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大赢家》里的哪个情节吸引了?

A妈说教育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被两个情节吸引而来的,第一是孟鹤堂给大鹏介绍理财产品那段,第二就是大鹏柜台前排号这段,虽然是作为一个小桥段单独提出来的,但确实引起了我的兴趣,可是结合到剧情里又是有那么点飘忽于外,更像一个喜剧里抖的包袱,与故事主线那么的不相关,似乎在交代大鹏扮演的人物逐渐进入状态的过程,但一切又来得那么突然。

好了想说的从这里开始,当然只想更客观地谈论这个影片(评价感觉还算不上),从抖音切换到西瓜视频,顺利的进入了影片。大鹏走进办公室与同事打招呼的镜头惊艳到了我,也坚定了我看完全篇的兴趣。他沉沉的一声回应,瞬间感觉他抛开个人的属性包袱,就跟我当年看王宝强的《唐人街探案》中打牌的镜头一样。我庆幸大鹏也终于突破了自己的角色属性,毕竟我是喜欢他的,喜欢那个沉迷黄家驹的大男孩。

然而镜头忽转,进入办公室的大鹏已经略略的没了那个角色的精气神。看到这里相信大多影视爱好者已经对这个故事的梗概有所了解了,这不就是韩国电影《率性而活》吗!只是把执拗的一个警察换成了一个银行职员,而原故事政府与警队贪腐的大背景也换成了职场人情世故的小碰撞,也没了前期事件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和事情原委的铺垫。当然翻拍片没必要照搬,这种单刀直入的方式也未尝不可。我依然有兴趣观看孟鹤堂对他推销理财产品的桥段是怎么安排进去的。

但是没有,我没看见。而这时故事的情节也开始更多的尊重原片了,只是把故事持续发展的理由交给了一个慈祥的小老头,他想要用实战检验我人民警察灵活处理案件的能力。这个时候故事的发展已经有了为了继续而继续的痕迹。那个韩国优秀的,带着社会与人性沉重思考的荒诞悲情喜剧也逐渐明确了只搞笑不深入的路线。毕竟好多可以深入探讨的角度都没有进行深入解读,甚至大棚的不败也是突然的用军人的履历进行交代,就好像一个人在跟你复述一件事情,但是突然的发现前边有个事忘记说了。

这时候的大鹏也完全恢复了个人本色,我的观看也跳出了对这个角色的欣赏,更多的像是看一段一段的搞笑桥段,而拼凑的笑点也让故事的脉络开始松散。尤其这个贯穿全篇的小机器人,它的出现总是能让观看多几分清新的笑点,但却少了几分沉重的思考,我始终没明白这个角色的用意是什么,科技?任谁都知道银行的机器人远没有如此智能,并且影片也没有科幻元素需要深入;搞笑?贯穿全篇,并没有点睛的笑点引人哄堂发笑,毕竟这个故事不是在一个轻松地背景下发生的,它的小俏皮总是那么的不合时宜;衔接?整个故事的发展并没有需要借用它来承接的节点,似乎只有最后一段抢扫对抗的镜头有他的实用之处。其他的地方它的一颦一笑总是让人感觉那么多余,但是它却拥有了相当的戏份,频频出现在故事的进阶中。

这段所谓沙哑的喊话相信惊愕了好多午夜的看官,是的作为电影我们不需要交代她从哪来又要到哪去,但是艺术对生活琐碎的剪辑不应该是提取脉络与节点的过程吗?然而这短的出现又是那么突然,突然地引起了大鹏的一段心酸。那样一个女有疾儿有呆的家庭设定,却单独冷落着大鹏,同是贫弱身却未相拥暖的兄妹二人凑够了家庭这一因素,但是却没能让我产生任何共鸣。因为这个状态太不像平常的生活了,倒是像极了舞台喜剧那种极端的背景设定,一时笑已、一点感之,这独立的笑点单独的情节在故事的脉络里又承接着什么呢?影视剧两个多小时的时长说的是一件大事、一个大观点、哪怕是《我和我的祖国》这种分段不同故事的电影,都有一个感情线在隐隐地牵连着,或是递进、或是对仗。

相信故事所指“大赢家”,所赢得的重要一笔就是与柳岩的爱情,现实中,大鹏和柳岩也是很亲密的朋友,当然作为柳岩小粉也真诚的希望这对CP能修成善果。可是剧中为了交代最后剧情的反转,刻意的避讳了两人的感情发展,让最后的结果甚是突然,不管是棚顶的对话与回忆,还是下棚顶后慈祥老头的放过。似乎都在向我们陈述着要去感受一些什么!但是真的没能感到什么!

