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上保險不靠譜?人保壽險被罰338萬,到底發生了什麼?

3月18號,支付寶上保險領罰單,人保壽險罰款338萬。


支付寶不靠譜?人保壽險為什麼被罰?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原來銀保監會公佈了2020年首張罰單,共計罰款338萬元。

而最大罰單的背後,還牽扯出了支付寶平臺和兩家合作銀行。

支付寶上保險不靠譜?人保壽險被罰338萬,到底發生了什麼?

銀保監會網站18日發佈的銀保監罰決字〔2020〕1號處罰書顯示,因人保壽險存在電銷及網銷業務欺騙投保人,未按規定使用經備案保險費率,提供、編制虛假報告、文件、資料等違法行為,對人保壽險共計罰款338萬元。


四大違規行為曝光


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間,人保壽險河北、成都、鄭州、重慶、深圳和廣東共6家電銷中心經電銷渠道銷售的部分保單,存在與事實不符的宣傳等欺騙投保人的行為。

除了電銷業務外,在網銷業務方面,人保壽險同樣存在欺騙投保人的行為。

銀保監會指出,人保壽險通過支付寶平臺銷售的“100萬自駕車兩全險”產品存在不實宣傳的問題。

支付寶上保險不靠譜?人保壽險被罰338萬,到底發生了什麼?


“100萬自駕車兩全險”產品銷售頁面對“非意外身故/全殘”的保險責任描述的部分內容在合同條款中並無規定,對“意外住院津貼補助”的保險責任僅進行了片面描述,與合同條款不一致,對滿期返還描述為“所交保費+5%利息”。

同樣通過支付寶平臺銷售的“媽媽樂少兒疾病住院險”產品,則存在未按規定使用經備案保險費率的行為。

據瞭解,該產品由1款主險及3款附加險共同構成,保費合計200元,保險期間1年。其中,作為附加險的學生平安意外傷害醫療保險(A款)報價68元,對照該險種向原保監會報備的條款費率,應執行的報備保費為5.3元(有社保)、5.88元(無社保),費率上浮均超過10.5倍。

支付寶上保險不靠譜?人保壽險被罰338萬,到底發生了什麼?

違規問題明顯

事實上調查發現,2019年9月,銀保監會在發佈的《關於三家銀行保險機構侵害消費者權益情況的通報》中就提及了前述兩項違規情況!

銀保監會辦公廳還據此要求:銀行保險機構結合侵害消費者權益亂象整治工作,圍繞違規收費、銷售誤導、惜賠拖賠等侵害金融消費者八項基本權利的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開展自查自糾,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定,依法合規開展經營活動,切實保護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

另外,人保壽險還存在客戶信息數據不真實、部分涉及可回溯管理的業務虛假、向原保監會報送的2017年個人醫療理賠數據不真實等提供、編制虛假報告、文件、資料的行為。


銀行代銷保險產品問題多發

看銀保監會開出的罰單,客觀來說,現在對銀行和保險公司的要求確實已經很嚴格。


不只是不實宣傳、欺騙行為會被罰,沒有做好雙錄(錄音、錄像),或資料缺失等可回溯基礎管理不到位,都會被罰。但嚴格管理是應該的,畢竟有時候銷售人員的一句話就能左右客戶把血汗錢投在哪裡。


支付寶上保險不靠譜?人保壽險被罰338萬,到底發生了什麼?


尤其是在銀行,大家對其信任度高,上了當可能還渾然不知。其中,銀行的代銷保險產品,就是問題多發之處。

以此次銀保監會公佈的處罰為例……


郵儲銀行如東縣支行銷售人員在銷售過程中,就出現了欺騙投保人的行為。


銀保監會發現其業務視頻中,有銷售人員對人保壽險鑫禧兩全保險的介紹為:“這是一款收益保證型產品,2年不退保,且中途不領取,年化綜合收益率可達3.2%-3.4%”。


兩位成交的客戶,銷售人員都是如此給他們介紹產品的,但事實上這個兩全險的分紅收益根本不確定。


支付寶上保險不靠譜?人保壽險被罰338萬,到底發生了什麼?


不少長輩也曾經在銀行被推銷過保險產品,被稱為“存錢買保險(意外險)”,5年保本保息,禁不住銷售人員吹得天花亂墜,買了5萬的保險產品。


結果銀行銷售的網點,5年後被撤銷了。長輩先後跑了支行、地區分行,都無法取回這筆錢,要他自己去找保險公司,但保險公司卻讓他找銀行。

如果在銀行買了保險,一定注意兩點:


第一、一定要注意要求做好雙錄,留存證據;

第二、儘量在支行或分行購買,尤其是長期險,小城鎮的網點可能並不能“活”得那麼久。


支付寶上保險不靠譜?人保壽險被罰338萬,到底發生了什麼?


罰款不是目的,是警告

此次,銀保監會對人保壽險共計罰款338萬元。

其中,人保壽險總公司罰款135萬元,6家電銷中心罰款80萬元,行政處罰相關責任人15人,罰款123萬元。

不難看出,隨著“雙罰制”的落實和穿透式監管的推進,近年來,在處罰機構的同時,涉事的責任人及關聯機構也成為監管部門重點關注的對象。在未來,監督和管理也會越來越嚴格規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