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情杀案透露了什么?为什么潘金莲非得杀死武大郎不可


四川情杀案透露了什么?为什么潘金莲非得杀死武大郎不可

一个多月前,四川阿坝州小金县一女子与情人合谋杀死了自己的丈夫。这一对奸人先放药,再用塑料薄膜和毯子捂死其夫。据警方透露,该女子与情人实际已经暧昧了近九年,其中情人多次要求其离婚,却未能如愿。于是,惨案发生,34岁的丈夫悲剧了。

四川情杀案透露了什么?为什么潘金莲非得杀死武大郎不可


为什么非得杀死自己的丈夫不可呢?

俗语说: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何况这都已经二十一世纪都过去了二十年了,

为什么还有这样原始而野蛮的悲剧?

在这样的惨案里,究竟又暗含了哪些人性、欲壑、道德或者生活的秘密?

为什么要杀死丈夫?

我似乎感觉到一个冰冷冷的声势浩大的,巨大而古老陈旧的历史车轮在迎面碾压而来。

正思索时,我的脑海里突然跳出一个观念,

为什么潘金莲非得杀死武大郎?

一切似曾相识。

熟悉水浒的人,都知道,潘金莲是抗争过的。

最初的她,坚决拒绝了纠缠她的那个大户,甚至不惜真的嫁给了武大郎。而嫁给武大郎,原本就是这个大户的诡计,为的是我得不到的,我宁愿毁了你。

很快,她的人生中,发生了两件里程碑式的事情,

第一件,她挑逗武松被拒被打脸。

第二件,她接受了西门庆的挑逗,并迷失了自我。

我们倾向把这些看做是她爱风流,喜欢大男人,喜欢英雄的一种折射。

但她的抗争和梦想的确是破灭了,因为她没有两样最基本的东西,人身不自由,看不见心中期望的情

实际上,潘金莲从嫁给武大郎开始,到认识西门庆之前,她再一次历经了一番由生到死的煎熬。

从最初的出嫁失落之后,经历失望一步步走到了绝望。

第一步,失落失望。她恨武大郎的身材短矮,人物猥摧。她更恨他不解风情、懦弱本分。

第二步,她想争取自己的权益。甚至对武大郎说,还了我一纸休书。

这一纸休书实际上与武大郎性命也暗相关联,至少我觉得充满隐喻。可惜,武大郎自己明白这一层吗?也许应该是明白的。毕竟有那么多人取笑和戏弄,他和潘金莲显而易见是多么不相称的一次媾和。再说,倘若这一点也不明白,那么武大郎就是自我蒙蔽到了愚不可及境地。

第三步,潘金莲对武大郎说,你是个男子汉,自不做主,却听别人调遣。说出这句话时,已经表明潘金莲发生了最关键一步转变,写出了她由失望到濒临绝望的内在状态。

再之后,潘金莲又经历了三步,一步一步滑上了杀夫的深渊。

第一步,被丈夫捉奸时,她顶住门,慌做一团之下对躲入床底的西门庆说,“你这人啊,没些用,见个纸虎,也吓成这样。” 一句话提醒了西门庆,他突然有了打人的胆量。

第二步,武大郎一病五日,不能起床时。潘金莲不理不问。这已经是一个女人移情以后的干脆坚决,此刻她心里已经完全没有武大郎了。

第三步,潘金莲准备下毒药前,坐在床边假哭,此时的她已经完全走火入魔了。

当然,唏嘘悲剧武大郎之余,从如何能让他活命看来,他至少犯了好几个错误,生生错过了几个或可活命的关键时机点。

第一个,武大郎没有这个能力,捉什么奸?结局被一脚踢中心窝倒地。

第二个,武大郎病重之时,还在威胁潘金莲,早早扶侍我好了,武松归来时,我都不提。

第三个,就在潘金莲已经准备下毒药之前,武大郎还在说你救得我活,一笔都勾,武松来了我亦不提起。

唉,有如老财迷的财迷心窍,武大郎完全不自知,至始至终都不肯写出一份休书,然后就眼睁睁地把自己一步步逼上了绝路。

实际上,我在感慨之余,还一直在思考另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假如武大郎不曾遇见武松,或者武大郎没有武松这个兄弟,武大郎他还会死吗,他能逃过这一劫吗?

第二个问题,在这场戏里,笑到最后或者说笑声最大的人,是不是就是最初的那个纠缠潘金莲的大户?

毕竟从最后的结局看,

那个大户,彻底赢了。而这一切其实都是因他而起。换句话说,都是他预先就埋下的祸根。

……

从第一次读水浒,今天的我也已经经历了很多事,

就像前边那个四川情杀案,再回到武大郎,

我渐渐有些明白,

历史其实是在告诉我们,

倘若一个社会,尽是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之辈,灾祸必不远矣。

而香草美人有如当官和追求事业,德不配位,必有殃灾。

毕竟,这是一个有关欲壑古老的游戏!

在游戏中,

一旦人性泯灭,欲壑横流,

道德就必然错位、生活必然崩塌,

因而,武大郎就是必须死的了。

或者再进一步,

其实武大郎在他至死都不愿割舍的逆来顺受中,早就被谋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