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岁的幼儿爱在墙上涂鸦,是制止还是培养他(她)的兴趣呢?

俏渔妹海鲜


画画是儿童的一种天性,到处乱画几乎是一种必然。

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中也分享过自己女儿爱涂鸦的故事。圆圆两岁时喜欢在墙上乱画,一开始她看着白白的墙壁被画的乱七八糟也很心疼,就让圆圆画在白纸上,然而小家伙表面听父母的话,背地里却总是偷偷在墙上落下笔墨,仿佛是一种挑衅。

于是她赶紧修正自己的想法,不但没批评他,反而饶有兴致地欣赏着他的画作,结果圆圆看父母不在意她的这种破坏行为,又往墙上画了几次,就不再有兴趣了。

到了圆圆小学一年级时,他们换了新房子,结果雪白的墙壁又刺激了圆圆的绘画兴趣。因此他们夫妻俩决定空出大大的一面墙,不摆放家具,专门留给女儿涂鸦。女儿可喜欢了,还经常把小朋友带到家里一起来画画,涂鸦墙让其他小朋友们羡慕不已。

因此两三岁的小孩爱在墙上画画,作为父母应该高兴才是,因为这是小孩子想象力丰富的一种表征。

一面墙的光洁能值几个钱?即使你不喜欢孩子乱涂乱画,也可以暂时的忍痛割爱,把这份自由和快乐送给孩子,过几年再把钱重新休整一下不就行了,而孩子回报你的往往是无法以价钱衡量的才华和丰沛的情感。

一个缺少尝试不犯错误的童年是恐怖的,他并非意味着这个孩子未来可以活得更正确更好,也许这个想法由于没有童年探索的铺垫,他的认知基础反而很薄弱,也很有可能一生都活在刻板无趣和谨小慎微中,甚至是自暴自弃的堕落中。

给孩子一面涂鸦墙,给孩子一个无拘无束的童年,给孩子一份自信快乐的思维方式,这样他们的天赋和潜能在日后成长中才可以充分发挥出来。





小倩小语


我的孩子3岁之前,我就让她随便画,一点都不教成人的东西。就让她天马行空。她那时候的作品真让我震惊!不到三岁的时候,她用一支针管笔画了一支外太空的蜻蜓,奇怪的翅膀经过多层变形,随意而又复杂,其质薄如蝉翼,上面还布满很多装饰的小斑点。我真不敢相信未经任何参考,她的小脑袋瓜里自己能出来这样的好东西。

后来她上了幼儿园,我就知道完了,但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不能不送她去。

后来的简笔画就只有太阳公公、大树、小草了。再也没有让我惊叹的外太空蜻蜓了!所以说!家长们听好了!珍惜你的孩子3岁之前的乱涂乱画吧!不要提前去让她学什么固定模式的东西,让他的天性再任意挥洒一段时间!真的也就一段时间。

在我教学过程中,我几乎没见过有天赋的孩子。真的,实情就是这样。大部分的孩子,和我的孩子一样,都资质平平,略有天赋的也只是百分之十之内的样子。但是,最后往往是这样资质平平的孩子能在这方面有所成就。这就是坚持的力量。

所以说,家长朋友们不要在天赋上纠结!没意义。就是有天赋不努力,在艺术这个行当也没有用。天赋秉异者在这个世界上是有的,但让咱遇到的几率几乎是零。

那就放下心态,好好的上培训班,好好的接触文学、诗歌、舞蹈、音乐等等,因为艺术是相通的,天赋的后天培养全靠这些。

努力吧,学艺术的孩子们!





纳新老师


亲身经历:2岁半男宝,一次发现在壁纸上涂鸦,我给他说,画画是很好的兴趣,画笔能画出很多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过必须画在合适的地方。然后找来一张白纸,画了一份一样的涂鸦,接着拉着他一起擦掉壁纸上的涂鸦,并把白纸递给他,说这是你的第一个作品。接下来的一周,每天拿一张白纸跟他一起画,再下来,只要一想画画,他自己就跟我说,爸爸,给我一张纸…希望帮到你


