譽衡藥業上市十年現“首虧”靠“斷臂”來自救仍鉅虧

併購企業,就如“冰山效應”一樣。併購企業的過程也正如堆積冰山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表面上看到的只是水面上的冰山一角,但暗藏在水底的風險到底有多深?對於上市公司而言,或許可以從其財報中窺探一二。

日前,哈爾濱譽衡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譽衡藥業”,002437.SZ)公佈2019年業績預告,稱其將虧損25.64億元,也成為當前公佈業績預告的醫藥類上市公司中虧損最大的公司之一。雖然這是譽衡藥業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但一虧就動靜很大

要知道,這一成績還是在譽衡藥業去年年底“斷臂自救”的結果。彼時,譽衡藥業賣掉了自己的“現金牛奶”澳諾藥業,其利潤貢獻在譽衡藥業旗下子公司中排行第一。不過,2019年卻依然以鉅虧結束。由此可看出,有著“併購機器”之稱的譽衡藥業後遺症迸發,日後又該如何“治療”呢?

上市十年現“首虧”

日前,譽衡藥業業績快報, 2019年公司的營業收入50.53億元,同比下降7.81%;歸母淨利潤虧損25.64億元,同比下降2136.43%。這一表現也是公司自上市以來的最差業績。

譽衡藥業前些年的收購曾為其帶來不錯的業績,但如今卻逐步走向低於預期的階段,加上武漢胰島素帶量採購的進行,該公司承受的壓力將越來越重。

其中,譽衡藥業之所以業績鉅虧和旗下的子公司有一定的關係。公告顯示,旗下全資子公司上海華拓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南京萬川華拓醫藥有限公司、山西普德藥業有限公司主要產品銷量不斷下降,經營業績大幅下滑,譽衡藥業對上述企業商譽計提了相應的商譽減值準備。如此鉅虧,也引起證監會的問詢。譽衡藥業稱,預計2019年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25億元至27億元。

譽衡藥業成立於2000年,2010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其前身是黑龍江康復研究所附屬藥廠,朱吉滿斥資168萬買下該廠,後改製為譽衡藥業。該公司初始主打產品為骨科藥鹿瓜多肽,後續公司通過不斷合作、收購,產品涵蓋骨骼肌肉領域、糖尿病領域、心腦血管領域、維生素及礦物質補充劑等領域。

譽衡藥業上市以後嘗試到資本運作的甜頭,尤其是在2012年至2016年的五年間,其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65億元、2.27億元、4.44億元、6.65億元和7.17億元,可謂漲勢喜人。尤其是在2015年,其股價達到了頂峰,即在2015年6月3日股價最高價位14.95,市值也曾一度超過329億元。

然而,從此之後,股價便開始“一瀉千里”,目前股價不足3元/股,相較於歷史最高點14.95元/股已經跌去近八成。

公司業績亦是走下坡路。2017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譽衡藥業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1億元、1.26億元和3.1億元,同比下滑57%、59%和1.2%。為何會如此?一切皆因頻繁併購。

據公開數據不完全統計,自上市以來譽衡藥業共發起20餘次併購,實現13次併購成功,在生物醫藥行業有“併購機器”之稱。在2010年之初譽衡藥業旗下只有5家上市公司,到了2019年半年報旗下子公司就多達35家。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譽衡藥業的商譽賬面價值為33.6億元,佔淨資產的比例為72.92%;截至2019年9月30日,譽衡藥業的資產負債率為51.23%。由此可見,以往經營過程中公司只是一味地買買買,從當前的情況看出來並未能夠很好地經營。

靠“斷臂”來自救

值得一提的是,譽衡藥業目前的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分別為18億元和6.62億元,短期有息負債合計為24.62億元,而貨幣資金僅為16.78億元,難以覆蓋短債。

為了還債,譽衡藥業也開始“斷臂自救”。去年11月份就擬以14.2億元出售澳諾製藥100%股權給華潤三九,並表示出售澳諾製藥是為了緩解公司的債務壓力。若交易順利實施,在不考慮相關稅費和交易成本的情況下,譽衡藥業將產生投資收益約為10億元。

對於譽衡藥業而言,有著“澳諾”、“金辛金丐特”等知名兒童補鈣品牌的澳諾製藥可謂是“現金奶牛”。據米內網數據,近年來澳諾製藥產品及品牌連續位列零售市場鈣補充劑第二位,鈣補充劑藥品市場第一位。

並且,澳諾製藥是譽衡藥業的核心優質資產,2016至2019年上半年,其營業收入分別為2.1億元、2.74億元、3.6億元和1.7億元;淨利潤分別為9391.37萬元、1.09億元,1.48億元和7198萬元,保持增長的態勢。

除此之外,為減少未來5年需支付的採購款,哪怕賠錢也要終止供銷合作。在今年1月份,譽衡藥業發佈公告稱,已與BiotonS.A.及 Scigen PTE. Ltd.簽訂意向性終止協議,支付900萬美元終止精蛋白胰島素注射液、精蛋白胰島素預混注射液等產品在中國區域的獨家銷售權等其他內容相關的《供銷協議》。

此外,譽衡藥業發佈公告稱,公司參股公司廣州譽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委託藥明生物研發的抗 PD-1 全人創新抗體藥 GLS-010注射液已於2020年1月22日向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提交新藥上市申請,首個申請適應症為復發或難治性經典霍奇金淋巴瘤。如今,有著新藥的“加持”,或許有助於公司儘早走出鉅虧泥潭。

向勁靜

原標題:“斷臂自救”仍鉅虧20多億譽衡藥業併購“後遺症”如何治

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經濟視野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