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南郡,渡黃河,平西涼,破蜀軍,被曹操授予獨立統軍權力的大將

話說徐晃跟隨曹操在統一北方的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並因此被拜為橫野將軍。隨後,又跟隨曹操南下,順利的兼併了荊州,進而繼續向南追擊劉備,還準備併吞江南的孫權。


面對曹操大舉揮師南下,孫權毅然決定和南逃的劉備軍聯合抗曹。並在赤壁與曹軍展開決戰。由於曹軍不習水戰,荊州又剛剛吞併,俘虜們的投降思想工作還沒有到位,又加上寄生蟲和疫病的爆發,使得曹軍非戰鬥減員十分嚴重,最終曹操迎來了人生歷史上的首次軍力佔優的情況下的潰敗。孫劉聯軍則完成了以少勝多的壯舉,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


曹操在赤壁戰敗後,留下折衝將軍樂進守襄陽,徐晃和徵南將軍曹仁共同守南郡(治所在江陵)。徐晃和曹仁率軍在江陵抗擊東吳將領周瑜的進攻。由於曹仁的官階是徵南將軍,比徐晃的官階高,因此,曹仁是鎮守南郡的主將,徐晃則是曹仁的副將。

守南郡,渡黃河,平西涼,破蜀軍,被曹操授予獨立統軍權力的大將


由於東吳的主帥周瑜率領數萬人馬攻打南郡,而留下來防守的曹軍兵馬兵力有限,雖然曹仁和徐晃率領曹軍奮力抵抗,雙方各有勝負,但是曹操見周瑜一副勢在必得的架勢,使得曹仁和徐晃在兵力有限的條件下防禦得十分吃力,因此最終下令曹仁撤退,放棄了南郡。


隨後,在建安十五年(210年),徐晃被曹操派去跟隨夏侯淵到太原平叛,攻落反叛者二十餘座據點,攻克了叛軍的大本營大陵,斬殺了叛軍首領商曜。


第二年,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宣佈要前往征討漢中張魯,要借道涼州。佔據涼州的馬超擔心曹操這次西征的本意其實是要取代他在西涼的獨立軍閥勢力,因此不顧父親馬騰和親兄弟馬鐵已經投降,並且正在曹操的鄴縣任職,毅然和韓遂一起聯合的涼州的其他各個軍閥勢力組成聯盟,公然選擇和曹操對抗。以馬超、韓遂為首的十部聯軍,聚集了十餘萬人馬,據守潼關抗曹。


我在馬超篇曾經講過,馬超為什麼敢於公然對抗曹操,是由於赤壁之戰,孫劉聯軍僅僅以五萬軍隊,就依靠長江天險擊敗了二十多萬的曹軍。而馬超和韓遂在聯合了西涼其他聯軍後,竟然聚集了十多萬人的軍隊,因此,馬超認為,自己也是能完全擋住甚至擊敗曹操的。


曹操見自己要征討漢中,竟然激起了馬超等人在涼州的反抗,因此轉而將矛頭直接指向涼州。曹操率軍發兵進取關中,命徐晃屯守汾陰,以鎮撫河東。


曹操至潼關後,大軍在潼關和馬超韓遂的西涼軍相持,無法攻破前進。於是曹操詢問徐晃的意見,徐晃說:“您已帶大兵到此,敵人選擇了集中兵力阻擋我軍,並且不再分兵守衛蒲阪,可見他們缺乏謀略。請分我一支精兵,渡過蒲坂津,作為大軍的前鋒先導,從而截抄敵人的後路,那樣就可夾擊他們了。”曹操同意了這個建議,並派徐晃、朱靈率四千精兵從蒲坂津(今山西永濟、陝西大荔朝邑之間黃河渡口)乘西涼軍防守空虛渡過黃河。

守南郡,渡黃河,平西涼,破蜀軍,被曹操授予獨立統軍權力的大將


馬超在得知徐晃率軍夜渡蒲坂津後,曾建議韓遂說:“可以在渭河北岸據守,阻止曹軍渡河,這樣不到二十天,河東糧食耗盡,敵軍便會自然撤軍了。”但是韓遂卻認為:“讓曹軍渡河,趁他們渡河到一半的時候發起進攻,不是更好?”