这个故事并不难,一个办事执拗不入俗流的人,处处得不到认同,同事排挤、家庭冷落、事业不如意。然而他认真负责的个性,与简单淳朴的本性逐渐的征服了众人,被社会同事所理解,被家庭朋友所接纳,更是收获了寄情许久的爱情。阐述坚持与真诚的价值,认真做事的人的成功更是表述对事物返璞归真突破社会纷扰的呼吁。

我们是懂得的,但是零散琐碎的剧情没能让我有更深入更直接的感触,我的感觉就像直接看了这段话的一样,泛泛地明白了讲述却没弄懂故事。

这个电影目前豆瓣评分6.8,感觉也比较客观啦,我并不是想贬低这个电影与参演演员,但我真的是想吐槽一下编剧!80年代的我们一直探索着所谓的素质教育,但是没人注意到所谓的应试教育到底在哪里!就像我们从小看过的电影,一定有一个声音告诉我们这个片段所阐述的教育意义,再好点的会隐藏在某个角色的台词里,但是显然的突出与角色的台词是那么的突兀。再到我们的影视剧,想要我们所感知的也永远在正面角色的台词或者旁白里。对,就是那么的填鸭式。

千禧年后,我们的影视文化与国外优秀作品深度碰撞,国人欣赏水平也逐渐提高,这时我国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影视作品。但是优秀编剧匮乏的问题逐渐暴露。这时候的影视剧虽然不再直白的陈述观点,但是往往为了观点拼凑情节,既不连贯也不合理,很难给观者带来感同身受的触动,代入感不强。就如这个影片一样,编剧就不能用用心,不要拼凑段子好吗?一个本该苦笑的主线,你要走狂笑的喜剧也好,请深度结合一下情节脉络,不要之简简单单的拼凑小品好吗?

最后其实希望大鹏能有所突破,打破已有的观众感官定义,再为我们奉献优质的影视作品,不只搞笑,更发人深省!





再闻已是陌生人


非常喜欢《大赢家》这部电影,幽默且给人一些深思。

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地方是原本毫无关系的几个路人都愿意配合演习,最后还留到了很晚。

爷爷和孙子借着演习来延长两个人相处的时间,不禁有些让人伤感。孙子和爷爷虽然没有什么共同话题,爷爷却愿意就这么陪着,恨不得演习时间再长点,孙子也希望演习时间再长点,这样不用去上补习班,可以多打会儿游戏。借演习来延长自己放飞的时间。

另一位孕妇,因为看到老公遇到危险撒腿就跑,赌气的留下来。一个小小的演习就看清了一个男人,多么可悲。算是为女性呐喊,和你结婚、怀孕的那个男人这么不靠谱。剧中还安排了一个生产的点,如果真遇到抢劫估计孕妇就一命呜呼了,老公这辈子估计肠子肠子都悔青了。恰恰是演习的人性化让孕妇交换了两名人质,才有了摄影师的帮忙。但我觉得没准儿孕妇是为了配合严谨的计划装的。

最后在大巴车上,爷孙俩开始有了共同的话题了。

很喜欢这些小细节的刻画,又给予了观众很多想象空间。





明美影述


第三次是气急败坏的行长急于结束演习,于是破坏演习规则,强行冒充严谨被狙击手击中。这一次是孙子带头站出来,证明击中的是行长而不是严谨。孙子的认真,给了严谨又一次精神上的支撑。



剧照

爷孙两人的情感设计也很有温度。通过两人交谈的细枝末节,可以对他们的生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父母离异,孙子与母亲一起生活,母亲为了争一口气,对他管教很严,除了上课,还要上不少补习班。由此导致孙子叛逆,沉迷游戏、不愿与人交流。



