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甘心平淡,想辞职创业,靠不靠谱?

品多多VV


我的答案是不靠谱。

理由如下:

甘心平淡

45岁,已经老大不小了,重新创业肯定不适合,一是资金短缺,二是经验不足,三是精力不济。所以,在事业单位工作虽心有不甘,也必须甘于平谈,古话说“人过四十不学艺”,肯定有它的道理。

年龄偏大

45岁,正是压力最大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正如小说里面说的“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婴儿”,虽然有点夸大,但不失为真实写照。就说我自己吧,四十五岁时,大儿子正在读高中,小女才3岁,外家两个老人家,自己两个老人家。虽然说,外家两个老人家不要怎么管,但多少要操点心。如果辞去事业单位工作,那么你拿什么来赡养老人,抚养孩子,拿什么来保持家庭日常开支。就算你能马上找到工作,但你能保证所找到的工作比在事业单位还好吗?45岁,知识更新不快,身体素质不断下滑,各种小毛病开始出现,生活压力不断增大。所以,不建议辞职创业。

工作稳定

虽然事业单位工资没有公务员高,但工作环境相对稳定,工作内容相对固定,朝八晚六,还有节假日、公休假,一年算下来,大约有118天。如果辞职创业,你能肯定每年有118天假期吗?综上所述,不建议辞职创业。

风险偏大

如果辞职创业,走的是一条全新的道路,既然是新路肯定没有老路那么好走。再加上,创业路上肯定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和问题会遇到。另外,如果辞职创业需要一定的启动资金,资金来源会成问题,如果成功了还好,万一血本无归,该怎么办。如果辞职创业,你想好了吗?


都庞居士


2003年,我在单位干的顺风顺水,为了追求不同,46岁从体制内辞职,虽没有达到人生目标!目前状况是退休,有房有车,有情人,银行长期存款300万。

我信“爱拼才会赢”!兄弟,准备好了就拼一次,为自己而活!不负时光!


中国重庆人阿丹


辞职创业靠不靠谱,其实不在年龄、不在背景、甚至不在想法,而在于自身靠不靠谱!


作为接近45岁的同龄人,我一直在企业工作,谈谈我的看法,希望会对你有帮助:


一、现状

1、一般而言,事业单位很多都是参公,在职务职级晋升等方面,是有严格规范的,年龄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大部分情况下,通过年龄能够相对准确的判断一个人在其中的发展情况,职务、职级、地位等。


2、无论是管理岗、技术岗还是工勤岗,45岁,应该属于中层领导的年龄区段,或者虽然在职务职级上没有达到中层,但是在处室属于业务骨干。


3、问题中提到不甘心平淡,说明当事人可能没有达到这样的职务职级,某种程度上,属于单位中的失意者。


4、当然,失意会有很多原因,我们不去考虑具体的环境或者领导因素,仅仅从个人角度来看,是不是有个人在能力、人际、性格等方面的不足?


5、45岁,职业生涯已过大半,才不甘心平淡,那么之前的近20年在做什么?做了什么?做好了什么?能做什么?

如果,做了很多,做好了很多,那为什么失意?

如果,一事无成,那么不甘心又能如何?


二、辞职创业的想法缘由推测

1、前文提到的20年职场不顺,或者是一事无成,或者是浑浑噩噩,或者是没有进展......不顺是实际状况。


2、受到了外界环境的刺激:

(1)曾经自己带过的小年轻已经成为了单位骨干,甚至是自己的顶头上司;

(2)在某次同学聚会上,当年不如自己的某某某居然也混的风生水起,成了单位里的头头;

(3)在家庭中,遭遇中年危机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配偶把个人与别人的比较,孩子与别人父母的比较,亲戚朋友对个人事业的评价等,有时候,一个刺激都会让人头脑发热;

(4)越来越大的家庭开支,和稳定不动的家庭收入。

......