因此在徐晃等軍剛剛渡過黃河,西岸的陣地尚未建成的時候,馬超和韓遂派出的部將梁興等人便在夜間率步騎五千餘人進攻徐晃。徐晃向來治軍嚴明,統軍有方,面對梁興的突襲不但絲毫不慌亂,而且迅速展開防禦,並且順勢發起反擊,結果梁興的西涼軍不但沒能在徐晃渡河到一半的時候給予痛擊,反而被徐晃軍擊退。於是,徐晃成功佔據了河西設立了營寨,曹操的後續兵馬才得以陸續渡過黃河。


閏八月,曹操大軍從此處渡河。九月,曹操又採納謀士賈詡的計謀,離間馬超和韓遂,最終大破關中軍,斬成宜、李堪等。馬超、韓遂逃往涼州(今甘肅及寧夏回族自治區等地)。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派徐晃跟隨夏侯淵前去平定了隃麋(今陝西千陽東)、汧諸氐,然後與曹操在安定會師。


十二月,曹操自安定回軍。留下夏侯淵為西部軍的統帥,徐晃作為副將協助夏侯淵。並於七月,夏侯淵得到了左馮翊(地區長官名)鄭渾率領當地兵民的相助,派徐晃率兵圍前去圍剿,破斬梁興於鄜,殺了為害夏陽的靳富等賊寇,救出了夏陽長、邵陵令及其一眾官吏,將勒富等所略取附近諸縣的物資歸還,共收降三千餘戶。

守南郡,渡黃河,平西涼,破蜀軍,被曹操授予獨立統軍權力的大將


而馬超則逃入漢中投奔了張魯,韓遂則逃入羌地躲藏,直到病死,涼州便徹底被曹操收入囊中。


與此同時,劉備也成功佔領了益州,而漢中之地可以說是益州的門戶,因此,曹操又將自己的進攻目標重新指向漢中的張魯。建安二十年(215年)七月,徐晃跟隨曹操出征,前往征討張魯,奪取了漢中。只不過這次徐晃的任務並不是作為主力進攻漢中城,而是另外被派往攻討櫝和仇夷等各個山區的氐族人,所到之處盡皆投降。徐晃因此功升為了平寇將軍。


佔據了漢中的曹操志得意滿,沒有聽從司馬懿的建議順勢南下滅蜀,而是選擇留了夏侯淵、郭淮、徐晃、張郃等人鎮守漢中,並讓張郃進犯巴西。


既然漢中對於益州來說是如同門戶一樣重要,漢中被曹操率先佔領,劉備怎麼肯甘心,因此劉備寧可劃分荊州的一半給孫權,換來和東吳的和平,以便於自己能夠對漢中發起爭奪戰。


劉備首先派張飛在瓦口關戰勝了張郃(詳見:加入曹營的張郃一路打怪練級,最後卻中了張飛的埋伏)。


張郃退走後,劉備在法正、黃權等人的建議下,於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率領大軍攻打漢中。四月,蜀軍進至陽平關。夏侯淵、張郃、徐晃等率軍阻擊。


劉備派部將陳式等十餘營襲擊馬鳴閣(今四川廣元北),企圖切斷曹軍後方通道,但是被徐晃看破意圖,並率軍將其擊敗,逼得這支蜀軍自投山谷,死者甚多。


曹操聽說後,非常高興,給了徐晃獨立於夏侯淵指揮軍隊的符節(不再受夏侯淵的指揮),並下令說:“這一條閣道是漢中的咽喉險要之地,劉備是想斷絕我軍的內外聯繫,從而奪取漢中。徐將軍這一舉粉碎了劉備的計劃,真是妙計中的妙計!”


雖然如此,劉備仍然親自率軍繼續猛攻漢中,是勢在必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