剧照

爷爷疼孙子,但机会不多,这次看到孙子,专门到银行给他取零花钱。取完钱也不急着走,就是想和孙子多待一会儿。正好赶上了这次“抢劫”,对别人来说可能是不巧,但爷爷心里却高兴,因为可以和孙子多待一会儿了。



克洛的夏天


1. 最近在西瓜视频免费上映的《大赢家》被广泛讨论,反复看了几遍了,还不错。但是在《大赢家》里,最吸引我的情节不是大鹏的,而是爷爷暴击劫匪的过程。仔细说下前因后果吧。

2. 大鹏假装的劫匪刚到银行抢劫,掏出枪的时候,银行里所有人都看见了,吃惊但没有被吓到。唯独孕妇老公,臧鸿飞饰演的,他的反应最快,一看是抢劫,丢下怀孕的老婆不顾,自己一溜烟逃出银行,比兔子还快。就在大家都迷惑的时候,张绍荣饰演的爷爷却站了出来,他一脚踢翻劫匪,用自己买的芹菜当做武器,对劫匪一顿暴揍。直到警察拿出证件,说这是演习,老爷子才罢休。

3. 这个情节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我觉得这正是正义的体现,要为老爷子的英勇点赞。年轻人丢下妻子逃走,上了年纪的爷爷却出来暴击劫匪。前后形成鲜明对比,老爷子见义勇为,不惧劫匪的表现,一点不比现实中的年轻人差,我们实现社会不就需要这样的人吗。





阿达西看大片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很多朋友看过电影以后感觉和韩版并没有什么区别全部照搬照抄。但我觉得这部电影本土化改编的非常好。 认真有什么错呢,从小学到大学进入社会工作,我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便是做人正直,做事认真。片中严谨是退伍的老兵,常人眼中的怪胎。本以为走走过场的演习,在他的心中必须让自己做到无懈可击。所有人都把这件事当成了玩笑只有严谨在认真对待。自然他成为了大家眼中攻击的对象。对比前半段和后半段银行职员态度的变化,分界线在于行长急于结束演习呼唤起了大家的责任感。所有人都被行长用"开除"吓唬得不敢说话,唯一的真话还是从那个孩子口中说出。很具有讽刺意味!

严谨趴在地上不愿抬头,行长所代表的就是这社会而严谨代表的则是社会中那些"怪人",认真奉行者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最后却变成了大家眼中的怪胎!这是一种矛盾,对于一个人三观的冲击,就像严谨在片中的那段独白:"无论你被别人怎么误解、嘲讽、冷落。无论你怎样努力生活都不会有起色但是你一旦走向歧途,那就再也无法回头。




雨后彩虹影视分享


影片中大鹏饰演的“劫匪”严谨,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演习开始前就做了大量准备工作,锻炼身体、实地踩点、研究路线、制定计划等等。然而,就在他戴着口罩踩点时,他的异常举动引起了街道协防大妈和群众的警觉,他们报了警,严谨被抓获。

这个桥段的设计很接地气。目前各地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稳定都开展了群防群治工作,由于宣传动员到位,加上群众积极性高,所以效果显著。正因如此,“未遂”情节的加入,不仅增强了该剧的喜剧效果,而且也成为本土化改编的一大亮点。

因为群众监督到位,险些就让这次“抢劫”事件未遂,让一出“好戏”还没开始就已结束。最后还是严谨的父亲(滕格尔饰演)向警察求情,才让“抢劫”得以顺利进行。


水滴爱电影


“牺牲警察”为“银行劫匪”开车送“人质”的情节,如果单拎出来确实太扯了,但有了人物情绪的酝酿和故事逻辑的支撑,这件事就说得通。

《大赢家》讲了一个“开头儿戏、后来严谨”的故事。银行小职员严谨(大鹏饰),无意中被选成了安全演练的“劫匪”。

当过兵、一根筋、不受待见的他,为了完成“领导交办的光荣任务”煞费苦心,“劫匪”当得太称职,让“走过场”的演戏变得越来越“真实”,警匪之间斗智斗勇的对抗,令观众在忍俊不禁之中,多了一分感动。