迷糊宝贝大山


两三岁的幼儿爱在墙上涂鸦当然不能制止,而是要给他提供便利的条件合理的引导他涂鸦,每个年龄段都有他的特性,此时的涂鸦正是开发右脑和艺术潜能的关键时期,不要以成人的眼光去看他所画的东西,也不要给他圈定条条框框,这样反而会泯灭孩子的天性和兴趣。引导他观察周边的环境和事物任他天马行空。随着年龄的增长增长你会发现他越来越喜欢探索学习,思维灵活,大脑聪敏。



都市梦游人


孩子有了兴趣就是好事,真金难买一兴趣,我们家长应该鼓励的啊。

我们家长只要想方设法地解决现实问题就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与支持,比如提到的墙的问题(墙脏了怎么办?)就是现实难题,可以引导孩子在纸上画,或者家长下点功夫,购买一面较大的白板(黑板),直接挂墙上,让孩子尽情地享受画面的乐趣。

以后家里可能就出了个画家,至少孩子有了画面好爱——他/她的人生能更加富足。

以下是我家孩子幼儿园时的随手画,大家看看乐一下吧:




海底一珊瑚


大多数家长都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自己家里雪白的墙壁上经常有各种各样不是画的画,自己的孩子经常在上面留下各种涂鸦。为此,家长们该怎么办呢,制止还是让孩子继续画?   孩子为什么喜欢在墙上画画?  

 1.一般说来,喜欢在墙上涂鸦的孩子正处于艺术和审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绘画形式就表现为涂鸦。人类在认识水平和审美能力发展初期,也是在山洞的墙壁上进行绘画和雕刻,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是今天我们艺术高水平发展的源泉。同样,孩子要想达到一定的认识水平和审美能力也必须经过在墙上涂鸦的阶段。正是在这种亦游戏亦艺术的快乐活动中,他的审美意识开始蓬勃发展,认识水平得到很大的分化和提高。  

 2.从意识到笔的魔力开始,宝宝的艺术能力开始萌发。对于宝宝来说,笔就是一个奇妙的玩具——能在画过的地方留下痕迹。他刚刚有了对象意识,只要随意动动笔,就会出现各种奇怪的线条,这对他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就像他和大人玩捉迷藏一样,突然看见对方总是让宝宝惊喜得哇哇大叫。宝宝就是在涂鸦里和线条捉着迷藏,体验着线条突然出现的神奇和乐趣!   虽然最初宝宝的涂鸦是无意的,但他很快就会意识到自己的小手和笔有很大的联系。小手舞动的姿势不同,笔端流出的线条会不一样:有的笔粗,有的笔细;有的是黑色,有的是别的颜色。虽然宝宝还不能用流畅的语言表述出来,但他已经意识到行为和结果之间的这层因果关系,注意到各种笔的性质之间细微的差别;他甚至还学会了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进行预期。这是宝宝认识能力的一个很大的进步!   3.墙壁对宝宝来说是最容易、最方便的操作台,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触手可及。相对纸来说,墙壁比较稳固,不会随便移动,比较容易控制,只要拿笔的小手用力就可以了。而且,随便站着、坐着都行,一点都不妨碍活动的自由。而在纸上涂抹,要求就高多了,要扶稳纸张,不能让它跑了,也不能画到纸外面去;而且,还得趴在桌上,一会儿就累了!这对一两岁的宝宝来说,要求实在太高了!   对于年纪幼小的宝宝,建议家长不要阻止,但可以告诉孩子,“你在纸上或画板上画,妈妈会更开心。”在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家长可以把画笔换成可以水洗或者容易洗的颜料,让孩子创造后可以及时清洗干净;对于年纪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给他购买不同的绘画工具,给孩子规定可画和不可画的范围,建立“规范”的概念,渐渐戒掉在墙上作画的习惯。      孩子作画的变化过程   不难发现,在孩子作画时,很多家长都会在一旁进行指点和帮助,“都不知道他乱涂什么,看不懂”“宝贝,这个圈画得不圆”“宝贝,妈妈抓着你的手,应该这样画才对”……家长的种种不理解和干预行为都会影响孩子的作画心情,打扰孩子作画的专注力,甚至磨灭孩子对绘画的兴趣,让孩子的想象力蒙上一层灰。   其实,孩子不同时期的的作画都会展现出不同的特点:  

