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殖的田螺身上长满青苔,有什么好的方法去除和防治?

湘野老月


我来做个专业回答,告诉你一个不花钱还十分安全高效的处置“秘方”,更有延伸回答。我是“乐啊乐A”, 有多年水产与农田肥料研发从业经验,现业。请关注我。

说到田螺,想起了广西柳州的螺蛳粉,红烧田螺,爆炒田螺,口水都流出来了。

田螺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肉嫩味美,是人们喜爱的水产品之一,特别是南方人把它作为席上佳肴。

我来说说青苔的来龙去脉以及如何防治。

一、青苔是什么?

水体里的青苔是丝状绿藻等大型藻类的泛称。水体里的青苔,主要以绿藻门的刚毛藻、水绵、水网藻为主。

二、青苔的来源及爆发的原因

一)繁殖方式:有2种方式。断裂繁殖、孢子繁殖。

1、断裂生殖:每段断丝都可以长成新的藻体。我们经常打捞,但是总打不干净,就是这个原因。

2、孢子繁殖:也叫有性繁殖。孢子休眠沉在泥土里,遇到环境适宜的时候就萌发,这也是青苔为什么能够顽固生存的原因;随水体流动而流动。

3、爆发的原因:水体过瘦。

(二)知道了青苔的繁殖方式,就知道了其来源

1、自有留存:清塘的时候,田里的水没有排干晒干,总有一些青苔孢子留存;水过于清瘦,导致青苔孢子萌发。

2、外侵:投放螺蛳种,携带有青苔;补水时不小心将青苔孢子带入田中。

三、危害:

1、当青苔大量滋生后,容易粘附到水草上,影响水草光合作用;其次青苔多去水体中的营养,导致水体里的浮游生物繁殖过慢,减少田螺的实物。

2、青苔死亡后会产生藻毒素,影响水体环境。

3、青苔死亡分解后,会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导致水质发黑、发臭,底部有害菌大量繁殖,容易爆发死螺。

4、青苔过多会,挂在螺体外面,影响卖相。

四、既然问题是“如何防治”,就来说这两个方面。

(一)先说“防”:

青苔的生长需要三个条件:孢子、光照、营养源。我们就需要从这三方面来进行。

1、 孢子是无法杀灭的,但是可以预防。冬季清塘时,排除环沟里的水,进行暴晒,撒生石灰灭杀。主要是减少青苔孢子的留存量。

2、 进水时,用细密尼龙网过滤,防止青苔孢子进入田里。

3、 投放螺丝种的时候,先用石灰水在螺体喷洒一次,1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

4、培水,使水体肥起来,水体力的浮游生物过多,水体就浑浊,缺少光照,青苔就缺少了繁殖要件;同时,浮游生物与青苔进行营养上的竞争,青苔孢子就不容易萌发和生长。特别是在春季水温刚起来的时候。

这个原则,水产养殖通用。

春季培育水体,最经济有效、安全的做法是投放过磷酸钙。至于市面上的肥水膏,主要成分是氨基酸,有效,但成本高。一次亩施10公斤左右,根据水色决定施肥次数。

5、 加深水位。水位较深可以防止阳光直照到池塘底层,使青苔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抑制青苔生长。

(二)再说“治”

1、先说一个不花钱,、省力而且十分有效的方法——撒草木灰。

草木灰富含钾离子,呈碱性,还可以调节水体酸碱度。

用法与用量:在青苔上撒,以遮盖住为原则;撒一次管3天,连续2-3次,基本杀灭。

来源:农村里的灶灰,只是现在农村这类东西少了;小酒厂蒸馏烧的都是稻谷壳,谷壳灰;生物质燃料灰——电厂、工厂生物质锅炉。

2、撒“腐植酸钠”遮盖

缺点:成本高。

这两种方法都是物理灭杀,对水体基本无影响。灭杀原理:遮盖,让青苔缺少光合作用的前提。从而抑制青苔的生长。

3、最原始的方法是人工“捞”。太费事。

强烈建议不采用化学药品灭杀。

说2个题外话:

1、田螺良性,不可贪食。

2、小时候顽劣,把玩散架了的轴承里的钢珠,一不小心吞进肚子里了,家乡吓坏了,一个农村老中医说不要慌,小事。他告诉家长,用韭菜炒田螺肉,保证3天内排除。果然。原理不知道,也不明白排除是不是因为田螺肉。请大家遇到此事不要模仿,还是找正规医院处理,孩子金贵。

——————————————————————

有不同见解,评论区交流。

#三农##问答#


乐啊乐A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田螺是一种卵胎生动物,其生殖方式独特,田螺的胚胎发育和仔螺发育均在母体内完成。从受精卵到仔螺的产生,大约需要在母体内孕育一年时间。田螺分批产卵,每年3月-4月开始繁殖,在产出仔螺的同时,雌、雄亲螺交配受精,同时又在母体内孕育次年要生产的仔螺。一只母螺全年约产出100-150只仔螺。

有不少农户进行了人工养殖,但是在养殖的过

程中,也常常会有田螺身上长青苔的现象。那么田螺身上为什么会有青苔?如何防治?

