造局、金陵製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等。

據不完全統計,漢陽槍炮廠和江南製造局從投產到1910年,共生產新式後膛槍約20餘萬支,各式後膛鋼炮1700餘門,佔整個清軍需求量的20%,加上其他各廠建造槍炮,可滿足清軍需求量的一半以上,其他不足則購自國外。火藥生產自用有餘。福州船政局等船廠生產的艦船,全部裝備清海軍,到甲午戰爭前夕,共有46艘,佔清海軍全部艦隻101艘的46%。

由於國內軍工企業的創建和發展,同時購進西式軍器大量裝備部隊,中國軍隊很快結束了以冷兵器為主要作戰工具的漫長曆史,經過約20年冷熱兵器並用時期,到甲午戰後,清軍基本跨入了以近代火器為主要作戰工具的時代。


晚清軍事改革:一場不可能成功的改革,但把中國引進到近代化門檻

二、清軍初步西化和軍制改革

由於兵器的變更和發展,清軍在編制體制、訓練、戰略戰術等方面相繼發生變革。

自19世紀60年代後,清朝軍制,五花八門,種類繁多。當時既有八旗兵和綠營兵,又有新出現的湘軍和淮軍。鎮壓太平軍和捻軍之後,湘淮軍大部分被分派到邊防、海防要地。由於各省綠營兵的腐朽不堪,經左宗棠等的提議,勇營(有未被裁撤的湘軍、淮軍、各省勇營)改為防軍,以代替綠營駐防。防軍的編制以及薪餉的章程,與湘淮軍完全相同。

綠營兵經淘汰一部分後自1865年從直隸開始,挑選一部分另外編制,逐步裝備洋槍洋炮,營制規章仿照湘淮軍,稱為“練軍”,以後各省仿效,但戰鬥力仍無顯著提高。對八旗兵清政府仍寄予厚望,試圖把他們訓練成勁旅,因此對一些八旗兵裝備洋槍洋炮,進行洋式訓練,但終因八旗兵積弊太深,幾乎沒有收效。

這一時期,洋務派在建立軍火工業,加強陸軍洋式編練的同時,組建了中國近代海軍。從1874年開始,經10年籌備,清軍已有初具規模的三支海軍:

1,北洋海軍,有軍艦14艘,分駐大沽、旅順、營口、煙臺等地,轄奉天、直隸、山東海面;

2,南海洋軍,有軍艦17艘,分駐江寧、吳淞、浙江等地,轄東南沿海一帶海面;

3,福建海軍,有軍艦11艘,負責守衛海口與巡守臺灣、廈門等海面。

三支海軍“各歸節制,不相統轄”。其中以淮系李鴻章的北洋海軍實力最強,到甲午海戰前,北洋艦隊有鐵甲艦2艘,巡防艦8艘,蚊炮船6艘,魚雷艇6艘,練習艦2艘,補助船4艘。這支海軍由於軍制陳腐等原因,甲午一戰全軍覆沒。


晚清軍事改革:一場不可能成功的改革,但把中國引進到近代化門檻


中日甲午戰爭中,清軍各軍均因腐朽不堪遭致慘敗,清政府看到,只有改革軍制,編練新軍,才能維持將要覆滅的清王朝。自袁世凱、張之洞開始編練新軍。袁世凱新建陸軍是中國第一支在編制體制上取用“西法”的軍隊,它的試練成功,為已經走到絕路的清軍探到一條出路。帶動了晚清軍制的全面改革。1901年9月,清廷頒佈上諭,全國軍隊分常備、續備、巡警等軍,一律操習新式槍炮。1904年確立了以常備、續備、巡警三軍為主體的武裝力量體制,表明清軍開始以西方軍制模式為跳板,從“朝綱祖制”的傳統軍制中掙扎出來。

