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阻挡着你想的多做的少?说说你的看法如何?

海南小良哥vlog


每年的春节,除旧迎新之时,就会感叹过去的一年收获不多,就会期待在新的一期有所作为;每年的暑假,沉思静想之际,就会感叹过去的一学期虽忙碌辛苦,但对于自己却并不满意,就会期待新的一学期能做点实事,留下自己努力的想要的痕迹。

然而一年又一年,一学期又一学期,既忙忙碌碌,又碌碌无为地过去了,内心隐隐作痛。

有人说,你应该庆幸,至少你的内心还不断涌现努力的声音,你没有习以为常当下的生活,对生活仍有追求,渴望生活更丰富多彩,自我更丰富、完整。

可是,我内心清楚地知道,这些声音,有多少已被我实现,有多少就这样虚无飘渺地逝去,只偶尔在想起它的时候,闪回心头,接着又飘忽不见?

是什么在阻挡着我想的多做的少呢?或者说怎样才能让我做的多而想的少呢?

(一)首先细致地剖析我自己。回顾自己的这些年,我发现,那些我做到的,并已经内化成自己的行为习惯的事情,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不需要多少思维,只需要机械的劳动,就可以让你看到成果的事,比如上完课,批完作业。另一种是“过程型”坚持的事情,认为只要做了就是已实现,而不是在乎结果有多好,比如每天准时到班。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这两种事情,非常的低层次,以及对个人提升有很大隐患的。机械性劳动,给了我每天的生活一种虚幻的充实感,但它其实对人的智力、精神的提升并无裨益;“过程性”坚持,不在乎结果的产出,让我总是停留在达成一件事的初级水平;而对于那些我没做到的“我想整理出一套《班主任心得》或《班主任案例》,我想写一篇论文……”,所表达的只是一个个众多“欲望的结果”,而从来没有过细致的谋划与实施。也就是说,我憧憬的是“不劳而获”,即跳过所有需要精神智力、劳力以及其他付出,而直接得到一个结果。

我曾经以为自己,执行力的缺失在于自己想得过多。现在才发现,执行力不够是自己根本就没有在思考,或我称之为想得根本配不上“思考”二字。“谋定而后动”,要做出一个行动,意味着你已经参照现实,通过观察、权衡、比较得出一个结论与思考的方案和完成行动具体的时间表,而这我没做到。

(二)提高执行力。这一点很关键,怎样去提高自己的执行力呢?有人着眼于“严”,积极进取,增强责任意识;有人着眼于“实”,脚踏实地,树立实干作风。有人着眼于“快”,只争朝夕,提高办事效率等。说的都对,但都是从自身来对自己提要求的,不一定或难以做到,为何不从客观的角度来思考呢?加入一个团队,明确一下各自的任务,倒逼自己;和同事或同学或对手展开竞争,激发自己的斗志;等等我觉得是可行的做法。

(三)和利益挂钩。古人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将你做的事和收入相挂钩,比如你可以开通头条号,加入“青云计划”或相关的写作计划;比如你可以做一个培训辅导等,能看到现实的收益,先不管多少,都是激发自身前进的动力。

(四)不设条件,不惧失败。松下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人的一生,或多或少,总是难免有浮沉。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全,反复地一浮一沉,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磨练。因此,浮在上面的,不必骄傲;沉在底下的,更用不着悲观。必须以直率、谦虚的态度,乐观进步,向前迈进。‘’对呀!即使没有收获,权当做对自己的磨练,本身也是一种收获呢!


摔跤哥


很欣慰能够看到这个问题,这是一个认识自我的一个过程。首先让我想的我做得少的主要是是有三个原因。第一,我是个宝妈,平时需要我一个人带孩子,还有家里的家务事需要忙,很少有时间有精力去做。第二,经济基础薄弱,我毕业工作了一年就结婚了,没有存款。第三个原因则就是双方父母的意见,总得来说他们还是认为当务之急是带好孩子,陪伴最重要。


珍贵的宝妈时光


有可能是逃避,阻抗,害怕即将要面对的事情的困难挑战,和万一失败的后果不敢去承担和面对,所以迟迟不行动,但是因为内心还是有这份渴望,便用一直想一直想来代替做,减少内心的愧疚,潜意识里会觉得,我已经每天在思考这件事,烦恼这件事了,所以我还有在为这件事付出努力的,这样可以让内心平衡一点。但我们大家都知道,想的再多,不去付诸行动,终究是一场空。

可以用一小步的打破技术来破除拖延症或者想多做少,比如,你需要写一份材料,但是很烦,不想写,一直拖着,内心又焦虑,那么,你可以告诉自己,我先把电脑打开,先不想我打开电脑后要不要写,(打破第一小步),我就只是先把电脑打开,然后你可能发现,你自然而然,可能就会往下做。把不想做的目标细化到非常小非常小的步骤,每天做一点点,有利于突破行动。第一步往往是最难的,只要打破第一步,后面就好多了。祝福你!



