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司湯達逝世

1842年3月23日,19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司湯達逝世。司湯達文學起步很晚,他從三十多歲才開始發表作品,但是卻給人類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代表作有《阿爾芒斯》、《紅與黑》、《巴馬修道院》等,其小說和文藝評論在法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歷史上的今天 | 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司湯達逝世

司湯達資料圖

1783年司湯達出生於法國格勒諾布勒城的一個律師家庭。司湯達的父親思想守舊,母親則很開明,所以他與父親關係並不好。少年時代的司湯達經常在外祖父家閱讀書籍,而這也擴充了他的知識面,他興趣廣泛,對數學尤為熱愛。1796年司湯達進入格勒諾布爾中心學校學習,在這期間他展示出了寫作和數學上的天賦,並多次獲得美文獎和數學首獎。

歷史上的今天 | 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司湯達逝世

司湯達資料圖

17歲時的司湯達本來以優異成績畢業要去著名的綜合工藝學校繼續深造但受到了當時革命的形勢所鼓舞,所以他投筆從戎,跟隨拿破崙南征北戰,博得拿破崙的讚賞。1814年波旁王朝復辟,司湯達遭到通緝,便離開祖國,僑居意大利的米蘭。司湯達從1817年開始發表作品,《意大利繪畫史》是司湯達的處女座,而後他用司湯達這個筆名發表了遊記《羅馬、那不勒斯和佛羅倫薩》。1821年司湯達因被當局判定為燒炭黨人的同情者而從米蘭被驅逐回巴黎。回到巴黎後,司湯達陸續發表了諸多重要作品,如《論愛情》《阿爾芒斯》等。 1828年10月,司湯達從報紙《法院新聞》所登載一個死刑案件受到啟發,開始寫作《紅與黑》,並於1830年完成。《紅與黑》是司湯達的代表作,它開創了後世“意識流小說”、“心理小說”的先河。1832至1842年間,是司湯達寫作的一個高峰期,但與此同時他也伴隨著經濟拮据,疾病纏身的痛苦。

歷史上的今天 | 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司湯達逝世

1842年3月22日司湯達因突發腦溢血經搶救無效去世。當時他手頭還有好幾部未完成的手稿。在司湯達的墓誌銘上寫著一段話:活過、愛過、寫過。

整理/袁立聰 審核/任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