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再推5G發展:促終端消費,推動+VR

近來,5G、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概念持續活躍。3月24日,工信部印發《關於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從加快5G網絡建設部署、豐富5G技術應用場景、持續加大5G技術研發力度、著力構建5G安全保障體系等幾方面,闡述了推動5G加快發展的具體部署。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在解讀該《通知》時表示,加快5G建設及應用有利於拓展新型消費。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2020-2025年,5G商用將帶動超過8萬億元的新型消費。

工信部再推5G發展:促終端消費,推動+VR/AR“+醫療健康”+車聯網


《通知》將“加快5G網絡建設部署”放在首要位置。

《通知》明確,基礎電信企業要進一步優化設備採購、查勘設計、工程建設等工作流程,搶抓工期,最大程度消除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支持基礎電信企業以5G獨立組網(SA)為目標,控制非獨立組網(NSA)建設規模,加快推進主要城市的網絡建設,並向有條件的重點縣鎮逐步延伸覆蓋。 為加大基站站址資源支持,《通知》鼓勵地方政府將5G網絡建設所需站址等配套設施納入各級國土空間規劃,並在控制性詳細規劃中嚴格落實。

更為重要的是,《通知》指出,支持基礎電信企業加強與電力企業對接,對具備條件的基站和機房等配套設施加快由轉供電改直供電;調整700MHz頻段頻率使用規劃,加快實施700MHz頻段5G頻率使用許可。

直供電指除自供電以外,直接由供電部門提供電力電能。轉供電指公用電網未到達區域,由該地區有供電能力的直供用戶同意,向其附近的用戶轉供電力;或因設計建設原因供電企業不能直供到戶,由產業園區、綜合體、小區物業、寫字樓等自用配電設施轉供電。

中國電力科學院農電所副所長程幹江此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直供電對於企業來說價格低、能直接享受到政府的降價福利、供電穩定性好、電能質量好。

另外,就頻率而言,理論上講,頻率越高,信號衰減越強,基站的覆蓋面積越小,覆蓋同等面積需要更多基站。而700MHz頻段作為一個較低的頻段,相對高頻段而言在節省5G基站數量方面更有優勢。

此外,《通知》還提到要推進網絡共享和異網漫遊。進一步深化鐵塔、室內分佈系統、杆路、管道及配套設施共建共享。

工信部再推5G發展:促終端消費,推動+VR/AR“+醫療健康”+車聯網


在豐富5G技術應用場景方面,《通知》提出了培育新型消費模式、推動“5G+醫療健康”創新發展、實施“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促進“5G+車聯網”協同發展、構建5G應用生態系統等五方面的部署。

為培育新型消費模式,鼓勵基礎電信企業通過套餐升級優惠、信用購機等舉措,促進5G終端消費,加快用戶向5G遷移。推廣5G+VR/AR、賽事直播、遊戲娛樂、虛擬購物等應用,促進新型信息消費。鼓勵基礎電信企業、廣電傳媒企業和內容提供商等加強協作,豐富教育、傳媒、娛樂等領域的4K/8K、VR/AR等新型多媒體內容源。

在推動“5G+醫療健康”創新發展方面,開展5G智慧醫療系統建設,搭建5G智慧醫療示範網和醫療平臺,加快5G在疫情預警、院前急救、遠程診療、智能影像輔助診斷等方面的應用推廣。

在實施“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方面,打造5個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構建創新載體和公共服務能力;加快垂直領域“5G+工業互聯網”的先導應用,內網建設改造覆蓋10個重點行業等。

在王志勤看來,《通知》的這些部署對於加快5G建設及應用、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助力經濟平穩運行具有重要意義。王志勤認為,5G網絡建設不僅涉及大量的工程、基站、供電等基建投資,還將激發各行業轉型升級,引致工廠改造、建設運營、系統升級、技術培訓等諸多投資。預計到2025年5G網絡建設投資累計將達到1.2萬億元,累計帶動相關投資超過3.5萬億元。

同時,也有利於帶動就業創業。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測算,預計到2025年,5G將直接創造超過300萬個就業崗位。

目前我國5G發展現狀如何?

王志勤表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5G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現已具備良好發展基礎。

首先,5G產業生態逐步成熟。我國5G技術及產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系統設備、終端芯片、智能手機等產品發展成熟。終端方面,已有超過40款5G手機終端入網,3千元級的主打機型已進入市場。

其次,5G網絡建設加速部署。截至2月底,全國建設開通5G基站達16.4萬個,北上廣等城市城區已實現網絡連片覆蓋。預計年底全國建設開通超過55萬個5G基站,實現地級市室外連續覆蓋、縣城及鄉鎮有重點覆蓋、重點場景室內覆蓋。

三是5G融合應用向縱深發展。我國5G應用場景更加豐富,行業應用解決方案加快探索,工業互聯網、車聯網、醫療健康、媒體娛樂等正成為5G創新應用的先導領域。

此外,5G政策環境持續完善。2019年5G商用牌照發放以來,全國已有20餘省區市發佈了5G相關的指導意見或行動方案,通過鼓勵創新、加快網絡建設、推廣應用等,積極推動5G技術產業進步,並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不過,王志勤也提出,應該看到,我國5G發展還存在網絡建設面臨壓力、應用市場尚未成熟、核心技術有待突破、安全體系仍需完善等問題,需各方不斷努力,解決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