 1岁:从最初的点、短横、折线再到连续的圈,主要以涂鸦为主。  

 2岁:眼和手不断协调,能独立画出单独线条和封闭圆圈。  

 3岁:开始有意识、有目的的画画,内容单一,但却富含想法。  

 4岁:画出各式奇特的形象,学会画简单的人体头部、手、脚等。   

5岁:随着认知能力的提升,开始根据生活中的场景,画出具有相关联系的简单场景或故事。   

6岁:绘画想象力爆发高峰期,奇异美妙的幻想与想象几乎占了全部,能根据故事进行整合绘画。   

7岁以后:作画手法开始转向写实,内容丰富,线条开始流畅,运用的绘画工具更复杂。   其实,涂鸦期的初始是,从无目的地乱涂乱画到能有意识地控制,并设想了某些意义,说明儿童已从单一的机械动作转化为对形象思考的心理发展过程。   国外就有一位妈妈Ruth Oosterman从自己3岁女儿的涂鸦中找到了灵感。她将女儿的画中添入自己的想象,于是就变成了颇具心意的新作,令人称奇。而女儿的绘画风格也从早期的简单线条,慢慢丰富,美观。   但是,这样肯耐心陪孩子画画的妈妈毕竟少见。平常家庭仍旧面临孩子乱涂乱画的“熊”阶段。不能扼杀孩子的绘画能力,又心疼自家墙面,那如何让孩子开心作画又不搞破坏呢?   相关阅读:宝宝的性格隐藏在他的画中     

 1、绘画准备   ①家庭装修时选择抗污、耐擦洗墙面漆,方便轻松擦掉污渍。   ②准备一些大开页的白纸或废旧报纸、旧挂历、旧包装盒等铺在地上或者贴在墙上,废物利用。   ③收集一些大的纸箱,将孩子放在里面。   ④准备一块小白(黑)板,或者购置专门的黑板贴。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也可以专门为孩子开辟一面涂鸦墙。   ⑤购置一些绘画簿或者画架。   抢救墙壁小贴士  

 1. 在宝宝够得着的墙壁高度上贴上空白的墙纸。   这是一个折中的办法。宝宝可以尽情享受随心所欲、天马行空的涂鸦所带来的乐趣;而父母只要定期更换墙纸就可以了。注意,墙纸不要选择太薄、太软的,容易被宝宝戳破、撕掉。画素描用的铅画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待宝宝稍大一点以后,再引导他用笔和纸来表现他对世界的认识。   在墙上涂鸦的现象大概会持续半年时间,到宝宝两岁左右,他对艺术的感觉发展到另一阶段——样式阶段的时候,就可以渐渐培养他在纸上画画的习惯。这时,宝宝的大、小肌肉的控制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画的形状代表什么,和大人进行愉快的交流了。   相关阅读:画画对孩子的好影响 超乎你的想象      2、事后补救   就如孙俪家一样,如果没有做好事先准备,只能在后期不断补救,如刷墙或更换墙纸,较为麻烦,费时费力。  

 3、保留+再加工孩子的绘画歪歪扭扭,曲曲直直,是任何成人作品无法比拟的特殊美感,凸显了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如果怎么教导孩子别在墙上画,孩子也不愿听,那就放宽心,让孩子安心画吧!事后再加上自己的创意,与孩子共同打造“爱”的墙壁。换种思维方式,既是美好的留念,又凸显了家庭特色。   最后,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确实对绘画或剪纸、折纸、粘贴画等有兴趣时,不妨尝试挖掘孩子的美术天赋。这时,家长需要注意:  

 1、孩子作画时别打扰,等孩子画完,问问孩子画的是什么,有没有什么故事,善于倾听、交流。在孩子进行“大创作”前,帮他围上围裙、戴上袖套,接纳他因为画画而变脏。  

 2、不要以成人的眼光评判孩子画画水平如何,告诉孩子“画画不一定要画得像”,孩子绘画能力的提升需要一定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试着去引导、鼓励孩子多尝试。   

3、不要协助、示范孩子如何画画,让孩子思考、动脑,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不要拿其他孩子作比较,每个孩子的思维方式都不同,即使画出来的东西不一样,也值得欣赏。      

