蛺蝶紛紛過牆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春晴

王駕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後全無葉裡花。

蛺蝶紛紛過牆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蛺蝶紛紛過牆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王駕(851-?),字大用,號守素先生,河中(今山西永濟)人。唐昭宗大順元年(890)進士,授校書郎。官至禮部員外郎,後棄官遁於別業,與鄭谷、司空圖為詩友。當時才名卓著。《全唐詩》錄其詩六首,《全唐詩外編》補其詩一首。

《春晴》,王安石編《唐百家詩選》卷十九作《晴景》,《全唐詩》卷六百九十作《雨晴》附註“一作晴景”,好在意思上的差別不大。

蛺蝶紛紛過牆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前兩句寫雨前雨後花的變化情況。首句寫雨前初次見到花蕊,次句寫雨後花都沒有了。這表明春天的腳步非常快,同時也說明這場春雨持續的時間相當長,句中透露了詩人的惜春之情。“葉裡花”一作“葉底花”,但是《唐百家詩選》《全唐詩》等詩歌總集均作“葉裡花”,而且“葉底花”也不符合實際情況,因為花通常開在葉子中間或葉子上面,所以從改。

後兩句寫詩人在尋找春天的蹤跡。第三句所寫為第四句突發奇想做了鋪墊,應當說蛺蝶為了尋找食物,或者為了尋找配偶,飛來飛去是常見現象。“蛺蝶”一作“蜂蝶”。我們注意到《唐百家詩選》《全唐詩》等詩歌總集多作“蛺蝶”,而且“蛺蝶”身體比較大、色彩比較鮮豔,容易引起詩人注意,蜜蜂則反之。再說詩人同時注意到蛺蝶與蜜蜂紛紛飛過牆的可能性比較小,所以我們選擇了“蛺蝶”。

蛺蝶紛紛過牆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第四句寫因為蛺蝶飛過牆而產生了“春色在鄰家”的奇思妙想。這種想法是幼稚可笑的,因為只有一牆之隔,自家沒有花,鄰家怎麼會有花呢?這種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蛺蝶畢竟紛紛飛過牆去,再說自家與鄰家隔著一道牆,就產生了距離,也就不怎麼了解鄰家的情況,因此產生這樣或那樣的想法都是可以理解的。恰恰是這一想法,導致異峰突起,令人耳目為之一新。

這首詩在構思上可謂出奇制勝,前三句所寫都在情理之中,後一句所寫卻出人意料。而正是這後一句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使作者惜春戀花的情感得到了昇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