3、不断从网络上看到发财、做项目、创业成功的案例,一个个毕业的学校、曾经的经历、单位的背景、穷苦的出身,没有一个比自己好的,结果都麻雀变凤凰了,不创业,有点傻啊。

谎言重复10000遍,有了变真理的趋势,觉得自己不创业都对不起这一生啊。

以上,纯属臆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算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吧。


三、创业这件事,本来就不靠谱

1、创业,一定是九死一生的,成了的人说自己的运气,想干的、要干的人一定得相信实力、依靠实力。

你看到的案例,要么是包装过的,要么是九死一生走过来的,要么就是假的,也就是真的一定是运气,你有没有?假的一定是忽悠,你信不信?

运气,不要相信,要不,你早通过买彩票致富了;

忽悠,不要相信,要不,你只有掏钱当韭菜的份。

实力,你有没有?20年都没有展现出来,藏得够深啊。


2、创业,看上去的很美,因为你只看到了闪亮舞台上的聚光灯和粉墨登场,没有看到后台里,披荆斩棘披星戴月赤膊上阵的血路拼杀。

原罪、洗地、扒黑

......看看这些就知道,他们的一路走来,除了最后的鲜花、掌声、美女、财富,更有曾经的委屈、无奈、消沉、抑郁,甚至命悬一线。

这些,当你坐在办公室喝茶、看报、开会、学习,畅谈世界纵论古今的时候,永远都不会想到,有一群人在怎样的拼命!


3、你有什么,你要什么,你能干什么,这些问题很简单吧,能说出个子丑寅卯否?

光有离开现在的环境,去辞职创业的想法不行!

网络上每天都有无数的人在问:我想创业,应该做什么?对于没有目标的航船,所有的风都是逆风。

连走哪条路都要别人指出来的时候,你又能去哪里?

你有的,

是20年的工作经验,与创业有多少契合?比如你是杂志社的,做个自媒体,思维和套路完全不同,你怎么转型,至少转变思维。

你要的

是与40多年生活完全不同的生活,但是在到达这样的生活之前,九九八十一难的磨砺,你有没有心理准备,能够承受几许?

比如,几个月可能没有收入;

比如,投入全部身家,可能一夜之间全部化为泡影;

......

你能干的

不是由领导或者你自己来评价的,而是市场、社会来评价的,方法就是用钱投票,对你干得好,愿意买单,干不好的,无情抛弃。


创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动机之战,动机可能一会儿就消失了,也可能永久的存在,能够为动机持续努力的人并不多。

就像,年轻的时候,我们看到美女,两眼放光,真正去追的不多,能够持续努力的追的更少,能够坚持到底追到手的非常少,追到手而且走到底的有几个?就像问题中的当事人,20多年前,当然凭借优异的成绩或者其他进入这个事业单位的时候,一定是大家眼中的别人家孩子,20年后,他已经在犹豫着放弃了......


4、创业其实就是自己为自己建谱

没有领导和组织,规划好未来的一切,按部就班的执行就可以了。

从头开始,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需要你去组织资源、去满足需求、去实现盈利。

说到底,创业的谱,就是自己。

现代的创业,当然是讲究团队的,不过首先要行,才会有人愿意跟着你,或者有人愿意要你加入。

与事业单位不同的是,创业是为了实现具体的量化目标而努力,看得见摸得着,而不是保证一个体系的正常运转就可以了。

唱别人的谱,还是建自己的谱,哪个更靠谱?这个答案对于每个人是不同的。


其实,肯德基的桑德斯上校是在65岁、华为的任正非是在43岁、沃尔玛的山姆沃顿是在44岁才开始创业的,按这个来说45岁真不完,但是,创业真不是按照年龄来划分的。

说到底,创业的美,就在于没有划分的标准,人人皆可,一切皆有可能。

问题在于我们自己:

有没有清晰的认识——对自己;

有没有清晰的目标——对未来;

有没有清晰的规划——对明天;

有没有持续的动力——时时刻刻?


对于辞职创业,仅有想法和勇气远远不够!你有谱吗?