4、要时常记得赞美孩子,夸他进步的方面,而不是泛泛说“你真棒”。如果孩子想要你也一起参与画画,不妨陪孩子一起画吧。孩子创作的作品,不妨专门贴在墙上作为展示,从而进一步激发孩子画画的兴趣。   5、当孩子对剪纸、折纸、贴画等感兴趣时,注意观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别阻止,这是孩子探索、发展造型能力,是有益的智力开发。   

6、平时多带孩子体验生活,拓展孩子的视野。如生活类:游乐园、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动物园、各类展览等;艺术类:音乐会、画展、电影、绘本故事等,或外出游玩,感受自然,丰富孩子的想象。   7、如果孩子兴趣浓厚,可以专门培养,找老师给孩子做深层次的辅导。但如果孩子仅仅作为一个普通爱好的话,别强求,一切顺其自然。毕竟让孩子释放天性,自由自在的挥洒,感受童年的快乐最为重要。


一天影音制作


两三岁的孩子,正是探索世界,萌发好奇心的好时候呢,可不能生生扼杀了孩子。

这个时候的孩子爱涂鸦,有几个探索:

1、对自己手臂运动能力探索。孩子涂鸦后会很欣喜,那些涂鸦线条是他自己通过手臂的运动画出来的,手怎么动,线条就怎么移;

2、对自己操控画笔的能力探索。孩子在没有颜料和画笔的帮助下,是画不出来那些涂鸦线条的,但是对外物的操控,他可以做到了,孩子会很欣喜。这是自己能力的提升,他也会更加的了解自己,认可自己。在探索自我的过程中,不断的突破自己,涂鸦是他操控能力发展的基础,就好比更小一些的孩子能准确将奶嘴塞进嘴里;

3、对于线条和画面的探索。两三岁的孩子画画,我们之所以称为“涂鸦”,是因为孩子画的都是“胡乱的”“乱涂的”。他们不是想到什么,就要依葫芦画瓢的画什么,而是画了什么再去想象它像什么。所以孩子尽情涂鸦之后,他停下来仔细观察自己作品的时候,就是他内心丰富的想象力起飞的时候。

所以,胡乱涂鸦,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呢。

但是,有一种情况,十分恼人。

孩子涂鸦了,在不理解孩子的大人眼里,便是调皮捣蛋犯错误!于是会对孩子批评指责。而大人对孩子不同的批评指责,又会得到孩子不同的反馈结果:

嬉笑无奈的指责,会让孩子认为这是一个有趣的连锁故事,孩子心里想:“你看,我乱涂鸦,大人就哈哈笑了,围了过来,对我说东说西,这真是太有趣了!”孩子把涂鸦——大人笑——大人关注——继续涂鸦,当成了一个游戏,于是他胡乱涂鸦的更欢了,大人的反应越大,孩子得到的反应越激烈,游戏效果就越好,于是墙上、门上、地板上、沙发上,天马行空,“无恶不作”。

苛责严厉的指责,会让孩子在能力探索上的好奇心、自信心都受到打压!孩子会觉得:“哦,我这样做是错的!我画的不好!我那样探索不行!会被凶!会被骂!会被打!”如果家中大人果真如此的态度面对孩子,那么孩子肯定不止涂鸦这一件事情,收到打压,一定有许多成长的探索都被打压了! 这对孩子的成长,一定有许多的副作用。应为在成长过程中,许多新奇美好的探索都被打断了。

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大人成长的过程;

孩子对世界的探索,也是大人对自己成长历程的探索;

孩子想象力的放飞,也是大人对缤纷世界的向往。

每一个阶段的孩子,都有成长的敏感期,这个过程很短,因为孩子会成长的很快,时间流逝的很快,可能三岁多、三岁半,你还在苦恼家中的涂鸦呢,他就突然长大了,跑来问你:妈妈,我为什么小时候要把家里画的乱七八糟啊! 当你意识到他的成长,你一定会欣慰的笑的。

所以,给孩子准备一面涂鸦墙吧,或者是一个有模有样的小画板,画笔换成易擦洗的(给自己省心),赋予他一个可爱的“小画家”身份,给他独立的思考和创作的空间!戒骄戒躁,自由的爱,才是育儿的关键,你要相信,你家的小天使,一定是上帝最好的安排![玫瑰]



