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廠瓷”:陶瓷收藏領域的新寵

摘要: 70年代景德鎮人民瓷廠廠瓷 在陶瓷收藏界,“廠瓷”泛指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新中國計劃經濟時期景德鎮瓷廠所生產的陶瓷。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後,隨著景德鎮國有瓷廠的陸續停產以及改制,“廠瓷”漸漸成為了歷史,因其存量有限且頗具時代特色。


  在陶瓷收藏界,“廠瓷”泛指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新中國計劃經濟時期景德鎮瓷廠所生產的陶瓷。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後,隨著景德鎮國有瓷廠的陸續停產以及改制,“廠瓷”漸漸成為了歷史,因其存量有限且頗具時代特色,“廠瓷”也成為了陶瓷收藏領域的新寵。作為曾經名噪一時的江西首傢俬人博物館“兆吉明軒文化藝術博物館”的館長,景德鎮陶瓷收藏家劉明升在接受中國文物網採訪時表示,“廠瓷”按照現在的說法其實就是“當代官窯瓷器”,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那麼,“廠瓷”的收藏價值究竟體現在哪些方面?在收藏過程中又有哪些技巧和注意事項呢?對於這些問題,劉明升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景德鎮,比較著名的製作“廠瓷”的瓷廠包括建國、人民、光明、藝術、宇宙、東風、紅星、紅旗等等。而在劉明升看來,“廠瓷”的收藏價值主要體現在它是新中國計劃經濟時期的產物,是大氣候,大形勢下所創作出來的優秀作品,是不計工時、不計成本製作而成的陶瓷藝術精品。

  在眾人競相追逐古董瓷、大師瓷的今天,“廠瓷”的脫穎而出堪稱陶瓷收藏界的一匹黑馬。一般來說,收藏古董瓷,瓷器的年代是左右其價值的主要因素;收藏大師瓷,作者的名氣和職稱是需要考慮的重點。而與收藏這些瓷器不同,人們在收藏“廠瓷”時,品相是首先需要考慮的因素。除此之外,劉明升指出,收藏“廠瓷”還要從四個方面去考量:

  一、年代。對於“廠瓷”來說,價值比較高的集中出現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前後,因為那正是老藝人年富力強的時期,他們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製作工藝精湛,而且那個時代的藝人也沒有過多的商業化意識,全力投身創作,瓷器的品質非常好。

  二、瓷胎。“廠瓷”所用的胎和當代藝術陶瓷所用的胎有很大的不同。在瓷胎的燒製上,“廠瓷”是以煤窯、柴窯為主,而當代藝術陶瓷則大多以氣窯、電窯替代。另外,二者在瓷土產地、燒製溫度上也均有所不同。

  三、釉料。“廠瓷”是以天然礦物作為原料,採用傳統工藝進行提取製作的。而當代藝術陶瓷則大多是採用化學顏料合成的,當時豔麗多姿,時間一長其顏色也會逐漸淡化。

  四、畫工。早年國營瓷廠、研究所內匯聚了眾多高人,有些現在已經成為了國家級、省級陶瓷大師,可以說是代表了當時陶瓷繪畫領域的頂尖水平,他們分工明確,各盡其才。而如今的藝術陶瓷創作則由個人獨立完成,更加追求個性創新與經濟效益。此外,在藝術風格上,“廠瓷”也是獨樹一幟,通過將傳統的以古彩技藝為代表的陶瓷技藝進行恢復和發展,既保持了明代嘉靖、萬曆五彩瓷純真質樸、筆墨簡明的風格,又吸收了康熙五彩瓷大紅大綠,古香古色、畫面沉靜飄逸的特點。

  近年來,伴隨著全民收藏熱以及大眾收藏意識的逐漸提高,“廠瓷”也被越來越多的收藏者所重視與喜愛。而對於那些有意收藏“廠瓷”的人來說,有著多年“廠瓷”收藏經驗的劉明升給出的收藏建議是,沒有其他的訣竅,就是要靠收藏者自己的勤奮,要多去市場,多看、多問、多想,多去了解與“廠瓷”有關的各種信息,尤其是不同年代“廠瓷”的生產數量、製作背景和藝術風格,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找到收藏“廠瓷”的“門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