镜头iread我读


福岩:建议不要辞职创业,这个想法很不靠谱。其实在事业单位可以斜杠创业,怎样进行斜杠创业?下面说一下。

45岁的年龄,而且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创业的想法而冲动。其一如果辞职创业首先带来的是后续的社保,以及退休之后的待遇可能付诸东流。

其二当下的经济形势不适合提问者这样的人创业。 2018年,2019年,这两年有多少创业者前赴后继地死去,这个数据可以查询得到,现在创业可谓是高风险的职业。

斜杠创业

对于斜杠创业这个词,一些人很陌生,尤其是像提问者,这个年龄更是陌生。巨大数据统计,2018年全国有8000万人在斜杠创业。其中6000万人有不止一份的在职工作,并且这部分人已经计划,把副业变成主并且这部分人已经计划,把副业变成主业。

提问者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事业单位职业去做斜杠创业。比如教师的职业,现在完全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的知识传播。互联网不发达时,一个人民教师想体现自身价值,只能在三尺讲台上或者是课后补习班。

但是现在互联网来了,可以通过自媒体展示人民教师的价值。在互联网上,一名人民教师可以面对一个学生,也可以面对一万名学生,这就是互联网的牛逼之处。

只要你有价值互联网上就会有你的一席之地。尤其是传播价值的职业。比如医生,律师,会计,人民教师,体育老师等等人群都可以的。

所以安心的在事业单位继续工作下去,利用好事业单位工作性质,进行斜杠创业。祝你成功!


福岩


创业不需要辞职来增加仪式感,更不要去喝什么创业的毒鸡汤,尤其是你45岁的年龄的时候。

我之前也是有个叔叔,48岁的时候从一个小有职权的事业单位小领导辞职,去搞创业。结果错把单位的平台当做自己的能力,到现在开个小饭馆勉强混日子。

你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所以我认为你需要做好家庭、方向、善后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家庭的支持

45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惯例来说没有提拔的话,正是在中坚岗位和二线岗位之间摇摆、过渡的时候。这个时候的你应该上有老、下有小,老人的身体是否健康?孩子是否面临结婚、买房压力?伴侣的工资能否撑起家庭的运转?

这些情况下你谈辞职是否合适?

二、方向的问题

为了理想、不甘于平淡创业,没有问题。

问题在于你是否已经明确了方向和目标?是一股脑的先把职辞了,再说找个什么行业进去?还是选了一个你自己觉得不错的行业?你对这个行业的了解又有多少?去试过水深水浅了吗?

这些都没试过就敢一个猛子扎进去么?

三、善后的问题

辞职和创业并不冲突,尤其是你还在事业单位这种相对较好的单位的时候。你离退休的年级也不远了,申请调个闲职是有足够的理由和关系的。

这样的情况下,一边上班一边创业岂不是更好?

如果失败了反正还有分工作,不至于断了收入来源。

如果真的成功了,再说辞职也不迟。

总结来说,创业和上班并不冲突,只是很占用你90%以上的精力而言。

更多精彩好书解读,职场攻略、精彩品评请关注本头条号“经管励志书籍评级”!


经管励志书籍评级


你已经没有机会了。

除非你是特殊人才,否则,你这一生,只能这样话下去。

有句话叫"不白活一回”。

但人生有几人不白活一回。多数都昏昏沉沉的过一生,不能活得太明白,明白了,就难活。

这是生活的艰辛,更是生活的无耐!