金戈有话说


首先孩子对绘画有兴趣,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大胆创作。

2~3岁孩子绘画处于涂鸦期。由于能够独立行走,用手进行的探索变得更为自由。他们喜欢到处涂抹,在纸上、墙上等画点、画线。这是孩子的感觉和动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与协调之后对周围环境作出的一种新的探索,是一种无目的的手臂动作的练习。

绘画是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宣泄自己情感的途径之一,父母要善加引导。

  一、让孩子添画好处多。

  添画,就是让孩子在一幅事先画好,但尚未完成的作品上,展开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创造性地完成作品。添画的方式多种多样,2~3岁孩子主要是画线条以补足形象,添画颜色使之与

  整个画面色彩和谐一致。让孩子添画有哪些好处呢?

  1、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孩子在着手添画一件作品时,必须要对原有的“半成品”仔细观察,发现“缺陷”,才能知道要添画哪些线条或哪种颜色。对于2-3岁孩子,父母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观察,逐步培养观察力,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就能很快找到作品中的“缺陷”,并以添画成功为乐趣,这种成功的喜悦又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绘画的兴趣。

  2、培养儿童对绘画的兴趣。让2~3岁孩子自己独立画一幅完整的图画,困难较大。添画则不然,儿童只需一些简单的线条、图形或色彩,就能完成一幅比他(她)自己单独去画要美得多的图画。因此添画练习既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又能满足孩子道求完美的心理。心理学认为,人总会有一种对“缺陷”进行补足的理,这种“心理压强”使孩子渴望完美,因此当他发现画面有“缺陷”时,就有一种迫不及待渴望补画完整的愿望。而且,给孩子一张事先画好了部分图案或色彩的画纸,比起给他们一张白纸来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使他们生一种忍不住要动手的欲望。

  3、促进儿童的多向思维。例如,父母有意识地在作品原件上罗列一系列的圆,要求孩子用圆作为基本图形添画作品时,孩子可以动脑筋利用这些因素画太阳、钟、皮球、西瓜、动物脸谱等,年龄大些的孩子还能把几个圆组合成一组,画成坦克、汽车(用圆作轮子)等。这种没有一定之规的多向思维可以看作是儿童的一种“智力训练”,因此,多让孩子进一步“添画”练习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拓展儿童思维的作用。

孩子画画时是不受空间拘束的,他们可能会把画画到墙上。这时父母不要生硬地对孩子发脾气,如果家里厨房、卫生间镶有瓷砖可以给孩子买来水彩笔,让他们在上面画,画完后再用湿布擦去。如果没有,父母可做一个大些的木板,上面钉上画纸,挂在墙上,让孩子作画。父母对孩子的作品要持尊重态度。孩子对于自己的作品是很爱惜的,父母千万不要轻易毁坏扔掉,可以做一个大口袋,将孩子的作品一一收藏起来,这也是培养孩子珍惜劳动成果的好法。




白开水


这个时期本来就是涂鸦敏感期,理论上来说不建议制止,制止了孩子👶🏻保护的只是那一面冰冷的墙,由着孩子👶🏻涂鸦培养了孩子的兴趣,又能让孩子感到开心快乐,今后将是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dwj洁洁


两三岁的孩子喜欢在墙上涂鸦?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

了解他的行为意图

孩子为什么这样做呢?是他喜欢涂鸦,需要这样的一个场所还是其他的原因。如果孩子需要涂鸦的一个场所,在条件允许下,可以单独为孩子设置一面涂鸦墙,提供场所和材料,同时,告诉他,可以在这个区域里任意涂鸦。

满足他行为后的需求

有的时候,孩子可能只是单纯地觉得好玩,就是喜欢在墙上随意涂画,他不喜欢家长告诉他应该怎么画。这时候涂鸦墙就像是他的一个娱乐放松场所,家长可以不用过多干涉,涂画的内容不用太在意。

有的时候,孩子可能是希望将自己的想法用绘画涂鸦的方式表现出来,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困难,需要帮助,这时候,家长就应该给予鼓励帮助,帮助他达成表述的目的。对绘画的兴趣予以引导帮助,让他面对困难时不放弃,努力想办法解决困难,体验和家人同伴克服困难收获成功的满足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