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選擇專業的同學們,認識下新職業——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

近日,人社產部與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向社會發布了16個新職業。這是自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頒以來發布的第二批新職業。快來認識一下吧!

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

01

設置背景


來,選擇專業的同學們,認識下新職業——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與先進製造技術深度融合,開啟了智能製造的新領域,給製造業帶來新的理念、模式、技術和應用。人類社會步入“工業4.0”時代的背後,智能製造成為各國競相角逐的一個新的制高點。

製造業的巨大變革同時帶來了本科教育理念上的轉變,亟需培養智能製造工程領域大量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高層次創新人才和緊缺專門人才。

02

來,選擇專業的同學們,認識下新職業——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

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是指從事智能製造相關技術的研究、開發,對智能製造裝備、生產線進行設計、安裝、調試、管控和應用的工程技術人員。

聽起來是不是很高大尚,將會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實現精益求精的工藝流程。

簡單來說呢?智能製造是基於人工智能的研發的一個專業。培養具有機械工程、電氣控制工程、計算機和信息化管理技術等學科知識交叉融合型工程技術人才。學生接受從理論到實際應用的智能製造工程師基本訓練,培養智能產品設計製造,智能裝備故障診斷、維護維修,智能工廠系統運行、管理及系統集成等方面的複合型、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03

現在我們的生活已經越來越生活開智能化,智能開關、智能手機、智慧城市,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優化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

來,選擇專業的同學們,認識下新職業——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

這個專業會主要學什麼呢?

目前已經有部分試點院校開設了專業,主要的核心課程有

智能製造工程專業規劃的核心課程包括數學與自然科學類、大類平臺類、機電控測基礎類及智能製造專業類。

智能製造工程專業的核心課程體系具有4個顯著特點。首先,夯實智能基礎。設置了工業智能與軟件、工業互聯網與大數據技術、數字孿生與信息物理系統等課程,為學生建立智能製造的技術基礎與專業間橋樑;其次,融合機電控測。有效與機械工程專業的機械、電子、控制、測試四大模塊平臺課程進行銜接,為學生在掌握機械工程技術基礎之後從事智能製造工程專業學習與實踐奠定堅實基礎;第三,強化綜合實踐。上述專業基礎課以及智能(增材、機加、裝配)工藝與裝備、數字化製造、智能工廠與管理專業課都將開設配套實驗課,專業課中還設置了依託智能學習工廠的智能製造綜合實踐,以加強理論與實踐結合,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創新素質。

第四,重視自我培養。智能製造工程專業重視學生的自我培養,在必修課基礎上,專業將規劃增材製造、工業機器人、智能無損檢測、設備運維與健康管理、製造信息系統、虛擬與增強現實、製造系統建模與仿真、雲服務製造、機器視覺與機器學習等若干選修課程模塊,並鼓勵學生結合個人興趣與發展規劃,自主設計個性化的專業選修課程方案。

主幹課程包括:智能製造導論、工業智能與軟件、工業互聯網與大數據技術、數字孿生與信息物理系統、智能(增材、機加、裝配)製造工藝與裝備、數字化設計與製造、智能生產運作與管理,智能製造綜合實踐等。

理科同學們的優先選項哦。

04

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主要工作任務學習情景:

1.分析、研究、開發智能製造相關技術;

2.研究、設計、開發智能製造裝備、生產線;

3.研究、開發、應用智能製造虛擬仿真技術;

4.設計、操作、應用智能檢測系統;

5.設計、開發、應用智能生產管控系統;

6.安裝、調試、部署智能製造裝備、生產線;

7.操作、應用工業軟件進行數字化設計與製造;

8.操作、編程、應用智能製造裝備、生產線進行智能加工;

9.提供智能製造相關技術諮詢和技術服務。

.....

就業方向呢?


來,選擇專業的同學們,認識下新職業——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

就業領域:在智能製造工程、機電及自動化工程領域從事智能產品設計及製造,數控機床和工業機器人安裝、調試、維護和維修,智能化工廠系統集成、信息管理、應用研究和生產管理等工作。
前景:前景十分可觀。
2015年5月19日國務院印發《中國製造2025》,智能製造從此成為製造強國建設的主攻方向,
在“互聯網+製造業”領域也可大有作為。未來,互聯網與製造業高度融合,而其中智能製造則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

中國加油,中國製造加油,我們的工匠技藝一定會越來越好!更加多資訊下期瞭解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