你现四十五岁,前二十年都在事业单位工作,你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单位,而今,你多入中年,怨卷了这种工作想离开,但是你想过没有,这些你的工作的阵地在什么地方,你的圈子在什么地方,你离开了这份工作去创业,能干些什么事情,这都是值得深思的事。

今天的在会,就业难,做生意难,要创大事业更难,加上事业单位有这样长工龄工资不算低,当然这是固定工资,但你算没算,一年下来加上五险一金多少钱。当你辞职出来投资别的事业,既要投资一大笔资金,又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比上班艰苦很多),到时除干打净,可能余下的还没干工作的多。

你稳住工作,坚持十多年,到时退休,国家有保障。

生活是把称,称你过去称你未来。

人生是把刀,可杀尽世界邪恶又可将你推向忍峰。

这把刀既可开拓你的未来,又可灭杀你的一生。

路是自己选择,但走好了就好,走错了可能难回头。


职场低层


45岁事业单位,出来创业是很不靠谱的了。事业单位的运行机制是很死板僵化的了,在这个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模式基本与瞬息万变的市场是格格不入的。

我个人也是从国企出来的,自从意识到这些问题跳出舒适圈,是在32岁,一样要经历一个很痛苦的过程。没有一定的社会积累,创业谈何容易

当然,很多时候也不能一概而论,除非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在你的工作中已经积累了足够社会资源,要确认是可以相互创造价值的,而不是因为你所在单位自带的光环;第二,明确的市场机会,我见过很多人都是从事与原单位相关的工作,但是可以提供更灵活、更有效率的服务,从而从市场上分得一杯羹。甚至公职都没有辞,国家鼓励事业单位和科技人员的兼职创业。第三,有良好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组织经验、管理能力。这个就不详细展开了,一句两句也说不完。总结一下就是能吃苦、能容人。最后就是心态转化,从以前大事不着急,小事不关心要转变成事事操心,外求客户,内拢人心,把所有的面子都要扔到地上。二三十岁的甲方就能把你呼来喝去的,你能不能受得了。

综上,自己要想清楚,45岁上有老下有小,一步迈出去就回不来头了,慎思。


禅月水清音


好消息,现在不用离职创业了!

日前,山东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

这是作为人才大省,突破“大而不强”困境、聚集高层次人才推进改革创新的决心。

另外,省人社厅还印发了《山东省事业单位特设岗位设置使用办法(试行)》,所谓特设岗位是经核准设置的非常设工作岗位,主要用于根据事业发展特殊需要, 在特定项目、阶段性任务中引进急需紧缺的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为专业人士开辟特殊通道!也就是说,只要你要专项特长,能够为单位所用,就给走特殊通道,特殊人群特殊办!

有人声称事业单位悠闲自得,每天无所事事,工资还不尽如人意,有那么多的空闲时间想做点事情还不允许,一旦被领导发现就成众矢之的。那么现在,就是给你改变现状的机会,你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特长,在闲暇之时开展你的第二事业,不仅明正公开,而且单位相当鼓励。意见中明确表示,在职人员离岗创业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离岗创业期间保留人事关系,可发放国家规定的基本工资,人事档案由人事关系所在单位保管,工龄连续计算。

如今,人才强国计划落实到实处,引才用才的东风从企业吹到了事业单位,随着体制障碍被破除、顽疾被攻克,人才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现山东已出台相关政策,作为人才强省得湖北,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有这么优厚的人才培养计划。


湖北中公事业部


彭堤|不管是20岁、30岁、还是现在你45岁,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不甘心平淡,金钱、荣华、富贵、吃、喝、穿、住 、行,等都促使创业者的心。

创业有风险,该不该创业?该怎么创业?那怎么创业呢?通过一组数据来看看。大数据统计,2018年全国有8000多万人在斜杠创业。其中6000万人有不止一份的在职工作,并且这部分人已经计划,把副业变成主业并且这部分人已经计划,把副业变成主业。

兼职,几乎人人都知道,但是,斜杆创业却并不为人熟知。

斜杆创业值是的不在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选择多重职业和身份,过着多元化生活。

斜杆创业,是通过自己多元化能力而获得的工作。比如你是一名会计师。但是你特别喜欢手绘,业余时间,你可以通过教手绘技巧去赚钱。

如今,互联网的发展又为“斜杠创业”提供了很好的支撑,如互联网兴起的自媒体,如运动健身、教育、私厨美食等等技能分享平台,就帮助供需方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让大量技能拥有者摆脱机构的束缚,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只要利用你的价值在互联网自媒体上都会有你的一席之地。

以上是个人观点,如您有更好的看法想法,请留言共同与 探讨。


彭堤


创业,任何时候都不会晚!

