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外道,佛弟子可以學習外道典籍嗎?

什麼是外道,佛弟子可以學習外道典籍嗎?

問:

什麼是外道,佛弟子可以學習外道典籍嗎?


曙師釋疑


所謂外道,原指印度時期除佛教以外的各種思想,一般我們說九十六種外道。後期隨著佛教的廣泛傳播,外道便泛指佛教以外的種種學說了。


佛法和外道的區別,主要在生命的解脫之差異,古印度的外道,有的認為生命是有主宰的(所謂我見、常見等)、有的認為人死如燈滅(斷見)、有的認為人從牛羊水火中來(戒禁取見)…由此而產生拜神解脫、學習牛羊生活方式解脫、刻意拆磨身體獲得解脫等種種修行方式。


而佛教認為這些見解都是不正確的,佛教是緣起性空論,一切法其性本空,因其性空又能建立萬法,所以沒有造物主、沒有第一因,這些決定了佛教修行方式的中道性,所以差異性還是非常明顯的,初學者如果混淆了,很可能觀念上就已經落入外道,失瞭解脫機會、斷了法身慧命。


佛教傳到中國後,由於很多概念中國沒有,所以有些譯師經師就借用了本土的許多語言,比如達磨是佛教詞語,此方無,所以就用法來代替。從詞彙到義理,用本土語言來代替或闡釋(佛教傳入時中國僅存儒、道二種思想)佛教,甚至用民間戲曲歌謠表演佛教,實際上存在了相當一段長的時間(三國兩晉南北朝),我們稱其為格義佛教時期。這對佛教在中國紮根、對中國人瞭解佛教也是起了一定的貢獻的。不過,這也帶來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就是思想上的混亂不清,有些人認為儒道思想和佛法區別不大,那既然中國已經有了儒道,還要佛教傳入幹什麼呢?所以這時候就有很多祖師起來正本清源,比如天台宗智者大師等,主要是彰顯佛法的超勝不共,也正因如此,佛法東傳震旦,雖已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卻仍然得以保持了佛教本身的特色。這些希望大家大概瞭解一下。


因此,尤其是中國佛教,初學者可能弄不清佛法和其他思想的區別,這時候個人拙見還是老實一些好好專學佛法為好,等真正開佛知見了,能轉一切法皆是佛法了,再研究也不遲,比如明蕅益大師就著有《周易禪解》等。


另外,技術類、知識類、語言類書籍,不涉根本思想及修證境界的,不屬外道典籍,佛教裡本來也有工巧明、醫方明等,這些學習後對工作生活乃至研修佛法傳播佛法反而有積極作用,不可教條主義。望周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