乐培心理张老师


“想的多,做的少”,从心理学上来讲,其实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气质类型,也就是一个人的人格特质。

在气质类型当中,拥有粘液质或抑郁质特征的人,通常都具有“想的多,做的少”的性格特征。而拥有胆汁质和多血质特征的人,通常都具有雷厉风行的性格,行动比较快速。

就像气质类型本身具有稳定性、没有好坏之分、也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想的多,做的少”这种性格特征也没有好坏之分,也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认为“想的多,做的少”是一种不良的性格特征的人,只看到了这种性格特征消极的一面,只记住了这种性格特征带给我们的负面的体验。但是却忽视了这种性格特征能带给我们的积极的一面,如我们思考全面、行为谨慎、做事认真等等,而避免了很多因草率、冲动、虎头蛇尾等带给我们的损失。

气质类型有先天的因素,但更多是在后天生活环境中形成的,也是可以改变和重新塑造的。

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对于一个人来讲没有选择的余地,重要的是我们了解自己,自觉地发扬自己气质中的积极方面,努力克服自己气质中的消极方面。

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能影响工作的效率,社会实践的领域众多,不同领域的工作对人的要求是不同的,有的气质类型适合于这一类的工作,有的气质类型适合于另一类的工作。如果不考虑气质类型对工作的适宜性,将会增加我们的心理负担,给人带来烦恼,也会影响工作的效率。


大小豆谈心说理


只想不做,是大多数烦恼的根源,而根治的最好办法就是少空想多行动。一旦认定了要去做一件事,就必须用持续有效的行动去代替心中的空想。不得不承认,有些“病”真的是思考出来的,比如焦虑。一个人思虑过多,会迷茫,会焦虑,甚至还会变成行动的矮子,白白浪费了许多光阴。

想得多了,心就复杂了;做得少了,人就浮躁了。

所以行动才是治愈烦恼的最好办法,行动才是把梦想变成现实的唯一途径。当我们有了一个确切的想法后,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让自己行动起来,否则一切都是空想。




塞外江南的丫头子


一个人往往是梦想很多,很美好,却一个都没有实现,这就应了那就话叫想的太多做的太少!在这里应该先批评一下自己,我也是这样子的一种人!我也很痛恨自己,只会纸上谈兵!下面就让我现在自己的角度上跟大家探讨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害怕失败,看着别人做的事挺好的心里想自己也能干好了,可是担心失败,没有信心!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既然想成功那就得付出行动,通过不断的努力,也可能不断的失败,坚持下来就会有收获!只靠想什么事都成不了,在这里我也得改变一下自己了,以后要多做少想,哪怕是失败了也是令人佩服的,加油!





洼泥小李子


想得多做得少,简单来说就是动作跟不上思想。

在球场上表现为,球到人不到。这主要是身体和技术原因,想想年轻时候的自己,球未到人已到,那时多么的风光无限。

在家里面表现为,嘴到人不到。这主要是家庭成员的和睦关系及性格原因,一个和睦的家庭,家务肯定都是相互帮助的,光动嘴吃,那肯定是懒。

在工作上表现为,想到做不到。这主要是体制原因,各单位或部门一把手,本身就是把握这个单位或部门的方向,提口号提目标,而具体实施,则由各副职及下面员工实行,这是体制原因。


养鸡的窝在沙漠中


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思维能力来改变

就比如长说的一个成语 异想天开。

空有很多想法,却不去执行,或者想象着自己有钱后的模样。

归根结底还是懒惰,人一懒,好事也会成坏事。所以说,要行动起来,就算失败了,大不了重头再来,我们所需要的是勇气!


小黄日常事记


人的本性都是懒惰的,克服了本性人生就成功了一半。稍加努力就可以过的不错。

就像减肥,除去有的人本身体质就不吸收,不易发胖,正常的人到了一定年纪都是很难维持住原有的体重,其实只要少食,多运动就可以。但是又有多少人可以坚持和保持呢?



飞翔的黑曼


外部的环境感觉很重要,所以的人都很懒的时候,你也会被同划掉的。古人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