这个时代,高龄创业、大器晚成的例子,简直数不胜数:

任正非,43岁创立华为;

宗庆后,44岁创建娃哈哈;

传志,44岁创建联想;

陶华碧,50岁创立老干妈;

张忠谋,55岁创建台积电;

王守义,60岁打造了“王守义十三香”名牌;

褚时健,74岁重新创业,成为中国橙王;

周家礽,原滇虹药业创始人,84岁高龄时选择了再次创业,从事护肤品、保健品的研发、销售;

......

当然了,这些都是牛人,大神级别,我等凡夫俗子只能膜拜。

只要有梦想,有创业激情,那就去拼搏吧!


在创业之前,我们必须要反复拷问自己:

我创业的初衷是什么?我渴望通过创业得到什么?

题主计划辞职创业的理由,是“不甘平淡”,那么,究竟是哪方面让你觉得平淡了?

是稳定但微薄的收入?

是不自由的时间?

乏味的工作?

虚假的人际关系?

自己的理想抱负无法施展?

......

创业后,会不会在短暂的兴奋期过后,你又会感到平淡?你能一直保持初心,一直坚持下去吗?


创业的理由找到了,那么,就是最实际的问题了:

做什么项目?怎么做?

一、创业最忌跟风

人家卖菜赚钱,你去卖菜;开饭馆赚钱,你去卖饭;洗衣店赚钱,你去洗衣;网吧赚钱,你去开网吧......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像我家楼下,最开始有家“绵阳米粉”生意很好,短短半年之内,冒出三家来;打印店生意好,一年后,方圆2公立也有了5家;卖菜的有十几家;宜宾燃面,5家以上;东北饺子馆,一条街有2家......

这些同类型的商品或者服务,必然会分流客户。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大家生意都差。

二、创业要有独特性

首先,要有独特的本领。

我有个邻居,原本是职中老师,生活安稳,他做的卤菜简直一绝,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在亲友的劝说下,他辞职专心卖卤菜,年收入是上班时的十倍以上。

其次,能拥有独特的资源。

有个朋友的朋友,他哥哥在政府部门上班,有关系帮他借用几十家建筑企业资质,他就注册了一家建筑公司,利用这些资质,天天到处帮人投标、围标、评职称、代理课件等等,同时坐等自己公司资质升级、升值。当然,这个行为有点违规了,不推崇。

还有,要有独特的市场。

我朋友的老婆,起初在培训机构当英语教师,后来自己成立了一个小培训室,因为她的教学质量不错,很多学生家长都是慕名而来,自然,生意也就好了。

同时,还要持续保持独特性,不要轻易被模仿。

比如说,小区刚住交房需要装修,你是第一家卖五金建材,短时间内肯定生意很好,但没多久,别人也开五金店了,同样的产品、同样的价格,顾客买东西那就随机了;但如果你卖产品的同时,还包安装维护、送货上门,客户自然就愿意选择你的了。

三、创业要事必躬亲

很多人创业了,自己当老板了,架子就起来了,开个店雇个人照看,自己当甩手掌柜,这种肯定是不行的,我表弟开奶茶店、老家堂哥开超市,都是因为这种模式亏本倒闭的。

还有的人,找人合伙开店,自己出了钱占个股份,然后就不管了,坐等年终分红。这种模式,其实都不能算创业了,只能算投资,以我周围人为例,大部分都是亏:

我老婆的一个朋友,投资20万和人开茶楼,最后亏本的时候,20万只换回了两个特大花盆;

我发小,投资开酒楼,合伙人坐牢去了,一切债务自己摊上,天天被人围堵;

我前同事,投资火锅店,10万块丢进去,只自己家人去吃了几顿免费火锅。

......

所以说,创业必须要亲自把控细节,事事需躬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