同時,清政府統一全國軍隊營制,1906年設立“陸軍部”,統轄“所有各省軍隊”。建立了一支完全不同於舊式軍隊,也不同於太平天國後的防軍和練軍的新軍,計劃全國共編新軍36鎮(師),到1911年共實編16鎮。但由於清朝衰朽的政治機制沒有變動,晚清軍制改革的結果是被袁世凱鑽了空子,形成了足以左右清朝統治的北洋軍閥集團,給清末民初的中國社會造成了深重災難。


晚清軍事改革:一場不可能成功的改革,但把中國引進到近代化門檻

三,發展近代兵學,興辦軍事教育

中國古代兵學豐富多彩,但只是反映冷兵器作戰原則和方法,對火器時代的近代戰爭已失去直接指導意義。近代幾次反侵略戰爭的失敗,使晚清兵學家們衝破傳統思維定勢,面對近代軍事發展的現實,去發展中國的兵學。

1,在國防觀方面,晚清兵學家們緊緊抓住富國與強兵的關係問題進行探討,一致認為傳統“耕戰”思想不應固守,提出“以商為戰”的思想。

2,在軍事戰略方面,晚清兵學家,總結兩次鴉片戰爭的教訓,認為中國主要威脅來自海上,因而大多注重研討海防戰略。甲午戰前,普遍提倡近岸防禦,主張“以守為戰”;甲午戰後,全力重振海軍,主張近海防禦。

3,在軍隊建設方面,展示了一條由遵循傳統治軍方法到遵循“中體西用”的方針治軍的發展曲線。

4,在戰術方面,鴉片戰爭後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兵學家們主要研究海口防禦戰術。提出了誘敢深入,內陸殲敵等戰法。翻譯了許多西方兵學著作。1898年徐建寅編撰的《兵學新書》第一次全面系統地介紹了歐洲的軍事學說,1906年問世的《戰法學教科書》,是一部全面敘述“交戰之法”的著作,反映了當時世界兵學的最新觀念。據粗略統計,晚清期間出版的各種版本的軍事著作多達1000餘種,相當於先秦至明清間所列兵書目錄的總和。


晚清軍事改革:一場不可能成功的改革,但把中國引進到近代化門檻

軍事教育也是晚清軍事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

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馬尾船政局創設了我國近代第一所海軍學校政學堂,到1895年前清政府共創設軍事學堂15所,並先後派三批共80多人赴英、法等國學習軍事。這一段時間內主要培養的是海軍人才。

中日甲午戰後,軍隊建設重點轉移到陸軍,1896年張之洞奏請創建江南陸軍學堂,請德國教官教授陸軍各兵種知識、技術兵法等。同年5月袁世凱也在小站新軍設立行營武備學堂。1901年清廷將武科制度取消,提倡各省建立武備學堂,以期培養將才,練成勁旅。從1896年到1904年,各省共建立各類軍事學堂19所。但各省條件不一,故教學質量差異較大。

1904年9月掌握練兵處大權的袁世凱會同兵部奏定《陸軍學堂辦法》20條,規定全國軍事學堂分四級:陸軍小學堂、陸軍中學堂、陸軍軍官學堂和陸軍大學堂,統一了全國軍事學堂的章程,各省紛紛開辦陸軍小學堂,講武堂和速成學堂,全國辦4所陸軍中學堂,陸軍軍官學堂和京師大學堂也相繼設立。晚清軍事教育開始進入結構合理和穩步發展時期。同時,在清末又掀起一股赴日本學軍事的浪潮,到1908年,在日學習陸軍的中國留學生達1000餘人。


晚清軍事改革:一場不可能成功的改革,但把中國引進到近代化門檻

結束語

晚清軍事改革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為止,從其改革的根本目標來說,既未能把清朝軍隊建設成精良強大的衛國勁旅,也未能挽救清王朝的滅亡。在政治、經濟等領域沒有徹底改革的封建專制國度裡,軍事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帶著半封建半殖民印記的晚清軍隊躋身於世界先進軍事行列之中,不可能產生先進的近代化軍事力量。但它畢竟逐步實現了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的更新改造,建立了近代化的軍事教育體系,並部分改革了傳統的軍事體制,把中國軍隊引進到近代化門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