田螺身上的青苔是怎么来的?田螺在养殖时是需要饲喂各种饲料的,这些饲料包括豆粕、花生麸、鸡粪、牛粪已经烂瓜烂果等等。由于每种食物的营养成分都不同,饲喂以后,食物都会往下沉淀,当投喂的量太大加上又是蛋白质含量高的豆粕或者花生麸时,落到田螺的外壳上面,那么田螺是吃不到的。

  投放的饲料过多田螺吃不完,就会一直在原地不动好几天,一旦田螺原地不动,那么外壳上的食物残渣就不会掉下来。而且这些饲料的黏性很大,容易粘在田螺的外壳上面,长期这样就会积累得越来越多。营养丰富的食物积累在田螺的外壳上面还会滋生各种有害细菌和浮游生物,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青苔了。

田螺身上长青苔的防治方法:

 1、预防方法

  预防的方法相对更容易而且节约成本,第一是控制高蛋白质食物的过量饲喂,比如说你饲喂的是高蛋白豆粕或者花生麸,那么一定要根据田螺总重量的1.5%~2%投喂,一般情况下,每亩的田螺产量在1600斤左右一年,在初期的产量可能没那么多,可以按照大概的比例投喂就好,一周投喂一次或者两次就可以了,因为是高蛋白的食物,一时半会吃不完的,而且剩下的被微生物消耗繁殖,田螺还可以食微生物。如果是低蛋白质的瓜果类就要一周多次饲喂。傍晚饲喂,因为田螺是夜食性动物,怕光。

需要注意的是,饲喂高蛋白质含量的食物,按照一周两次饲喂,除了第一次种苗的彻底消毒以外,每隔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再次使用石灰水消毒一次,每亩用一斤生石灰化水再均匀撒泼到养殖池里面。

  2、根治方法

  如果是已经大面积发生青苔危害怎么办?这时候就要采取换水的方法把水里面的大量食物残渣群里干净,晚上放水,白天再注入水源,连续四五次可以减少青苔的生长,同时使用石灰水消毒,满水以后再消毒。当然,也可以购买其他消毒药物,但是一定要按照用量使用,避免造成田螺死亡。

水质调节,养殖池中的水质好坏是养殖田螺成败的关键之一。首先要保证水质优良,凡含有大量铁质和硫质的水,绝对不能使用。因为含铁量过高的水,放养种苗后死亡率很高,能成活的螺壳上也附着红锈,甚至螺肉也呈现红棕色。硫磺水质同样使用螺具有硫磺臭味,不堪食用。养殖用水以稍混浊的河川或池塘天然水体最佳,不要过于清澄透明,水体应含有丰富的天然饵料和充足的氧气。由于田螺对水中溶氧量非常敏感,当溶氧量在3.5毫克/升时,就不太摄食,降至1.5毫克/升时,就会死亡,所以养殖用水必须清新,能用半流水式养殖较为理想。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特别是繁殖季节,最好保持池水流动。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螺池水深度需保持30厘米左右。

日常管理,严禁流入受农药、化肥污染的水源;防止鸭、蛇、鼠、鸟等敌害侵入;及时清除水中杂草和草根。平时采取微流水形式,保持水位在30厘米左右。高温季节加大水流量,以控制水温升高和保证水体溶氧充足。寒冷天气田螺进入泥土冬眠,此时,每周换水1-2次,并向水体撒一些切碎的稻草以利田螺越冬。

越冬管理当水温下降到8-9摄氏度时,田螺开始冬眠。冬眠的田螺用壳顶黏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不时冒出气泡。田螺在越冬期间不吃食,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一般每3-4天换1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飞洋信鸽


方法/步骤分步阅读

1

/4

首先需要准备以下材料,田螺,清水,醋,钢丝球。

2

/4

香辣的田螺是夏天宵夜必备,烹饪之前需要进行处理。

3

/4

去除田螺上的青苔,可以将田螺放在清水中,之后加入醋浸泡半小时左右。

4

/4

之后用钢丝球进行揉搓,这样基本就可以去除干净,如果个别地方没有清理干净,可以在剪螺尾时处理。





漂流的阿冬


田螺适应能力强,疾病少,只要避开大量农药、化肥毒害,农村许多平坦的河渠、溪滩、坑、稻田、池塘等平常水体都可放养。如开挖专池饲养则选择水源方便、为腐殖质土壤的地点修建池塘(如土壤不适宜,则最好先施放混合堆肥加以改良)。保持底泥厚度10厘米-15厘米,面积大小不限。若是开阔的水体,水面可培植少量红萍和水莲等,池塘四周种植一些长藤瓜菜搭棚遮荫,水中布置竹尾、树枝或石块、草地等供田螺隐蔽栖息。最初的三至四个月成长最快,以后逐渐缓慢,以至二年后则不再成长。因此,田螺在人工养殖期间要抓住时机,充分投饵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长成,这样螺肉大且柔软味美,为天然者所不及,产量也较高。