娟娟分享影视


《大赢家》这部电影里最吸引我的是最后严谨对着摄影机说的那一段。

我想电影所要传递出来的思想也是那一段话体现出来的。原话是“我是怎么样成为一个穷凶恶极的劫匪的?其实我所经历的事情很多人都在经历着,被家人冷落、被领导误会、被同事排挤、无论自己怎样努力生活都不会有起色……当你的欲望超过了自己的努力和能力的时候,我想提醒你,千万不要踏上歧途。因为你一旦迈出那一步,就永远都不能回头了。”这段独白说出来很多人正在经历着的事情,家庭的矛盾工作劳累,还有生活中的种种压力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但是,这些令人痛苦的事并不能成为我们堕落的理由。就像大鹏说的,“但我依然选择做一个好人,努力没有成果,那我们就更努力一点。”

看完整部电影最吸引我的就是最后那段独白,应该致敬身边每一个认真工作的人。



伊伊爱剪辑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局长对公安和特警说:我不能要求劫匪,但我可以严格要求你们。

最近网传好多“蛮不讲理”的人,对着警察撒泼打滚,为了避免被冤枉,当然也为了规范执法者执法行为,最近交警,公安执行任务的时候都有佩戴执法记录仪,也算是行走的监控了吧。这都是为了还民众和执法者一个公道。

这种放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也是一样的,我们无法要求遇到的每个人都很善良,但同流合污,打击报复就拉低了自己的人格,能做的也就是严格要求自己。


爱吖德云社


《大赢家》这部电影整体来说节奏是非常紧凑的,作为一部喜剧电影,剧中的人物台词外加表情喜点都很加分。

难得的是,它的搞笑不是无厘头的,整个过程都描写得很详尽,包括严谨为什么能够和经出对持如此之久,并且最后取得胜利,并不是主角光环的加持,看完电影中细节分析之后,你只会觉得他确实是大赢家。认真你就输了

这部电影的男主人公叫做严谨,正所谓人如其名,严谨做事很严谨。但是他恰恰处于了一个不太严谨的小社会,其实这里感觉有点反讽现在流行于社会的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

他工作认真,对待银行审批发放贷款审核严谨,但是却有一个为绩效不严谨的老板,多次因为严谨对发放贷款审得太细,无法发放影响到业绩而批评他。同事也因为他这个“毛病”而远离他。

这次假扮罪犯抢银行的任务也是无意得来,严谨想要努力让演习变得有意义,但是整个部门的人,甚至包括配合演习的警察乃至上层领导,都仿佛是为了演而演。就连随拍的记者都知道这是一个过场,抱着走一走就行了的态度。

当所有人就在把这当一场游戏,唯独严谨成为了一个例外。为了这场演习,他和家人整整做出了一个本子的计划。

整部剧让人欣慰的是有那么一个认真的老领导,对于严谨来说,他就像是一个伯乐,愿意给严谨这个千里马一个机会。每次在面对自己行长施压的境况下,老领导都站在了他这一边,表示他会监督这场演习的进行,做一个公正的裁判员。

可惜,银行行长在上层的施压下,也已经耗尽耐心,想要快速结束这场闹剧,却不料被一个孩子揭穿了真相。

好在在最后,严谨用他的态度打动了一开始的看官,他的同事、客户包括警方人员,也都愿意认真对待这件事,给予了严谨最大的尊重。认真它并没有输。当你的欲望超过了你的能力,能力配不上野心,是所有烦扰的根源。

除了影片本身严谨这人来给我们品行上的思考以外,也在提示人们在这个假抢银行后的真抢银行背后的故事——当你的欲望超过了你的能力,你就容易误入歧途。

最后演习临近尾声,严谨给自己录一段犯罪人员自述:我什么也没有,所以周围人看不起我,所以我想要很多东西,比如说钱。可惜我有一夜暴富的梦,却没有实现这个梦的能力,于是我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严谨不仅仅是在说发生今天这件事他的作案动机,更多的也是在警醒人们,不要让自己的生活无意之中去制造一个罪犯。对待自己:你要想得到,就得学会付出和坚持。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决定生活的样子。对待他人:不需要你添花,请务必不要撒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