自然水域中粗放的养殖方式,只需保持水体肥度,每隔一段时间施放适量的厩肥、鸡粪、牛粪、猪粪或稻草等有机肥料即可满足田螺生长需要。放螺后投喂菜叶、米糠、豆饼、菜饼及动物内脏等下脚料。饼类浸泡变软后投喂,其它饲料切碎拌匀投喂。投饲量一般按田螺总重的1%-3%计算,二、三天投喂1次,并根据田螺的生长和摄食情况调整投饲量。投饲不必定位,并要多设投饲点。水温低于15摄氏度或高于30摄氏度时不需投饲。田螺对营养要求不高,简单地用米糠、麦麸、豆粉以60%、25%和15%的比例配合即成田螺的上等饲料。根据田螺吃食情况和气候情况,在生长适宜温度内(即20-28摄氏度),田螺食欲旺盛,可每二天投喂一次,每次投饲量为体重的2%-3%。当水温在15-20摄氏度、28-30摄氏度时,每周投喂二次,每次投给1%左右。当温度低于15摄氏度或高于30摄氏度,则少投或不投。田螺在天然状态下,当年能长至6-8克的个体,



农村李旗


你好,针对你的这个问题,我就从自己从事水产的这个角度来谈谈。

降低水体的透明度,降低青苔的数量才是关键

你的养殖塘近期由于市场价格的问题,养殖户对于养殖的积极性不高,对于养殖塘来说这可能就是一个不好的消息,本质上来说你不做好基础工作,你的很多的事情没做,那必然会导致你的养殖塘会出现青苔的问题,本质上来说,控制青苔的数量才是关键。

提高水体的水位,有龙虾在的情况下,内台深度要控制在50-70公分。

青苔如果太多,先打捞,及时的使用复制酸类药物进行控制青苔数量,具体用法用量可咨询当地技术员。

降低水体透明度,这也是关键的。

螺蛳打捞上来?

螺蛳打捞上来,用高压水枪进行清洗。

螺蛳打捞,人工清洗,刷好。

以上就是个人觉得最关键的,价格是影响养殖户的关键,但长远来说,管理一定是要做的。感谢你的阅读,如果有什么不符合的,也请原谅,一路成长,谈渔说虾。



农家芷珊


你好,针对你的这个问题,我就从自己从事水产的这个角度来谈谈。

降低水体的透明度,降低青苔的数量才是关键

你的养殖塘近期由于市场价格的问题,养殖户对于养殖的积极性不高,对于养殖塘来说这可能就是一个不好的消息,本质上来说你不做好基础工作,你的很多的事情没做,那必然会导致你的养殖塘会出现青苔的问题,本质上来说,控制青苔的数量才是关键。

  • 提高水体的水位,有龙虾在的情况下,内台深度要控制在50-70公分。
  • 青苔如果太多,先打捞,及时的使用复制酸类药物进行控制青苔数量,具体用法用量可咨询当地技术员。
  • 降低水体透明度,这也是关键的。


螺蛳打捞上来?

螺蛳打捞上来,用高压水枪进行清洗。

螺蛳打捞,人工清洗,刷好。


以上就是个人觉得最关键的,价格是影响养殖户的关键,但长远来说,管理一定是要做的。感谢你的阅读,如果有什么不符合的,也请原谅,一路成长,谈渔说虾。


谈渔说虾


我作为一名动保药厂水产养殖技术人员,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田里长青苔了,证明水体透明度高,气温低。阳光直射底部。可以采取肥水,腐植酸遮阴,或者使用药物杀灭等。使用药物一定要注意不要对水草和螺苗照成伤害。



洞狗


首先我们要清楚上青苔是什么原因?一般情况下是因为阳光直射稻田,有着很好的光合作用就会长出长出青苔。如果我们要除去田螺身上的青苔,可以用钢丝球反复擦,也可以一把把的在水泥地板上搓洗,或者是往田螺里放一点洗洁精,然后双手捧起来,双手互相搓洗。如果要预防上青苔,第一点可以放干水,让太阳暴晒,它就不能够长青苔了,但是这样田螺可能会养不活,第二点可以放深一点水,放到一米以上的水位,让阳光不能直射到水底,没有光合作用青苔是生长不了的。


阿生在乡村


用生物菌剂喷雾


吉林舒兰小粒香米


经常换清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